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介绍几味中药的应用
    

本草求真:介绍几味中药的应用

蝎子
乃治风之要药,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1荨麻疹。主要是风邪所致,治疗多以去风为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治风先治血   红四物
抗过敏       乌梅
去风:全虫、蝉衣僵蚕
遇热加重加大黄
遇冷加重加麻黄

解毒散结
2 淋巴结核:全虫60  蜈蚣60  穿山甲60研末日两次口服。全虫具有解毒散结,开气血之凝滞
3烧伤:全虫50   蛋黄500   蟾蜍70只入麻油1000克煎后去渣。取油泡纱布外敷
4乳腺增生:全虫45  瓜蒌45研末分20份每次1包日2次品 
5疮肿:全虫2 大黄10  冰片1研末酒调外敷
6丹毒:全虫山甲研末口服
通络止痛
7偏头疼:全虫20 天麻15  胎盘15研末分20包1次1包日2次
通络止痛
8带状疱疹:全虫研未吞服
9痹证:辨证方加全虫
-----------蜈蚣
熄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现代药理证明可抗结核杆菌,抗真菌。
多配伍全虫
蜈蚣还可以兴阳道,效果较为明显。蜈蚣60条,山萸肉120克  胎盘120克  研未口服治疗阳萎见效快
-----------蟾酥
【品种考证】
本品始载于《药性论》,原名蟾蜍眉脂。《本草衍义》始有蟾酥之名,云:“眉间有白汁,谓之蟾酥。以油单(纸)裹眉裂之,酥出单(纸)上,人药用。”《本草纲目》曰:“取蟾酥不一:或以手捏眉棱,取白汁于油纸上及桑叶上,插背阴处,一宿即自干白,安置竹筒内盛之,真者轻浮,入口味甜也。或以蒜及胡椒等辣物纳口中,则蟾身白汁出,以竹篦刮下,面和成块,干之。”根据以上记载蟾酥的采制方法以及蟾酥之性状,与现今蟾酥一致。其原动物蟾蜍始载于《名医别录》。陶隐居云:“此是腹大、皮上多痱磊者,其皮汁甚有毒,犬啮之,口皆肿。”上述特征与蟾蜍属(Bufo)动物完全一致。
【来源】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ragarizansCantor或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
【植物/动物形态】
1.中华大蟾蜍体壮,长10
cm以上,雄性略小。头顶较平滑,全身皮肤粗糙,布满大小不等的圆形瘰粒,腹部有小。头宽大,口阔,吻端圆,吻棱明显,上下颌均无齿,近吻端有小形鼻孔1对。眼大凸出,鼓膜明显,头顶部两侧各有一大而长的耳后腺。躯体短而宽。生殖季节雄性背面黑绿色,雌性背面色浅,瘰粒呈乳黄色;腹面乳黄色,有棕色或黑色细花斑。前肢指趾略扁,指侧微有缘膜而无蹼,指长顺序为3、1、4、2;后肢粗壮,胫跗关节前达肩部,趾侧有缘膜,蹼尚发达。
2.黑眶蟾蜍体型较小,长约7~10cm。头部沿吻棱、眼眶上缘、鼓膜前缘及上下颌缘有十分明显的黑色角质棱或黑色线;身体布满大小不等的圆形疣粒,疣粒上有黑点或剌;体色变异较大,一般背部有黄棕色略带棕红色的斑纹,腹面色浅;胸腹部具不规则灰色斑纹。
【产地】
团蟾酥主产于河北、山东、四川、湖南,辽宁、湖北、新疆也产;片蟾酥主产于江苏镇江、泰兴、吴县及浙江萧山、绍兴。
【采收加工】
多于夏、秋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或放入缸中,用竹丝搅动刺激或用蒜、胡椒等物塞入其口,使刺激而分泌白浆,用竹刀刮下。将收集的白浆放入圆模型中晒干,为“团蟾酥”;或将白浆直接涂在箬竹叶或玻璃板上晒干,为“片蟾酥”,质量较佳。制剂一般采用酒制品。
【炮制】
⒈蟾酥粉取原药材,捣碎,研成细粉。
2.酒蟾酥取原药材,捣碎,用白酒浸渍,不断搅动至呈稠膏状,干燥,粉碎。蟾酥10kg,用白酒20kg。
3.乳蟾酥取原药材,捣碎,用鲜牛奶浸渍,不断搅动至稠膏状,干燥,研粉。蟾酥每10kg,用牛奶20kg。
【性状】
团蟾酥形状、大小常因地而异,通常呈扁圆形团块、饼状或扁圆棋子状(习称“棋子酥”),直径3~10cm,厚约5mm,茶棕色、紫黑色或紫红色,表面平滑;片蟾酥呈不规则片状,厚约2mm,黄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有的一面具箬竹叶脉的平行压纹。质坚硬,断面胶质状,有光泽,遇水起泡,并泛出白色乳状液。气微腥,味初甜后麻辣刺舌;粉末嗅之作嚏。
饮片性状:蟾酥粉呈棕褐色粉末状。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粉末嗅之作嚏。酒蟾酥仍为棕褐色粉末。乳蟾酥呈灰棕色粉末,气味及刺激性比瞻酥粉弱。
【商品规格】
(1)商品分为:⑴东酥(团酥、块酥),呈圆形饼状,边缘较薄,中央较厚或上面凸出,下面出入,直径6~10厘米,中央厚约2~3厘米,每块重约67~100克,大都为出口商品蟾酥。
(2)片酥(片子酥、盆酥)又分两种:一种是圆形浅盘状,边缘交起,中央平坦,分层、半透明、坚而脆,另一种是长方形片状四边和中央厚度基本一致,厚约2~3厘米,不透明,每块重约15克。
(3)棋子酥(杜酥)呈扁圆形,似围棋棋子形状,每块重约15克。
一般认为山东的产品较佳。
【显微特征】
粉末淡棕色。用甘油水装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呈半透明不规则碎块,以水合氯醛液装置并加热,则碎块透明并渐溶化;如用浓硫酸装置,则显橙黄色或橙红色,碎块四周逐渐溶解缩小,呈透明类圆形小块,显裂样纹理,放置稍久渐溶解消失。
【化学成分】
1.强心甾体化合物为结构类似强心甙而有毒性的蟾毒配基类化合物,已知有10余种,大多是干燥加工过程中的分解产物,如华蟾毒配基约5%,脂蟾毒配基约3.4%,蟾毒灵约1.8%,羟基华蟾毒基约1.6%,蟾毒配质(bufotalin)约1.5%,远华蟾毒基(telocinobufagin)约1.4%及海蟾蜍精(marinobufagin)等;另含洋地黄毒甙元、沙门甙元等。
上述蟾毒配基常在C3与辛二酰精氨酸、庚二酰精氨酸、丁二酰精氨酸、辛二酸、硫酸等结合成酯类,统称为蟾毒类,多存在于加工前的蟾蜍分泌物中。
蟾酥中蟾毒配基和蟾毒的种类及含量,可因原动物、产地、采制时间和方法不同而有差异。
2.吲哚类生物碱
主要有蟾酥碱(bufotenine)、蟾酥甲碱(bufotenidine)、去氢蟾酥碱(dehydrobufotenine)、蟾酥硫碱(bufothionine)及5-羟色胺等。
此外,含有甾醇类、肾上腺素及多种氨基酸
【理化鉴别】
1.取粉末0.1g,加氯仿5ml,浸泡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少量醋酐溶解,再缓缓滴加浓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蓝绿色(甾类化合物反应)。
2.取粉末约0.1g,加甲醇5ml,浸渍1小时,浸液加少量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滴加数滴浓硫酸,显蓝紫色(吲哚类化合物反应)。
3.取1%蟾酥的氯仿提取液,蒸干后用甲醇溶解,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在波长300nm附近有最大吸收(检脂蟾毒配基)
4.层层析:
取细粉1g,加氯仿20ml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加氯仿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另取脂蟾毒配基,以氯仿溶解成每毫升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以上溶液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丙酮:环己烷(13:3:4)上行展开。取出,晾干,喷10%硫酸试液,110℃加热10分钟,供试品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色斑。
【药理作用】
1.蟾毒类有洋地黄样的强心作用,小剂量能加强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大剂量使心脏停于收缩期。
2.蟾酥及其所含成分有局部麻醉作用;以蟾毒灵作用最强,比可卡因大30~60倍而无刺激作用。
3.蟾酥对大鼠甲醛-滤纸球肉芽肉肿具有抗炎作用;局部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家,肌肉注射蟾酥9mg/kg有良好治疗效果。
4.蟾酥具有短暂降压继之使血压升高的作用。脂蟾毒配基、蟾毒灵等具有显著兴奋呼吸和升压作用;其中脂蟾毒配基临床作呼吸兴奋剂,商品名“Respigon”。
5.蟾酥和蟾毒配基类化合物有抗肿瘤及抗白血病活性,但效果不稳定。治疗和放疗时如与蟾酥制剂合并使用,能不同程度地防止白细胞下降,对已下降者可回升不再下降。
6.大剂量服用蟾酥及其制剂易引起呼吸急促、肌肉痉挛、心律不齐,最终导致麻痹而死亡。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心经。
【功效】
开窍醒神,止痛,解毒。
【应用与配伍】
1.用于痧胀腹痛,吐泻,神昏。蟾酥辛温走窜,有开窍醒神、辟秽之功,故可治夏伤暑湿秽浊不正之气及饮食不洁所致的痧胀腹痛、吐泻不止、甚则昏厥之证,常与麝香丁香苍术等配伍,如蟾酥丸。
2.用于恶疮,瘰疬,咽喉肿痛及各种牙痛。本品有毒,有良好的攻毒消肿止痛作用,外用、内服皆有良效。用治恶疮肿毒、疽疗疮等症,以之与雄黄枯矾朱砂等配伍,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丸,葱白汤下,甚效,如《外科正宗》蟾酥丸。治疗烂喉丹痧、喉风、乳蛾及咽喉肿痛,常与牛黄、雄黄、冰片等配伍,如六神丸
3.近年用蟾酥治疗各种癌肿,有一定的攻毒抗癌、消肿止痛作用。如用治肝癌、肠癌、白血病、皮肤癌等,内服或外用,均取得一定的疗效。临床亦用于呼吸、循环衰竭,有迅速而持久的升压作用,并有显著的兴奋呼吸作用。
【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次0.015~0.03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内服切勿过量;外用不可入目。孕妇忌用。
【附方】
1.治疔肿蟾酥一枚,为末,以白面和黄丹,丸如麦颗状,针破患处,以―粒纳之。(《济生方》蟾酥丹)
2.治内疔蟾酥,取时用桑叶一小钱大,入蟾酥揉和得所,丸如念珠,阴干用。病势重者用二粒,轻者用一粒,置病人舌上噙化,化后良久,用井花水灌漱,再用雄黄丸七丸,冷茶清吞下,得脏腑利数行。(《急救仙方》蟾酥丸)
3.治发背痈疽,无名肿毒,恶毒疔疮
蟾酥二钱,血竭二钱,蜗牛二十个(瓦上焙干,肉壳俱用),铜绿二分半(与上三味同研),枯白矾一钱,轻粉二钱(二味同研),朱砂三钱(研细,留一钱为衣)。上为细末,用人乳汁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捣葱二根令烂,裹药丸在内吞下,热酒送之。(《古今医鉴》化生丸)
4.治疮疡火欣肿木硬
蟾酥、麝香各一钱。各同研极细,以儿乳汁调如泥,入磁合内盛,干,不妨,每用少许于肿处,更以膏药敷之,毒气自出,不能为疮,虽有疮亦轻。(《保命集》针头散)
5.治一切皮肉不变,漫肿无头,肿毒疔毒
京墨一两,蟾酥、胆矾、血竭各三钱,朱砂二钱,麝香一钱五分。上为末,用凉水调成锭。凉水磨如墨,以笔蘸药涂之。(《外科大成》离宫锭子)
6.治一切恶疮
蟾酥、干胭脂、轻粉、朱砂、穿山甲各二钱,百草霜不问多少。上为细末,丸如黄米大。每服五七丸,加至八九丸,用葱一根,刀剖开,将药包裹在里,用生丝线缚,文武火烧葱熟,将葱带药,口内嚼碎温服,用衣服盖之,汗出为效。(《普济方》蟾酥托里丸)
7.治瘰疬
蟾酥如大豆许,白丁香十五枚,寒水石些少(煅),巴豆五粒,寒食而些许。上各另研,和作一处,再研,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先以火针刺入核中)每用―丸或二三丸,纳入针窍中。如脓未尽,再用数丸,以脓尽为度。(《医学正传》蟾酥膏)
8.治肉刺(鸡眼)用针拨破,以蟾酥五分(汤化),调粉一钱,涂之裹之。(《外科大成》)
9.用于外科麻药
①蟾酥一钱,半夏闹羊花各六分,胡椒、川乌川椒各―钱八分,荜拨二钱。上为末。每服半分,黄酒调服,服之开针不痛。(《外科大成》琼酥散)②川乌尖、草乌尖、生南星、生半夏各五钱,胡椒―两,蟾酥四钱。一加荜拨等分,一加细辛为君。共为末,用烧酒调敷,候麻木,任割不痛。(《外科大成》外敷麻药)
10.治时邪疠毒,烂喉丹痧,喉风喉痈,双单乳蛾诸症,茶汤不能进者;并治疔疮对口,痈疽发背,肠痈,腹疽,乳痈,乳岩,一切无名肿毒;兼治小儿痰急惊风,肺风痰喘危在顷刻
关西牛黄一钱五分,杜蟾酥一分五厘(烧酒化),上辰砂一钱五分,粗珍珠一分五厘,当门子一分五厘。上药共研细末,米浆为丸,如芥菜子大,以百草霜五分为衣。每服五丸、七丸、十丸不等,视病势轻重服之。(《喉科心法》六神丸)
11.治喉痹乳蛾等证用癞蛤蟆眉酥,和草乌尖末、猪牙皂角末等分,丸小豆大。每研一丸点患处。(《纲目》引《活人心统》)
12.治牙痛蟾酥一字(汤浸研),麝香―字。上药和研为丸,如麻子大。每用一丸,以绵裹于痛处咬之,有涎即吐却。(《圣惠方》)
13.治风蛀诸牙痛
蟾酥少许,巴豆(去油,研如泥)、杏仁(烧焦)。上共研如泥,以绵裹如粟米大。若蛀牙塞入蛀处,风牙塞牙缝中,吐涎尽。(《景岳全书》蟾酥膏)
14.治一切牙疳,齿龈蚀烂,口臭出血
蟾酥、轻粉(别研)、定粉人中白和一钱,麝香一字(别研)。上件为细末。临卧,盐汤漱口了,贴药末在患处,用薄纸盖之。(《杨氏家藏方》必胜散)
15.治诸般痧证
上西黄一钱,蟾酥五钱,真茅术―两,飞净朱砂五钱,明雄黄五钱,麝香一钱六分,丁香五钱。共为极细末,水泛为丸,如肥芥子大。轻者一粒,重者二粒,噙于舌底,化完立愈。(《绛囊撮要》蟾酥丸)
16.治伤风
干蝎(酒炒)、天麻各半两,蟾酥二钱(汤浸化如稀糊)。将二味捣罗为末,用蟾酥糊丸如绿豆大。每一丸至三丸,豆淋酒下,甚者加至三丸至五丸。(《普济方》干蝎丸)
17.治小孩子疳瘦蟾酥眉脂,以朱砂、麝香为丸,如麻子大。空心一丸。(《药性论》)
【成药】
1.蟾酥片(蟾酥水溶性总成分片)
新鲜蟾酥100g,糖粉250g,淀粉400g,糊精50g,硬脂酸镁0.5%。将新鲜蟾酥置干燥乳钵中,加乙醇1500ml,分3次研磨,提取,直至乙醇提取液呈无色,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醇除尽,残留物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溶解,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将浓缩液慢慢倾入盛有糖粉、淀粉、糊精的混合粉中,搅匀,过16目尼龙筛制粒,60℃干燥,加入滑料压制成10000片。片重0.07g,相当于鲜蟾酥10mg。本品为棕褐色片,气微腥,味初甜而后有持久的麻辣感。取本品研细,加甲醇浸提,滤过,滤液中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固体少量,加硫酸数滴,即呈紫蓝色。功能抗结核,消炎。用于各类肺结核,各种急慢性化脓性感染。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中草药通讯》1979,(6):22]
2.蟾酥镇痛膏
蟾酥100g,生马钱子50g,生天南星100g,生川乌100g,雄黄30g,白芷100g,黄100g,半边莲150g,樟脑20g,冰片30g,薄荷脑20g,二甲苯麝香6g,盐酸苯海拉明8g,二甲基亚砜10g。以上十四味,雄黄粉碎成细粉;薄荷脑、樟脑、冰片、二甲苯麝香,盐酸苯海拉明、二甲基亚砜等六味研细混匀;蟾酥分别用90%、80%乙醇提取,合并提取液,制成相对密度约为1.20(60℃)的流浸膏,其余生马钱子等六味粉碎成粗粉,用90%乙醇制成相对密度约为1.05的流浸膏,与蟾酥流浸膏合并,加入上述粉末,混匀;另加3.1~3.6倍重量由橡胶、松香等制成的基质,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切段,盖衬,切成小块,即得。本品为浅黄棕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本品含膏量每100cm2应不低于1.7g。功能消肿散结,消肿止痛。适用于各种肿块的止痛消散,也用于肌肉劳损、骨刺、关节炎等引起的疼痛,,外用,贴患处,贴敷12小时后揭去,间隔12小时后重复使用;或遵医嘱。使用时如有皮肤过敏反应,则暂停使用;孕妇及患处溃疡忌用。密封,置阴凉处。[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1992年]
3.无痛拔牙液
薄荷脑20g,樟脑10g,丁香油5ml,75%乙醇250ml,蟾酥酊50ml,水适量。蟾酥用75%乙醇配成20%浓度即得蟾酥酊。用薄荷脑、樟脑、丁香油溶于乙醇中,加入蟾酥酊搅匀,再加水至全量500ml,搅匀即得。功能麻醉止痛。用于拔牙止痛。外用常规牙周消毒,取干棉球蘸药液,敷贴于患牙的牙龈处,1~2分钟后除去棉球,即可拔牙。[《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09]
4.复方蟾酥甘油剂
蟾酥酊30ml,甲硝唑0.5g,甘油适量。取蟾酥5g,碾成细末,加70%乙醇100ml,置密闭容器内浸泡,间歇振摇,10日后滤过,滤液备用;取上述蟾酥酊,在60℃的水浴上,加入甲硝唑搅拌溶解,缓缓加入甘油,边加边振摇,混匀,滤过,甘油加至100ml,摇匀,即得。本品为浅橙红色的粘稠液体,气微腥。本品含甲硝唑应为标示量的93%~107%;pH值应为4.5~5.5。功能消炎、止痛。治疗急性冠周炎。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作冠周龈袋冲洗,干棉球吸去龈沟内残余水,并作唾液隔湿,取本剂1~2滴,滴入龈袋内,每日2次。用过本药后口腔内的唾液不要咽干。若发现过敏者应及时停药,采取抗过敏治疗,孕妇、儿童慎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0,10(6):267]
5.牙痛一粒丸
蟾酥240g,朱砂50g,雄黄60g,甘草240g。以上四味,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蟾酥、甘草分别粉碎成细粉,将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每125丸重0.3g。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辛,有麻舌感。本品的氯仿提取液,挥去溶剂,残渣加醋酐少量使溶解,滴加硫酸,初显蓝紫色,渐变蓝绿色。本品加水湿润,加氯酸钾饱和的硝酸液,振摇,取上清液,加氯化钡试液,产生白色沉淀,水中不溶。功能镇痛消肿。用于各种风火牙痛,牙龈肿痛和龋齿引起的肿痛。每次取1~2丸填入龋洞内或肿痛齿缝处,外塞消毒棉球,以防药丸滑落,并注意随时吐出含药后渗出的唾液,不可咽下。(《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
6.牙痛一粒丹
蟾酥3g,灵脂3g,薄荷水1.5g,麝香0.3g。先将蟾酥用陈酒化透,共为末,金箔为衣。主治牙痛(神经性痛)。含于痛牙处,每次1粒,痛止停用。(《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7.蟾酥锭
蟾酥75g,麝香10g,冰片10g,雄黄250g,藤黄200g,地牯牛(制)2.5g,花蜘蛛5g,蜈蚣25.6条,儿茶60g,大黄200g。以上十味,蟾酥、麝香、冰片、雄黄和藤黄分别粉碎成细粉;其余五味,共粉碎成细粉,合并上述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糯米粉250g,加水做成团块,煮熟后与粉末混匀,制成锭,每锭重2g。阴干,即得。本品为黄褐色锭;气香。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痈疽发背,无名肿毒,恶疮初起,疼痛坚硬,以及毒虫咬后红肿痒痛。用温开水或醋磨化,涂擦患处。破皮及将溃者不宜用,切勿入口,入眼。(《四川省药品标准》,1983年)
【现代临床研究】
1.治疗心力衰竭
强心散(由蟾酥1份、茯苓9份配制而成,剂型有胶囊、四层肠溶衣丸及蜡丸)每日300mg(含蟾酥30mg),分3次口服。治疗各种心力衰竭30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毒性反应为上腹部不适,有烧灼感,恶心呕吐及厌食,这些症状减小剂量皆得控制,也有服药1~2日自行消失者。临床实践证明,蟾酥之强心作用,与洋地黄相似,其优点是无蓄积作用,作用快,利尿作用较洋地黄显著[1]。
2.治疗期前收缩
用蟾酥装胶囊或制成片剂,每颗(片)含蟾酥1mg,开始每次口服1mg,每日3次;如不见效,从第4日起每次剂量增至2mg;如仍无效,于第7日再增量至3mg,以后不再增加(即最大剂量每日9mg),疗程1个月。治疗频发性早搏(≥5次/分)80例,其中室性61例,房性15例,结性4例。疗效:显效26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68.8%。起效时间:最快1日,最慢19日,多数病例药后第2周起效。副作用有:口干18例,头昏9例,恶心、食欲不振、口腔溃疡各l例。另设对照组室性早搏16例,用苯妥因钠治疗,每次口服lOOmg,每日3次,仅2例获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01)[2]
3.治疗肺结核等结核病
①用蟾酥水溶性总成分注射液每日20~40mg(含新鲜蟾酥20~40mg),分1~2次肌注,3个月为1疗程。临床观察用药1疗程54例,有效率68.5%,痊显率24.1%;持续用药2疗程47例,有效率72.3%,痊显率42.6%;持续用药3疗程18例,有效率72.2%,痊显率61.1%。未见明显副作用,仅少数患者于用药3~4日内,偶有一过性恶寒感,但继续用药数日后可不再出现。肌注时局部除有轻微短暂疼痛外,吸收良好,长期使用不产生硬结[3]。②也有用蟾酥水溶性总成分注射液每日16~20mg肌注,3个月为1疗程,持续1~3个疗程不等,临床用于治疗浸润型肺结核26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3例,胸膜炎1例,淋巴结核4例,骨结核2例,腰椎结核3例,结核性骨髓炎3例,副睾结核1例,共计43例。总有效率达83.7%,痊愈率和显效率为46.5%。长期使用末见异常情况,安全可靠[4]。
4.治疗结核性及慢性骨髓炎瘘管
用蟾酥香油纱布条(蟾酥0.1g磨细,加入香油lOOml搅拌均匀,浸湿纱布条)充填伤口,保留1~2小时,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用于结核性瘘管40例,病史最短6个月,最长10年以上,多数1~5年。病变部位计颈部19例,腋下9例,胸壁6例,鼠蹊部3例,腹部1例,其他2例。瘘管深度平均8.5cm,最浅者2.5cm,最深者18cm。全部病人不配合其他疗法。疗效:临床治愈(瘘管消失,伤口愈合)36例,好转(瘘管缩短2/3;或伤口缩小2/3)4例,有效率100%;有1例4年后复发,再经用本法治疗20余日而愈。治愈时间:3个月以内20例,4~5个月以内9例,6~8个月以内7例。治疗时个别病例局部有刺激性疼痛,对溃疡面较大的病人则有短期发烧。余未见不良反应[5]。
5.治疗化脓性感染
用蟾酥水溶性总成分注射液10~20mg肌注,每日2次,小儿酌减。临床观察250例,计急性扁桃体炎72例,各种脓肿62例,、痈34例,急性乳腺炎18例,急性淋巴管及淋巴结炎14例,冠周炎及牙周炎12例,脓疤病9例,其他化脓性炎症29例。临床症状除局部红、肿、热、痛及机能障碍外,伴有恶寒发热、全身不适138例,其中体温38~39℃者105例,38℃以下者33例。疗效: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204例,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有改善)2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93.2%,疗程最短1日,最长21日。[6]
6.治疗恶性肿瘤
①用蟾酥水溶性总成分注射液每次lOmg口服,日服3次,治疗110例食管及贲门癌,近期疗效满意。如与呋喃氟脲嘧啶化学抗癌药同用可提高疗效[7]。②用蟾酥水溶性总成分注射液每日20mg肌注,用于治疗肝、肺等多种晚期癌肿44例,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8.18%[8]。③亦有用本品每次20mg每日2次肌注,3~6个月为1疗程,停药1月开始第2疗程,治疗晚期癌肿218例,用药后,主客观症状好转时间―般为1~2周;基本治愈3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19例,有效105例,无效90例,总有效率为58.72%;其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2.66%、6.42%、2.29%。据临床观察,使用本品不但能缓解临床症状,缩小病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对于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等副反应,均能改善。本品无明显毒性反应,仅个别患者药后出现心悸等轻度不适[9]。
7.用于表面麻醉
①用于扁桃体切除术。将蟾酥投入75%乙醇中溶解,制成1%~4%酊剂。每次用量按25~50mg生药掌握,用棉球蘸蟾酥酊(约2.5~3.Oml)涂于咽后壁、咽前弓、咽后弓及扁桃体,共2次。涂药3~5分钟即可手术,术前应常规投予镇静剂、阿托品(注射)等;个别咽反射重者,局部喷洒1%蟾酥酊1~2次。经150例手术观察,结果表明,其表麻效果与普鲁卡因局麻相同,优良率达98%;且无过敏反应,具有创口水肿轻、伪膜形成迅速、咽部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此外,本方法还用于鼻息肉切除、部分下鼻甲切除、鼻中膈粘膜下矫正术等鼻科手术,效果也比较满意[10]。②用于拔牙,取蟾酥15g,浸于70%乙醇200m1中,1周后过滤,与等量的2%碘酒混合成蟾酥酊。先将病牙龈部擦干,再用棉签蘸蟾酥酊涂于病牙龈部及牙周袋内,约3分钟即可试拔,若感疼痛,可再涂1~2次后拔。共拔病牙67例,有效率100%,优良率占85%[11]。
8.治疗外耳道炎蟾酥1g,薄荷适量,甘油200ml
。上药混合,用棉花签蘸药液涂于患处,每日2-3次,治疗55例,镇痛消炎效果良好。(《现代中药临床研究》403页)
【药论】
1.论蟾酥攻毒拔毒之功
①缪希雍:“蟾酥,其味辛甘,气温散,能发散一切风火抑郁、大热痈肿之候,为拔疔散毒之神药,第性有毒,不宜多用,入发汗散毒药中服者,尤不可多。”(《本草汇言》)②倪朱谟:“蟾酥,疗疳积,消臌胀,解疔毒之药也。能化解一切瘀郁壅滞诸疾,如积毒、积块、积胀、内疔痈肿之证,有攻毒拔毒之功也。”(《本草汇言》)③黄宫绣:“蟾酥,味辛气温有毒,能拔一切风炎热毒之邪,使之外出。盖邪气着人肌肉,郁而不解,则或见为疔肿发背、阴疮、阴蚀、疽疠恶疮,故必用此辛温以治之,盖辛主散,温主行,使邪尽从汗出,不留内入,而热自可除矣。但性有毒,止可外治取效;即或用丸剂,亦止二、三、四厘而已,多则能使毒人。其用作丸投服,亦宜杂他药内,毋单服也。”(《本草求真》)
2.论蟾酥能开窍辟恶
黄钰:“蟾酥,善开窍辟恶搜邪,惟诸闭证急救方中用之,以开其闭。然服食总宜谨慎,试以少许置肌肤,顿时起泡蚀烂,其性可知。研末时鼻闻之,即嚏不止,故取嚏药中用之。”(《本经便读》)
-----------桑寄生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1>        祛风湿:主要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者
2>        安胎(胎动不安):腰酸见红者,寄生 阿胶 杜仲 续断 醋炒艾叶 白芍
3>        高血压:阴虚阳亢 桑寄生 钩藤 赭石 夏枯草 牛夕 决明子 黄芩 地龙 莶草 菊花 山楂
       肝肾两亏 桑寄生 yin羊藿 杜仲 首乌 黄柏 生地 栀子
4>        抗病毒:桑寄生对多种肠道病毒及脊髓灰质炎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治疗乙肝而无明显症状的患者。 寄生 僵蚕 山药 茯苓 板蓝根 蜂房 白花舌草 莶草 麦芽 柴胡 甘草
病毒性心肌炎:寄生 太子参 合欢皮 麦冬 甘草 丹麦黄芪 生地 玉竹 苦参 玄参
-----------大黄生
功效:泻下攻积 清热泻火 解毒 活血祛瘀
1>        利胆消石:用于急慢性胆囊炎及胆结石症 生大黄 柴胡 姜半夏 黄芩 郁金 蒲公英 金钱草 芒硝(分冲) 甘草
2>        动脉粥样硬化、大便干
  大黄研末2g,日1-2次,持续服用可见血脂下降。
3>        急性热性病 大便不解 舌苔黄厚 脉重按有力 大承力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4>        胃火炽盛 口舌生疮 口渴咽燥 齿龈肿痛 大便秘结可取大黄1钱-2钱用开水浸泡20-30分钟取汗饮。
5>        大黄研末外撒可治黄水疮、湿疹
6>        大黄配甘草还有止吐的作用,如神经呕吐
大黄 甘草 赭石 旋复花 半夏 党参 槟榔
7>        大黄配代赭石还可用于肺胃热盛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及鼻腔出血,大黄止吐血、衄血的功能确切。张锡纯以大黄配肉桂名“秘红丹”专治吐血
8>        大黄配猪苓 近年免疫学研究表明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延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