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医案辩证用药之痤疮、痔疮20121018讲课纲要
    

医患杂谈:医案辩证用药之痤疮、痔疮20121018讲课纲要

痤疮
    肺胃郁热 结于面颐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是发生在颜面、胸背等处的毛囊皮脂腺的炎症性丘疹。多见于青春期男女,中年妇女偶有患病。
   好发于青春期的男性和女性,男性略多于女性,但女性发病早于男性。有80-90%的青少年患过痤疮,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退或痊愈,个别患者也可延长到30岁以上。虽然痤疮是有自愈倾向的疾病,但是痤疮本身以及痤疮治疗不及时引起的瘢痕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需引起关注。痤疮好发于面颊、额部、颊部和鼻唇沟,其次是胸部、背部和肩部。痤疮皮损一般无自觉症状,炎症明显时可伴有疼痛,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粉刺:包括白头粉刺和黑头粉刺。是与毛囊一致的圆锥形丘疹,不发红也不隆起与皮面,数量少则不易察觉,用手可以触及含在皮肤中的米粒大的皮损。可为闭合性的,也可为开放性的。开放性粉刺顶端呈黄白色,也可因色素沉积形成黑头粉刺。可挤出头部为黑色而其下部成白色半透明的脂栓。粉刺是痤疮的早期损害,加重时可形成炎症丘疹。  2. 丘疹:可为粉刺发展而来的炎症性丘疹,皮损为红色丘疹。  3. 脓疱:可在丘疹的基础上形成绿豆大小的脓包。  4. 囊肿结节:如果炎症继续发展,可形成大小不等的暗红色结节或囊肿,挤压时可有波动感。
  皮损特点为色红或稍紫暗的高出皮肤的皮脂腺分泌过多的丘疹、结节、脓疮、脓肿、囊肿或疤痕疙瘩,有的在囊口处有黑头粉刺,挤压后可排出豆腐渣样物体。有的只显潮红,可密集成片,自觉有痒感,常因不由自主地习惯性地挤压,使丘疹扩大,质地变硬,更有甚者,因炎症扩散,囊胞肿大,而形成瘤型、疤痕疙瘩型痤疮。《太平圣惠方》中即称为痤、面施、面徽、酒刺。《外科正宗》称为肺风粉刺。 初起红色,久则肉匏发肿。
  痤疮发生的原因种种,因人而异。包括内分泌失调、药物过敏、饮食辛辣海鲜、外敷化妆品对皮肤的刺激、螨虫感染等。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汗出见湿,乃生痤痱。“”劳汗当风,寒薄为擞。“《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谓:”火郁之发,民病疡痹。“《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鼻中谓:”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渣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面部是足阳明胃经、冲脉、任脉之所过,又肺主皮毛,故其症与肺、胃、冲、任关系非常密切。汗出时见风,寒邪搏击,毛孔收缩,汗出不畅,郁则为痤为痹。过食炙博辛辣,嗜膏粱厚味,脾胃湿热上蕴结于阳明皮腠,则鼻准红赤紫肿,久而成为鼻赘。青春期,女子三七,男子三八,正是”肾气平均“之期,内分泌极为旺盛之时,敷布失司,郁于络腠,则面颐、胸前冲任部位多发。
  《灵枢·刺节真邪》谓:”邪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故风胜则痒,热胜则肿,湿胜则为疱。
 
   总之,血分瘀热,毛孔闭塞,湿热郁于面部、胸膺,是形成痤疮的主因。为此,宜凉血清热,渗湿消痤治之。
  案一:面部痤疮张某,女,22岁,工人。
  1985年10月10日初诊:两颐满布高出皮肤色红轻度痒感的丘疹与小结节,触之碍手。自诉1984.年春面部起丘疹,色红,高出皮肤,痒甚,挤压搔抓,用力搓擦,丘疹非但不消散,反而质变硬,颗粒由小变大,形成结节。有的溶合成片。涂”肤轻松软膏“一时减轻,三五日后丘疹复起而质地变硬,结节增大。拟清瘀消痤之剂。
  方药:
  归尾18克赤芍15克丹参15克丹皮15克紫草仁12克山楂18克三棱9克莪术9克枇杷叶12克泽泻15克生薏米30克甘草6克10月26日二诊:痤疮小结节已变软,丘疹缩小,满面紫暗之色已有变浅消散之处,色显红。上方去三棱、莪术,加大青叶15克,桔梗10克。
  11月3日三诊:疹已消退,痤疮之痕色已变淡。仍宗上方加白蒺15克。继服而愈。
  案二:酒渣鼻江某,女,35岁,干部。
  1993年4月2日初诊:鼻准部红赤1年。因挤压,可见明显开放之毛孑L,有欲成鼻赘之状。余无不适。虽无酒癖,却喜食辛辣,胃口特好。皮科诊为玫瑰痤疮,服灭滴灵、外敷均无效。拟清胃消痤之剂。
  方药:
  当归15克生地18克生白芍15克 花粉15克知母15克川连5克丹皮15克山楂20克桃仁5克栀子9克大黄6克泽泻20克生薏米30克牛膝15克另以大黄10克、栀子10克合红霉素调敷患处。
  4月10日二诊:痤疮之色变浅呈淡红色。上方加丝瓜络12克以清络消痤。
  1月而愈。
  按语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春痘“,男女畏之。欲速除而收效微,危害反剧。本能性地挤出疹内容物,因毛囊挤压而使炎症扩散,仍不罢手,还不甘心,此时再去求医,则较晚矣!涂抹消疮膏、化斑美容霜,汗孔因涂抹更加闭塞,湿热之邪,血分沉渣不能外散,郁于皮腠,散之无力,回渗瘀满而不行,则发而成疹,成结,先软,渐变硬。本来随年龄增长、内分泌的协调可以自愈的病,因于挤挑、涂擦而更增剧。有的因嗜味辛辣海鲜美味,使胃中湿热壅结,壅滞于阳明经络而发病。故痤疮要早期治疗,绝对禁止挤压,戒辛辣及饮酒。宜少食脂肪、糖类,多食蔬菜瓜果,保持大便通润,则阳明不致结热,脂肪不致溢出。
  健康老人陈盛甫所作的《健康歌》中有”冷水洗脸,热水脚浴,饮食有节,五味咸宜,多吃蔬菜,少吃油腻“的经验。头为诸阳之会,阳气上越,故面不恶实,冷水洗之,热不上浮,热水浴脚,下肢血流增速而可引热下行,促进气血周流,自无气血郁于面部之弊,则痤疮亦无形成之由也。此外尚需注意,慎用碱性皂类,不涂化妆品,痤疮亦可向愈。
   0、肝经湿热案:杨某,35岁。婚后一年阳事日衰,举而无力,平时嗜酒,阴囊潮湿,曾服温肾壮阳药后,口舌生疮、口苦、面生痤疮,脉弦滑,舌苔黄腻。此属湿热内盛,流注肝经,宗筋弛纵。治宜泄肝经湿热,苦味坚阴,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克、栀子6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15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甘草3克、地龙10克,另用羚羊散每日一支(每支05克)。服药7剂,痤疮、口苦渐消,改用龙胆泻肝丸合汤剂,柴胡10克、白芍10克、枳壳10克、炙蜈蚣2条、地龙10克、甘草6克。4剂后性机能明显好转,阴茎勃起达10分钟,嘱再进4剂,以巩固疗效。
  0、慢性肾小球肾炎案于某,男,14岁,1984年4月3日初诊。
   主诉:腰膝酸软乏力,蛋白尿2年。
   病史:患儿于1982年4月4日始全身出现弥漫性皮疹,经某职工医院诊断为“猩红热”,用青、链霉素治疗后皮疹消退。4月9日检查尿常规:蛋白(++),白血球3~5个,红血球0~1个,确诊为“猩红热并发肾炎”。给予对症处理后,复查尿常规:蛋白仍为(++),白血球6~9个,红血球4~5个,并有颗粒管型。又到市儿童医院、中医院,用中西药配合治疗,但病情一直未见好转。
   现症: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纳差,溲黄,大便稍干,近来面生痤疮。
   诊察:舌尖红,舌苔白薄,脉细滑。检查尿常规:蛋白(++),白血球0~1个,红血球1~2个。
   辨证:病起于烂喉痧之后,毒热内蕴血分,伤及肾阴,精血暗耗,故腰膝酸软,尿蛋白一直不消失;肾虚及脾,是以脾气亦虚,故纳差气短乏力;而近日面生痤疮,溲黄,便干,舌尖红,脉细滑等均系阴虚火旺,血热生疮之候。
   治法:补肾健脾,清热凉血利湿。
   方药:黄芪15克,生地15克,茯苓15克,山药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山萸肉10克,炒白术10克,车前子(包煎)10克,连翘20克,赤小豆20克,白茅根20克,焦三仙30克,7剂。
   二诊:饮食增进,精神好转,面部痤疮减少,余无变化,舌脉同前。复查尿常规:蛋白(+),白血球0~1个,上皮细胞0~1个,前方尚合度,原方继进7剂。
   三诊:神倦乏力较前又有好转,唯大便仍干,近几日尿意不尽,周身燥热,晚上低热,体温372℃,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稍数,复查尿常规已正常。此系阴虚燥热之象,原方加知母10克,黄柏10克,蒲公英30克,以增强滋肾阴,除燥热之功。7剂。
   此后以原方增损,继服28剂,基本治愈。
   数月后又因不慎感冒出现低热,复查尿蛋白(+),白血球3~4个,仍遵前方法调理而愈,以后未见反复。
   [评析]小儿急、慢性肾炎,中医属于水肿病的范畴。但此案始终未出现浮肿,主要是由于烂喉痧后毒热内伤肾阴,精血受损,以致出现蛋白尿及红、白血球等。中医认为病久阴损及阳,故脾气亦虚,故用益肾健脾之法,方用芪术六味汤化裁。方中六味地黄滋补肾阴;芪术、三仙益气健脾助运;赤小豆、车前子补肾利湿;连翘、白茅根清热凉血解毒。进14剂后而诸症减,第二卷358尿检蛋白基本消失,后又出现燥热乃肾水不能济相火故也,故原方加知柏滋肾水以济相火,蒲公英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后以原方增损连服28剂而病基本治愈。数月后又因感冒而出现低热,复查尿常规有少许蛋白及白血球,仍以原法化裁调理而痊愈。
-----------------------------------------------------------------

  痔疮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受压迫,阻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
  肛垫下移学说   在肛管的粘膜下有一层环状的有静脉(或称静脉窦)、平滑肌、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的肛管血管垫,简称“肛垫”。起闭合肛管、节制排便作用。正常情况下,肛垫疏松地附着在肛管肌上,排便时主要受到向下的压力被推向下,排便后借其自身的收缩作用,缩回到肛管内。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后,肛垫则充血、下移形成痔。  静脉曲张学说   从解剖学上看,肛门静脉系统及其分支直肠静脉都无静脉瓣,血液易于淤积而使静脉扩张,加之直肠上、下静脉丛壁薄、位浅、抵抗力低,末端直肠粘膜下组织又松弛,都有利于静脉扩张,若加上各种静脉回流受阻的因素,如经常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及盆腔内巨大肿瘤等,都可使直肠静脉回流发生障碍而扩张弯曲成痔。肛门腺及肛周感染也可引起静脉周围炎,静脉失去弹性而扩张成痔。
  肛门部位受冷、受热、便秘、腹泻、过量饮酒和多吃辛辣食物,都可刺激肛门和直肠,使痔静脉丛充血,影响静脉血液回流,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此外,年高体弱、久病体虚、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劳累过度等都可以诱发痔疮的形成。
  内痔   内痔的症状:发生在肛管齿状线以上的为内痔,内痔一般不痛,以便血、痔核脱出为主要症状,严重时会喷血、痔核脱出后不能自行还纳,还有大便困难、便后擦不干净、有坠胀感等。  外痔   外痔的症状:外痔的症状外痔位于齿线以下,主要表现为肛缘皮肤皱襞突起,红肿热痛、水肿、有压痛,排便时疼痛加重,并有少量分泌物,有的可伴有全身不适和发热。  混合痔   混合痔同时有内痔和外痔的表现,主要症状为直肠粘膜及皮肤脱出、坠胀、疼痛、反复感染为主。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游为痔。”痔疮之发生,固是肛门或内或外之筋脉充满缓解,但其不必因于饱食,而较多是因于人之“久坐”所致。
  痔疮生于肛内者,今谓之“内痔”;生于肛外者,今谓之“外痔”;肛内外皆生有者,今谓之“混合痔”。其有出血者,有未出血者。今人有谓《金匮要略》中“赤小豆当归散”所治“先血后便”之“近血”为“痦疮下血”,以当归活血,赤小豆芽疏利以决壅滞。唐代孙思邈治疗痔疮,则以“槐”为主药,包括槐花槐角、槐树白皮五倍子外用治疗痔疮有较好效果。民间有用“蛇莓”一把,洗净,煎汁,外以熏洗、内以口服而治愈者。古今所吃菜蔬中,蔚蓄、鱼腥草,皆有治痔之功效,按其常法做菜,供痔疮患者经常食用,成为药膳,以治其痔。上述各方,皆无用药痛苦。
  至于痔疮之手术治疗,在我国至少已有约二千五百年历史。据《尸子》卷下记载,秦惠王有痔疮,就是善于外科手术的医询给治愈的。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说:“便血;有热者,必痔。”是故痔疮患者当忌食辣椒大蒜、酒等辛辣温热之物。
    《金匮要略》有远血与近血之分:“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沥主之。”此因中气虚寒,不能统摄,血渗于下。又"F血,先血后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病因湿热蕴结大肠,灼伤血络迫血下行,疽痔,即今所谓痔疮。痔疮生于肛门内外,在肛内者名日内痔,在肛外者日外痔。多由平索湿热内积,过食辛辣燥烈食物,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或经常大便秘结,或妇女I临产用力过甚,或久痢等原因,以致浊气瘀血斑注肛门所致.主要症状为块物突出,疼痛,出血等,甚则溃烂如疽,故日疽痔。


-----------
先学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