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外科学 > 皖南医学院 > 正文:外科学外科学习题:普外科总习题
    

外科学-外科学习题:普外科总习题

外科学:外科学习题 普外科总习题:普通外科总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2、甲状腺危象3、Horner综合征4、酒窝征(乳腺癌)5、炎性乳腺癌6、乳头湿疹样乳腺癌7、疝8、腹外疝10、易复性疝11、难复性疝12、嵌顿性疝13、绞窄性疝14、腹股沟疝。15、腹股沟斜疝16、腹股沟直疝17、直疝三角18、股疝19、腹腔脓肿20、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 21、倾倒综合征22、胃癌23、板状腹24

普通外科总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2、甲状腺危象3、Horner综合征4、酒窝征(乳腺癌)5、炎性乳腺癌6、乳头湿疹样乳腺癌7、疝8、腹外疝10、易复性疝11、难复性疝12、嵌顿性疝13、绞窄性疝14、腹股沟疝。15、腹股沟斜疝16、腹股沟直疝17、直疝三角18、股疝19、腹腔脓肿20、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 21、倾倒综合征22、胃癌23、板状腹24、腹膜刺激征25、早期胃癌26、肠梗阻27、短肠综合征28、类癌综合征29、麦氏点(McBurney点)30、齿状线(肛管)31、白线(肛管)32、膝胸位33、截石位34、息肉病36、肛裂“三联征”37、门静脉高压症38、脾功能亢进39、胆囊三角(Calot三角) 40、Charcot三联征: 41、Reynolds五联征42、Grey-Turner征、Cullen征43、间歇性跋行44、静息痛45、雷诺综合征

二.填空题
1、甲状腺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主要由两侧的甲状腺上动脉(颈外动脉的分支)和甲状腺下动脉(锁骨下动脉的分支)供应。甲状腺有三条主要静脉即甲状腺上、中、下静脉,其中,甲状腺上、中静脉血液流人颈内静脉,甲状腺下静脉血液流入无名静脉。甲状腺的淋巴液流人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淋巴结
2、声带的运动由来自迷走神经的喉返神经支配。喉返神经行走在气管、食管之间的沟内,多在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间穿过。喉上神经亦来自迷走神经分为:内支(感觉支)分布在喉粘膜上;外支(运动支)与甲状腺上动脉贴近、同行,支配环甲肌,使声带紧张。
3、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可分为三类:①甲状腺素原料(碘)缺乏;②甲状腺素需要量增高;③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的障碍
4、按引起甲亢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高功能腺瘤三类。其中,原发性甲亢最常见,病人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腺体肿大为弥漫性,两侧对称,常伴有眼球突出,故又称“突眼性甲状腺肿”。继发性甲亢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腺体呈结节状肿大,两侧多不对称,无眼球突出,容易发生心肌损害。
5、常可作为判断甲亢病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志是:脉率增快脉压增大,后者的主要原因是收缩压升高
6、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一111(脉压单位为mmHg)。测定基础代谢率要在完全安静、空腹时进行。正常值为士10%;增高至+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60%以上为重度。
7、甲亢患者术前准备使用碘剂的作用是:①抑制蛋白水解酶,减少甲状腺球蛋白的分解,从而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②减少甲状腺的血流量,使腺体充血减少,缩小变硬。常用的碘剂是复方碘化钾溶液,使用碘剂的方法是:每日3次,第一日每次3滴,第二日每次4滴,以后逐日每次增加一滴,至每次16滴为止,然后维持此剂量。需要我们注意的是由于碘剂只抑制甲状腺素释放而不抑制其合成,因此一旦停服碘剂后,贮存于甲状腺滤泡内的甲状腺球蛋白大量分解,甲亢症状可重新出现,甚至比原来更为严重。因此,凡不准备施行手术者,不要服用碘剂。
8、甲亢术后最危急的并发症是: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其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给,甚至发生窒息。甲亢术后的严重合并症是甲状腺危象
9、甲亢手术中若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大都引起声嘶;若双侧喉返神经损伤,视其损伤全支、前支或后支等不同的平面可导致失音或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若损伤喉上神经外支会使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若损伤喉上神经内支,则喉部粘膜感觉丧失,会引起进食或饮水时容易误咽发生呛咳
10、甲亢术后发生手足抽搐应口服双氢速幽醇(双氢速变固醇)(DTIo)油剂能明显提高血中钙含量,降低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11、常发生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1-2周之后的甲状腺炎是: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12、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按肿瘤的病理类型可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腺癌未分化癌髓样癌。约占成人甲状腺癌的60%和儿童甲状腺癌的全部,恶性程度较低,较早便出现颈淋巴结转移但预后较好的甲状腺癌是:乳头状癌;早期便有颈淋巴结转移,高度恶性、预后很差,平均存活3-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5%——15%的甲状腺癌是:未分化癌
13、乳房检查:检查者采用手指掌面而不是指尖作扪诊,不要用手指捏乳房组织,否则会将捏到的腺组织误认为肿块。应循序对乳房外上(包括腋尾部)、外下、内下、内上各象限及中央区作全面检查。先查健侧,后查患侧
14、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往往发生在产后3--4周。急性乳腺炎的原因是:乳汁淤积细菌人侵。其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细菌人侵
15、急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主要治疗措施是及时作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时要有良好的麻醉,为避免损伤乳管而形成乳屡,应作放射状切开,乳晕下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切开后以手指轻轻分离脓肿的多房间隔的目的是:以利引流
16、乳腺囊性增生病临床表现突出的表现是乳房胀痛肿块,特点是部分病人具有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往往在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有时整个月经周期都有疼痛。
17、乳房良性肿瘤中以乳房纤维腺瘤为最多,约占良性肿瘤的3/4,其次为乳管内乳头状瘤,约占良性肿瘤的1/50;恶性肿瘤的绝大多数(98%)是乳腺癌手术切除是治疗乳房纤维腺瘤唯一有效的方法。
18、乳管内乳头状瘤临床特点一般无自觉症状,常因乳头溢液污染内衣而引起注意,溢液可为血性、暗棕色或黄色液体
19、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浸润性非特殊癌,最易好发的部位:乳腺外上象限
20、乳腺癌患者引起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的原因是:邻近乳头或乳晕的癌肿因侵人乳管使之缩短,可把乳头牵向癌肿一侧,进而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乳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原因是:若癌块继续增大,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
21、乳腺癌的转移途径局部扩展淋巴转移血运转移
22、腹外疝发生的两个主要原因是:腹壁强度降低腹内压力增高
23、病理解剖典型的腹外疝由疝囊、疝环、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等组成。疝囊是壁层腹膜的憩室样突出部,由疝囊颈和疝囊体组成。疝囊颈是疝囊比较狭窄的部分,是疝环所在的部位,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又称疝门,亦即腹壁薄弱区或缺损所在。
24、疝内容执业药师物是进人疝囊的腹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为最多见,大网膜次之。
25、腹外疝的临床类型有:易复性、难复性、嵌顿性、绞窄性等类型。
26、疝多发生于腹部,以腹外疝为多见。腹股沟疝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腹股沟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 -90%,或占腹股沟疝的85%-95%。
27、腹外疝好发于腹股沟区的重要原因:腹壁强度较为薄弱,因为该部位在腹内斜肌和腹横机的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之间有一空隙
28、股管有上下两口,上口称股环,直径约1. 5 cm,有股环隔膜覆盖;股管下口为卵圆窝。其前缘为腹股沟韧带,后缘为耻骨梳韧带,内缘为腔隙韧带,外缘为股静脉
29、在各种常用的腹部切口中,最常发生切口疝的是经腹直肌切口;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称脐疝。
30、肝、脾、胰、肾等实质器官或大血管损伤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腔内(或腹膜后)出血,包括面色苍白、脉率加快,严重时脉搏微弱,血压不稳,甚至休克腹痛呈持续性,一般并不很剧烈,腹膜刺激征也并不严重。
胃肠道、胆道、膀胱等空腔脏器破裂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弥漫性腹膜炎。除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便血呕血等)及稍后出现的全身性感染的表现外,最为突出的是腹部有腹膜刺激征,其程度因空腔器官内容物不同而异。通常是胃液、胆汁、胰液刺激最强,肠液次之,血液最轻。
31、腹腔穿刺术的穿刺点最多选于脐和骼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或经脐水平线与腋前线相交处
32、剖腹探查次序原则上应先探查肝、脾等实质性器官,同时探查膈肌有无破损。接着从开始,逐段探查十二指肠第一段、空肠、回肠、大肠以及其系膜。然后探查盆腔脏器,再后则切开胃结肠韧带显露网膜囊,检查胃后壁和胰腺。如属必要,最后还应切开后腹膜探查十二指肠二、三、四段。在探查过程中发现的出血性损伤或脏器破裂,应随时进行止血或夹住破口。
33、脾切除术后的病人,主要是婴幼儿,对感染的抵抗力减弱,甚至可发生以肺炎球菌为主要病原菌的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PSI)而致死。
34、按病理解剖脾破裂可分为中央型破裂(破在脾实质深部)、被膜下破裂(破在脾实质周边部分)和真性破裂(破损累及被膜)三种。
35、腹膜炎是腹腔脏腹膜和壁腹膜的炎症,可由细菌感染、化学性或物理性损伤等引起。按病因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类;按临床经过可将其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累及的范围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类。
36、急性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是:腹腔内空腔脏器穿孔、外伤引起的腹壁或内脏破裂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最常见的腹膜炎。引起继发性腹膜炎的细菌主要是胃肠道内的常驻菌群,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厌氧拟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一般都是混合性感染,故毒性较强。
37、原发性腹膜炎又称为自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原发性病灶。致病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或大肠杆菌。细菌进人腹腔的途径一般为:血行播散、上行性感染、直接扩散、透壁性感染
38、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病人可出现高热、脉速、呼吸浅快、大汗、口干。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面色苍白、虚弱、眼窝凹陷、皮肤干燥、四肢发凉、呼吸急促、口唇发给、舌干苔厚、脉细微弱、体温骤升或下降血压下降、神志恍惚或不清,表示已有重度缺水、代谢性酸中毒及休克
39、腹腔脓肿可分为隔下脓肿、盆腔脓肿和肠间脓肿
40、胃周共有16组淋巴结,按淋巴的主要引流方向可分为四群:①腹腔淋巴结群:引流胃小弯上部淋巴液;②幽门上淋巴结群:引流胃小弯下部淋巴液;③幽门下淋巴结群:引流胃大弯右侧淋巴液;④胰脾淋巴结群:引流胃大弯上部淋巴液。
41、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主要用于急性穿孔出血幽门梗阻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溃疡病人以及胃溃疡恶性变等情况。
42、胃溃疡多发生在胃小弯,以胃角最多见,胃窦部与胃体也可见。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在球部,发生在球部以下的溃疡称为球后溃疡。球部前后壁或是大小弯侧同时见到的溃疡称对吻溃疡
43、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机制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胃酸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粘膜防御机制的破坏
44、引起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十二指肠溃疡通常位于球部后壁,可侵蚀胃十二指肠动脉或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及其
分支引起大出血。胃溃疡大出血多数发生在胃小弯,出血源自胃左、右动脉及其分支。
45、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幽门梗阻的机制有痉挛、炎症水肿和瘫痕三种,前两种情况是暂时的、可逆性的,在炎症
消退、痉挛缓解后幽门恢复通畅,瘫痕造成的梗阻是永久性的,需要手术方能解除。
46、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与反复发作的呕吐。呕吐物含大量宿食有腐败酸臭味,但不含胆汁
47、胃大部切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原理是:①切除了大部分胃,因壁细胞和主细胞数量减少,使得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大为减少;②切除胃窦部,减少G细胞分泌胃泌素所引起的胃酸分泌;③切除溃疡本身及溃疡的好发部位
48、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大部切除范围是胃的远侧2/3-3/4,包括胃体的远侧部分、胃窦部、幽门和十二指肠球部的近胃部分。胃切除范围的解剖标志是从胃小弯胃左动脉第一降支的右侧到胃大弯胃网膜左动脉最下第一个垂直分支左侧的连线
49、碱性反流性胃炎多在胃切除手术或迷走神经切断加胃引流术后数月至数年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或胸骨后烧灼痛、呕吐胆汁样液和体重减轻。抑酸剂治疗无效,较为顽固。
50、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后营养性并发症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容量减少,容易出现饱胀感,使得摄入量不足,引起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胃次全切除后胃酸减少,壁细胞生成的内因子不足,使得铁与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可引起贫血
51、胃癌前病变是指一些使胃癌发病危险性增高的良性胃疾病和病理改变。易发生胃癌的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时间长久有可能转www.med126.com/zhicheng/变为癌。胃息肉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前两者恶变可能性很小,胃腺瘤的癌变率在10%--20%左右,直径超过2 cm时癌变机会加大。
52、癌灶直径在 10 mm 以下称小胃癌, 5 mm 以下为微小胃癌。
52、进展期胃癌癌组织超出粘膜下层侵人胃壁肌层为中期胃癌;病变达浆膜下层或是超出浆膜向外浸润至邻近脏器或有转移为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统称进展期胃癌
53、进展期胃癌按国际上采用 Borrmann 分型法分四型:Ⅰ型(结节型):为边界清楚突人胃腔的块状癌灶;Ⅱ型(溃疡限局型):为边界清楚并略隆起的溃疡状癌灶;Ⅲ型(溃疡浸润型):为边界模糊不清的浸润性溃疡状癌灶;Ⅳ型(弥漫浸润型):癌肿沿胃壁各层全周性浸润生长导致边界不清。
54、胃癌好发部位以胃窦部为主,占一半,其次是胃底贲门部约占 1 / 3 ,胃体较少。
55、胃癌的扩散与转移:直接浸润血行转移腹膜种植转移淋巴转移。其中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
56、胃癌患者胃切除范围:胃壁的切线必须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
57、肠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好发部位为回肠末端和回。由于结核杆菌毒力、数量和人体对其免疫反应程度的不同,在病理形态上可表现为溃疡型和增生型两类,也可以两种病变并存。
58、克罗恩病可侵及胃肠道的任何部位,最多见于回肠末段。病理特征:呈节段性分布
59、急性出血性肠炎临床表现常发病于夏秋季,可有不洁饮食史,以儿童及青少年居多。起病急骤,表现为急性腹痛,多由脐周或上中腹开始,疼痛性质为阵发性绞痛,或者呈持续性疼痛伴有阵发性加剧
60、按肠梗阻发生的基本原因可以分为三类: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肠梗阻又可按肠壁有无血运障碍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二类。
61、肠梗阻共同表现是腹痛、呕吐、腹胀及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
62、肠梗阻的治疗原则是矫正因肠梗阻所引起的全身生理紊乱解除梗阻
63、肠扭转是一段肠拌沿其系膜长轴旋转而造成的闭拌型肠梗阻,同时肠系膜血管受压,也是绞窄性肠梗阻。
64、乙状结肠扭转钡剂灌肠X线检查见扭转部位钡剂受阻,钡影尖端呈“鸟嘴”形
65、肠套叠的三大典型症状是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表现为突然发作剧烈的阵发性腹痛,病儿阵发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出汗,伴有呕吐和果样血便。空气或钡剂灌肠X线检查,可见空气或钡剂在结肠受阻,阻端钡影呈“杯口”状或“弹簧状”阴影
66、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因肠系膜血管急性血循环障碍,导致肠管缺血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血运性肠梗阻。其原因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67、短肠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肠扭转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Crohn病行肠切除术所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早期的腹泻和后期的严重营养障碍
68、阑尾静脉与阑尾动脉伴行,最终回流人门静脉。当阑尾炎症时,菌栓脱落可引起门静脉炎细菌性肝脓肿
69、急性阑尾炎的病因:阑尾管腔阻塞细菌人侵。根据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过程和病理解剖学变化可分为四种病理
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
70、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其腹痛也有差异,如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阑尾炎呈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腔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
71、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腹腔脓肿内外瘘形成化脓性门静脉炎;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粪瘘
72、特殊类型阑尾炎:新生儿急性阑尾炎小儿急性阑尾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老年人急性阑尾炎AIDS/HIV感染病人的阑尾炎。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治疗以早期阑尾切除术为主。穿孔率可高达80%的阑尾炎是:新生儿急性阑尾炎
73、直肠肛管周围间隙是感染的常见部位。在肛提肌以上的间隙有:骨盆直肠间隙直肠后间隙;在肛提肌以下的间隙有:坐骨肛管间隙、肛门周围间隙
74、乙状结肠是结肠扭转最常见的发生部位。
75、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的指征:中毒性巨结肠、穿孔、出血、难以忍受的结肠外症状(坏疽性脓皮病结节性红斑、肝功能损害、眼并发症和关节炎)及癌变
76、肠息肉的临床表现为:①肠道刺激症状,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继发感染者可出现粘液脓血便。②便血。③肠梗阻及肠套叠
77、结肠癌根据肿瘤的大体形态可区分为:肿块型(好发于右侧结肠,特别是盲肠)、浸润型(多发生于左侧结肠)、溃疡型(结肠癌常见类型);显微镜下组织学分类较常见的为:腺癌(占结肠癌的大多数)、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未分化癌(易侵人小血管和淋巴管,预后最差)。
78、结肠癌的转移途径: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腹膜种植转移。其中主要转移途径为:淋巴转移
79、结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一般右侧结肠癌以全身症状贫血腹部肿块为主要表现,左侧结肠癌是以肠梗阻便秘、腹泻、便血等症状为显著。
80、直肠癌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癌大体分型分为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三型。
81、直肠癌的扩散与转移方式:直接浸润淋巴转移(主要的扩散途径)、血行转移种植转移
82、直肠指诊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
83、肛裂病人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即疼痛、便秘和出血。疼痛多剧烈,有典型的周期性
84、是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内痔通过丰富的静脉丛吻合支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互融合为混合痔
85、内痔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内痔的常见症状是: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外痔主要临床表现是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有痰痒。其中,最常见的外痔:血栓性外痔
86、治疗痔应遵循三个原则:①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②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或消除症状,而非根治;③以保守治疗为主
87、肝脏的生理功能是: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凝血功能、解毒作用、吞噬或免疫作用
88、肝的血液供应25%--30%来自肝动脉,70%-75%来自门静脉。由于肝动脉压力大,其血液的含氧量高,所以它供给肝所需氧量的4000--6000。门静脉汇集来自肠道的血液,供给肝营养。肝的总血流量约占心排出量的1/4,正常可达到 1500 ml/min。
89、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细菌侵人肝的途径:①胆道胆道蛔虫症、胆管结石等并发化脓性胆管炎时,细菌沿着胆管上行,是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②肝动脉:(体内任何部位的化脓性病变,如化脓性骨髓炎、中耳炎、等并发生菌血症时,细菌可经肝动脉侵人肝);③门静脉:(如坏疽性阑尾炎、痔核感染、菌痢等,细菌可经门静脉人肝内。④肝毗邻感染病灶的细菌可循淋巴系统侵人)。
90、细菌性肝脓肿的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链球菌、类杆菌属等。
91、原发性肝癌的大体病理形态可分三型: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按肿瘤大小,传统分为小肝癌(直径<5 cm)和大肝癌(直径>5 cm)。现在新的分类为:微小肝癌(直径<2 cm)、小肝癌(>2 cm, <5 cm)、大肝癌(>5 cm,1<0 cm)和巨大肝癌(>10 cm).
92、原发性肝癌从病理组织上可分为三类: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二者同时出现的混合型。我国绝大多数原发性肝癌是肝细胞癌
93、放射免疫法测定持续血清AFP>400μg/L,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胎胚源性肿瘤等,即可考虑肝癌的诊断。
94、是最常见的血行转移器官。
95、门静脉正常压力为1. 27——2. 35 kPa (13-24 cmH20),平均值为1. 76 kPa (18 cmH2O),比肝静脉压高0. 49-0. 88 kPa (5-9 cmH20)。门静脉高压症时,压力大都增至2.9-4.9 kPa (30-50 cmH20)。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不超过1.6 kPa (16 cmH2O)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很少破裂出血。
96、门静脉主干是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其中约20%的血液来自脾。
97、按阻力增加的部位,可将门静脉高压症分为三型:肝前、肝内和肝后。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又可分为窦前、窦后和窦型。在我国,肝炎后肝硬化是引起肝窦和窦后阻塞性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病因。常见的肝内窦前阻塞病因是血吸虫病。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病因是肝外门静脉血栓形成(脐炎、腹腔内感染如急性阑尾炎和胰腺炎、创伤等)、先天性畸形(闭锁、狭窄或海绵样变等)和外在压迫(转移癌、胰腺炎等)。肝后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病因包括巴德一吉亚利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缩窄性心包严重右心衰竭等。
98、门静脉高压症临床表现和诊断主要是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呕血或黑便、腹水或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如疲乏、嗜睡、厌食)
99、胆道系统的生理功能是具有分泌、贮存、浓缩与输送胆汁的功能,对胆汁排放人十二指肠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00、成人每日分泌胆汁约800-1200 ml,胆汁主要由肝细胞分泌,约占胆汁分泌量的3/4,胆管细胞分泌的胆汁,约占
1/4
101、胆汁呈中性或弱碱性,其主要生理功能是:①乳化脂肪;胆盐有抑制肠内致病菌生长繁殖和内毒素形成的作用;③刺激肠蠕动;④中和胃酸
102、胆管内压力超过胆汁分泌压时即可抑制胆汁分泌和发生胆血反流。近来认为,1. 96 kPa (20 cmH20)的压力即有可能导致胆血反流,因为毛细胆管直接与肝窦相通。
103、胆囊的生理功能胆囊通过吸收、分泌和运动而发挥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的作用。
104、B超检查是一种安全、快速、简便、经济而准确的检查方法,是诊断胆道疾病的首选;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的并发症有胆汁漏出血胆道感染等。
105、新生儿持续性黄疽的最常见病因是胆道闭锁,病变可累及整个胆道,亦可仅累及肝内或肝外的部分胆管,其中以肝外胆道闭锁常见,占85%-90%。治疗胆道闭锁唯一有效方法是手术治疗
106、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黄疽三联征。
107、胆石常分为三类:胆固醇结石(80%位于胆囊内,X线检查多不显影);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其中,胆色素结石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无胆汁酸、无细菌、质硬的黑色胆色素结石,几乎均发生在胆囊内,常见于溶血性贫血、肝硬化、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另一种为有胆汁酸、有细菌、质软易碎的棕色胆色素结石,主要发生在胆管,一般为多发。
108、Mirizzi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其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疽
109、肝外胆管结石主要导致:急性和慢性胆管炎全身感染肝损害胆源性胰腺炎;可有较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疽
110、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主要致病原因有: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病理类型: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化脓性胆囊炎
111、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致病因素主要是胆汁淤滞缺血,导致细菌的繁殖且供血减少,更容易出现胆囊坏疽、穿孔。
112、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阶段,也称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其在我国最常见的原因是肝内胆管结石,其次为胆道寄生虫胆管狭窄;致病的细菌主要是革兰阴性细菌,其中以大肠杆菌、克雷伯菌最常见;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急性胆管炎的Charcot三联症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表现,称为Reynolds五联征;其治疗原则是立即解除胆道梗阻并引流
113、胆道疾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有胆囊穿孔胆道出血胆管炎性狭窄胆源性肝脓肿胆源性胰腺炎等;胆道出血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联征:胃肠道出血(呕血、便血)、胆绞痛、黄疽。胆道出血可反复发作,呈周期性,间隔1-2周发作一次。
114、胆囊息肉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直径超过1 cm年龄超过50岁单发病变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
115、胆囊癌是胆道最常见的恶性病变,好发部位:胆囊体部和底部;病理类型以腺癌最为多见。胆管癌是指发生在肝外胆管,即左、声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恶性肿瘤。胆管癌好发于上段胆管癌,位于左右肝管至胆囊管开口以上部位,占50%--75%。病理大体形态:乳头状癌(好发于胆管下段)、结节状癌弥漫性癌;组织学类型95%以上为腺癌
116、在成年人,急性消化道出血一次失血量达800 ml以上,或约占总循环血量的20%,当收缩压<100 mmHg,脉率>100次/分钟时,病人就会表现出低血压的症状和体征,如视力模糊、头晕、手足发冷、冷汗、直立位昏厥等。上消化道大出血又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血色鲜红(新近出血)或呈棕褐色(稍前的出血)、黑粪症并有恶臭(血在肠道被分解)。
117、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有五种常见的病因分别是:胃十二指肠溃疡门静脉高压症出血性胃炎胃癌胆道出血
胆道出血的三联症是胆绞痛、梗阻性黄疽消化道出血
118、胰管也称主胰管,直径约2一3 mm,横贯胰腺全长,由胰尾行至胰/头,沿途接纳小叶间导管。约85%的人胰管与胆总管汇合形成“共同通道”,下端膨大部分称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也称十二指肠大乳头),其内有Oddi括约肌;一部分虽有共同开口,但两者之间有分隔;少数人两者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这种共同开口或共同通道是胰腺疾病和胆道疾病互相关联的解剖学基础。
119、急性胰腺炎按病理分类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前者病情轻,预后好;而后者则病情险恶,死亡率高,不仅表现为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常常涉及全身的多个脏器。
120、急性胰腺炎有多种致病危险因素,国内以胆道疾病为主,占50%以上,称胆源性胰腺炎。西方主要与过量饮酒有关,约占60%。
121、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中有:磷脂酶A可产生有细胞毒性的溶血卵磷脂,后者可溶解破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脂蛋白结构,致细胞死亡。弹力蛋白酶可破坏血管壁和胰腺导管,使胰腺出血和坏死。胰舒血管素可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后,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脂肪酸钙,可使血钙降低
122、急性胰腺炎由于病变程度不同,病人的临床表现也有很大差异。腹痛常于饱餐和饮酒后突然发作,腹痛剧烈,多位于左上腹,向左肩及左腰背部放射。胆源性者腹痛始发于右上腹,逐渐向左侧转移。病变累及全胰时,疼痛范围较宽并呈束带状向腰背部放射。呕吐剧烈而频繁。呕吐物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偶可呈咖啡色。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123、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在发病数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高峰,4-5天后逐渐降至正常;尿淀粉酶24小时才开始升高,48小时到高峰,下降缓慢,1-2周后恢复正常。血清淀粉酶值超过500 U/dl (正常值40一180 U/dl, Somogyi法),尿淀粉酶也明显升高(正常值80-300 U/dl, Somogyi法),有诊断价值。血清淀粉酶同工酶的测定提高了本病诊断的准确性。血清脂肪酶明显升高(正常值23-300 U/L)也是比较客观的诊断指标。
124、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包括胰腺坏死胰腺脓肿急性胰腺假性囊肿胃肠道瘘。治疗时禁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
125、慢性胰腺炎的四联症:腹痛体重下降糖尿病和脂肪泻。
126、胰腺癌包括胰头癌胰体尾部癌。90%的胰腺癌为导管细胞腺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黄疽和消瘦上腹疼痛不适是常见的首发症状;黄疽是胰头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呈进行性加重。
127、壶腹周围癌主要包括壶腹癌、胆总管下端癌和十二指肠腺癌。壶腹周围癌的组织类型主要是腺癌,淋巴结转移
比胰头癌出现晚,远处转移多至肝。
128、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病变或损伤,形成局限性的膨出,临床上以搏动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以发生在动脉系统的任何部位,而以肢体主干动脉、腹主动脉和颈动脉较为常见。周围动脉瘤分类: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
129、周围动脉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搏动性肿物压迫症状及瘤体远端肢体或器官的栓塞症状。动脉瘤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搏动性肿物
130、周围血管和淋巴管疾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狭窄、闭塞、扩张、破裂及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等。肢体疼痛是其常见的症状,通常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两类。
131、间歇性疼痛有下列三种类型:间歇性跋行体位性疼痛温度差性疼痛
132、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因素是: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
133、急性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和苍白
134、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
135、下肢深静脉血栓根据急性期血栓形成的解剖部位分型:中央型、周围型、混合型;根据临床病程演变分型:闭塞型、部分再通型、再通型、再发型

三.简答题
1、简述单纯性甲状腺肿时施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的适应症
2、简述甲亢的主要临床表现。
3、简述甲亢的手术治疗指征和手术禁忌证
4、简述甲亢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并分析引起各项并发症的原因
5、简述甲状腺危象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6、简述乳房的淋巴液输出有四个途径。
7、简述乳腺癌的转移途径
8、简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
9、简述乳腺癌的TNM分期方法
10、简述治疗乳腺癌的五种手术方式(五种方式均属治疗性手术,而不是姑息性手术)。
11、简述腹股沟管的两环、四壁及通过的组织器官。
12、简述斜疝和直疝的鉴别
13、通过检查,发现哪些情况之一者,应考虑有腹内脏器损伤
14、诊断性腹腔灌洗术检查结果阳性表现:
15、简述剖腹探查的指证
16、简述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
17、简述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放腹腔引流管的指征
18、有哪些临床表现时要考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存在。
19、简述临床上对胃溃疡手术治疗指征(适应证)
20、简述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
21、简述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22、简述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
23、简述小儿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24、简述齿状线的临床意义
25、简述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26、简述结肠癌高危人群
27、简述内痔的分度。
28、简述门静脉系与腔静脉系之间存在有四个交通支。
29、简述门脉高压患者腹水形成的原因。
30、简述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31、行胆囊切除时,有哪些情况存在时同时行胆总管探查术?(或简述胆总管探查术的指证。)
32、上消化道大出血,如何判断出血的部位?(或简述上消化道大出血原因的判断)
33、详述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34、简述脾切除的适应证和脾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
35、简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表现。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