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土茯苓治疗脑瘤有奇效
    

本草求真:土茯苓治疗脑瘤有奇效

《上海名老中医医案医话集246》(因无书皮,故白山拟名)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赵景生土茯苓治疗脑瘤有奇效,

山海经·中山经》荣草:“鼓镫之山,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食之已风。”李时珍疑即为土茯苓

顾松园《医镜》引《山海经》文说:“此头风方中用之有神效欤?”

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载头痛神方:土茯苓四两,忌铁,银花三钱,蔓荆子防风各一钱,玄参八钱,天麻一钱,辛荑、川芎各五分,黑豆四十九粒,灯心二十根,芽茶五钱。井河水各半,煎成一盅服。注:传自一道人。一妇人患头痛甚,欲自缢。服二剂,数年不发。

孟文瑞《春脚集》:立愈汤,治一切头痛:土茯苓一两,何首乌三钱,天麻、当归、防风各二钱。

以上二方皆重用土茯苓,此外治头风方中则不多见。

余律笙、程天灵治脑瘤:“……诸方中以土茯苓用至三十余次,计达六十余两之多。前四十余日,虽用驱风、息风、镇风及温养、清养、补养为治,病人饮食渐增,头痛减缓,然每隔四、五日必剧痛一次,痛苦呻吟,仍不能忍受,非注射吗啡不可,及重用土茯苓而病者头痛失矣。”

顾筱岩治疗梅毒效方:冬桑叶、土茯苓、苏薄荷、银花、菊花连翘石膏、石决明、炒山栀、鲜竹叶、甘中黄等药,方中亦 重用土茯苓。
-----------民间草药医者皆言土茯能解体内诸毒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拘挛疼痛、瘰疬、疮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60g;或入丸、散。或蒸露;或酿酒。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禁忌】肝肾阴虚者慎服。忌犯铁器,服时忌茶。
-----------《本草纲目》“土茯苓”刍议

作者:匡肇基


    作为新增药物之一,土茯苓首载于《本草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但是,据李时珍考证,明代以前即有本品,不过那时还没有土茯苓之名,只是多作“充粮”而已。至明季,本来是默默无闻的土茯苓,因治杨梅疮有特效而一举成名,并且受到李时珍等明代医家们的极力推崇。

一、土茯苓的释名考略

    古来已有的土茯苓,从陈藏器《拾遗》起就有各种称谓,如土萆薢、刺猪苓、山猪粪、仙遗粮、冷饭团等等。此或因外形而来,或由功用而得,甚至还曾与禹余粮同名异物。李时珍在“释名”项对此作了一番考证:“按陶弘景注石部禹余粮云:南中平泽有一种藤,叶如菝葜,根作块有节,似菝葜而色赤,味如薯蓣,亦名禹余粮。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充粮而弃其余,故有此名。观陶氏此说,即今土茯苓也。故今尚有仙遗粮、冷饭团之名,亦其遗意。陈藏器本草草禹余粮,苏颂图经猪苓下刺猪苓,皆此物也,今皆并之。茯苓、猪苓、山地栗,皆象形也。俗又名过冈龙,谬称也。

二、土茯苓的形态特征

  关于土茯苓的形态特征,《本草拾遗》谓“皮如茯苓,肉赤味涩”,《本草图经》仅云“蔓生,春夏采根,削皮焙干”,都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只有《本草纲目》的记载比较详细而具体:“土茯苓楚、蜀山箐中甚多。蔓生如,茎有细点。其叶不对,状颇类大竹叶而质厚滑,如瑞香叶而长五六寸。其根状如菝葜而圆,其大若鸡鸭子,连缀而生,远者离尺许,近或数寸,其肉软,可生啖。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

  由此可见,李时珍不仅对其植物形态、药材特征作了详细描述,而且已认识到土茯苓的品种有赤、白二种,以白者入药为佳。

三、昔人不知用土茯苓

  从文献记述来看,土茯苓在明以前的药用价值似乎不大,人们多“取以当谷食”,但有的地方偶用敷疮毒而获殊效。因此李时珍说“昔人不知用此”似不为过。那么,土茯苓因何名声大噪,成为当时要药的呢?李时珍在“集解”项的透彻分析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近时弘治、正德间,因杨梅疮盛行,率用轻粉药取效,毒留筋骨,溃烂终身。至人用此,遂为要药。”原来是由于明弘治、正德年间流行杨梅疮的缘故。起初都是用轻粉治之获效,但轻粉毕竟是有毒的,随着治疗周期的延长,治疗剂量的增加,出现汞中毒也就在所难免了。不知是谁首先用土茯苓来治疗此疾,结果竟然一炮打响,为当时倍受汞毒煎熬的杨梅疮患者带来了福音。所以,李时珍谓“至人用此,遂为要药”,实乃中肯之评说。

  岂止是“昔人不知用此”,明代许多医生虽知道该用土茯苓,但却不知其究竟长的什么模样,往往错把萆薢、菝葜当成了土茯苓,这也引起了李时珍的高度重视。于是,李时珍在“集解”项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及时纠正:“诸医无从考证,往往指为萆薢及菝葜。然其根苗迥然不同,宜参考之。但其功用亦颇相近,盖亦萆薢、菝葜之类也。”

四、杨梅疮与土茯苓治病之机理

  对于杨梅疮这种以往从未有过的性病,李时珍在“发明”项用了较大篇幅进行阐述。他首先引用了明代医家汪机的一段论说:“近有好yin之人,多病杨梅疮,药用轻粉,愈而复发,久则肢体拘挛,变为痈漏,延绵岁月,竟致废笃。”汪氏明确指出杨梅疮是通过性接触而传播的一种性病。然后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发表了更为具体的观点:“杨梅疮古方不载,亦无病者。近时起于岭表,传及四方,盖岭表风土卑炎,岚瘴熏蒸,饮啖辛热,男女yin猥。湿热之邪积蓄既深,发为毒疮,遂致互相传染,自南而北,遍及海宇,然皆yin邪之人病之。其类有数种,治之则一也。”岭表即今广东沿海一带。

  据考杨梅疮就是由外国人传入我国的一种性病,其最早“着陆”之地就是沿海一带的广东,然后自南而北,逐渐遍及全国各地。此病发病之因多由“男女yin猥”,性生活糜烂者易感染梅毒,而洁身自好之人则无患病之由。欲探讨土茯苓治疗杨梅疮的机理,首先必须明确杨梅疮的病因病机及其滥用水银的恶果。故李时珍在“发明”项继续分析道:“其证多属厥阴、阳明二经,而兼乎他经。邪之所在,则先发出,如兼少阴、太阴则发为咽喉,兼太阳、少阳则发为头耳之类。盖相火寄于厥阴,肌肉属于阳明故也。医用轻粉、银朱劫剂,五七日即愈。盖水银性走而不守,加以盐、矾升为轻粉、银朱,其性燥烈,善逐痰涎。涎乃脾之液,此物入胃,气归阳明,故涎被劫,随火上升,从喉颊齿缝而出,故疮即干痿而愈。若服之过剂,及用不得法,则毒气窜入经络筋骨之间,莫之能出。痰涎既去,血液耗涸,筋失所养,营卫不从。变为筋骨挛痛,发为痈毒疳漏。久则生虫为癣,手足皲裂,遂成废痼。”

  那么,针对上述病因病机应用土茯苓显然是有的放矢:“惟土茯苓气平味甘而淡,为阳明本药。能健脾胃,去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去则筋骨利,故诸证多愈。此亦得古人未言之妙也。”从杨梅疮的发病部位,水银的毒性,及滥用水银的危害,到土茯苓治病之机理,李时珍的解析句句在理,丝丝入扣,显示了其深厚的医学理论功底。


五、搜风解毒汤及其它附方

    “搜风解毒汤”是当时医家普遍采用的一首治杨梅疮的验方,李时珍在“发明”项对此方亦大加赞赏:“今医家有搜风解毒汤治杨梅疮,不犯轻粉。病深者月余,浅者半月余即愈。服轻粉药筋骨挛痛、瘫痪不能动履者,服之亦效。”然后他还详细介绍了此方的组成、剂量、加减法、煎服法及饮食禁忌:“其方用土茯苓一两,薏苡仁、金银花、防风、木瓜木通白鲜皮各五分,皂荚子四分。气虚加人参七分,血虚加当归七分。水二大碗煎饮,一日三服。惟忌饮茶及牛、羊、鸡、鹅、鱼肉、烧酒、法面、房劳。盖秘方也。”

最后,李时珍在“附方”项还收录了6首以土茯苓为主治病的验方,分别出自邓笔峰《杂兴方》(2首)、薛己《外科发挥》》(2首)、
朱氏《集验方》(1首)、陆氏《积德堂方》(1首)。可见土茯苓在当时的应用已日益增多,并且不单局限于治疗杨梅疮了。

  综上所述,土茯苓的一举成名,确实是得益于杨梅疮的流行。如果没有杨梅疮的肆虐,土茯苓不知还要被埋没多久;倘若没有《本草纲目》的记载,土茯苓也不会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时至今日,土茯苓仍然是中医治疗性病首选之药,其独特疗效,经久不衰,永放异彩。
-----------踝肿痛   土茯苓泡脚的方法

------------------------------------------
百部30g 苦参40g 蛇床子40g 土茯苓30g
 若足部老茧较厚加食盐半斤以利老茧软化.

黄柏,苦参,土茯苓,防己,雄黄(少许),五倍子,滑石,硫磺,山奈(又名沙),花椒,苦丁香(少许),檀香各适量水煎浸泡,1日2次

------------------------------------------------
痛风,有几种小方法,平时多注意细节

土茯苓30g,水煎服.用于痛风发作期和缓解期,能够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
药膳食疗
  1.百合汤:百合20~30g,煎汤或蒸熟食,每日1剂,可长期服用.功效:润肺止咳,宁心安神.百合含有秋水仙碱等成分,对痛风性关节炎有防治作用.
  2.百前蜜:百合20g,车前子30g,煎水约500ml,加蜜一勺,调匀服,每日1剂.功效:补肺益气,健脾利尿.车前促进尿酸排出,可防止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3.赤豆薏仁粥:赤小豆50g,薏苡仁50g,熬粥服,每日1剂.功效:补益脾胃,利尿渗湿.有促进尿酸排出作用.
  4.土苓粳米粥:土茯苓30g,粳米50g,先将土茯苓煎成药液,再入粳米熬成稀饭,每日1剂,可经常服用.功用:清热解毒,利湿通络.土茯苓可增加血尿酸的排泄.
  5.山慈菇蜜:山慈菇5g,煎水,加蜂蜜一勺,调匀服,每日1剂.功用:解毒化痰,散结消肿.山慈菇含有秋水仙碱等成分,适用于湿热型急性痛风发作期.
  6.仁粥:桃仁15g,粳米150g.先将桃仁捣烂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日1剂.功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适用于瘀血痰浊痹阻型痛风.
  7.加味萝卜汤:萝卜250g,柏子仁30g.萝卜洗净切丝,用植物油煸炒后,加入柏子仁及清水500ml,同煮至熟,酌加食盐即可.功用:养心安神,利尿渗湿.常服可预防痛风发作.
  8.防风薏米粥:防风10g,薏苡仁30g.水煮至米熟,每日1剂,连服1周.功用:清热祛风行痹.适用于湿热痹阻型痛风.
  9.薯蓣薤白粥:怀山药100g,薤白10g,粳米50g,清半夏30g,黄芪30g,白糖适量.先将米洗净,加入切细怀山药和洗净半夏,薤白,共煮,加入白糖后食用.功用:益气通阳,化痰除痹.适用于脾虚不运,痰浊内生而致气虚痰阻之痛风症.
  10.白芥莲子山药糕:白芥子粉5g,莲子粉100g,鲜怀山药200g,陈皮丝5g,红枣肉200g.先将怀山药去皮切片,再将枣肉捣碎,与莲子粉,白芥子粉,陈皮丝共和,加适量水,调和均匀,蒸糕作早餐用,每次50~100g.功用:益气化痰通痹,脾胃气虚型痛风.
生活护理:
单方验方
  1.山慈菇30g,水煎服.本品含有秋水仙碱成分,能有效地缓解痛风发作,用于痛风发作期.
  2.土茯苓30g,水煎服.用于痛风发作期和缓解期,能够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
  3.萆粟30~60g,水煎服.用于痛风发作期和缓解期,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
  4.金钱草60~120g,水煎服.用于痛风缓解期,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防止痛风石形成.
  5.威灵仙30~60g,水煎服.用于痛风发作期和缓解期.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6.四妙散(《医学正转》):威灵仙15g,羊角粉10g,苍耳子6g,白芥子6g.原为细末,每服5g,黄酒调下,每日2次,治疗痛风游走性疼痛.
  7.樟木屑洗方(《证治准绳》):樟木屑1.5~2.5kg,至急流水中煮开,乘热浸洗,每次40分钟,每日1次,连洗7~10次,主治痛风性关节炎.
  8.外用药酒方(《中医杂志》1990(11):41):生川乌,生草乌,全当归,白芷,肉桂各15g,红花10g,白酒500ml,浸泡24小时后去渣取酒,再加入10瓶风油精,装瓶中.用时涂于痛处,每日数次,10日为1疗程.主治痛风关节疼痛.
外敷外洗方
  1.芙黄膏:芙蓉叶,生大黄,赤小豆各等分,共研细末,按4┱6加入凡士林,调和成膏,外敷患处,每日1次.适用于湿热痹阻型.
  2.回阳玉龙膏:草乌,煨姜各90g,赤芍,白芷,南星各30g,肉桂15g.共为细末,加4倍量凡士林,调匀成膏,外敷患处.适用于瘀血型.
  3.侧柏叶30g,大黄30g,黄柏15g,薄荷15g,泽兰15g.共研细末,加蜂蜜适量,再加水调糊外敷.适用于湿热蕴结型.
  4.制川乌,制草乌,木瓜,红花各30g,加水2500ml,煎成2000ml,浸洗患处.适用于瘀血阻络型.
  5.柳树花30g,银花30g,蒲公英30g,土茯苓30g,紫花地丁30g,生大黄30g.加水适量,煮沸后约30分钟,浸洗患处.适用于湿热痹阻型.

------------------------------

用土茯苓30g,配伍野菊花,忍冬藤,虎杖,透骨草,水煎浸泡熏洗患处, 也可用土茯苓研末与仙人掌按2:1比例捣烂加少许鸡蛋清混匀为膏状敷患处.治疗效果不错.

---------------------------------------
-----------土茯苓解毒除湿方

    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块茎状。人们常用它来煲乌,能滋阴清热解毒,滋阴而不腻,扶正又祛邪,用治疮疡肿毒、肿瘤患者阴虚有邪者。市面上有以乌龟和土茯苓为主要原料的龟苓膏作保健品出售。土茯苓含甾体皂甙、琥珀酸、胡萝卜甙等多种成分。味甘淡,性平。
  土茯苓有抗炎,抗迟发型超敏反应,抗棉酚毒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对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
  1.痈疮肿毒:用土茯苓鲜品200克,甘草5克,水煎分3~5次服。
  2.丹毒:用土茯苓鲜品100克,鲜野菊花60克,水煎分3次服。
  3.梅毒:用土茯苓250克,苍耳子、白鲜皮各15克,甘草3~9克,水煎分3次服。有较好疗效,对隐性梅毒更佳。
  4.银屑病(牛皮癣):每次用土茯苓30克,纱布包后煎服,1日2次,连用2月。半数可获愈,九成以上有效。
  5.湿疹荨麻疹:用土茯苓、艾叶、甘草煎服并外洗。
  6. 钩端螺旋体病:预防用每日30克,每周用3天,连用5周。治疗用每日60~120克,配合中西药综合治疗。
  7.颈淋巴结结核:用土茯苓鲜品500克(或土茯苓90克)、夏枯草20克,甘草4克,大枣6枚,水煎分3次服。
  8.急性细菌性痢疾:用本品60~120克,水煎分3次服。
  9.急、慢性肾炎:用本品90克,水煎分3次服,有较好的消肿效果。
  10.风湿性关节炎:用土茯苓60克、苡米30克、甘草6克,水煎分3次服。
-----------您好!偶然搜索到这个老帖!
我朋友多年头疼,多方求医,也治不好,不知道用这方子如何?第一个如今很难炮制,估计只能第二个
-----------《验方新编》记载有土茯苓90克炖250克瘦猪肉治疗脑鸣有效,运用之临床,确实如此!
-----------您说的土茯苓90克炖250克瘦猪肉治疗脑瘤有效,有相关医案吗?
-----------
原帖由 cyzx 于 2010/5/14 02:18 发表
您说的土茯苓90克炖250克瘦猪肉治疗脑瘤有效,有相关医案吗?


=============================
是治疗脑鸣!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