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断与防治猪病发病阶段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发病阶段: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临床诊断与防治

感谢大夫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防治


-----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胃肠道传染病。以秋始、冬春加剧和夏少为主要特点,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为主要临床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子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最高,成年猪发病和死亡较少。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会给我国的养猪业发展造成很大的损失,应引起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养猪场的高度重视。  一、病原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该病毒存在猪的各个组织器官、体液和排泄物中,但以病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和肠系膜淋巴结含毒量最高。猪传染性胃肠炎只有一种血清型,与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无抗原相关性,与犬冠状病毒和传染性腹膜炎病毒有抗原交叉关系,因此犬、猫被认为是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携带者和传播者。广大猪场应多消毒,少养犬、猫。  二、流行特点  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其他季节偏少。这有可能与病毒存活和扩散所需的温湿度及光照条件有关;与猪的易感性有关(一些免疫抑制病、子猪先天性发育不良等);与人的行为因素有关(在北方一些猪场甚至一些规模化猪场,在冬春季节只注意保暖,不注意通风和消毒,氨气过浓,再加上饲料霉变,导致子猪发病率增高;与犬、猫及种猪的常年带毒和排毒有关。此病在新疫区流行广,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老疫区则相应较低,呈地方性流行或间歇性地方性流行。  三、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短,传播迅速。眼观病死猪脱水,皮肤暗紫、僵硬,在猪场基本上不隔圈传播。子猪先发病,以呕吐、灰黄色水样腹泻和迅速脱水为特征,这中间以哺乳子猪发病最为典型,且消瘦、死亡迅速(达100%)。不死的哺乳子猪,形体消瘦,被毛无光泽,站立不稳。育肥猪被毛粗乱,颜色发暗,皮肤因脱水而缺乏弹性,其厌食、呕吐、腹泻的症状不是很明显,表现为一过性。个别怀孕母猪发病可导致流产。泌乳母猪发病后,出现温度偏高、厌食、少乳或无乳,同时也加剧了哺乳子猪的死亡。各阶段病猪的粪便中均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或生料,腥臭难闻。  四、病理特征  剖检哺乳子猪和育肥猪,主要表现急性卡他性胃肠炎,胃内充满未消化的凝乳块或混有黄色、淡绿色胆汁的饲料,胃底黏膜充血、出血,如红布;肠内充满气体或灰黄色饲料,特别是空肠段肠壁薄而透明,缺乏应有的弹性;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部分猪脾脏背面有斑点,突出于表面,肾脏、肺脏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和间质增宽。小肠黏膜绒毛变短或萎缩。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综合诊断。注意与大肠杆菌病、轮状病毒病、流行性腹泻等相区分。大肠杆菌病主要指子猪黄、白痢,轮状病毒病主要发生在2月龄的子猪,流行性腹泻在发病时间上比传染性胃肠炎要早。还可通过血清学、组织学显微镜观察等加以区分。  六、综合防治  (一)预防措施。1.免疫。入冬之前做好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的免疫工作。2.防范。在没发生过猪传染性胃肠炎的地区,注意引种安全;在本地区周围有本病流行的猪场,场内禁养犬、猫,定期消毒;注意饲料卫生和运输车辆的消毒。3.药物预防。可采用中升壹号(植物血凝素)、强效双奇磺(复方甲磺酸培氟沙星)每2周按说明拌料饲喂1~2天。  (二)治疗。目前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但采用以下方法对防止并发感染及治愈有很好的疗效。1.取中升黄芪多糖可溶性粉100克加100公斤水,让病猪自由饮用3~5天。2.用中升壹号和强效双奇磺或氟乐肽按0.1%的比例拌料,让病猪自由采食3天。3.用亚卫庆大霉素、抗病毒1号肌肉注射,每天1~2次。要对症治疗,以防止脱水及酸中毒和继发感染为治疗原则,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呕吐,腹泻,消瘦
-----

做好疫苗接种,保温,消毒,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