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名族首页  |   藏族医学  |   蒙古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学  |   苗族医学  |   傣族医学  |   瑶族医学  |   考试宝典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苗族医学 >> 苗族医药 >> 正文:土茯苓 -苗药盖勒格日-巴齐药物说明书
    

土茯苓

  
汉语拼音
Tu fu ling
苗药名
苗药拼音
别名
盖勒格日-巴齐
考证
本品载于《珊瑚验方》。蒙医临床应用土茯苓已有百余年历史。《珊瑚验方》、《至高要方》等历代文献中均有记载,近代蒙医药文献均有收载,并在临床上应用。
中药材基原
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根茎。
动物矿物植物形态
土茯苓Smilax slabra Roxb. 攀缘灌木。根茎块根状,有明显缩节,着生多数须根。茎光滑。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极针形,长6~20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下面常被白粉,基出脉3~5条;叶柄长1~2cm,略呈翅状,近基部具开展的叶鞘,叶鞘先端常变成2条卷须。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梗极短;小花梗纤细,基部有多数宿存的三角形小苞片;花小,白色,直径约4mm;花被裂片6,2轮;雄花的雄蕊6,花丝较花药短,退化雌蕊缺;雌花的退化雄蕊线形,子房上位,3室,柱头3歧,稍反曲。浆果球形,直径6~8mm,熟时紫黑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栽培与养殖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和荫蔽。砂质壤土或黏壤土均可栽培。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季播种。生长期应经常土除草,苗高30cm左右,应塔架以利藤蔓攀缘。
采收加工
秋末冬初采挖,除去茎基及须根.洗净泥沙,晒干,或切片晒干。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根茎略呈圆柱形,稍届或是不规则条块状,有结书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凹凸不平,突起尖端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时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不易折断;饮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厚1~5m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中间微见维管束点,阳光下观察可见砂砾样的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尘散出,以水湿润有黏滑感。气微,味淡、涩。 以身干、粉性足、筋脉、断面淡棕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下皮为3~5列棕黄色细胞,排列紧密,壁较厚,木化,有的具壁孔。皮层中散有大型黏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薄壁细胞径向延长;散列有限外韧维管束,中心分布较密;木质部通常有两个大的导管及数个较小的导管;韧皮部含有少量纤维。薄壁细胞含有大量淀粉粒。 粉末特征:淡棕色。①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直径13~34μm,脐点呈叉状、星状、“人”字状、点状;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或散在,针晶长50~136μm。②石细胞类椭圆形、类方形,直径30~40μm,孔为明显,另一种石细胞呈长条形,壁三面较厚,一面菲薄。③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多见,具缘纹孔大多延长成梯状,直径20~23μm。④纤维稀少,较细长,两端锐尖,直径18~35μm,壁厚,胞腔成窄缝状,孔沟明显。 理化鉴别(1)取样品粉末1g,加95%乙醇5m1,水浴煮沸2min,过滤。取滤液lm1,加浓盐酸4滴,再置水浴上煮沸1min,溶液呈橙色至棕黄色。 (2)取样品粉末1g,加水10m1,在60℃水浴上加热10min,滤过,取滤液2ml于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lmin,产生多量蜂窝状泡沫,放置10min,泡沫不明显减少。(检查皂苷)
化学成分
根茎中含落新妇苷(astilbin),黄杞苷(engele-tin),3-O-咖啡酰莽草酸(3-O-caffeoylshikimic acid),莽草酸(shikim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1]。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  土茯苓对黄曲霉素B1(AFB1)致大肝癌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能使肝癌的癌前病变灶数目减少,面积显著缩小[1]。
2.对棉酚的解毒作用  给小鼠分别灌服上茯苓水煎剂、土茯苓烯酸制剂及土茯苓多糖,均能拮抗急性和亚急性棉酚中毒作用。土茯苓烯酸提取物在拮抗棉酚毒性的同时,不影响棉酚对雄性大鼠的抑精作用[2]。
性味
味甘,性平。
功效
清热,解毒,除协日乌素,明目。
主治
主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妇女血症,阴道虫病,包加热证,协日热证,梅毒,淋病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煮散剂,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附方
1.治血热头痛,咽喉肿痛,经血淋漓等妇女血症 土茯苓100g,花10g,诃子栀子川楝子各8g,黄连瞿麦各15g。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七味土茯苓汤) 2.治梅毒,淋病 土茯苓300g,金银花10g,紫草茸、茜草枇杷叶草乌(制)、文冠木膏、诃子、栀子、白云香、苘麻子红花、瞿麦、黑云香各g。制成煮散剂。每次3~5g,每日3次,水煎服。21d为1个疗程。(《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十四味土茯苓汤)
制剂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化学成分 (1)Chien N Q,et a1.Pharmazic,1979,34(12):841 药理 (1)严瑞琪,等.癌症,1986,5(2):141 (2)王文华,等中药通报,1982,7(1):32
苗药名出处
参考
《中华本草》蒙药卷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