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疾病诊疗 > 正文: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 中医治疗诊断方法/治疗方药方剂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

  
疾病名称(英文) congenital defect of gastric muscle
拚音 XIANTIANXINGWEIBIJICENGQUESUN
别名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先天性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是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的病因之一。
中医释名
西医病因 有关病因学说,各家见解不一,尚不能解释所有病例。①胚胎发育学说:认为系由胃壁肌层在发育过程中发生障碍所致,发育不全或过慢就会遗留肌层缺损。或由于贲门部及胃大弯的扩张较速,可使该处肌层断裂而致缺损,②局部选择性缺血学说:认为在围生期呼吸障碍,低体温、低氧血症时,可产生局部选择性缺血现象。这是一种代偿性血液重新分布的防御反射。当某些重要器官如大脑、心脏发生缺氧时,其他器官如胃肠道的血液就部分被转运到大脑和心脏,从而使这些器官的血液供应相对减少,发生坏死穿孔的危险性增加。③胃内压增高学说:认为胃内压迅速增高,因为内压上升时过度伸展力的物理作用,使贲门部大弯侧的胃壁变薄,加以在大弯侧近胃底部的环肌裂隙较大,因而易于破裂。④溃疡学说:认为可能与新生儿在某一时期的胃酸增高而发生溃疡有关。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病理 胃壁肌层的缺损部位均在胃前壁大弯侧,缺损的范围大小不一,缺损处仅由粘膜,粘膜下层及浆膜层构成。粘膜呈粉红色或灰色,边缘不规则,在与正常胃壁交界处肌层中断,无炎症反应。穿孔的直径大小不一,大者自贲门至胃窦部,小者仅1cm左右。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在穿孔发生前无明显前驱症状。穿孔通常发生在1周以内,多数在生后3—5d。穿孔后症状为突然气急,发绀和呼吸困难,或面色苍白,四肢花纹,有休克表现。腹部高度膨胀,腹壁水肿,浅表静脉怒张,有轻度腹肌紧张,呈现腹膜炎征象。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X线检查显示气腹或液气腹,其特征是胃泡消失,不见胃内气体和液面,而肠道充气正常。腹腔穿刺亦可帮助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至今死亡率仍然很高,从70年代的63%—50%降至目前的33%—25%。
并发症
西医治疗 对于新生儿胃穿孔病例,积极处理腹膜炎及中毒性休克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术前加强体液和呼吸管理。手术方法作穿孔缝合术或胃壁修补术。
中医治疗
中药
针灸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历史考证 先大性胃壁肌层缺损:1943年首先由Herbist描述,1950年Leger报告第一例手术成功,至今死亡率仍然很高,从70年代的63%—50%降至目前的33%—25%。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