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卫生宝鉴 卷九 上课笔记
    

卫生宝鉴教程:卷九

9-1 诸风门风痫【龙脑安神丸】 治男子妇人五种癫痫。无问远年近日。发作无时。服诸药不效者。 茯神(去皮取末。三两) 人参 地骨皮 甘草(取末) 麦门冬(去心,各二两) 朱砂(飞二两) 乌犀屑(一两) 桑白皮(取末。一两) 龙脑(三钱。研) 麝香(三钱。研) 马牙硝…

9-1 诸风门

风痫

龙脑安神丸】
治男子妇人五种癫痫。无问远年近日。发作无时。服诸药不效者。

茯神(去皮取末。三两) 人参 地骨皮 甘草(取末) 麦门冬(去心,各二两) 朱砂(飞二两) 乌犀屑(一两) 桑白皮(取末。一两) 龙脑(三钱。研) 麝香(三钱。研) 马牙硝(二钱。研) 牛黄(半两) 金箔(三十五片)
上十三味为末。和匀。蜜丸弹子大。金箔为衣,如痫病多年。冬月温水化下。夏月凉水下。不拘时候。又治男子妇人虚劳发热咳嗽。新汲水一盏化下,其喘满痰嗽立止。又治男女语涩。舌强。日进三服。食后温水化下。

【治痫疾】
川芎 防风 猪牙皂角 郁金 明矾(各一两) 蜈蚣(黄脚赤脚各一条)
上六味为细末。蒸饼丸如梧子大。空心茶清下十五丸。一月除根神验。

【神应丹】
治诸痫。 好辰砂(不以多少)
上细研。猪心血和匀,以蒸饼裹剂蒸熟。就热取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人参汤下。食后临卧服。

【珠子辰砂丹】
治风痫久不愈。

山药 人参 远志 防风 紫石英 茯神 虎骨 虎睛 龙齿 五味子菖蒲 丹参 细辛(各二钱半) 真珠末(四分) 辰砂(二钱。研。为衣)
上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五十丸。煎金银汤送下。日进三服。忌鱼肉湿面动风之物。

【参朱丸】
治风痫大有神效。 人参 蛤粉 朱砂(等分)
上三味。为末。 猪心血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金银汤下。食远。

乌龙丸】
治五风痫病

川乌 草乌 天仙子 灵脂(各二两) 黑豆(一升)
上为末。水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丸,温汤下,如中风。加附子半两。

【神应丹】
治诸风心痫病。 肝(一具) 乌鸦(一只) 鸱枭(一个) 白矾(一两。生) 生犀角(一两) 野狸(一个。去肠肚皮毛。入新罐内。黄泥固济。炭火煨令焦黄色。却用)
上为末。酒打糊丸如皂角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温酒送下。无时。

【坠痰丸】
治风痫。 南星(九蒸九曝)
上为末。汁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人参汤下。菖蒲麦门冬汤亦得。治风痫及心风病。皂角三挺。捶碎挪滤取汁,如稀糊。摊纸上曝干。取两叶如小钱大。用温浆水浸洗。下去纸。注于两鼻内各一蚬子壳许。须臾涎下。咬筋沥涎尽。后用

赭石(生一两) 白矾(生。二两)
上为末。稀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冷水送下。无时,以效为度。

琥珀寿星丸】
(局方用南星一斤。朱砂二两。琥珀一两。无猪心血) 天南星一斤。掘坑深二尺。用炭火五斤。于坑内烧熟红。取出炭扫净。用好酒一升浇之。将南星趁热下坑内。用盆急盖讫。泥壅合。经一宿开取出。再焙干为末。入琥珀(四两末) 朱砂(一两,以一半为衣)
上为末和匀。猪心血三个。生姜汁打面糊。将心血和入药末。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煎人参汤空心送下。日三服。

【法煮蓖麻子】
治诸痫病。不问年深日近。 蓖麻子(取仁。二两) 黄连(一两。锉如豆大)
上用银石器内水一大碗。慢火熬。水尽即添水。熬三日两夜为度。取出黄连。只用蓖麻子仁。风干。不得见日。用竹刀切。每个作四段。每服五粒。作二十段。荆芥汤下。食后。日二服。(服蓖麻子者。终身忌食豆。若犯之则腹胀而死)

惊痫治验

魏敬甫之子四岁。一长老摩顶授记。众僧念咒。因而大恐。遂惊搐。痰涎壅塞。目多白睛。项背强急。喉中有声。一时许方省。后每见衣皂之人。辄发。多服朱、犀、龙、麝镇坠之药。四十余日。前证仍在。又添行步动作神思如痴。命予治之。诊其脉沉弦而急。黄帝针经云:心脉满大。痫瘈瘲筋挛。又肝脉小急。痫瘈瘲筋挛。盖小儿血气未定。神气尚弱。因而惊恐。神无所依。又动于肝。肝主筋,故痫瘈瘲筋挛。病久气弱小儿。易为虚实。多服镇坠寒凉之药。复损其气,故行步动作如痴。内经云:暴挛痫眩。足不任身。取天柱穴者是也。天柱穴乃足太阳之脉所发。阳痫附而行也。又云:癫痫瘈瘲 。不知所苦。两跷主之。男阳女阴。洁古老人云:昼发取阳跷申脉。夜发取阴跷照海。先各灸二七壮。阳跷申脉穴在外踝下容爪甲白肉际陷中。阴跷照海穴。在足内踝下陷中是也。次与沉香天麻汤。服三剂而痊愈。

【沉香天麻汤】
沉香 川乌(炮。去皮) 益智(各二钱) 甘草(一钱半。炙) 姜屑(一钱半) 独活(四钱) 羌活(五钱) 天麻 黑附子(炮。去皮) 半夏(泡) 防风(各三钱) 当归(一钱半)
上十二味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三片。煎一盏温服。食前。忌生冷硬物。寒处坐卧。素问举痛论云:恐则气下。精竭而上焦闭。又曰:从下上者。引而去之,以羌活、独活苦温。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气上行。又入太阳之经为引用,故以为君。天麻、防风辛温以散之。当归、甘草辛甘温,以补气血不足。又养胃气,故以为臣。黑附、川乌、益智。大辛温。行阳退阴。又治客寒伤胃。肾主五液。入脾为涎,以生姜、半夏燥湿化痰。十剂云:重可去怯,以沉香辛温体重。清气去怯安神,国家医学考试网故以为使。气味相合。升阳补胃。恐怯之气。自得而平矣。

伤风诸方

【乌梢散】
治破伤风及洗头风。神效。

乌梢蛇(酒浸。一宿。去骨六钱) 麻黄(去节。一两) 草乌(切开内白) 蛮姜 黑附(炮) 川芎 白附 天麻(各半两) 蝎梢(二钱半)
上为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日三服。重者三五日见效。 四般恶证不可治。第一头目青黑色。第二额上汗珠不流。第三眼小目瞪。第四身上汗出如油。

【朱砂丸】
治破伤风。目瞪口噤不语。手足搐搦。项筋强急。不能转侧。发则不识人。

朱砂(研) 半夏(洗) 川乌(各一钱) 凤凰台(三钱) 雄黄(五分) 麝香(一字)
上为末。枣肉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或两丸。冷水送下,以吐为度。

【天麻丸】
治破伤风。神效不可言。

天麻 川乌(生。去皮各三钱) 草乌(生) 雄黄(各一钱)
上为末、酒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温酒送下。无时。

疠风论

内经云:脉风成疠。此疾非止肺肾脏有之,以其病发于鼻。俗呼为肺风也。鼻准赤肿胀大,乃血随气化也。气既不施则血聚。血聚则肉烂而生虫。此属厥阴。前证之论详矣。肉中生虫。鼻准赤大,以药疏之。可用局方升麻汤。下钱氏泻青丸是也。余病各随经而治之。疠风成癞。桦皮散主之。此药出局方。从少至多。服五七日后。灸承浆七壮。疮轻再灸。病愈再灸同上。

【桦皮散】
治肺壅风毒。遍身疮疥。及瘾疹瘙痒。

杏仁(去皮尖,用水一碗。煎令减半取出。令干另研) 荆芥穗(各二两) 枳壳(去穣。用炭火烧存性) 桦皮(烧存性。各四两) 甘草(炙。半两)
上五味为末。每服二钱。食后温酒调下。日进三服。 承浆一穴。一名悬浆。在颐前唇下宛宛中。足阳明任脉之会。疗偏风口 面肿消渴。口齿疳蚀虫疮。灸亦佳。日灸七壮至七七壮止。灸则血脉通宣,其风应时立愈。艾炷依小竹箸头大。不灸破血肉。但令当脉灸。亦能愈疾。

【凌霄散】
治疠风神效。 蝉壳 地龙(炒) 僵蚕 全蝎(各七个) 凌霄花(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无时。于浴室中常存汤中一时许。服药神效。

【四圣保命丹】
大黄(半两) 黄柏(半斤) 苦参 荆芥(各四两) 虾蟆(一个。烧灰)
上为末。蜜和匀。分作。一百二十丸。每服一丸,温酒送下。食远。日三服。忌肉

【祛风散】
大蚕砂(五升。筛净。水淘二遍晒干) 东行蝎虎(一条焙干。白面四斤或五斤拌蚕砂为络索。晒干。)
上为末。每服一二合。熬柏叶汤调服。食前。日三服。

【柏叶汤】
东南枝上摘柏叶一秤。水一桶。煮三沸,去渣。瓮盛起。旋熬蚕砂调服。初服苦涩。三五日后甜。十日四肢沉重。便赤白痢。一月后发出疮疙瘩。四十日后疮破,用。

【乌龙散】
倒悬青灰二钱。乌鸡子皮。用地沥青调搽于破疮疙瘩上。

【神效天麻汤】
治疠风。 胡麻(半升。研) 天麻(二两) 乳香(七钱半。研)
上为末。每服五钱匕。腊茶调下。日三服。服半月。两腰眼灸四十壮。忌动风物。

【换肌散】
治大风年深久不愈,以至眉毛堕落。鼻梁崩塌。额颅肿破。 白花蛇乌蛇(各酒浸一宿) 地龙(去土) 蔓荆子 威灵仙 荆芥 甘菊花 沙苑 苦参 紫参 沙参 甘草(炙) 不灰木 木贼 九节菖蒲 天门冬芍药 定风草 何首乌 胡麻子(炒黄) 木鳖子 草乌(去皮) 苍术 川芎(以上二十四味,各三两) 天麻(二两) 细辛 当归 白芷(各一两)
上二十八味为末。每服五钱匕,温酒调下。食后。酒多为妙。服至逾月。取效如神。

【如圣散】
淋洗大风疾。大有神效。 顽荆子 苦参 玄参 紫参 浓朴 荆芥 沙参 陈皮 麻黄(去节,各一两) 蔓荆子 防风 白芷 威灵仙(各二两) 柳枝(各一把)
上为末。水五升。药三钱。煎数沸。临卧热洗之。忌酒湿面五辛之物。

【醉仙散】
治大风疾。遍身瘾疹。瘙痒麻木。 胡麻子 蔓荆子 牛蒡子 枸杞子(各一两。一处同炒) 白蒺藜 苦参 栝蒌根 防风(各半两) 轻粉(少许)
上为末。每服一钱。茶清一盏调下。空心。日午临卧各一服。服后五七日。先于牙缝内出臭黄涎。浑身疼痛。次后便利脓血。病根乃去。

【加减何首乌散】
治紫白癜风。筋骨、疼痛,四肢少力。眼断白人。鼻梁崩塌。皮肤疮疥及手足皴裂。睡卧不稳。步履艰辛。

何首乌 蔓荆子 石菖蒲 荆芥穗 甘菊花 枸杞子 威灵仙 苦参(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蜜茶调下。无时。

疠风刺法并治验

内经曰:脉风成疠。又云: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肉愤 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肌肉不仁也。夫疠风者有荣卫热腑,其气不消,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病。大风之病。骨节重。眉鬓坠,名曰大风。刺其肌肉,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鬓眉生而止针。戊寅岁正月。段库使病大风。满面连颈极痒。眉毛已脱落。须以热汤沃之则稍缓。昼夜数次沃之。或砭刺亦缓。先师曰:脉风者疠风也。荣卫热,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皮肤色败。大风者风寒客于脉而不去。治之当刺其肿上,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勿食他食。宜以补气泻荣汤治之。此药破血散热。升阳去痒。泻荣。辛温散之。甘温升之,以行阳明之经。泻心火。补肺气,乃正治之方。

【补气泻荣汤】
升麻 连翘(各六分) 桔梗(五分) 黄芩(四分) 生地黄(四分) 苏木 黄连 黄 全蝎(各三分) 人参 白豆蔻(各二分) 甘草(一分半) 地龙(三分) 桃仁(三个) 蠓虫(去足翅。三个) 胡桐泪(一分。研) 麝香(少许。研) 当归(三分) 水蛭(三个。炒烟尽)
上十九味。除连翘别锉。胡桐泪研。白豆蔻为末。麝香、蠓虫、水蛭令为末。余药都作一服。水二盏。酒一盏。入连翘同煎至一盏,去渣。再入胡桐泪、白豆蔻二味末。并麝香等。再上火煎至七分。稍热服。早饭后午饭前服。忌酒面生冷硬物。

鹤膝风

【 丸】
治鹤膝风及腰膝风缩。胡楚望博士病风疰。手足指节如桃李。痛不可忍。服之悉愈。(一条。头尾全者) 白附子 阿魏(研) 桂心 白芷(各一两) 乳香(七钱五分) 当归 北漏芦 芍药 威灵仙 地骨皮 牛膝 羌活 安息香 桃仁(各一两。生。同安息香研) 没药(七钱五分)
上十六味。 、桃仁、白附、阿魏、桂心、白芷、安息香、乳香、没药九味。同童子小便并 酒二升炒热。冷处入余药为末。蜜丸弹子大。空心温酒化下一丸。无时头痛门并治法方。 太阳头痛恶风寒。诸血虚头痛。(川芎主之) 少阳头痛。脉弦细寒热。(柴胡主之) 阳明头痛。自汗发热不恶寒。(白芷主之) 诸气虚诸气血俱虚。头痛。(黄 主之) 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为痰癖。(半夏主之) 厥阴头痛项痛,其脉浮。微缓。知欲入太阳病矣。必有痰。(吴茱萸主之) 少阳头痛。手三部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矣。(细辛主之)

【救苦神白散】
治男子妇人偏正头疼。眉骨两太阳穴痛。及热上攻头目。目赤不已。项筋 拘急。耳作蝉鸣。

川芎 甘松 白芷 赤芍药 两头尖 川乌(去皮。各六分) 甘草(炙。八钱)
上为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服后饮热汤半盏。投之。

【川芎散】
治头风偏正头疼昏眩。妙。

川芎 细辛 羌活 槐花 石膏 香附子 甘草(炙,各半两) 荆芥 薄荷 茵陈 防风(去叉) 菊花(各一两)
上十二味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日三服。忌动风物。

石膏散
治头疼不可忍。

麻黄(去节根) 石膏(各一两) 葛根(七钱半) 何首乌(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用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渣温服。极者三服神效。

【川芎神功散】
治风热上攻。偏正头疼。无问轻重久新。并皆治之。

川芎(一两) 甘草(二钱半) 川乌(生。去皮) 南星 麻黄(去节) 白芷(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煎七分。入清酒半盏。和渣,温服。避风如人行五七里 再服。汗出为度,其痛立愈。

茯苓半夏汤】
治风热痰逆呕吐,或眩运头痛。

赤茯苓(去皮) 黄芩 橘皮(去白,各一分) 甘草(一钱) 半夏(三个大者。水煮三沸。各切三四片焙)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渣分三服一日,以效为度。

【乳香盏落散】
治男子妇人偏正头疼不可忍。大有神效。

御米壳(去蒂。四两) 柴胡(去苗) 桔梗(去芦) 甘草(炒) 陈皮(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灯草十茎。长四指,煎至七分,去渣食后服。

【清空膏】
治偏正头痛。年深不愈。及暗风湿热头痛。上壅损目。及脑痛不止。 羌活 防风(去芦,各一两) 甘草(炙。一两半) 柴胡(七钱) 川芎(五钱) 黄芩(三两。半炒半酒浸焙) 黄连(酒洗。炒。一两)
上同为末。每服二钱匕。热盏入茶少许。调如膏,以匙抄入口内。少用白汤下。临卧,如苦头痛。每服加细辛二分,如太阴脉缓有痰。名痰厥头疼。去羌活、防风、川芎、甘草、加半夏一两半,如头疼服之不愈。减羌活、防风、川芎一半。加柴胡一倍。

【白虎加白芷汤】
治阳明头痛发热。恶寒而渴。止于白虎东加吴白芷。依本方煎。

【石膏散】
治头疼。

川芎 石膏 白芷(各等分)
上末四钱。热茶清调下。

【如圣散】
治眼目及头风偏头痛

麻黄(烧灰。半两) 盆硝(二钱半) 麝香(少许) 脑子(少许)
上为末。搐鼻内神效。

【半夏茯苓天麻汤】
治痰厥头痛。头旋眼黑。烦闷恶心。气短促。言语心神颠倒。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

天麻 黄耆 人参 苍术 橘皮 泽泻 白茯苓 炒曲(各五分)白术(一钱) 半夏(一钱半。泡) 麦 (一钱半) 干姜(泡。二钱。一方二分) 黄柏(二分。酒洗)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食后服。此头痛为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天麻苗谓之定风草。独不为风所摇,以治内风之神药。内风者、虚风是也。黄 甘温。泻火补元气。实表虚。止自汗。人参甘温。调中补气泻火。二术甘温。除湿补中益气。泽泻、茯苓。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而升阳。炒曲消食、荡胃中滞气。麦宽中而助胃气。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寒。用酒洗,以疗冬日少火在泉而发躁也。

【川芎散】
治偏头痛神效。 白僵蚕(六钱。生用) 甘菊花 石膏 川芎(各三钱)
上四味为末。每服三钱。茶清调下。食后无时服。忌猪肉荞麦面。

气虚头痛治验

杨参谋名德。字仲实。年六十一岁。壬子年二月间。患头痛不可忍。昼夜不得眠。郎中曹通甫邀予视之,其人云:近在燕京。初患头昏闷微痛。医作伤寒解之。汗出后。痛转加。复汗解。病转加而头愈痛。遂归。每过郡邑。召医用药一同。到今痛甚不得安卧。恶风寒而不喜饮食。诊其六脉弦细而微。气短而促。语言而懒。内经云:春气者病在头。年高气弱。清气不能上升头面,故昏闷。此病本无表邪。因发汗过多。清阳之气愈亏损。不能上荣。亦不得外固。所以头苦痛而恶风寒。气短弱而不喜食。正宜用顺气和中汤。此药升阳而补气。头痛自愈。

【顺气和中汤】
黄 (一钱半) 人参(一钱) 甘草(炙。七分) 白术 陈皮 当归 白芍(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 细辛 蔓荆子 川芎(各二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服之。一服减半。再服全愈。内经云: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今年高气弱。又加发汗。卫外之气愈损,故以黄 甘温补卫实表为君。人参甘温、当归辛温、补血气。白芍酸寒。收卫气而为臣。白术、陈皮、炙甘草、苦甘温。养胃气。生发阳气。上实皮毛。肥腠理。为佐。柴胡、升麻、苦平。引少阳阳明之气上升。通百脉灌溉周身者也。川芎、蔓荆子、细辛辛温。体轻浮。清利空窍为使也。明年春。赴召之六盘山。曹郎中以古风见赠云:东垣李明之。早以能医鸣。易水得奥诀。为竭黄金 。一灯静室穷内经。黄帝拊掌岐伯惊。日储月积不易售。半世岂但三折肱。所长用药有活法。旧方堆案白鱼生。不闻李延同居且同病。一下一汗俱得明早平,乃知古人一证有一方。后世以方合证此理殊未明。公心审是者谁子。直以异己喧谤声。先生饮恨卧黄壤。门生赖汝卓卓医中英。活人事业将与相。一旦在己权非轻。连年应召天策府。廉台草木皆欣荣。好藏漆叶青粘散。莫使樊阿独擅名。


9-2 头面诸病

头风论并方

肝经风盛。木自摇动。尚书云:满招损。老子云:物壮则老,故木陵脾土。金来克之,是子来与母复仇也,使梳头有雪皮。见肺之证也。肺主皮毛。大便实。泻青丸主之。虚者人参消风散主之。

【人参消风散】
治诸风上攻。头目昏痛。项背拘急。肢体烦疼。肌肉蠕动。目眩旋运。耳啸蝉鸣。眼涩。好睡。鼻塞多嚏。皮肤顽麻。瘙痒瘾疹。

川芎 甘草 荆芥穗 羌活 防风 白僵蚕 茯苓 蝉壳 藿香叶 人参(各二两) 浓朴 陈皮(各半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茶清调下,如脱着沐浴。暴感风寒。头痛声重。寒热倦疼。用荆芥茶清调 下,温酒调下亦得。可并服之。

【龙脑芎犀丸】
治头面诸风。偏正头痛。心肺邪热。痰热咳嗽。

石膏 川芎(各四两) 生龙脑 生犀屑 山栀(各一两) 朱砂(四两。二两为衣) 人参 茯苓 细辛 甘草(各二两) 阿胶(炒。一两半) 麦门冬(三两)
上为细末。蜜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细嚼茶清送下。
○一方加白豆蔻。龙脑,以金箔为衣。

【神清散】
治头昏目眩。脑痛耳鸣。鼻塞声重。消风壅。化痰涎。

檀香 人参 羌活 防风(各十两) 薄荷 荆芥穗 甘草(各二十两) 石膏(研。四十两)细辛(五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沸汤点服。

雷头风方

清震汤
治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发热,四肢拘急。状如伤寒。 升麻(一两) 苍术(一两) 荷叶(一个全。一方荷叶一个。烧研细。煎药调服亦可)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温服。食后。雷头风诸药不效者。证与药不相对也。夫雷者震卦主之。震仰孟,故药内加荷叶。象其震之形状,其色又青,乃述类象形也。

眉骨痛方

【选奇汤】
治骨痛不可忍。大有神效。 羌活 防风(各三钱) 甘草(二钱。夏月生。冬月炒) 酒黄芩(冬月不可用。热甚者用)
上 咀,每服三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时时服之。

时毒疙瘩方

【漏芦汤】
治脏腑积热。发为肿毒。时疫疙瘩。头面洪肿。咽嗌堵塞。水药不下。一切危恶疫疠。若肿热甚加。芒硝。快利为度。利已去硝。

漏芦 升麻 大黄 黄芩(各一两) 蓝叶 玄参(各二两)
上六味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六分,去渣,温服。肿热甚。加芒硝二钱半。

【消毒丸】
治时疫疙瘩恶证。

大黄 牡蛎(烧) 僵蚕(炒,各一两)
上三味为末。蜜丸弹子大。新汲水化下一丸。无时。

胃虚面肿方

【胃风汤】
治虚风证能食。麻木。牙关急搐。目内蠕动。胃中有风,故面独肿。

白芷(一钱六分) 苍术 当归身(各一钱) 升麻(二钱) 葛根(一钱) 麻黄(半钱。不去节) 本 黄柏 草豆蔻 柴胡 羌活(各五分) 蔓荆子(一钱) 甘草(五分) 干生姜(二分) 枣(四个)
上十五味 咀。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后。

面热治法并方

杨郎中之内五十一岁。身体肥盛。己酉春。患头目昏闷。面赤热多。服清上药不效。请予治之。诊其脉洪大而有力。内经云:面热者。足阳明病。脉经云:阳明经气盛有余,则身以前皆热。况其人素膏粱。积热于胃。阳明多血多气。本实则风热上行。诸阳皆会于头,故面热之病生矣。先以调胃承气汤七钱、黄连二钱、犀角一钱。疏利三两行。彻其本热。次以升麻加黄连汤。去经络中www.med126.com/sanji/风热上行,如此则标本之病邪俱退矣。

【升麻加黄连汤】
升麻 葛根(各一钱) 白芷 黄连(各七分)甘草(炙) 草豆蔻仁 人参(各五分) 黑附(炮。七分)益智(三分)
上九味 咀。作一服。水三盏。连须葱白同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数服良愈。

升麻汤辨

或曰。升麻东加黄连治面热。加附子治面寒。有何依据。答曰:出自仲景。云岐子注仲景伤寒论中辨葛根汤云:尺寸脉俱长者。阳明经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此阳明经受病也。始于鼻交额中。从头至足。行身之前。为表之里。阳明经标热本实。从标脉浮而长。从本脉沉而实。阳明为病。主蒸蒸而热。不恶寒。身热为标。阳明本实者。胃中燥。鼻干目疼。为肌肉之本病。兀兀而热。阳明禁不可发汗。在本者不禁下。发之则变黄证。太阳主表。荣卫是也。荣卫之下。肌肉属阳明。二阳并病。葛根汤主之。卫者桂枝。荣者麻黄。荣卫之中。桂枝麻黄各半汤。荣卫之下肌肉之分者。葛根汤主之。又名解肌汤,故阳明为肌肉之本。非专于发汗止汗之治。桂枝麻黄两方互并为一方。加葛根者。便作葛根汤,故荣卫。肌肉之次也。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止汗。麻黄、桂枝、甘草、生姜发汗。葛根味薄。独加一味。非发汗止汗。从葛根以解肌,故名葛根汤。钱仲阳制升麻汤。治伤寒温疫风热壮热。头痛体痛。疮疹已发未发。用葛根为君。升麻为佐。甘草、芍药安其中气。朱奉议活人书。将升麻汤列为阳明经解。若予诊杨氏妇阳明标本俱实。先攻其里。后泻经络中风热,故升麻东加黄连,以寒治热也。尼长老阳明标本俱虚寒。先实其里。次行经络。升麻东加附子,以热治寒也。仲景群方之祖。信哉。

阴出乘阳治法方

一妇人三十余岁。忧思不已。饮食失节。脾胃有伤。面色黧黑不泽。环唇尤甚。心悬如饥状。饥不欲食。气短而促。大抵心肺在上。行荣卫而光泽于外。宜显而不藏。肾肝在下。养筋骨而强于内。当隐而不见。脾胃在中。主传化精微以灌四脏。冲和而不息,其气一伤,则四脏失所。忧思不已。气结而不行。饮食失节。气耗而不足,使阴气上溢于阳中,故黑色见于面。又经云:脾气通于口,其华在唇。今水反来侮土,故黑色见于唇。此阴阳相反。病之逆也。上古天真论云:阳明脉衰于上。面始焦。始知阳明之气不足,故用冲和顺气汤。此药助阳明生发之剂,以复其色耳。

【冲和顺气汤】
葛根(一钱半) 升麻 防风 白芷(各一钱) 黄(八分) 人参(七分) 甘草(四分) 芍药 苍术(各三分)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姜三片。枣两个,煎至一盏,去渣,温服。早饭后、午前。取天气上升之时,使人之阳气易达故也。数服而愈。

内经曰: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以升麻苦平。葛根甘温。自地升天。通行阳明之气为君。人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气留而不行者,以辛散之。防风辛温。白芷甘辛温,以散滞气。用以为臣。苍术苦辛。蠲除阳明经之寒湿。白芍药之酸。安太阴经之怯弱。十剂云: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人参黄 、甘草、甘温。益正气以为臣。至真要大论云:辛甘发散为阳。生姜辛热。大枣甘温。和荣卫。开腠理。致津液,以复其阳气,故以为使也。
点击查看:<<卫生宝鉴>>目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