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盗汗(中医)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盗汗(中医)

  
疾病名称(英文) night sweat (TCM)
拚音 DAOHAN(ZHONGYI)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病是盗汗是指睡时出汗,醒后汗止的汗出异常症状。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痨病、佝偻病和温热性外感病恢复期多有盗汗。临床若对盗汗的病种尚未确定时,可以盗汗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常因阴血不足,湿阻气机等所致。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1.自汗、局部多汗不在其列。
2.除常规检查外,胸部X线检查多属必要,或作痰涂片找抗酸杆菌。
3.进行性消瘦,咯血,咳嗽,午后潮热,颧红者应考虑痨病;近期有急起发病,伴高热病史者,多为温热性外病恢复期。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心血虚证:盗汗,心悸,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淡红,脉细弱。补血养心、益气固表。人参养营汤加龙骨牡蛎
2.阴虚火旺证: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见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尿黄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加糯稻根、浮小表。
3.气阴亏虚证:盗汗,潮热,五心烦热,肢体倦怠,气短口渴,舌红瘦小,少苔,脉微弱。滋阴益气。生脉散黄芪、糯稻根。
二、对症处理:
1.单方验方:
(1)乌梅10枚、小麦15g、桑叶10g、大枣10枚,水煎服。
(2)瘪干15枚、红枣10枚,水煎服。
3.常用止盗汗中药:牡蛎、浮小麦、麻黄根五味子、糯稻根。熟地五倍子等,可在辨病、辨证基础上选用。
中药
针灸 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大椎透结核穴,华盖透璇玑、尺泽,或肺俞透天柱,膻中透玉堂、足三里。手法选用可据病情程度而定,30日为1疗程。
(2)隔灸疗法:取膏、膈俞、胆俞等为主穴,配足三里、三阴交等,每次灸5~7壮,10次为1疗程。
(3)穴位注射疗法:主穴取结核穴、肺俞、膏肓、肺热穴、肾俞,配穴取孔最、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用维生素B1,注射主穴、配穴各1个,隔日1次。
(4)穴位埋线疗法:一组取结核穴、厥阴俞透肺俞、中府透云门;二组取膏肓、肺热穴。两组交替埋植羊肠线,间隔20~30天。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