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转贴《南方周末》好文:一个“犟种”的7年
    

护生茶楼:转贴《南方周末》好文:一个“犟种”的7年

转贴《南方周末》好文:一个“犟种”的7年


            南方周末    原帖地址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 ... zt/200706210012.asp

            2007-06-21 15:27:25
              
              □本报记者 徐楠
              
              为了“养”麻而种谷子?周围的农民们没人会这么干,但他们早就习惯了安金磊的“另类”——7年前,这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包下村子边缘常年无人问津的一块土地,开始了自己的有机农业试验。比起7年前,比起周围的田野,安金磊的四十亩农地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棉花的神话
              安家的棉花对乡亲们来说,几乎就是一个神话。
              在河北省枣强县马屯镇东紫龙村,大部分人家遵循着同样的生存模式———青年人进城打工,但除了供养自己在城市里的生活,很少有更多余钱拿回村里;父母带着孙子们在家耕作,小麦是全年的口粮,而主要的经济作物棉花,就是老人看病、孩子上学、一家老小买日用品的来源。
              2006年入秋,马屯镇几乎所有的棉农都皱着眉头。收获季节开始了,但连续两个月的伏旱让棉株干渴不已,严重的已经成片死亡。
              黄昏时分,安金磊经过金顺(化名)的棉田。金顺正在向经过的乡亲打听棉花的行情:“咋样啊?有消息没?”
              “有说是两块七八的。没人来收咱也不知道啊!”
              棉花的行情,是整个收获季节最重要的话题。
              金顺望着自家的棉田——棉株只有半人高,在干旱中挣扎了两个多月后,不断显出枯萎的红褐色。而在安金磊的棉田里,一片油绿的棉株,直长到人的胸膛那么高,不但看不到一棵病株,还开着大朵的花儿,不断生出新的棉朵。
              马屯镇的人们已经习惯了———2004年的大面积枯黄萎病中,这片棉田也是如此。那一年绝收的棉农不在少数,病株占到三四成已经幸运。可安家的棉花保持着最适宜的含水量(9%潮度),亩产达到400斤,每天都有十几个人来看新鲜。
              2006年已经没人来看热闹了,金顺对安金磊匆匆点点头,便忙着继续打听棉花行情去了———他2005年就已经放弃了向安金磊取经的想法。
              2005年,金顺和其他乡亲们一起,得到了安金磊分赠的自育棉种。他喜滋滋地种下去,长势却跟往年差不多。
              再问,他就觉得安金磊的做法“不靠谱”了。
              在金顺眼里,一个好农民是不应该让土地闲着的,“岂不耽误了收成?一家人就靠这几亩地,能多种就多种几茬。”可每年,安家的土地都轮流休耕至少三个月。休耕期间,他专门让土壤长草,涵养地力。安金磊说,“土地跟人一样,不能总干活不休息啊。”
              金顺家每年都用买来的种子,“那是专家研究出来的,能抗病虫害,收得还多”,但安金磊宁愿相信土生土长的、“经风雨多年”的种子:“本地的种子就像土生土长的人,肯定最适应这地方。”
              金顺在收获期来临之前打杀虫剂,每亩成本几十元,但安金磊从来不打。他的棉田边上,玉米和芝麻像卫兵一样排成直线。“蛾子更喜欢玉米,有了玉米就不往棉花上去了;蚜虫不喜欢芝麻的味道,会远远地躲开,棉花也就沾光了。”原来是一个诱引、一个驱避。
              金顺觉得,自从有了农药,“蚯蚓那东西就不打紧了,有没有也不耽误多打庄稼”。但蚯蚓是安金磊最看重的朋友之一,蚯蚓能松土啊,他趴在地上细看土壤,脸几乎要挨到地面。
              于是,金顺和更多的乡亲们,继续他们十余年来的种植方式。买杂交种子、转基因种子,加化肥加农药加除草剂,再加大型机械化,用安金磊理解的话说:“农民受到压榨,只好再去压榨土地”。
              2006年,金顺家用于棉田的杀虫剂和除草剂成本,比起三年前高了10%左右,但伏旱后依然大面积减产,而安金磊的棉田稳产了8000斤,能给他带来近4万元收入——同村里即便是两个儿子出去打工的人家,也不过是这个数字的一半左右。他的棉花,在绒长、抗拉的性能方面是明显优于其它棉花的。今年,他的棉花已经被一家纺织厂商全部订走,准备做成内衣出售,收购价是每斤4.5元。而市价是每斤“两块七八的样子”。
              
              小院里的循环
              在东紫龙村,平均每家操持着十余亩土地,春天撒种秋天收获,中间打几次药,其余时间就可以就近打零工了。在工地包点活儿、做装修、跑运输,甚至搬运、烧砖,46岁的张国富说:“田里的活不耽误,额外还有一两百块钱的收入,干吗不挣?”
              安金磊的力气,全部花在土地上。天刚亮,5点钟,安金磊夫妇起床。6点之前,安金磊一定会赶到几里外的田里,去听虫子的叫声。早晨昆虫活跃,他一听就知道土层里的生物是否丰富。“一定要有虫剌蛄(一种昆虫),它们是帮你间苗的,可以保证七八成的出苗率。”而其他农户的田里,早已听不到任何虫子的鸣叫。同样赶早下田,只是为了更多地趁着天光干活。
              40亩土地,只有夫妻两个人,春天一人一把锹,撒粪肥,一个从南头撒起,一个从北头撒起;秋天腰间绑个纤维袋,摘棉花,一个从南头摘起,一个从北头摘起。偶尔擦身而过,说上一半句话。更多的时候,头也顾不上抬。晚上,人们吃过饭、开始看电视的时候,实在是黑得什么看不清了,夫妻俩才走在回家的路上。安家的晚饭,经常在八九点钟。
              他们的小院在一条土巷子深处。三间砖房大屋,一个月洞门,和一棵大枣树笼罩下的后院。房子是十年前盖的,在村里属于中上水平。
              表面上,安家和别的农家院并没什么不同。住上一天,就知差别———
              洗碗用丝瓜瓤,烧水用玉米棒,洗头用碱面,每天进门,顺手从藤蔓上摘下新鲜薄荷叶,放进新沏的茶壶;饭后的碗筷用玉米面粉擦一遍,油污便干干净净,清水一冲即可。用后的玉米面粉拌上瓜果菜皮,就成了狗的美餐。玉米、芝麻、棉花等的秸秆全部留下,成为来年的堆肥原料。
              安金磊床下住着一只蟋蟀,每晚“唱歌”。房顶上的容器专门用于接雨水喂鸟。女主人在厨房忙碌的时候,灯绳上趴着一只蝉。安金磊进门洗手,脸盆从来是斜着放的———他只舀一瓢水。
              存款在一天天增多,但他搞不清楚有多少,这数字对他也没有什么意义。除了电话费和孩子上学的费用,这个家庭很少有生活消费。“钱在大自然里完全用不上嘛!”他的屋子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老式单人沙发,木头方桌,木板床。有电视,但十几天都不开一次。二十年前的金星电视机,只能手动切换8个频道。一般的农舍里常挂着电信或移动公司赠送的年画,安金磊家的墙上是两幅字:“持身同铁汉,慎语学金人。”
              着急起来,安金磊在人前会打嗑巴。但面对土地时,总能听到他在喃喃自语。
              收芝麻时念叨的是:“(芝麻)这东西真有意思———”
              蟋蟀声起,又听到他的喃喃自语:“这多好,不用电就能听到音乐。”
              
              “傻蛋出来了”
              “磊子?那可是个犟种。”同村的张大爷这样评价安金磊。
              十五年前,安金磊走出农校,在国营农场当技术员,开始种植西瓜。初次打开除草剂瓶子的感受,在多年后依然记忆犹新:“太难闻,开了一瓶,就再也受不了了。”
              他凭本能觉得:这样的东西用下去,“土地肯定很难受,植物肯定很难受。人们常常把大地比作母亲,往土壤里施除草剂,不就好比往母亲身上投毒吗?”
              接着,一个买瓜者的话吓了他一跳:“孩子中考,买了几个西瓜吃,就高烧不退趴下了。到医院一查——呋喃丹中毒。”(呋喃丹:最常见的农药之一,用于杀虫。)
              安金磊开始偷偷改用鸡粪、叶面肥和营养液。
              1997年农场改制解体,他回到村里。村子边缘的40亩,因为路远地薄,近乎废弃,往年一般都包不出去。那一年竞标,有人出十几元(每亩土地的承包款),有人出6元,还有出2元的。安金磊开口出了50元。
              当时就有人说:“傻蛋出来了。”
              当同村人按照习惯、撒种前开着拖拉机施化肥时,他用的肥料袋子上却写着“有机肥”。从买有机肥开始,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试起来。
              两三年过后,他开始自己堆粪肥了,拉着板车,到别的村去收羊粪、鸡粪。
              但那个时候,他的棉花不比别人家的强到哪里去。
              不爱说话的安金磊,几乎天天读书入夜——《中国棉花景气报告》、《中国生态农业》、《濒临失衡的地球》、《自然不可改良》……,还有老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一。”这些书让他想到:“到底农业的功能在哪儿?她不仅是一个生产的功能,更有生态的功能。”
              2002年前后,安金磊开始求助于专家。他坐火车到北京,找到农业大学,教授们说我们现在只有有机农业的理论,实践还很少,临别送给他一本书;又找到农科院,还是送给他一本书,推荐去找国内的有机农业认证中心,结果又是给了一本书。“谁都说这是好事”,但紧接着好几个人都诚心诚意地说:“这不是你个人能搞的事,太累不说,也搞不成,没有效益。”
              从北京回来,他依然沉默。他的棉花,每年都比别人家产量低,但他知道:这片薄田的土壤在一天天健康起来。“脚踩上去你能感觉出是有弹性的,虫剌蛄、蚯蚓都回来了,地里生出小草了!”
              在国际有机农业的通行标准中,化学耕种的土壤至少要经过3-5年无毒无害的恢复期。六七年平静地过去了,2004年,罕见的灾年让安金磊的棉田成了明星,他将村边的薄田涵养成了一块宝地。那一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栽培研究室主任毛树春亲自驱车而来,在他的田地里“咔嚓咔嚓”地拍着照片
              那一年他很忙,把自己育出的棉种分赠村里的乡亲们。安静的小院有人上门来攀谈,话里话外的,只是想得到一些种子。
              如前文所述,人们种下种子,却很难做到一整套的自然农法、精耕细作。于是,安金磊依然是个独行者。
              
              “全县麻雀大会”
              高高的玉米秆后面,只看到一条黑影,尖啸声划过小米地———人声惊动了一只鹰燕,它从谷子地边缘腾起来,沿着玉米秆一线飞走了。
              鹰燕飞起的地方,安金磊咧着嘴在笑———鹰燕是鹰的一种,专爱吃麻雀。它来了,证明这里麻雀多,而麻雀多,是足以让他喜上眉梢的事情。
              不久前的一个场景让安金磊不忍回忆:“我在拉羊粪的路上看到两亩谷子,田里面纵横交错地拉着很多网,用竹竿撑着,显然是防止麻雀等鸟类来吃谷子的。让人痛心的是:上面沾着很多麻雀和燕子,燕子是不吃草的,它们吃谷地里的蛾子。它们都已经死去了,经过了很多挣扎,最后绝望地累死,在上面吊着,翅膀被卡着,实在是惨不忍睹……”
              三年前的另一个场景,留给夫妇俩的记忆同样新鲜如昨:
              安家田里的积水渗到田边的车轮印里,形成一个浅浅的水洼,几千只燕子围在边上抢着喝水!它们挤挤挨挨,喝饱了的还不肯离开,有的蘸着水梳洗羽毛,有的跳闹嬉戏。这水,并无其他特殊之处——除了无毒。鸟儿们的欢乐,是因为它们终于喝到了不含化肥溶解物的水。
              从2006年开始,安金磊为鸟儿们播下了谷子。鸟儿们不但是安家的客人,更是棉田里椿象、蚜虫们的天敌。它们帮了安金磊,使得这片从不施用杀虫剂的棉田,基本不闹虫灾。
              每天早晨,四亩谷子地的上空,成百上千的麻雀、燕子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远远看去,刚刚展露金黄色的谷子地,会因大批鸟儿的停驻变成灰褐色。一旦受惊飞起,“扑棱棱”的翅膀声连成密密一片。安金磊一边收获旁边的棉花地,一边和妻子说笑:“全县的麻雀在开会呢。”
              而一个月前,四亩谷子地里开的,还只是“全镇的麻雀大会”。
              2004年,这个从未离开田地的农民,成为着力推广有机农业的香港公益机构———社区伙伴———的座上宾,之后,他受邀出访泰国,还在云南、四川登上了“农民生计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的讲台。2006年12月,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农村报、天涯社区和中山大学公民社会中心联合主办的“2006最具行动能力三农人物”评选中,安金磊成为32名入围者之一。
              


            
-----------好文,好榜样
-----------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现在的农业哪里还是农业,纯粹就是有毒化学工业.先前找到一篇文章说某人用中医的观点来管理果树,很兴奋,打电话过去,人家说根本没有这档事.又想起多年前电视上看到有个日本老人在一个岛上不耕不种,只是在撒种的时候劳动一下,给种子裹上泥团不让虫吃了,收获期的时候产量不比其它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少.草与庄稼齐长,昆虫鸟类什么都有.这才是农业呢.也想试试.
-----------吾儿是高中生,看后感叹曰:“他想有一个农场”
-----------回想洞庭湖骇人的鼠患,
应该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好文~
-----------转贴:又一个由官方承认的因果实例


2007年08月14日的《天津日报 》报道了中国内地的一个例子:中国农业日益向典型现代农业靠拢,也就是买杂交或转基因种子、加化肥加农药加除草剂再加大型机械化,可是河北省枣强县马屯镇东紫龙村的安金磊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在一片荒地上起家,用自己培育的种子,不用转基因种子、化肥、农药和除草剂。他不仅不杀虫、不驱赶来吃他作物的鸟,还专门种了一块地的谷子给住在地里的五百多只麻雀吃,他家养的狗都是吃素的,很多人不理解他,结果呢?多年来的结果对比证明,安金磊的有机农业的棉田长势良好,产量较高,成本低,生态平衡;而村民的现代农业棉田则生长不好,经不起干旱,产量不高,成本高,生态恶化。更为重要的是,没有使用农药,安金磊农田里生态平衡、平和,一片生机,不像其他农田充满杀机。于是,在自己生存也让他人生存的原理下,所有的生物都感恩似的帮助安金磊农田里的庄稼增加产量。安金磊没有使用杀虫剂和化肥的棉花在质量上不仅高出他人,在带来高收入的同时,也赢得了人心。由于在绒长、抗拉性能等方面,安金磊的棉花明显优于其他棉花,今年他的棉花已经被一家纺织厂商全部订走,准备做成内衣出售,收购价是每斤4.5元,而市价是每斤2.7至2.8元。不仅如此,他种植的谷子和其他庄稼也是高产量和高质量,而且生态极好。

附中科院论坛上相关内容:http://www。cas.ac。cn/html/Dir/2007/08/31/15/23/22.htm


《天津日报》2007年8月14日第11版:满庭芳

把自然当朋友(图) :http://epaper.tianjindaily。com.c ... content_3749202.htm
-----------好样的,值得所有的农民朋友深思.
-----------论人体脾土板结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向天清

郑州市郑花路29号1-50号信箱(河南郑州:450012)


摘要:采用农学土壤板结的现象提出人体脾土板结这一概念。具体分析了人体脾土板结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后果。应用中医药解决这些情况具有突出的优势。以现代社会常见的多发病和疑难病症的研究及临床治疗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脾土  脾胃  板结  脾土板结

1、农业上的土地板结
近几十年来,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无机肥料、农药和激素的大量施用,土地出现了严重的板结。现状是土壤中许多微生物被杀死,蚯蚓等益虫被大量消灭。土中因缺乏有机质造成结构不良,通透性差,灌溉或降雨后地面变硬,保墒效果很差,出现易干、易湿、易硬等极化现象。对农作物的生长极为不利,严重致使一些病虫害大面积连年发生,而治疗效果却往往不佳。如棉花等作物的黄萎病,被称之为农作物中的癌症,很难得到防治。同时土地的板结,容易造成水土肥料的流失。田间地头池塘中的鱼虾也被杀得无影无踪。诸如此类现象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顽症。一些老农称土地对化肥、激素的依赖如同吸毒人抽大麻一样,越来越离不开它。
农谚讲:根深才能叶茂。土地的板结使农作物的根系不能很好发育。根的分植深度和广度尤其受阻,因此极易倒伏,耐寒、耐旱、耐涝等抗逆性大大降低。病虫害的抗药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目前,改良土壤板结措施的希望主要集中在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上。
2、人体脾土的板结
由土地板结现象类比和推论,人体脾土也呈板结状态,并且是造成现代社会中各种慢性病、疑难病多发的直接原因,下面分述之:
2.1.脾土板结形成的原因分析
日常食用的蔬菜、肉、蛋、奶、鱼、粮食,基本上都是依赖农药、激素、抗生素及添加剂来种养。食用这些食品,无疑伤害和刺激了人的脾胃;另一方面,抗生素的滥用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有报道,使用抗生素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易引发胃肠道炎症和溃疡及肝肾损害,导致肠道有益菌群失调。
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多以苦寒类药物为主。经曰:苦寒之药,易伤脾胃,中病即止,不宜久服。而现实中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消炎的中药制剂或中药饮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备保健品。经常服用,造成食欲减退,败坏脾胃,引发脾胃系统虚寒性疾病。形成常见的寒盛阳虚体质,即使有火也多为虚火的现象。
脾主肌肉,脾胃作为五脏之枢纽,交通上下,连络里外,维系左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枢纽功能发挥不正常以至影响到其它四脏。如肝气升发受阻,郁滞,多见于情志疾病、肝胆炎症。如在心,则多见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症。在肺,则出现肺炎、气管炎、肺气肿等病症。在胃,则多见于胃炎、肾病综合症、尿毒症等。在脾本身,则多见于风湿病、水肿、肿瘤、胃肠病、发热、妇科炎症、带症、不孕等各种病症。
常见的再障、白血病糖尿病等都与脾土的板结有关。以及慢性疲劳综合症。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增加,中医讲思伤脾,饮食不规律易伤脾胃,生冷饮食增多,都是脾胃损伤的常见原因,也是造成脾土板结的主要因素。
在一般的外感病中,人们一般都习惯选用西药或中成药服用方便,而这些药物多含有镇静剂麻醉等成分,其作用多以缓解病症,并且还要经过人体代谢,容易伤害脾土,成为脾土板结的一个常见药源性因素。从中医基础理论讲,在人体肌表感受外邪时,首先是驱除,然后是缓解或和解。如果驱除不了,外邪就很容易从肌表进入肌肤,入络、入经、入脏。人体那一部分虚弱,外邪即在那处停留,造成不适和病变。仲景立桂枝汤、麻黄汤等首先在治外感的同时采用大枣、生甘草等药物来顾护脾胃,有胃气即有生机。治疗外感的西药则缺少这一作用,服后多有胃口食之无味或差。在这一治疗领域中中医药市场的丧失,也是造成脾土板结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输液在目前的临床中,不管大小病,不管是中医院、西医院,还是乡村诊所,都占有很大的份额,是临床治疗的首选项目。人体常温都是在36.5℃左右。无论冬夏季节,输液所用的糖水盐水与人体都存在着一个很大的温差。如果所输药物是活血化瘀或病人体质强壮,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假如当时病人体质很弱或是以苦寒类药物、抗生素等,就会使血管强烈收缩或血流不畅而瘀滞,微循环出现障碍,造成脾土板结。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性生活过频也是脾土板结的一个重要原因。元阴元阳的过度耗散严重影响脾胃功能。薰蒸腐熟水谷不力,造成消化不良,精神不振。动物试验表明,雄性动物在过多的交配后,最明显的反应是食物摄入量减少,食欲不佳。
此外,现代医学的检验结果,如测量血压等,会增加一部分人的心理压力,也是一个主要的医源性因素。
2.2.脾土板结的防治
脾土板结的防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物质方面,二精神方面。
物质方面,饮食类的尽可能选择无公害食品。保健和治疗的药品,应用要适可而止,尤其是抗生素类和中药苦寒类药物。要适当增加辛温的中药以升发人体阳气来增强活力,这类药物是中医药的最大优势,能很好的保养脾土防止板结。苦寒类中药作用类似于西药,因此其结果也是类似的。
精神方面,增加娱乐项目,心理放松,多一些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工作休息习惯,可有效地降低由精神因素对脾土的损伤和板结的形成。
2.3.脾土板结的生理危害及中医治疗
人体脾土的板结,造成生理代谢障碍,微循环不畅,形成瘀滞。中医所讲的气血不活,阳气不足,升发肃降不力,气机气化工作不能正常。是导致现代临床中很多慢性病、疑难病的主要原因。如风湿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肥胖、肿瘤、癌症、肝病、心脑血管病、白血病等。这些疾病的产生,都与脾土板结有关。脾土板结造成人体各组织器官柔韧性降低,过于脆弱,易湿、易火、易风、易寒等极化现象出现,如心脑血管的梗塞或暴裂、虚火出现的口腔溃疡和炎症,痰饮的肥胖,明显与农学土壤板结现象类同。
下面对人体脾土板的治疗从中医角度作一分析。并指出多种常见慢性病、疑难病久治不愈的原因。从这些病呈现的症状多数是风、寒、湿、热夹杂等,尤其是寒湿阴症更为多见,而临床中一见有热出现就以苦寒类及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为主,往往继续败坏脾胃,闭塞运化通路,宣发、透达,使板结更甚。辨证失之远矣。这是由于中医在辨证论治不力时阴阳辨证不明所造成的医源性问题。
中医“火神派首领”郑钦安在《医理真传》自序中云:“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而难于识阴阳”。可见识别阴症阳症是医病的关键。在临床中医者多以阴虚辨证为多,投以苦寒之药而病程日久形成十足阴盛,瘀而化热、化火,再投以寒凉,缠绵难愈,成为顽症者多。这些都是脾土板结的典型病症。
中医药的特色在于具有多元化的药物群。辛热温凉寒、酸甜苦辣咸涩样样具全。属有机者多,可以完全避开与西药雷同的方面充分开发利用,而有特色的方面如辛温药物,综合多种形成,完全能够有效地解决脾土的板结问题。
有人依照郑氏思想,采用治疗三阴症的温热通达升发的药物用于目前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病症已取得满意效果。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红斑狼疮、尿毒症、肿瘤等疑难病症。
河南中医学院高体三教授曾对三阴症作过一个精辟的比喻。他把足少阴(肾)喻作墒、足厥阴(肝)喻作木、足太阴(脾)喻作土,与农业上的洪涝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善用热药疗病形成一种有特色的治疗风格。
特别是四川的唐步祺中医师采用三阴之间关系,以郑钦安学术思想作指导,应用大剂温热药如姜、桂、附对常见疑难重症的治疗探索出了一条可喜的路子。
另外,原河南中医学院的老院长李振华教授承担的中医脾胃论研究的国家课题,也是在解决人体脾土板结与相关疾病的发病规律,以及防治的问题。
病例:某男   26岁
消瘦两年有余,饮食二便正常,体力没耐劲,劳倦,气色稍黄,舌苔润淡白,脉力弱。
断为脾土板结型脾胃运化不足,吸收乏力。
处方理中汤加减:白术30克  党参25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25克  焦三仙各15克  
半月后复诊,气色润亮,食欲增加。后改为成药,两月后体重增加。

总之,以脾土板结为主要解决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对临床的治疗和科研起到一个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
http://blog.sina。com。cn/xiangtianqing
-----------我也想有一个这样的农场,简单而健康的生活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