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数据库 >> 正文:发热 中医治疗方法/实验室检查
    

发热

一般描述:  
发热是指病理性的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为主的症状。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反
应,为临床极常见症状,一般说来,产热与散热在体温中枢的调节下,使体温维持在37℃
上下,每天体温差不超过1℃。任何原因引起的产热>散热,则将引起体温升高,称之为发
热。
中医认为此病为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疾病,尤其是各种传
染病、时行病,疮疡类疾病,内脏瘅[热]病类疾病等均或导致发热。
中医学以往一般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临床对以发热为主症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
,可以发热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辩证论治。
症状描述:  
许多发热疾病具有特殊的热型(体温曲线),有助于鉴别诊断。但可受治疗影响,因此仅在
未经治疗的典型病例才有意义。★ 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40℃达数天或数周之久
,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可见于大叶性炎、伤寒斑疹伤寒等急性传染病
极期。★ 弛张热(24小时内体温波动达2℃或更多)。可见于结核病、脓毒 症、风湿
热、局灶性化脓性感染、渗出胸膜炎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
峰)。可见于黑热病、恶性疟、大肠杆菌或绿脓杆菌脓毒症等。★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
达39℃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经数小时后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1天或数天
反复发作)。是间日疟或三日疟的特点。★ 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到高峰,然后
逐渐下降至正常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呈波浪起伏)。可见布鲁芪菌病、恶性淋巴瘤
周期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性互相交替)。见
于回归热、咬热热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发
生第二次热程,持续数天后而完全解热)。多见于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炎、麻疹、病毒性
肝炎等。8.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可见于流感、支气管炎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寒战:以某些细菌感染和疟疾最为常见,如脓毒症、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炎、钩端螺旋体
病、间日或三日疟。
面容:特殊的面容提示了各种疾病的诊断可能。如伤寒病人的表情淡漠,流行性出血热的醉
面貌。面色苍白见于白血病、恶性网状细胞病等,再障等。伴有面部蝶形红斑的发热可能
是系统性红斑疮。
皮疹:皮疹可见于发疹性传染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等。
淋巴结:在发热病人应仔细检查包括肱骨上踝及耳后、腋窝淋巴结。局限性淋巴结肿胀常提
示局部急性炎症病变。急性发疹性发热病人伴耳后及枕后淋巴结肿大强烈提示为风疹。坚实
而肿大的淋巴结往往是部转移所致。全身淋巴结肿大伴周期性发热是何杰金芪病的表现,伴
有不规则发热应想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恶性网状细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弓型体病、艾滋病等。
发病原因:  
发热的机理复杂多变,主要是因为发热症状能够普遍存在于各类疾病及其发展过程之中。它
是机体正邪相争的必然结果。
外感发热多因感受六淫、温热疫毒之气所致。正邪相争,阳胜则热为基本病理。邪正相争于
体表则发热伴恶风寒,邪在半表半里则寒热往来,邪气入里,两阳俱盛,多见壮热或潮热热
甚,疫毒炽盛可表现为高热寒战,湿热郁蒸常见身热不扬等。外感发热范围广泛,病情有轻
重缓急的不同,病程有长短的区别,临床上预后转归亦有差别。
内伤发热多由情志不舒,劳倦过度、饮食失调,或外感温热病后期,邪恋正虚、久病伤正所
致。气滞;血瘀、痰湿蕴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起病较缓,病程较
长,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临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亦可以是高热,或仅自觉发热或五心
烦热而体温不一定升高。
诊断要点:  
一般而言,当腋下、口腔、直肠内温度超过37℃、37.3℃、37.6℃,一昼夜体温
波动在1℃或患者自觉身体发热,均可称为发热。
定时检测体温,明确热势、热型。血、大便、小便常规可作为普通检查。并据具体病例有选
择、有目的地进行生化等实验室检查,以资诊断和鉴别。
辨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 外感发热一般起病较急,初起常伴恶寒。应注意起病季节,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有
无接触史等。
★ 内伤发热一般起病徐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史。其起病一般不伴恶寒,但觉发热
,或虽感畏冷但得衣被可减。发热多表现为低热,通常伴有手足心热、头晕、神倦、自汗、
盗汗、脉弱等症。但在某些生理情况下,如妇女在排卵期、妊娠期体温可稍高。饮食、司法
激动、剧烈运动、突然进入高温环境,均可使 体温稍高,并无临床意义,应予以识别。
实验室检查: 
:应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与中毒变化、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
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病原体检查。★ 尿常规。★ 大便常规。★ 各种体液的培养及药
敏实验。除血培养及药敏外,按要求还应进行尿、粪、骨髓、脑脊液及浆膜腔穿刺液培养及
药敏实验。尿培养时必须有细菌计数。★ 如疑有传染病应做穿刺液检查。★ 组织病理检
查(包括活体组织检查)。
X线检查、MR、CT 、腹部及妇科B超检查、超声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疾病辨析:  
根据热势进行诊断,如:
★ 不规则发热可见于感冒、三痹。
★ 1天内体温波动达3-4℃或以上,其低点可降至37℃以下者,常见于流注、肾瘅、
痨病病情恶化、疟疾等。
★ 1天内体温波动在1℃以上,体温不降至正常者,常见于时行感冒、肺热病、心瘅、温
毒发斑、疟疾重症。
★ 持续高热,1日内体温波动在1℃以内者,常见于湿温极期、暑温等。
★ 热退数日后再度发热(双峰热),伴肌肉疼痛、萎软者,常见于软脚瘟。
结合伴随症、病史等进行诊断,如:
★ 伴头痛昏迷、惊厥、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者,应考虑春温、暑温、
脑痨、中暑、颅脑等。
★ 伴咳嗽胸痛、咯痰者,多见于肺热病、暴咳、肺痈、悬饮等。伴心悸者,可为心瘅。
★ 伴腹痛或并有腹部包块者,应考虑肝痈、肝热病、胆瘅、肠痈等。
★ 伴寒战者,见于肺痈、流注、胆瘅、肾瘅、春温、稻瘟病、疟疾等。
★ 伴黄疸者,常见于肝热病、肝瘟、稻瘟病等。
★ 伴脊核肿大,可见于风疹、沙虱病丝虫病、稻瘟病、鼠疫等。
★ 伴有斑疹者,常见于湿温、温毒发斑、流注、疫斑热、沙虱病、蓄血病等。
★ 小儿伴皮疹者,应考虑麻疹、风疹、水痘、烂喉丹痧等。
★ 伴脾脏肿大,见于流注、湿温、疟疾、蛊虫病等。
★ 伴肋椎角疼痛及尿频、脓尿、血尿者,提示肾瘅、肾著急性发作、肾痈、热淋等可能。
★ 伴局部焮红肿痛者,常为疮痈疽类疾病。
★ 小儿夏季发热,口渴尿少者,可能为夏季热;成人夏季发热,起于高热下劳作等者,多
为中暑、伤暑;夏季低热、倦怠嗜卧者,多为疰夏。
★ 发热伴脊核、肝、脾肿大者,应考虑恶核、血癌等。
★ 伴关节、肌肉酸痛、面颊部有蝶形红斑者,多属蝶疮流注。
★ 多食易饥、消瘦多汗者,应考虑瘿气的可能。
★ 低热伴盗汗、咳嗽等症者,有可能为痨病。
★ 急起发热伴面色青灰、脉细数、血压下降或测不出等脱病症状者,应考虑肺热病重症、
春温、疫毒痢、流注、疫斑热等。
★ 妇女产褥期出现发热,称为产后发热。
★ 岁以上,长期低热,或持续高热,伴贫血、血沉增快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应警惕癌病
之可能。
★ 发热伴脊核、肝、脾肿大者,应考虑恶核、血癌等。
★ 伴关节、肌肉酸痛、面颊部有蝶形红斑
汗者,应考虑瘿气的可能。
★ 低热伴盗汗、咳嗽等症者,有可能为痨病。
★ 急起发热伴面色青灰、脉细数、血压下降或测不出
春温、疫毒痢、流注、疫斑热等。
★ 妇女产褥期出现发热,称为产后发热。
★ 岁以上,长期低热,或持续高热,伴贫血、血沉增快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应警惕癌病
之可能。
★ 发热伴脊核、肝、脾肿大者,应考虑恶核、血癌等。
★ 伴关节、肌肉酸痛、面颊部有蝶形红斑者,多属蝶疮流注。
★ 多食易饥、消瘦多汗者,应考虑瘿气的可能。
★ 低热伴盗汗、咳嗽等症者,有可能为痨病。
★ 急起发热伴面色青灰、脉细数、血压下降或测不出
春温、疫毒痢、流注、疫斑热等。
★ 妇女产褥期出现发热,称为产后发热。
★ 岁以上,长期低热,或持续高热,伴贫血、血沉增快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应警惕癌病
之可能。
★ 发热伴脊核、肝、脾肿大者,应考虑恶核、血癌等。
★ 伴关节、肌肉酸痛、面颊部有蝶形红斑者,多属蝶疮流注。
★ 多食易饥、消瘦多汗者,应考虑瘿气的可能。
★ 低热伴盗汗、咳嗽等症者,有可能为痨病。
★ 急起发热伴面色青灰、脉细数、血压下降或测不出
春温、疫毒痢、流注、疫斑热等。
★ 妇女产褥期出现发热,称为产后发热。
★ 岁以上,长期低热,或持续高热,伴贫血、血沉增快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应警惕癌病
之可能。
治疗方法:  
风寒束表证
证候:新起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寒流清涕,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
主方:荆防败毒散
用法:
加减:表寒重,加麻黄桂枝;夹湿,加豆卷、白芷脘痞、苔腻,加苍术厚朴;咳嗽吐
痰,加半夏陈皮
风热外袭证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口渴,头痛,咽痛,咳嗽,或有出疹,舌尖红,苔薄
黄,脉浮数。
治法:疏散风热。
主方:银翘散
用法:
加减:头胀痛甚,加桑叶菊花;咳嗽痰多,加浙贝母前胡杏仁;咯痰黄稠,加黄芩
知母
风热疫毒证
证候:高热,微恶风,头痛剧烈,面红目赤,口大渴,甚则神志模糊不清,语言错乱,舌红
,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疏表清热解毒。
主方:清瘟败毒饮
用法:
加减:风湿化热证
证候:身热不扬,微恶风寒,头重身困,汗湿沾衣,口渴不欲饮,舌红不干,苔黄微腻,脉
濡数。
治法:疏风清热祛湿。
主方:越婢加术汤
用法:
加减:头身困重,加藿香羌活;脘痞腹胀,加苍术、厚朴、白豆蔻
外燥袭表证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肤燥少汗,咳嗽痰少,咽干口渴,舌红少津,脉数。
治法:疏表润燥。
主方:桑杏汤
用法:
加减:咽干口燥,加麦冬玉竹玄参;发热明显,加石膏、知母;痰中夹血,加白茅根。
暑湿袭表证
证候:发热微恶寒,无汗或少汗,头身困重,恶心纳呆,口渴,舌红,苔黄微腻,脉滑数。
治法:祛暑化湿解表。
主方:新加香薷
用法:
加减:恶寒身痛,加豆卷、藿香、薄荷;恶心欲呕,加法夏白豆蔻;小便短赤,加六一散
、赤茯苓
暑热内郁证
证候:高热烦躁,甚或神昏,面红目赤,无汗,伴恶心,呕吐,胸闷,舌红或绛紫,苔黄干
,脉沉数。
治法:清热透暑。
主方:王氏清暑益气汤
用法:
加减:热甚口渴,加黄芩、栀子、生石膏;汗出不止,加五味子牡蛎
气分热盛证
证候:身壮热,不恶寒,但恶热,口渴欲饮,汗多,心烦,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黄,面
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洪数。
治法:辛寒清热。
主方:白虎汤
用法:
加减:口渴甚,加花粉、麦冬、石斛;热毒重,加银花、连翘大青叶、蚤休;呕吐,加黄
连、藿香、竹茹;心烦、尿少,加黄连竹叶碧玉散
营分热盛证
证候:身热夜
粕俳颍鱿富?$治法:清热凉营。
主方:清营汤
用法:
加减:热毒重,加板蓝根大青叶;口渴喜冷饮,加生石膏、知母;神昏谵语,配服安宫牛
黄丸;抽搐惊厥,配服紫雪丹;喉中痰鸣,加胆南星天竺黄川贝母竹沥
血热内扰证
证候:发热,神昏谵语,斑疹显露,面赤唇红,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深绛,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
主方:犀角地黄
用法:
加减:热毒甚,加连翘、银花、紫草茜草根;出血,加白茅根仙鹤草侧柏叶;大便干
结,加玄参、大黄
热闭心神证
证候:高热,烦燥不宁,甚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心开窍。
主方:清宫汤
用法:,配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加减:热盛动风证
证候:高热,昏仆抽搐,手足里蠕动,舌红,脉洪大。
治法:清热熄风。
主方:羚角钩藤
用法:,配服紫雪丹。
加减:肝郁化火证
证候:时觉发热心烦,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闷,喜叹息
,口苦而干,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主方:丹栀逍遥散
用法:
加减:口渴便秘,去白术,加黄芩、胆草;胸胁疼痛,加川楝子郁金
阏热内郁证
证候:午后或夜晚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局部发热,口干咽燥而不欲饮,躯干或四肢有固定
痛处或肿块,甚或肌肤甲错,面色萎黄或暗黑,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涩。
治法:化阏清热。
主方:血府逐瘀汤
用法:
加减:发热较甚,加白薇丹皮;肢体肿痛,加丹参、郁金、延胡索。
痰热内扰证
证候:发热不高,持久不退,咳嗽咯痰,胸闷心烦,体重乏力,渴不欲饮,舌胖红,苔黄腻
,脉滑数。
治法:化痰清热。
主方:黄连温胆汤
用法:
加减:呕吐恶心,加藿香、白豆蔻;胸闷、苔腻,加郁金、佩兰;热势较甚,加茵陈、黄芩
气虚发热证
证候: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低或高,头晕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
,食后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弱而数。
治法:益气清热。
主方:补中益气汤
用法:
加减:自汗,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时冷时热、汗出恶风,加桂枝、芍药;胸闷、脘痞
、苔腻,加苍术、厚朴、藿香。
血虚发热证
证候: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色少华,唇甲色淡,舌淡,脉弱。
治法:养血清热。
主方:归脾汤
用法:
加减:常加熟地枸杞、制首乌、鸡血藤;有出血者,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棕榈皮
阴虚内热证
证候: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发热,或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
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主方:知柏地黄汤,或青蒿鳖甲
用法:
加减:常加玄参、生地、制首乌;盗汗,去青蒿,加牡蛎、浮小麦、糯稻根;失眠,加枣仁
柏子仁夜交藤;兼气短乏力,加沙参、麦冬、五味子。
虚阳浮越证
证候:自觉发热,面红如妆,阵发烘热,下肢清冷,小便清长,舌淡,苔润,脉浮数无根。
治法:引火归原。
主方:右归饮
用法:
加减:声低气短,加人参黄芪;腹胀便溏,加白术、干
其他疗法:  
高热者,应降温治疗,适用于成人体温>39.5℃,小儿>39℃者,或有严重心、肝、
肾、脑疾患,不耐高热者,及高热持久不退,机体消耗过大者。
★ 物理降温:对突然高热不退,神志昏迷病人,用酒精、冰块、清凉水等擦洗头部、腹股
沟及全身;冷盐水灌肠等。过高热者,应在大血管浅表部位(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放
置冰袋,或快速静脉滴注冷却至4℃的液体。表征阶段不得使用物理降温,以免冰伏病邪。
★ 药物降温: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等解热镇痛剂可酌情选用。老人、小儿、体弱
者,用退热药物剂量要小,并注意观察,防止出现虚脱。
常用中成药:
★ 一般单纯高热,选用安宫牛黄丸;高热兼抽搐,选用紫雪丹;高热昏迷者,选用至宝丹
醒脑静注射液、热可平注射液一枝黄花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鱼腥草
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剂等,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 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胶囊、新雪丹、瓜霜
退热灵等,口服。
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夏桑菊冲剂、小柴胡冲剂、感冒清、感冒通等,用于外感表
证之发热。
针炙疗法:
★ 体针疗法:取曲池、合谷、内关、阳陵泉等穴,用泻法。
三棱针疗法:太阳穴、十宣穴、耳缘静脉等部位,三棱针局部放血。
擦浴疗法:
荆芥15g,薄荷15g;或麻黄10g,薄荷15g,煎水擦浴。适用于风寒束表之
发热。
★ 用20%石膏煎水擦浴。适用于邪热入里之发热。
常用退热中药:退表热,常用银花、连翘、薄荷等;退里实热,常用石膏、知母、黄芩、黄
连、黄柏、栀子等;清营血分热,常用水牛角尖、生地、玄参、丹皮等;清虚热,常用白薇
、青蒿、鳖甲、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等。可在辨病、辩证基本上选用。
...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经论书籍: 《经络全书》 《四圣心源》 《内经评文》 《灵枢悬解》 《素问悬解》 更多>>
    伤寒金匮: 《伤寒说意》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悬解》 《伤寒寻源》 《伤寒医诀串解》 更多>>
    诊治书籍: 《脉诀刊误》 《脉诀乳海》 《脉理求真》 《脉确》 《脉象统类》 更多>>
    本草书籍: 《本草崇原》 《本草从新》 《本草撮要》 《本草分经》 《本草纲目》 更多>>
    方言书籍: 《洪氏集验方》 《华佗神方》 《回生集》 《本草分经》 《急救便方》 更多>>
    内科书籍: 《中国医籍考》 《中风论》 《重订灵兰要览》 《重订广温热论》 《止园医话》 更多>>
    妇科书籍: 《产宝》 《产鉴》 《妇科秘方》 《妇科秘书》 《妇科问答》 更多>>
    儿科书籍: 《保婴撮要》 《保幼新编》 《慈幼便览》 《慈幼新书》 《达生编》 更多>>
    外科书籍: 《金疮秘传禁方》 《救伤秘旨》 《立斋外科发挥》 《伤科补要》 《伤科大成》 更多>>
    五官书籍: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包氏喉证家宝》 《喉科秘诀》 《喉科指掌》 更多>>
    针灸书籍: 《针经指南》 《针灸大全》 《针灸甲乙经》 《针灸聚英》 《针灸神书》 更多>>
    医论书籍: 《思考中医》 《四圣悬枢》 《塘医话》 《推求师意》 《外经微言》 更多>>
    医案书籍: 《马培之医案》 《奇症汇》 《三家医案合刻》 《邵兰荪医案》 《孙文垣医案》 更多>>
    综合书籍: 《急救广生集》 《景岳全书》 《明医杂着》 《明医指掌》 《儒门事亲》 更多>>
    养生书籍: 《食疗方》 《寿世传真》 《寿世青编》 《心医集》 《服食导饵》 更多>>
    其它书籍: 《本草问答》 《疯门全书》 《厘正按摩要术》 《医暇卮言》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更多>>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