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药学理论 > 中国中药 > 正文:竹沥 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学成分查询
    

竹沥

  
别名 竹汁、淡竹沥、竹油
汉语拼音 zhu li
英文名 Bomboo Juice
药材基原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等的茎经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
动植物形态 1.淡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技具叶1-5片,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工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钍形,长约3mm;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mm,柱头3枚,各长约smm,呈帚刷状。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2.青竿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植株丛生,无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达15m,径约6cm。顶端不弯垂,竿的节上分枝较多;节间圆柱形,竿的节间和箨光滑无毛。 3.大头典竹 植株木质化,是乔木状。竿高达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节上通常具毛环,节间通常较短;箨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贴生前向刺毛;释片基部较狭;释舌较长,长约5mm;小穗通常呈麦秆黄色;内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较长而密的缘毛。叶鞘通常被毛;叶舌较长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笋期6-7月。
资源分布 1.淡竹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2.青竿竹分布于广东、广西。 3.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
生态环境 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药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储藏
药用部位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本品为青黄色或黄棕色的透明液体。具竹香气,味微甜。
中药化学成分 淡竹等鲜竹沥水溶性部分含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蛋氨酸(methionine),丝氨酸(serine),脯氨酸(proline)等十三种氨基酸;早竹等竹沥中尚含胱氨酸(acetic acid),苯甲酸(benzo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等。
理化性质
中药化学鉴定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式的测定
炮制方法
剂型
中药制药工艺
药理作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药物配伍 1.配生叶:生姜汁辛窜主动之性,以鼓动竹沥而行;又姜汁善豁痰利窍通神明,还可与竹沥起协同作用,加强消痰利窍之力。 2.配制半夏:竹沥能转半夏之温热之性而为寒凉,而半夏可减弱竹沥之寒凉之性,对寒热错杂之咳嗽,痰滞之证,均可应用。 3.配瓜蒌:清肺生热,化痰止咳之力大增。 4.配肉桂附子:以桂、附子辛热之性,制竹沥之寒,可用于寒痰湿痰。 5.配胆南星:用治痰涎壅盛,上蒙清窍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等症,疗效大增。
药性 甘;苦;寒
归经 心;肝;肺经
功效 清热降火;滑痰利窍
功效分类 止咳药;清热药;安神药
主治 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伤风
用法用量 内服:冲服,30-60g;或入丸剂或熬膏。外用:适量,调敷或点眼。
用药禁忌 寒饮湿痰及脾虚便溏者禁服。
不良反应及治疗
选方 1.竹沥化痰丸(《增补万病回春》),主治在上之湿痰,及肠胃之积痰。2.竹沥汤(《备急千金要方》),主治风痱,四肢不收,心神恍惚,不知人,不能言。3.竹沥达痰丸(《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治痰涎凝聚成积,结在胸膈。4.竹沥泄热汤(《备急千金要方》),治肝实热,阳气伏邪热,喘逆闷恐,目视无明,狂悸非意而言。5.竹沥磨犀角饮子(《太平圣惠方》),主治小儿心热,惊悸。6.竹沥汤(《梅师集验方》),主妊娠恒若烦闷,名子烦。
临床运用
各家论述 1.《本草衍义》: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痰在四肢可散,痰在脏府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癎狂乱,风热发庢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
2.《本草衍义补遗》:竹沥,《本草》大寒,泛观其意,以与石膏、芩、连等同类,而诸方治产后胎前诸病及金疮口噤与血虚自汗消渴尿多,皆阴虚之病,无不用。《内经》曰,阴虚发热,大寒而能补,正与病对,薯蓣寒而能补,世或用之,惟竹沥因大寒置疑。竹沥味甘性缓,能除阴虚之有大热者,大寒者言其功也,非以气言,幸相与可否,若曰不然,人吃笋自幼至老者,可无一人因笋寒而有病,沥即笋之液也,况假于火而成者,何寒如此之甚。
3.《丹溪心法》:竹沥滑痰,非姜汁不能行经络。痰在膈间,使人颠狂,或健忘,或风痰,皆用竹沥,亦能养血。痰(坪井《竹类图谱》),黄苦竹。秆高5-10米,主秆及枝条呈金黄色。秆环较箨环微突起。主秆节间之背部常有纵长绿线1-2条;箨鞘黄色,并有绿色纵纹及少数淡棕色斑点,无毛;箨耳及鞘口无?毛,或仅有退化之箨耳;箨舌长约2.5mm,无毛,边缘微有不规则的缺刻,稍呈流苏状;箨叶细长,带状,长约4.5cm,宽5mm,除最下1枚秆箨外,所有各箨叶均有小横脉而呈方格状,在中脉地位常有1淡绿色之纵纹。枝条每节2枚,小枝端生叶2-3枚;叶耳有白色刚毛;叶舌甚突起;叶柄长约3mm;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5-12.5cm,宽8-17mm,先端渐尖,基部微圆,上面绿色,无毛,下面色较淡,微粗糙,沿中脉以及向其基部密生微毛或甚粗糙,边缘之一侧有小锯齿。笋期4-5月。多栽培于庭园。分布长江流域以南。
考证 出自《本草经集注》(《中药大辞典》)、《名医别录》(《中华药海》)
药物应用鉴别 1.竹沥与天竹黄:两者功能相似,皆豁痰开窍,痰热壅肺及中风痰壅均可应用。然竹沥性速,直达经络,且寒滑之性甚强,功专豁痰利窍,痰热喘促昏迷及中风痰壅者多用之;竹黄性缓,清心解热,而更有定惊安神之妙,故小儿惊风天吊,夜啼不眠及伤风痰闭,发热喘促者多用之。 2.竹沥与生姜汁:二药擅长消痰,临床治疗热痰壅肺,中风痰壅及痰热癫狂之证,常相须用。然竹沥性大寒而滑利,只宜热痰,且伤胃滑肠;生姜汁温中益胃,胃虚不食及寒饮呕哕常用之,寒痰湿痰之证也甚合宜。
药典收录
药材拉丁名 Succus Bambusa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Phyllostachyl nigra(Lodd.ex Lindl.)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t Rendle 2.Bambusa tuldoides Munro. 3.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Bambusa beecheyana Munro var.pubescens P.E.Li;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Munro) Keng f.var.pubescens (P.F.Li)Keng f.]
科属分类 禾本科
出处 《中华本草》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