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理论教学 > 基础学科 > 人体寄生虫学 > 正文:疟原虫
    

疟原虫病

 

  诊断

  1.病史和流行病学史 如典型的周期性发作史,在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在疟区留住史。

  2.病原学检查 从患者周围血液中检出疟原虫,是疟疾确诊的依据。一般从受检者耳垂或指尖采血作薄血膜和厚血膜涂片,以姬氏染液或瑞氏染液染色后镜检(详见附录),应在发作开始(恶性疟)或发作后数小时至10小时(间日疟、三日疟)采血。恶性疟初发时只能查到环状体,而配子体在周围血液中出现时间则在查到环状体之后10天左右。除重症病人外,一般在周围血液中难查到恶性疟的滋养体和裂殖体。薄血膜涂片经染色后原虫形态结构完整,清晰,可辩认原虫的种类和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适用于临床诊断,但虫数较少容易漏检。厚血膜涂片在处理过程中原虫皱缩,变形(彩图Ⅱ),而且红细胞已经溶解,鉴别有困难,但原虫较集中,易被发现,熟识其形态特征后可提高检出率,因此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3.其他诊断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疟原虫抗体,已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近年来发展的新方法,如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病人血中的疟原虫抗原,DNA探针检测疟原虫的核酸,或PCR法扩增少量疟原虫的DNA,以提高检出率等均取得一定的成绩。国外学者80年代已研制恶性疟原虫DNA探针,并开始适用于现场研究,敏感性可达感染红细胞内0.0001%。我国学者近年也正进行恶性疟原虫及间日疟原虫的DNA探针的研制,尚有待进一步简化,以利现场应用。

  流行

  疟疾在世界上分布广泛,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是亚非拉广大地区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现在全球仍有1.2亿疟疾患者,带虫者约近3亿;非洲每年还有百万儿童死于疟疾。

  1.疟疾分布 四种疟原虫在世界的分布地区各有不同,间日疟原虫主要在温带地区,但也散在分布于寒带和热带地区。恶性疟原虫主要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别是热带非洲和南美洲。三日疟原虫主要分布在热带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为局部流行。卵形疟原虫分布范围最小,主要在热带非洲西海岸地区。

  在我国流行最广的是间日疟,其次是恶性疟,三日疟患者已极少见,卵形疟仅发现几例。我国疟区分布如下: 医学 全在.线提供www.med126.com

  ⑴北纬33°以北地区,为非稳定性低疟区,主要在靠近河流、湖泊的低洼地区和水稻区。单纯间日疟流行。中华按蚊为主要媒介,新疆北部为麦赛按蚊,南部为萨氏按蚊。疟疾传播期为3~6个月,发病高峰在8~9月间。

  ⑵北纬25°~30°地区,为非稳定性中、低疟区。以间日疟为主,恶性疟存在,偶见三日疟病例。主要传播媒介,平原区以中华按蚊为主,低山和丘陵地区嗜人按蚊更重要,传播期为6~8个月,发病高峰通常在8~9月。

  ⑶北纬25°以南地区,属高疟区,其中山区为高疟区,平原为中低疟区。疟疾广泛存在。四种疟疾均有存在,恶性疟较多见,间日疟次之。主要媒介,山区为微小按蚊和嗜人按蚊,平原区为中华按蚊,海南省山西地区为大劣按蚊。传播期为9~12个月,发病高峰多在6~10月之间。

  ⑷天然无疟区,包括西北和北华的荒漠干旱地区,西南的高寒地区和华北的山区。

  2.流行的三个环节

  ⑴传染源:凡周围血液中存在成熟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都是传染源。间日疟原虫配子体在无性体血症2~3天后出现,恶性疟原虫配子体要在原虫血症之后7~11天才出现。因此间日疟患者在发病早期即可使蚊媒感染。血中带红内期者可经输血传播。

  ⑵传播媒介:全世界450多种按蚊,已报告作为媒介的按蚊不超过20%。我国61种按蚊,能起传播作用的有8种,其中分布广泛的是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局部分布的是大劣按蚊、日月潭按蚊、麦赛按蚊和萨氏按蚊。

  ⑶易感人群:人群中除由于遗传基因决定对某些疟原虫具先天免疫力,及高疟区婴儿可从母体获得一定的抵抗力外,对疟原虫普遍易感。在流行区,成人反复感染的机会多,可呈带虫状态,而易感者主要是儿童。孕妇生理功能特殊,免疫力低,易感疟疾。此外,非疟区的无免疫力人群进入疟区,也为易感者,且可引起疟疾暴发流行。

  3.流行因素

  ⑴自然因素:气候、地形等因素可影响疟疾的传播。地形不同,如山区或平原区,疟疾流行程度不同。尤其气候条件对疟原虫及其媒介按蚊的生存影响甚大,温度低于15~16℃,疟原虫不能在蚊体内发育,一般对疟原虫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温度界限为22~28℃。温度决定疟疾的传播季节和地理分布。雨量影响蚊虫孳生环境,并直接影响蚊媒的种群数量变动。疟疾发病高峰常与雨量有关,雨量的改变可导致疟疾暴发流行。

  ⑵社会因素:社会经济水平,居民文化素质,生活习惯、卫生状况、医疗防疫机构健全与否,以及人口流动等均可影响疟疾的传播和流行。

  4.流行特征

  ⑴地方性:是指疟疾在一个地区经常存在,每年发病率虽有波动,但流行并未间断。传统上以儿童脾肿率作为划分地主主性疟区的指标。凡是2~9岁儿童,脾肿率在10%以下者,为低度流行区;在11%~50%者,为中度流行区;在50%以上,而成人脾肿率亦高(>25%)者,为高度流行区;儿童脾肿率在75%以上,成人脾肿率反而低者,为全疟区。

  ⑵流行区:主要指暴发流行。以发病率(或包括死亡率)较常年水平急剧地成倍或数十倍增长为特征:且具有剧烈地波动状态。其诱因可由于输入传染源,输入传播媒介,大批无免疫力的人群进入地方性疟区或媒介数量异常增加等原因,可在一定地区出现暴发流行。

  ⑶季节性:疟疾流行总是表现明显的季节性。随着地形、气候、媒介及疟原虫种别的差异,疟疾传播季节及其高峰时间亦不相同。在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同时存在的地区,前者的发病高峰时间常比后者更晚出现。

  防治

  我国对疟疾防治的对策是加强和落实灭蚊和传染源防治的综合措施,解决治疗抗氯喹疟药的研制和生产供应,严格执行流行人口疟疾管理制度。执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如以中华按蚊为媒介的地区,采取治疗传染源为主、减少蚊幼虫孳生地为辅的综合措施。在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和大劣按蚊为主要媒介地区,采取防制媒介结合治疗传染源的综合措施。

  1.预防疟疾的预防,指对易感人群的防护。包括有个体预防和群体预防。个体预防系疟区居民或短期进入疟区的个有,为了防蚊叮咬、防止发病或减轻临床症状而采取的防护措施。群体预防是对高疟区、爆发流行区或大批进入疟区较长期居住的人群,除包括含个体预防的目的外,还要防止传播。要根据传播途径的薄弱环节,选择经济、有效,且易为群众接受的防护措施。预防措施有:蚊媒防制,预防服药或疫苗预防。

  预防的药物:常用为氯喹,或乙胺嘧啶+磺胺多辛。不论个体或群体进行预防服药时,每种药物疗法不宜超过半年。

  疫苗预防:由于抗疟工作中存在灭蚊和查寻无症状带虫者的实际困难,近年来对研制疟疾疫苗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70年代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体外培养成功,80年代又发展了制备单克隆抗体和DNA重组技术,为疟疾疫苗制备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用于疟疾疫苗研究的保护性抗原来自疟原虫三个虫期:子孢子疫苗,可能诱导产生灭虫性免疫,以防止感染;裂殖子疫苗,可诱导产生抑制红内期无性繁殖的免疫性,以减轻疾病和降低发病率与死亡率;配子疫苗,可妨碍蚊体内配子生殖,以阻断传播。现在已经开始用人工合成(肽)或应用重组技术制作疫苗。但疟疾疫苗预防尚处于试验阶段。疟疾疫苗的前景,一是发展多抗原混合疫苗,实验证明用多抗原联合免疫的效果明显比各自单独使用为好,因此,从多种抗原中选取其有效表位,在基因或蛋白水平进行组合,制备出多价亚单位疫苗,这是目前疟疾疫苗的重要方向;一是发展抗毒疫苗,该疫苗的基础在于感染宿主能释放过量的细胞因子,特别是肿瘤坏死因子。一些原虫外抗原能刺激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用相应的抗体封闭这些外抗原就可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并能防止脑型疟的发生,这种疫苗对控制疟疾症状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2.治疗 疟疾治疗不仅是解除患者的疾苦,同时也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播。现症病人要及时发现,及时根治。间日疟采用氯喹和伯喹(氯伯)治疗。恶性疟可单服氯喹。对间日疟患者,抗复发治疗可用伯喹。在恶性疟对氯喹产生抗性地区(如海南省、云南省)宜采用几种抗疟药合并治疗方案,如青篙素、咯萘啶与磺胺多辛和乙胺嘧啶合用。

  抗疟药种类很多,按其对疟原虫生活史各期作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1)杀灭红细胞外期裂殖体及休眠子,如伯喹,抗复发作用,也称根治药。乙胺嘧啶对恶性疟原虫红外期有一定作用。

  2)杀灭红细胞内裂体增殖期,如氯喹,奎宁、咯萘啶、喹派,青蒿青及蒿甲醚等,用以控制临床发作。

  3)杀灭配子体,如伯喹,用于切断传播。

  4)杀来孢子增殖期,如乙胺嘧啶,可抑制蚊体内的孢子增殖发育。

  3.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 流动人口增加是导致我国南部地区疫情波动、恶性疟疾例扩散、引起点状疟疾爆发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云南、海南、广东、福建、湖南等省近年由于流动人口增加,输入大量传染源,引起局部地区疟疾暴发流行。所以要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工作。可按卫生部等颁发的《流动人口疟疾管理暂行办法》的精神,根据法发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或条例。对严重流行区,应把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列入本地区的疟防计划。

  4.坚持疟疾监测 疟疾防治取得成效,必须加强疟情和蚊媒的监测。监测和防治措施是疟疾防治工作的两大组成部分。监测的内容包括死亡率、发病率、爆发的疫情报告、个案调查、现场观察、媒介情况、人口及环境调查等。在确定防治策略、实施相应措施之后,就要进行监测,以考核防治效果,完善防治策略,并巩固防治成果。

  5.我国的抗疟成就和面临的艰巨任务。近30年来,我国疟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1970年疟疾发病人数为2411万,1990年减少至11.7万,1992年发病人数为7.4万人。70年代我国中部疟疾发病率较高的苏、鲁、豫、皖、鄂5省,1981年发病人数为263.7万,1992年为1.57万。主要疟区除广西自治区和湖南省发病率回升外,其余14个省、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992年全国无疟疾病报告或发病率在10‰O以下的计2612个县,疟疾流行区范围逐渐缩小,流行程度降低,发病率和发病人数是建国以来最低水平。这是广大专业人员和基层防疫人员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克服各种困难所取得的;此外也与广大农村居民生活程度提高,防蚊条件改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有关。

  但是,南部地区近几年来有不少省、自治区疫情回升。恶性疟疾例扩散,引起点状疟疾暴发流行,恶性疟原虫对多种抗疟药产生抗性,疟疾死亡病例增多,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不严,因此南部地区,其中海南和云南两省是我国当前最严重的疟疾流行区和疫源地,疟疾流行未得到有效控制。疟疫防治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如部分地区工作人员对疟防工作产生松劲麻痹思想;疟防经费不足,严重影响防治措施的实施;专业机构减少,专业队伍不稳定,基层卫生组织不健全,存在重治轻防,使疫情漏报,各项疟防措施难于落实。因此广大疟区疟防工作面临严峻局面。尤其是我国南部诸省与东南亚国家毗邻,近年来,贸易往来频繁,东南亚是高度疟疾流行区,人员的交往,不少疟原虫的带虫者经常不断地进入我国,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这是我国未来抗疟的一大难题,需要解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