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借助电脑发展中医事业
    

医师交流:借助电脑发展中医事业

       借助电脑发展中医事业

当前医疗形势是危重病首选的不是中医,因为中药治疗不及时,常见病首选的也不是中医中药,因为服用中药不方便。只有疑难病患者才找中医,要治疗疑难病首先知道辨证施治的概念,然后靠渊博的知识和悟性,因为中医学是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一门知识,但人的记忆性是有限的,在记忆方面要靠电脑,因为电脑的记忆力是无限的。电脑和中医结缘并不是新鲜事,早在1975~1979年,北京中医医院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第二医学院合作,研究编制出著名中医关幼波肝病辨证施治的电子计算机程序,但这种方法并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可见电脑是不能代替人脑的。要想使理论适应电脑,必须对理论进行整理,根据这种想法,本人整理了《辨证施治在提示录》而借助了电脑,经过六年的实践,患者对这种做法很满意,并有中医同道所采用。现在通过网络介绍给更多的中医同道,如对这种做法感兴趣,我们可共同切磋,请见下文《辨证施治提示录与电脑的借助》。

          辨证施治提示录
本人的读书笔记

         与
通过搜索你需要的知识都能在电脑上显示

         电脑的借助 本人的临床工作方法

               刘文波

注:1、本文题目的含义是如何借助电脑应用个人的读书笔记,其‘辨证施治提示录’是为临床辨证施治起到提示作用而对多种中医书籍摘录的笔记。2、中医借助电脑是人的思路和电脑的记忆相结合的临床工作方法。这种方法必须弄通“辨证、辨证施治”的概念和内涵,否则属于作秀或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甚至是一种累赘。

3、为了适应临证的需要,本文还增加了中药知识和方剂知识。唐代医家“孙思邈”曾言:“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 见《 “周易与中医学”‘前言’》,故附加了 ‘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内容,4、〝证〞与〝症〞,文字学上两者通用,现在已经严格区分,症是一个一个的症状,而证是证候,是辨证所得的结果,如伤寒论之〝太阳证〞〝少阳证〞等是,可见其渊源亦甚古远。见——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内科学》、94页,上海科学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

        读书札记的内容目录


对“辨证施治”的理解
……………………………………………………………第2 页

一、读书笔记的第一部分——辨证基础

【一】 辨证方法

详细内容本文略


1、脏腑辨证
6、卫气营血辨证
11、整体观的辨证

2、经络辨证
7、三焦辨证
12、联合辨证

3、气血辨证
8、津液辨证
13、疑难病证的辨证

4、病因辨证
9、八钢辨证
14、错综复杂与假象的辨证

5、六经辨证
10、辨证法和辨证逻辑的辨证
15、其他辨证

【二】 诊断方法: 望、闻、问、切
详细内容本文略

附1:中药与方剂的读书笔记
详细内容本文略

附2: 中医学与中国古文化—— 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
详细内容本文略

二、读书笔记的第二部分“临床知识”《辨证施治提示录》本文中心内容其文件如下 其范例见5页腹痛

1、 头痛
2、腹痛
3、牙痛
4、肩背痛
5、肢节痛
6、胸胁痛
7至572个文件略,以上所有的详细内容均保存在本人的“电脑”中。

三、临床工作借助电脑的方法:
见本文 第4页

                                对“辨证施治”的理解


“辨证施治”是中医诊断治疗疾病的特点和指导思想。对于典型病证的诊断和治疗“辨证施治”的含义是:以脏腑、气血的正常功能、经络的循行部位和异常现象为基础,以临床表现为依据结合病因用四诊分析辨认辨别而确定治疗证据(其证据简称‘证’俗称‘证候’)并治疗。现以咳嗽为例证实这种含义,《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根据临床表现的特点将咳嗽分述如下:

外因咳嗽

1、风寒咳嗽 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无汗、头痛、骨

节痠痛等,苔薄白,脉浮。

2、风热咳嗽    咳嗽,痰稠或黄稠,咯痰不爽,口干,咽痛,鼻流黄涕,发热,汗出,恶风,

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3、温燥咳嗽  咳嗽少痰,或咯有粘痰不易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咽痛,唇、鼻干燥。

咳甚则胸痛,初起或有恶寒,发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而干,舌尖红,脉细数。

4、凉燥咳嗽 咳嗽 痰少或无痰 喉痒 咽干唇燥,头痛 恶寒 发热 无汗。舌苔薄白而干,脉浮紧。

5、火热咳嗽 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烦渴面赤,胸胁疼痛,便秘,舌红,脉洪数或弦数。

内因咳嗽

6、痰湿咳嗽 咳嗽多痰,痰白而粘,胸脘作闷,食纳不佳,四肢乏力,舌苔白腻,脉濡滑。

7、痰热咳嗽 咳嗽,痰色黄稠而难排出,甚或痰中带血,胸闷,口干,口苦,咽痛,舌苔黄

腻或黄白相兼,脉滑数。

8、肝火咳嗽 咳嗽气逆,咳则连声,甚则咳吐鲜血,或痰带血丝,胸胁串痛,性急易怒,烦

热口苦,咽喉干燥,面红目赤,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9、阴虚咳嗽 干咳无痰,或痰少不爽,口干舌燥,或见咯血,舌红少苔,脉细数。

10、气虚咳嗽咳嗽声低无力 气短 痰多清稀 神疲 畏风 自汗 易于感冒 苔薄白舌质淡,脉弱。

11、阳虚咳嗽  咳嗽反复发作 痰涎清稀 头旋 心悸 畏寒 肢体沉重 或兼小便不利 舌苔白润,脉沉滑。

对各种咳嗽的治疗原则、代表方剂和药物组成  根据以下内容的提示再打开“中药功能分类”随意增删

病  证      治疗原则  代表方剂与药物组成

1、风寒咳嗽 疏散风寒 宣通肺气 杏苏散 杏仁 苏叶 前胡 甘草 桔梗 半夏 橘皮 茯苓 枳壳 大枣

2、风热咳嗽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桑菊饮加减   桑叶 菊花 杏仁 甘草 桔梗 芦根 连翘 薄荷

3、温燥咳嗽 清肺润燥 疏风清热 桑杏汤加减   桑叶 杏仁 沙参贝母 豆豉 栀子 梨皮

4、凉燥咳嗽 疏散风寒 润肺止咳 止嗽散加减   桔梗 荆芥 紫苑 百部 白前 甘草 陈皮

5、火热咳嗽 清肺泻火          凉膈散加减   大黄 芒硝 甘草 栀子 薄荷 黄芩 连翘

6、痰湿咳嗽 健脾燥湿 理气化痰 二陈汤加减  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7、痰热咳嗽 清热肃肺 豁痰止咳 清金化痰汤

黄芩 栀子 桔梗 麦门冬 桑皮 贝母 知母 瓜蒌橘红 茯苓 甘草

8、肝火咳嗽 清肝泻肺 黛蛤散 青黛蛤壳泻白散  桑白皮 地骨皮 甘草 粳米

9、阴虚咳嗽 养阴润肺 宁嗽止咳 二冬二母汤  天门冬 麦门冬 贝母 知母

10、气虚咳嗽 补益肺气 化痰宁嗽 补肺汤加减   人参 黄芪 熟地 五味子 紫苑 桑白皮

11、阳虚咳嗽 温阳散寒 化气行水 真武汤加减    附子 干姜 茯苓 白芍 白术

在临床工作中根据《实用中医内科学》对各种咳嗽所叙述的特点去进行辨认辨别确定治疗证据并治疗。借助计算机对如此辨证施治最有利,因为可减少背书的难题)。以上所述是对辨证施治第一种理解的证据(即‘辨证施治’是辨别辨认确定治疗证据并治疗)。此种辨证施治也可叫‘对证治疗’但和‘对症治疗’不同。也不是高级中医的诊治方法,更不是《实用中医内科学》辨证施治的指导精神。只能体现中医不全面的诊治特点,而不能发挥中医善于治疗疑难病的优点。

对于辨证施治的第二种理解是:以中医学的整体观为原则,以“辨证法”和“辩证逻辑”为指导,以脏腑、气血的正常功能、经络的循行部位和异常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指脏腑气血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以临床表现为依据,以四诊为手段,灵活运用《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记载辨证知识,(“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经络辨证、病因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津液辨证、八纲辨证”)。并且对患者的临床表现从多方面分析考虑而确定治疗证据(其证据简称‘证’俗称‘证候’)和辨证的用药治疗药物的配伍和配伍比例,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即“辨证施治”。现以‘方药中先生’的“辨证论治七步临床运用经验举例”来证实对辨证施治的第二种理解。

方××
男 59岁 干部 初诊时间,1976年3月11日

患者1973年以腹泻、疲劳为诱因逐渐出现右眼睑下垂,复视,当时经××等医院××神经科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经用吡啶斯的明180mmg/日及中药杞菊地黄丸等治疗,半年后缓解。1975年10月感冒发热后又出现左眼睑下垂、复视,咀嚼,吞咽困难,必须用吡啶斯的明始能暂时缓解。请××等医院会诊,均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延髓型,以吡啶斯的明治疗,但服药后不能完全控制症状,且必须逐渐增加药量,始能维持一般的生活。1976年1月5日以后吡啶斯的明增至360mmg/日,但仍眼睑经常下垂,进餐需多次休息,喝水作呛,两臂不能上举,不能自己穿衣服,症状上午较轻,下午增重,完全休息时轻,活动稍多后加重,服吡啶斯的明稍缓,症状则立即加重,医院认为无法作进一步治疗,经介绍1976年3月11日来我处就诊。就诊时症状大致如前,当时检查偏胖体型,白发秃顶衰老外貌,面微赤,眼睑下垂,眼裂变小,头低倾,不能正常直立,两手不能上举,舌嫩、齿痕,舌稍红苔薄白中心稍黄腻,脉沉细无力,当时按照辨证论治七步分析,患者症状表现部位主要在眼睑,在四肢,在咀嚼吞咽,结合西医肌无力诊断,根据眼睑属脾,脾主四肢,脾主肌肉,脾主吞咽的理论,因此第一步定位在脾。患者症状表现上午较轻,下午较重,休息时轻,活动后重,以无力为特点,其体征上,患者呈衰老外观,脉沉细无力,苔嫩齿痕,根据中医理论这些表现均属气虚,因此第二步定性为气虚。患者定位在脾,定性为气虚,两者合参,因此因此第三步定位定性合参即可明确定为脾气虚衰。分析患者发病经过最早系以疲劳,腹泻为诱因出现症状,而且一开始即以脾气虚症状为主,脾气虚症征系属原发,过程中虽曾两次出现呼吸困难,当前舌中心亦稍腻,面色微赤,但均可以五脏相关,脾病及肺及气虚可以生湿,湿郁可化热来作解释,其原发在脾气虚衰十分明显,因此第四步必先五胜可以肯定其重点主要在脾气不足,即能肯定其重点系脾气不足,因此第五步各司其属即可补益脾气为主,第六步治疗求本自亦以补益脾气为主。由于病重点在脾,考虑脾的同时,从理论上还必须同时考虑肾和肝,因此第七步发于机先在考虑补益脾气时,还必须同时配合舒肝和滋肾的治疗。基于上述分析,因此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合生脉散加 熟地 仙灵脾为治。处方是:黄芪45g 苍术12g 白术12g陈皮9g
党参15g柴胡12g升麻6g甘草6g生姜3g大枣12g麦门冬12g五味子9g
熟地30g仙灵脾15g。每天一剂,服药三剂后开始小量逐渐减吡啶斯的明剂量。服药12剂后,患者自觉症状即觉明显好转,吡啶斯的明逐渐减量亦无不适感觉,眼睑下垂基本恢复,进食不需休息,肢体活动亦明显改善,以后基本上以上方为主继续治疗,并嘱进一步撤减吡啶斯的明。治疗半年后,吡啶斯的明由360mmg/日而240mmg/日,而120mmg/日,而60mmg/日,直至完全撤去,患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以后再根据中医学阴阳互根理论改予补中益气汤合益胃汤制为丸剂调理。今年四月十四日复查,眼裂正常大小,吞咽咀嚼正常,肢体活动正常,肩胛,颈项活动正常,饮食、大小便正常,每日练太极拳两次,能坚持半日工作。除间断服上述丸剂外,未服任何其他中西药物,基本治愈。摘自《辨证论治研究七讲》方药中
编著。从“辨证论治七步临床运用经验举例”说明,辨证施治真可谓纸上读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之深。

附:“辨证法”和“辩证逻辑”。《四角号码新词典》记载,(一)辩证法(1)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是和形学(形而上学:其特点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观察世界)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法认为,世界的现象(世界的象若用于中医辩证,可改为“人体疾病的现象”)是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变化着的,世界的发展(‘世界的发展’ 若用于中医辩证,可改为“人体疾病的发展”)是它自身所固有的各种矛盾发展的结果。(历史上有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三个形态)。(2)、特指唯物辩证法)。(二)辩证逻辑 ‘研究思维的辩证规律的科学。它研究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辩证关系’。





临床工作〝借助〞电脑的方法

为了临床工作借助电脑而先把读书笔记输入电脑,根据河北省医疗机构处方格式的要求又在计算机上设置了〝门诊中药处方笺〞见本文最下方,在具体应用时打开或搜索相应的文件、看临床表现的特点属于西医何病和中医的何证,然后以中医辨证施治的指导思想从该文件中的方剂或药物进行选择,当选择了第一种药物时则按住ctrl键,然后继续选择药物,最后把选定的方剂或者药物进行复制,接着双击〝门诊中药处方笺〞并把复制的方剂或药物粘贴到〝门诊中药处方笺〞,再将处方填写完整(如每种药物的剂量等)而打印。现以《辨证施治提示录》的腹痛为例,如遇到腹痛患者,可打开或搜索腹痛一文件而按以上所述去进行。 为了便于以中药功能知识选药而增加了‘中药功能分类’内容,见5页。 选药方法同上。

        辨证施治提示录

          腹    痛  此是《辨证施治提示录》的范例 也是572个文件之一。

[西医知识 摘录于《胃肠病学》]
腹痛根据发病的急缓可分痛为急性腹和慢性腹痛,腹痛不仅是只是腹腔内脏的疾病发生,其他内脏系统疾病及全身感染、内分泌与代谢紊乱、过敏、血液或关节病等也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对于腹痛的诊断应考虑以下几方面:一、起病急缓,如突发性剧烈腹痛应想到胆道蛔虫、胃穿孔、卵巢囊肿蒂扭转或心肌梗塞,二、腹痛的特点,如隐痛、胀痛、绞痛等,三、腹痛的部位,四、腹痛与其他症状如发热与腹痛、排尿与腹痛、腹痛与呕吐、腹痛与休克等。

慢性腹痛在临床上甚常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1、腹内脏器疾病如胃肠、肝胆、胰腺、腹膜、肠系膜等,2、腹膜后病变如腹膜后肿瘤等,3、腹壁病变,如腹直肌炎、肌纤维炎等,4、泌尿生殖与盆腔病变,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膀胱炎、慢性输卵管炎等。5、神经系统疾病与精神影响,如腹壁神经痛等。6、药物作用与化学中毒。7、内分泌腺疾病,如甲亢、甲减、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等。

【辨证施治】中医对腹痛的叙述 摘录于《中医内科学》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其病因有外感寒湿暑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阳气素虚。


1、寒邪内阻;腹痛急暴,得温痛减,遇冷更甚,口和不渴,小便.清利,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沉紧。


2、湿热壅滞:腹痛拒按,胸闷不舒。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烦渴引饮,自汗,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弱。

3、中虚脏寒: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更甚,得食或稍休

息腹痛减轻,大便溏薄,兼有神疲气短,怯寒,脉沉细。

4、饮食积滞:
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恶食吞酸,或者痛而欲泻,泻后痛减。或大便秘结,苔腻脉滑实。

5、气滞血瘀:以气滞为主者,证见脘腹胀痛或闷,攻窜不定,痛引少腹,嗳气或矢气后则

胀痛减轻,遇恼怒则加剧,苔薄脉弦;6、以血瘀为主者,则痛势加剧,痛处不移动,舌青

紫,脉弦或涩。

证型
治则


代表方剂及药物组成 根据以下内容的提示再打开“中药功能分类”随意增删

1、寒邪内阻 温中散寒
良附丸
良姜
香附

2、湿热壅滞 泄热通腑
大承气汤
枳实
大黄 厚朴 芒硝

3、中虚脏寒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小建中汤 桂枝 白芍 生姜 甘草 大枣饴糖

4、饮食积滞 消食导滞
保和丸
莱菔神曲 山楂 陈皮 连翘 茯苓 半夏

5、气滞 舒肝理气
柴胡舒肝散
柴胡 香附 枳壳 川芎 白芍 甘草

6、血瘀
活血化瘀 少腹逐瘀汤 茴香 干姜 延胡没药 当归 川芎 官桂芍药 蒲黄灵脂

具有治疗腹痛的中药

豆蔻 艾叶 木香 仙茅 雷丸 苏梗 厚朴 神曲 延胡索 茺蔚子 丹参 使君子 乌药 乌梅
苏合香 建曲 砂仁 生姜 石菖蒲 罂粟肉桂 草豆蔻 巴戟天 茴香 泽兰 坤草巴豆 香薷 苏木 白芍药 良姜 肉豆蔻 草果 香附 姜黄 黄连 乳香 槟榔 白芷 蒲黄 荜菝 天雄 桔梗 沉香 赤芍药 怀牛膝 荜橙茄 天仙藤 安息 香 刘寄奴甘草 芜荑 海螵蛸 丁香 八角 熊胆 吴茱萸 琥珀 川楝子 檀香 徐长卿 丝瓜络 干姜 臧红花 红花
甘松

以上列举的中药‘即从红豆蔻……甘松’、“中药大辞典”记载都具有治疗腹痛的功能,可在‘辨证施治’的指导下酌情选用。

中药功能分类 摘自《中药学讲义》选药方法见5页

一、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 桂枝 紫苏( 苏梗 苏叶)荆芥 防风 白芷 藁本 细辛 辛荑 生姜

葱白 胡荽  柽柳 羌活 香薷

2、辛凉解表药 薄荷 牛蒡子 桑叶 荆子 浮萍 葛根 柴胡 升麻 木贼 菊花

二、、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    2、润下药  火麻仁 郁李仁

三至十八内容略。

3、峻下逐水药  牵牛子 甘遂 大戟 芫花 商陆 续断子 乌臼根皮 巴豆 千金子

以上内容是个人的“读书笔记”和临床工作方法,其“读书笔记”主要摘录于以下书籍。

1、中医学概论 南京中医学院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8年·北京
12、中药大辞典
江苏新医学院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2、中医诊断学——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
13、新编伤寒论 河北中医学院编

3、中医内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 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年
14、伤寒论条辩
明 方有执著

4、中医方剂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 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年
15、伤寒论中级讲义 成都中医学院编

5、中药学讲义 上海中医学院 主编
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年
16、实用中医内科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6、黄帝内经素问译释
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
编著
17、金匮要略讲义 湖北中医学院主编

7、温病学讲义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年
18、石家庄市中医函授学校全部教材

8、温热论 清 - 叶桂

19、周易与中医学 北京科技出版社

9、温病条辩 清 吴鞠通
20、辞海 医药卫生分册

10、温热经纬 清 – 王孟英
21、辨证论治研究七讲 方药中
编著

11、针灸学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57年


门诊中药处方笺  


2011年11月25日       科     门诊号

公自保其

姓名                性别       男 女           年龄

住址/单位               临床诊断

剂数

用法:日 剂,水煎 次,每次 分钟,共取汁 毫升,分 次      内服      外用       其他

医师

医师代码

金额            划价       审核            调配      复核          发药


-----------借助电脑发展医学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电脑在一定时期还是暂时不能替代人脑,只能为人类的工作提供便捷和高效率。
-----------主要还是医者辩证正确,电脑辅助只是用药方便
-----------理法方药,完全对号。只是作品。
-----------不做评价,只赚积分!
-----------人除了脑子还有心,心的敏锐性、观察力恐怕是不可能用仪器模拟出来的。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