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内科学 > 南方医科大学 > 正文:内科学授课教案:第十章 淋巴瘤
    

内科学授课教案-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第十章 淋巴瘤

内科学授课教案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第十章 淋巴瘤:第十章淋巴瘤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授课内容第六篇血液系统疾病第十章淋巴瘤授课时数1.5学时一、目的要求(一)详细讲解淋巴瘤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及治疗(二)重点讲解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三)一般介绍淋巴瘤病因和发病机制。二、教学重点淋巴瘤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及治疗三、教学难点淋巴瘤的病理分型四、教学方法(一)利用临床病例图像进行讲授(二)利用

第十章 淋巴瘤

授课对象   临床医学专业

授课内容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  第十章淋巴瘤

授课时数   1.5学时

一、目的要求

(一)  详细讲解淋巴瘤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及治疗

(二)  重点讲解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  一般介绍淋巴瘤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教学重点

淋巴瘤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及治疗

三、教学难点

淋巴瘤的病理分型

四、教学方法

(一)利用临床病例图像进行讲授

(二)利用图像及多媒体课件显示淋巴瘤病理和影像学检查

(三)利用图表讲授疾病诊断的临床思维过程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激光笔一支

六、教学内容和步骤及时间分配(60分钟)

淋巴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5

淋巴瘤的病理分型: 10

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10

淋巴瘤的实验室检查:  10

淋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5

淋巴瘤的治疗:  10

七、板书提纲

  第十章 淋巴瘤

淋巴瘤(Lymphoma)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瘤通常以实体瘤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中,淋巴结、扁体、脾及骨髓是最易受到累及的部位。淋巴瘤如累及血液及骨髓时可形成淋巴细胞白血病
 发病情况:
  我国淋巴瘤的死亡率为1.5/10万,居恶性肿瘤死亡的第11~13位。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总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各国及日本。发病年龄以20~40岁为多,约占50%左右。HD仅占淋巴瘤的8%~11%,与国外HD占25%显然不同。 

一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毒感染
Burkitt淋巴瘤——Epstein-Barr(EB)病毒。
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人类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病毒(HTLV-1)。
逆转录病毒HTLV-II——T细胞皮肤淋巴瘤—蕈样肉芽肿病的发病有关。
 (二)宿主免疫功能
遗传或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伴发淋巴瘤者较正常人为多;
器官移植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而发生恶性肿瘤者,1/3为淋巴瘤。
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淋巴瘤发病数比一般人为高

二 病理和分类

组织病理学分类:
霍奇金病(Hodgkin discase,HD)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
共同的临床表现是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消瘦、盗汗及瘙痒等全身症状。晚期因全身组织器官受到侵润,可见到肝、脾大及各系统受浸润的临床表现,最后可出现恶病质。
(一)霍奇金病 以在多形性、炎症浸润性背景上找到R-S细胞为特征,伴有毛细血管增生和不同程度纤维化。目前较普遍采用1965年Rye会议的分类方法(附表1)。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1982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订了一个国际工作分类(IWF)

当前NHL的分类是以IWF为基础,再加以免疫分类,如“弥漫型大细胞淋巴瘤,B细胞性”。如应用新技术,发现符合新的淋巴瘤类型,则直接给予诊断,如诊断为“外套细胞淋巴瘤”。 
   新的淋巴瘤类型:
国际工作分类未列入的新的淋巴瘤类型:
   (1)边缘带淋巴瘤(marginal zonelymphoma):边缘带系指淋巴滤泡及滤泡外套(mantle)之间的地带,从此部位发生的边缘带淋巴瘤系B细胞来源,CD5+,表达bcl-2。临床经过较缓慢,属于“惰性淋巴瘤”的范畴。
  本型从淋巴结发生者,由于其细胞形态类似单核细胞,亦称为“单核细胞样B细胞淋巴瘤(monocytoidB-cell lymphoma)结外淋巴组织发生的边缘带淋巴瘤,亦被称为”“粘膜相关性淋巴组织淋巴瘤”(mucosa-associatedlymphoid tissue lymphoma,MALT lymphoma)。
   (2)皮肤T细胞淋巴瘤(cutaneousT-cell lymphoma):常见者为蕈样肉芽肿病(mycosisfungoides),侵及未梢血液者称为Sezary综合征,临床经过缓慢,属惰性淋巴瘤类型。增生的细胞为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呈CD3+、CD4+、CD8-
   (3)外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lymphoma):曾被称为外套带淋巴瘤(mantle zonelymphoma)或中间淋巴细胞淋巴瘤(intermediatecell lymphocytic lymphoma)。系来自滤泡外套的B细胞(CD5+细胞),常有t(11;4)。临床上,本型发展稍迅速,中位存活期2~3年,应属于侵袭性淋巴瘤范畴,化疗完全缓解率较低。
   (4)间变性大细胞型淋巴瘤(anaplasticlarge cell lymphoma):亦称Ki-l淋巴瘤。细胞形态特殊,类似R-S细胞,有时可与霍奇金病混淆。细胞呈CD30+,亦即Ki-l(+),常有t(2;5)染色体异常,临床常有皮肤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及其它结外部位病变。免疫表型可为T细胞型或N细胞型。临床发展迅速,治疗同大细胞型淋巴瘤。
   (5)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这是周围性T细胞淋巴瘤的一个特殊类型,已知与HTLV-I病毒感染有关,具有地区流行性,主要见于日本及加勒比海地区,肿瘤或白血病细胞具有特殊形态。临床常有皮肤、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伴血钙升高,通常伴有免疫缺陷。预后恶劣,本型在我国很少见。

三 临床分期和分组

AnnArbor临床分期方案现主要用于HD,NHL也参照使用。
 I 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I)或单个结外器官局限受累(IE)。
 II 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二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II),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以横膈同侧一个以上淋巴区(IIE)。
 III 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变(III),可伴脾累及(IIIS),结外器官局限受累(IIIE),或脾与局限性结外器官受累(IIISE)。
 IV 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或播散性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如肝或骨髓受累,即使局限性也属IV期。
各期按全身症状有无分为A、B两组。无症状者为A,有症状者为B。全身症状包括三个方面:
① 发热38℃以上,连续三天以上,且无感染原因;
② 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
③ 盗汗,即入睡后出汗。

四 临床表现

(一)霍奇金病
多见于青年,儿童少见。
首见症状常是无痛性的颈部或锁骨上的淋巴结肿大(占60%~80%),左多于右,其次为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活动,也可互相粘连,融合成块,触诊有软骨样感觉。
少数患者仅有深部淋巴结肿大。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压迫症状,肺不张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肾盂积水、脊髓压迫症等。
另有一些HD患者(30%~50%)以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周期性发热为主要起病症状。发热后部分患者有盗汗、疲乏及消瘦等全身症状。
周期性发热(Pel-Ebstein热)约见于1/6患者。
部分患者可有局部及全身皮肤瘙痒,多为年轻患者,特别是女性。全身瘙痒可为HD的惟一全身症状。
饮酒后引起淋巴结疼痛,这是HD特有的。
体检脾大者并不常见,约10%左右,肝实质受侵引起肿大和肝区压痛,少数有黄疸
HD尚可侵犯各系统或器官:如肺实质浸润、胸腔积液、骨痛、腰椎或胸椎破坏,以及脊髓压迫症等。带状疱疹好发于HD,约占5%~16%。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见于各年龄组,但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男较女为多。
大多以无痛性颈和锁骨上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但较HD为少。易侵犯纵隔。
肿大的淋巴结也可引起相应压迫症状。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仅见于晚期或病变www.med126.com/shiti/较弥散者。
全身瘙痒很少见。除淋巴细胞分化良好型外,NHL一般发展迅速,易发生远处播散。
咽淋巴环病变通常占恶性淋巴瘤的10%-15%,发生部位最多在软腭、扁桃体,其次为鼻腔及鼻窦,临床有吞咽困难、鼻塞、鼻出血及颌下淋巴结大。
NHL较HD更有结外侵犯倾向。结外累及以胃肠道、骨髓及中枢神经系统为多。
NHL累及胃肠道部位以小肠为多,其中半数以上为回肠,其次为胃,结肠很少受累。临床表现有腹痛腹泻和腹部包块,症状可类似消化性溃疡肠结核或脂肪泻等,因肠梗阻或大量出血施行手术而确诊。
肝经活体组织检查证实约1/4-1/2受累,脾大仅见于较后期病例。
www.med126.com/yaoshi/ 胸部以肺门及纵隔受累最多,半数有肺部浸润或(和)胸腔积液。
尸解中近1/3可有心包及心脏受侵。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多在疾病进展期,以累及脑膜及脊髓为主。
骨髓累及者约1/3~2/3。
骨骼损害以胸椎及腰椎最常见,股骨、肋骨、骨盆及头颅骨次之。
皮肤表现较HD为常见,多为特异性损害,如肿块、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等。
肾脏损害尸解有33.5%,但临床表现仅23%,主要为肾肿大、高血压、氮质血症及肾病综合征

五 实验室检查

(一)霍奇金病
  1. 血液 常有轻或中等贫血,偶伴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少数白细胞轻度或明显增加,伴中性粒细胞增多。约1/5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骨髓被广泛侵润或发生脾功能亢进时,可有全血细胞减少。
  2. 骨髓 大多为非特异性。如能找到R-S细胞(图1)对诊断有助。骨髓浸润大多由血源播散而来,骨髓穿刺涂片阳性率仅3%,但活检法可提高至9%~22%。
  3. 其他化验 疾病活动期有血沉增速,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增高。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当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或血钙增加,提示骨骼累及。
(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1. 血液和骨髓 白细胞数多正常,伴有淋巴细胞绝对和相对增多。约20%NHL患者在晚期并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 其他 
可并发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溶血性贫血
可有多克隆球蛋白增多,少数可出现单克隆IgG或IgM,以后者为多见。
染色体易位t(14;18)和t(8;14)是NHL最常见的染色体标志。还可应用PCR技术检测bcl-2或T细胞受体的基因重排。

(R-S细胞大小不一,约20цm~60цm,多数较大,形态极不规则。胞浆嗜双色性,核外形不规则,可呈“镜影”状,也可多叶或多核,偶有单核,核染质粗细不等,核仁可大达核的1/3。结节硬化型HD中R-S细胞由于变形、浆浓缩,两细胞核间似有空隙,称为腔隙型R-S细胞。)

六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主要依据病理
(二)鉴别诊断:
淋巴瘤需与其他淋巴结肿大疾病相区别;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瘤,需和结核病、败血症结缔组织病等鉴别;
结外淋巴瘤需和相应器官的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
  (三)临床分期分组诊断:
为做好临床分期和分组的诊断,宜详细记录病史,确定有无全身症状存在;全面体检时应注意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大情况,可结合放射性核素扫描、B超、CT、MRI等辅助检查确定淋巴瘤分布范围。
临床分期提供可靠依据时,有时需要剖腹探查,同时切除脾并作活检。

七 治疗

(一)霍奇金病 目前治疗HD的策略是化疗为主的放化疗综合治疗。
  放射治疗:
HD的IA及IIA用扩大淋巴结照射法。剂量为30~40Gy,3~4周为一疗程。
HD的B组症状、纵隔大肿块、属淋巴细胞消减型,分期III~IV者,均应以化疗为主,必要时再局部放疗。

(二)非霍杰金淋巴瘤 疗效决定于病理组织类型,而临床分期的重要性不如HD。
  1.低度恶性组 
  尽可能推迟化学治疗,定期密切观察。
  如有全身症状可单独给以苯丁酸氮芥(4~12mg,每日口服)或环磷酰胺(每日口服100mg)。
  如病情有进展或发生并发症者,可给COP或CHOP方案治疗。
  2.中、高度恶性组 
根据NHL跳跃性播散并有较多结外侵犯的特点,治疗策略应以化疗为主(附表6)。
中、高度恶性淋巴瘤者即使临床分期有I~II期也应化疗,仅在必要时补充局部照射。
高度恶性组的淋巴母细胞型及Burkitt淋巴瘤进展较快,如不积极治疗,几周或几个月内即会死亡。应采用强烈的化疗方案予以治疗。

(三)骨髓移植 
55岁以下,重要脏器功能正常的患者,如属中、高度恶性或缓解期短,难治易复发的淋巴瘤,可考虑全淋巴结放疗(即斗篷式合并倒Y式扩大照射)及大剂量联合化疗,结合异基因或自身骨髓移植,以期取得较长期缓解和无病存活期。
自身骨髓移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四)手术 
仅限于活体组织检查;
合并脾功能亢进者如有切脾指征,可行切脾术以提高血象,为以后化疗创造有利条件。

(五)生物治疗

1、干扰素: 有生长调节及抗增殖效应。对蕈样肉芽肿病和滤泡性小细胞型有部分缓解作用。 
扩大照射除被累及的淋巴结及肿瘤组织外,尚需包括附近可能侵及的淋巴结构。

2、单克隆抗体:NHL大部分为B细胞性,后者90%表达CD20阳性,可以采用CD20单抗治疗。

3、胃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淋巴瘤:使用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杀灭幽门螺杆菌,可以改善预后。

2、Bcl-2的反义寡核苷酸:可以减少Bcl-2基因表达,促进表达Bcl-2的淋巴瘤细胞凋亡。

八 预后

(一)HD是可治愈的肿瘤之一,其预后与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紧密相关。淋巴细胞为主型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94.3%,而淋巴细胞消减型最差,5年生存率仅为 27.4%。
HD临床分期,I期与II期5年生存率在90%以上,IV期为31.9%;
有全身症状较无全身症为差;
儿童及老年预后一般比中青年为差;
女性治疗后较男性为好。
(二)NHL的预后,病理类型较为重要。弥漫性淋巴细胞分化好者,6年生存率为61%,弥漫性淋巴细胞分化差,6年生存率为42%,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4年生存率仅为30%。
NHL III、IV期患者,采用化疗或放疗或两者综合治疗均不能达到治愈目的。
NHL早期即出现结处侵犯或血源性播散,预后很差。
临床出现B组症状,肿块最大径>10cm,LDH>500U/L,结外病变部位在2处以上时,均提示预后不良。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