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圆环病毒病治疗养猪疾病问答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疾病问答:猪圆环病毒病治疗

猪圆环病毒病治疗
-----
【 病原】 猪圆环病属于圆环病毒科,本科有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有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鹦鹉嚎羽病毒和猪圆环病毒等。本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70 ℃ 可存活15 分钟,56 ℃ 不能将其灭活。【 发病特点】 目前本病在我国呈流行性发病,故望广大养殖户加以重视。( l )本病多与细小病毒病、蓝耳病、猪瘟、气喘病等混合感染。( 2 )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如消化道、呼吸道等,尤其消化道是木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临床症状】 繁殖障碍猪圆环病毒n 型可导致母猪返情率增高,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所产 仔猪 断奶前死亡率上升。公猪感染圆环病毒11 型后,可通过交配传染给与配种母猪,从而导致其繁殖障碍。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通常发生于8 一18 周龄的猪,病猪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至41 . 5 ℃ ,皮下水肿。皮肤出现紫红色病变斑块,在会阴部和四肢最为明显,这些斑块有时会相互融合。在极少情况下皮肤病变会消失。也有的病变表现为猪的后躯部位出现紫红色疲血、淤点或淤斑。可视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出现黄色胸水或心包积液。肾脏呈肾小球性肾炎和间质性肾炎,表面可见痕血点。常见症状还有严重下痢和呼吸困难,以及被毛粗乱。间质性肺炎主要危害6 一14 周龄的猪,发病率为2 %一30 % , 死亡率为4 % - 10 %。眼观病变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颜色呈灰红色。有时可见肺部存在fl 型肺细胞增生区和细支气管上皮坏死并含坏死细胞碎片的区域,肺泡腔内有时可见透明蛋白。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多发于6 一8 周龄仔猪,发病率为20 %一60 % ,死亡率为5 %一35 %。仔猪断奶后2 一3 周出现以咳嗽、呼吸困难、逐渐消瘦、死亡率和淘汰率均显著升高为特征的疾病。病猪发热(一般不超过41 ℃ ,食欲减退,继而出现消瘦、被毛粗乱、皮肤苍白或黄疽、呼吸困难等症状。个别猪眼睛有分泌物,腹泻,肘关节和膝关节肿胀。圆环病毒n 型可致使感染猪的免疫力大大降低,从而为其他病毒或病菌的人侵创造了条件。如圆环病毒与蓝耳病病毒协同作用,使猪继发感染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时,从而使病猪出现体温升高、充血性皮疹、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由于这些细菌所产毒素在本病发生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可引起猪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 病理变化】 多数患猪呈现多器官、广泛性的病理损伤,肠系膜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异常肿大,肺部有灰褐色炎症变化,肝、脾、’肾、胰、小肠和结肠也常有肿大及坏死病变。【诊断】本病的诊断必须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的病原或抗体检测相结合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沦。最可靠的方法为病毒分离与鉴定。【 治疗】 用抗生素治疗猪圆环病毒病无太大的效果,仅能减少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1 )仔猪用药:哺乳仔猪在3 、7 、21 日龄注射三针长效土霉素,断奶前1 周至断奶后1 个月,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加康”400 克,断奶前后各饲喂1 周。( 2 )母猪用药:在母猪产前1 周和产后1 周,在每吨饲料中添加“加康”400 克,或在母猪产前、产后各7 天,按每吨饲料中添加1 . 2 千克利高霉素,2 . 5 千克15%金霉素,150 克阿莫西林进行饲喂。【 预防】( 1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实行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和混群制度,减少环境应激因素,控制并发感染,保证猪群具有稳定的免疫状态,加强猪场内部和外部的生物安全措施,购猪时保证猪来自清洁的猪场是预防控制本病,降低经济损失的有效措施。( 2 )做好猪主要传染病的免疫工作:猪圆环病毒病与其相关 猪病 的发生还需要另外的条件或共同因素才得以诱发临床症状。目前世界各国控制本病的经验是对共同感染源作适当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所以做好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气喘病和蓝耳病等疫苗的免疫接种,确保胎儿和吮乳期仔猪的安全是关键。因此根据不同的可能病原和不同的疫苗对母猪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 3 )人工被动免疫:可采取血清疗法。从猪场的育肥猪采血(健康的淘汰种猪血最好),分离血清,给断乳期的仔猪腹腔注射。( 4 )自家疫苗的使用:猪场一旦发生本病,可把发病猪的内脏加工成自家疫苗,据临床实践,效果不错。但现阶段有两种观点:一是母猪和断奶仔猪同时免疫,优点是免疫效果快,基本在1 一2 月内能控制本病;缺点是如果灭活不彻底,将使本病长期存在。二是只免疫断奶仔猪,优点是免疫安全性好,基本不会使本病长期存在;缺点是免疫效果慢,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控制本病。( 5 ) “感染”物质的主动免疫:“感染”物质指本猪场感染猪的粪便、死产胎猪、木乃伊胎等,用来喂饲母猪,尤是初产母猪在配种前喂给,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如有一定抗体的母猪在怀孕80 天以后再作补充喂饲,则可产生较高免疫水平,并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这种方法,不仅对防治本病、保护胎猪和吮乳猪的健康有效,而且对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也有较好的效果。但使用本法要十分慎重,如果场内有小猪会造成人工感染。( 6 )药物预防:预防性投药和治疗,对控制细菌源性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是非常可取的。但是至今本症引起相关猪病的病原和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因此还不能完全依赖特异性防治措施,只能同时开展有效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药物预防方案可以试用:① 仔猪用药:哺乳仔猪在3 、7 、21 日龄注射3 次长效土霉素,每次0 . 5 毫升,或者在1 、7 日龄和断奶时各注射头抱嚷吠0 . 2 毫升;断奶前1 周至断奶后1 个月,用支原净(50 毫克/千克)+金霉素或土霉素或强力霉素(150 毫克/千克)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毫克/升)饮水。② 母猪用药:母猪在产前1 周和产后1 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 100 毫克/千克)+金霉素或土霉素(300 毫克/千克)。( 7 )综合防治计划① 分娩期:仔猪全进全出,两批猪之间要清扫消毒;分娩前要清洗母猪和治疗寄生虫。② 断乳期:猪圈小,原则上一窝一圈,猪圈分隔坚固;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并有与邻舍分割的独立粪尿排出系统;降低饲养密度、增加喂料器空间、改善空气质量、批与批之间不混群。③ 生长育肥期: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空栏、清洗和消毒制度;从断奶后猪圈移出的猪不混群;整个育肥圈猪不再混群。
-----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疫苗接种,饲料中添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多维,板青颗粒
-----

用氟苯尼考,黄芪多糖,盐酸多西环素,电解多维拌料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