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唐福安老中医,病友等您看彩排
    

岐黄密室:唐福安老中医,病友等您看彩排

一张没有送出的请柬牵挂当年曾被悉心医治过的病人的心

      2006年国庆节过后,17名浙江省老干部艺术团的演员满载着首都与河北人民的赞誉,从北京飞回杭州。此行,他们带着自编自演的节目《一双草鞋》分别在河北西柏坡和北京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参加《中华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演出》,荣膺剧本创作和演出一等奖。

         回杭州的第二天,艺术团团长诸益华老师就给记者打来电话,激情之余提到了一桩缠绕心头的未了心愿:“我一直期待着一位特殊的观众能够来观看我们的演出,可惜我打听不到他现在在哪里,是否还活着……” 原来诸老师惦念着的,是杭州市中医院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唐福安。

     8年前,诸益华老师不幸患上了两种疾病:“干燥综合征”和“膝关节退形性病变”。前一种疾病使她口中无唾液,无论喝多少水,口、舌、腭之间互相粘连影响张口;而后一种疾病又导致她成了跛脚,左膝疼痛难忍,走路一拐一拐。这对于一个舞台总指挥来说,是“击中要害”的疾病啊,自己发不了声还怎么指挥200号人唱歌?自己都站不直还怎么在舞台上打拍子? 就在这时,诸老师的助手张敏华听说唐福安医生医术高明,待人和善,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排队挂号。

     据张敏华回忆,慈眉善目的唐福安老中医腰板笔挺,眉毛、耳毛都有白须外勾,很像仙翁。他给病人察脉时表情温和,先是一段拉家常的问诊,在患者情绪放松的状态下,慢慢地向你了解病因、症状、家族遗传病史等等,然后给你一句宽心的话:“没关系,吃了我开的药,你会好起来的!” 而对诸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唐老对“煎药”有特别交待,他反复关照:“撮得的中药一定要拿回家煎,先用冷水泡上一小时,再放在药罐里煮开15分钟,然后用文火慢炖。有几种药要提前10分钟入罐……”

     诸老师相信唐老的诊断,在坚持长达7个月的治疗后,她发现自己变精神了:“你听,我的‘破嗓子’又能重新‘吊高音’了,我唱给你听,啊……啊……我都73岁了,站在舞台上指挥大合唱《长征组歌》,你看得出我拐腿吗?” 在节目《一双草鞋》中饰演卫生员的何美菊也勾起了一段她对唐老的感激之情。13年前,36岁的何美菊因自身免疫功能的疾病,高烧一直不退。唐老第一次给她察脉时,脱口而出:“你的脉搏真弱啊!”但很快,唐老就宽慰她说:“放心吧,吃了我开的药,你的病会好起来。” 何美菊至今记得唐老对她做的“双手合圆”的手势,唐老说:“自己回家熬药一帖分做两回煎,白天晚上各一次,熬成一小碗刚好,过量了,冲淡药力;太少了,剂量送不到全身。你这么年轻,一定要把身体调理好!晚上绝对不能在10点以后睡觉。平时做事,别人用10分力,你花5分力……”

     何美菊按唐老的医嘱,坚持喝了8周的中药,花了三四百元,逐渐调理好了免疫功能,身体强健起来。她说,“如果找到了唐老,我也要向他谢恩。” 国庆前,当诸老师编剧的《一双草鞋》要赴京演出时,她有一个强烈的心愿,希望邀请唐福安老中医来看看他们临行前的彩排。

     然而就在诸老师的助手张敏华拿着请柬再次来到杭州市中医院时,却找不到坐诊的老先生,医院里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唐老都90岁了,早就不能看病了!” 唐老怎么啦?他生病了?还是……诸老师希望借助钱报,找到这位来自民间,现在又不知散在民间何处的老中医。 为什么一位年已九旬、早就该退出舞台的老人这样牵挂老百姓的心?我们的寻访由此展开了。如果你有与唐老接触过,有感人的医患故事,你有特别想对他说的话,你可以到http://qb.zjol。com。cn钱报网络版上留言。或者你致电85311226、85311233。


唐福安行大医者解苍生疾苦

“病友牵挂名老中医”报道引来读者共鸣 “精于专业诚于品德”的医风感动几代人
  编者按 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困扰医者的问题,孙思邈早在1000年前就给了我们标准答案——“大医精诚”。所谓行大医者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然而只有具备精诚者,可承大医之名。“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
  在漫漫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上,出现了一代又一代“名医”,例如:扁救世济人敢于直言,华佗则是广施人道不分贵贱,孙思邈则是为民救世的精诚,李时珍遍尝百草著书济世,而叶天仕却是谦逊好学树医德…自古以来行医者便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将“大医精诚”奉为圭臬,更是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上述的名医均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

  昨天本报A12版刊发了一群六七十岁的病友牵挂国家级名老中医唐福安的报道后,唐福安的工作单位杭州市中医院,以及唐老的邻居告诉了我们他现在的情况:他病了,已经陷入深度昏迷

  而更多读者连线本报热线,那一段段深情的寄语感动着我们……于是,我们记者兵分两路,一路前去医院探视,一路采访唐老家人、弟子和病友。我们迫切想知道:唐老的医术如何?是怎么行医的?唐老为人上有什么特别值得病友惦记的细节?为什么一个90岁的老者淡出医生岗位许多年,还会有那么多的病家牵挂他?

  “天堂鸟”捎去钱报祝福

  带着钱报读者的问候,昨日记者前往唐老病房探视,送去了一束鲜花(2支“天堂鸟”象征幸福祥和、4朵“百合花”象征高贵纯净、10朵“玫瑰”象征我们对唐老的崇敬之情),唐老儿子唐旭收下了鲜花。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里,静静地躺着这位一辈子从医,妙手回春挽救了无数人生命的国家级名老中医唐福安先生。形容瘦削的唐老现在已经无法开口说话,也无法辨认亲人了,只有一起一伏的呼吸还在表明他微弱的生命征象。唐老正在做血透,医生说他隔天做一次血透,从6月11日住院至今,与病魔整整搏斗了4个月。近来,90高龄的唐老由于老年病综合征,全身出现衰竭,医院正在竭力抢救。在此期间,杭州市人大、市政协、省中医药管理局、市卫生局以及唐老所在的杭州市中医院领导等纷纷前去探望。

  行医66年,89岁惜辞岗位

  据唐旭回忆,父亲最后一张处方是在2005年4月30日开给了桐乡的一位农民。那天下午,唐老坐在椅子上3个多小时没有起身,他一连看了13名患者的病,最后给这位桐乡农民诊断出疑难杂症,开出方子,并对一群陪同来的农民弟兄说:“明天是五一节,祝劳动者快乐!”

  这是89岁的唐老最后一次门诊。回家后他感到身心俱疲,在亲属的再三劝说下,才勉强同意告别医生岗位。此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儿女们除了轮流去看望他之外,特地找了一位阿姨伺在唐老身边照料起居。“然而即使在那样的日子里,爸爸也会瞒着我们,情不自禁地支撑着病体去医院转一转,渴望给病人看病。强迫他脱下白大褂对他来说是很残酷的……”唐旭说着,拿出一叠病人联系卡递给我们:“喏,这里许多病例都挂在老爷子心里呢。”

  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

  在采访时,市中医院的医生说,唐福安身上既体现了我国几千年来医疗卫生界的传统美德,也反映了当代医疗卫生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

  唐福安1917年12月出生于杭州,1935年考入浙江中医专科学校,后转入上海新中国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前身),1939年毕业。此后,他开始了长达66年的行医生涯。早年随师沪上名医朱鹤皋先生悬壶于沪山西路吴泰山药店,在学校及名师指导下,他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经纬》及《神农本草经》等进行认真学习,还博览《东恒十书》、《景岳全书》、《丹溪心法》、《临床指南医案》等,对中医内、妇、儿科临床打下扎实的基础。

  1942年血气方刚的唐福安回杭执业,当时穷人有病痛都熬着,他特设免费施诊赠药之举,规定每天免费赠药达10人之多,甚受贫苦人称赞,求医者日众。

  1952年唐老与著名中医叶耀南、陈桐封先生等参加庆春街联合诊所清河坊分诊所坐诊。1956年应卫生局应聘参加全民医疗机构工作,到杭州市中医院行医至今。1982年被评上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我省当时一共12人,1983年被省卫生厅评为浙江省名老中医,1990年被评为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唐老69岁那一年,光荣加入了他渴望已久的中国共产党,他视为无尚光荣!入党第二年就被授予市卫生局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毛泽东的白色石膏半身像恭恭敬敬地供在家中。

  精于咳嗽哮喘诊治

  在临床66载的实践中,唐老对中医内、儿、妇科都有极深造诣,但最擅长的是咳嗽、哮喘、温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他还特别善于在看病中琢磨,发表了“暑兼寒湿症的诊治”、“附子临床的应用”、“ 唐福安治哮八法”、“ 唐福安咳嗽十三法”、“察脉诊断早期妊娠”、“癌肿的起因和防范”、“如何预防中风”等20余篇论文,部分已编入《浙江省名医临床经验选集》、《中华名医特技集成》、北京《名医名方》等刊物。他与助手一起研制的《唐福安喘咳电脑系统》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1990年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他研制的“蝉贝合剂”、“山耳合剂”在治疗咽喉炎、支气管炎的临床实践中取得好的疗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无偿提供给市中医院做成汤剂。

  名气非一日之功

  怎样的医生才是名医呢?在唐老工作单位杭州市中医院办公室主任胡国光眼里,名医不是靠评选出来的,是约定俗成的。只有作风正派、医德医风高尚、临床经验丰富、中医基础知识扎实的医生,才会被群众认可,才称得上是名医。胡国光与唐老共事20多年,他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80多岁时,唐老还挤公交车到医院来坐诊,一定不要单位派小车接送。有几次自己生病了,同事们像哄小孩子一样哄他住院,但是一眨眼,他又溜出病房,一天不接触到病人,他就心里发慌,所以寻到他家里去的病人,全是免费看病。

  据唐老夫人回忆,病人摸到仙林桥家里,都是吃中饭或吃晚饭前后的时间,唐老总是吃不好饭。他往往把饭碗往旁边一推,脉枕就拿出来搭脉了。老夫人说,唐老还在市中医院上班的时候,最多的时候半天就有60多号病人来看毛病,有一阵子唐老的胃病犯了。习惯照顾丈夫饮食的夫人想了一个办法,早上临出门,给丈夫灌好一保温杯的热牛奶,这样中午病人多吃不了饭时,还可以就几块饼干垫垫饥。为此保温瓶都摔坏了好几只。

  先生的一些弟子向记者透露,唐老没什么“经济头脑”。比如他不会为回扣而套着某种药开给病人。先生名气大了,很多人经常找到他家里看病,他总是来者不拒,并且分文不收。先生总是把钱看得很轻,而把名誉看得很重。他在乎的不是我今天收了多少挂号费、诊疗费,而是我唐福安经手的病人给治好了。他常叨念着,他这一辈子,问心无愧,最不能让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

  悬壶济世,这四个字是在先生心中是如此根深蒂固。当他年纪大了,医院怕他出差错而不再让他看病时,他着急了。一次次去医院“闹”:“我要看病”,几乎就成了祥林嫂。昏迷前夕,他的记忆已经开始出错,思维开始混乱,但他从不忘记他的门诊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总是准时来到医院说,“今天是我的专家门诊,今天是我的儿科门诊,快点,我的病人在等我。”

  杭州政协秘书处退休的韩朝锦老人说:“在我眼里,这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种感动。我想他不是把医生作为一个职业,而是当作他唯一的信仰。这丝毫不损于我对他的评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中医。”

  无保留传授李芬芳

  家传、师授是中国历代中医代代相传的主要方式,老一辈的中医大家,就是通过这两种形式继承先辈的经验,把它发扬光大。与唐老同一辈的中医,大都后继有人,唐老也有几个得意弟子。

  现为杭州市中医院小儿科主任的黄金城主任医师就是唐老的“科班”得意门生。这位医术精湛的医生已是杭州市级名中医,谈起老师他一脸崇敬。

  他是从1991年开始向唐老学习的。在学习的三年里,唐老的医德医风对他影响很大。他说:唐老是个非常和善的人,从不和人脸红,重病人来时,他会优先替他诊断。他从来不拒绝任何病人,即使已经挂满号了,但只要有病人来找他,他就会一直加号再加号,所以我们在跟他一起看病时也时常拖班。忙的时候,就买个面包填肚子。

  据黄医生回忆,遇到现代医学技术的问题时,唐老都会和弟子们共同讨论。有一次,唐老根据患者症状诊断一位患有胃炎的病人,但病人在吃药后效果不明显。我们在对患者的检查报告进行详细的分析后发现,那位患者的胃炎伴有胆汁反流的症状。针对这样的症状我们首先把胆汁反流控制好,这样胃炎也就康复了。这说明唐老非常谦虚,并不端着权威架子。

  市中医院退休主任医师陈智新1975年跟唐老做学徒至今,已结下30年的师生缘。她对记者说:“先生很淳朴,尤其少见的是,先生从医这一辈子,几乎从来没和病人红过脸,没和病人闹过什么纠纷。”最著名的有“一骂一烦”。

  “一骂”是说“先生方子拿到药店要被人骂”,抓药的人爬上爬下,弄得灰头土脸,可最后却赚不到什么钱。因为先生开的药都很便宜。通常7帖药只要四、五十块钱。他很少开一些贵重的药材,说这样才能让大多数老百姓看得起病。有些病人主动要求先生开一些补药,先生经常耐心地对他们说,“你这个身体,不适合进补。”

  “一烦”是指弟子“烦”先生。先生给病人看病很仔细,特别是首诊病人,一点一滴都问得很详细,开完药方之后总要千交代、万交代,什么东西要忌嘴,不能吃。所以他一个早上能看的病人不多。这就苦了替他抄方的徒弟。一遍遍地听,耳朵都起茧了。      


病人眼中的仙翁 ——唐福安看病目睹记

 唐老在杭州仙林苑住了一辈子,老百姓认为他有“仙人之慈目,仙人之善心”,所以尊称他为“仙翁”。


■百草园里的便民诊所
  说来有缘,记者与唐家有20多年的交往。上世纪80年代初,唐老一家住在杭州仙林桥直街25号,这是一个很大的墙门,有石窟的门洞,有一段石板路,里面住着很多户人家。只要在仙林路的巷口问“唐福安家住哪里”,就有人熟门熟路地把你领到这个墙门朝右拐最里面的几间“贫房”。
  说它“贫”,是因为我第一次看到有这样的房子:走起路来,四面的板壁会颤抖,楼上踏步声声钻耳,头顶一把吊扇“咕咕”直响,好像随时会砸下来。以至于后来我带很多人去看病,在巷口就给朋友打“预防针”:“唐老的房子毛破勒,但他医术蛮好的。”省得别人由此生疑。

  唐家最富裕的是破屋前面有一个院子,种着许多中草药,而唐老的眼睛是永远不看破板壁,专看这些绿色植物的,在乔迁新居前,他对自己的老宅始终充满感情:“空气好,病人天井里坐坐,看病方便。”

  唐家屋内一张桌子,既是吃饭的地方,又是唐老看病的台子。居民的很多疑难杂症,就是在这里诊治的,其中许多是孤寡老人,唐老开了方子,还要买药送给他们。唐家也由此成了向居民免费开放的便民诊所。

    ■到唐家看病不收分文
  我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唐家四代同堂,究竟有多少人口。印象中,到了唐家站在院子里喊:“唐医生!唐医生!有人找你看病!”叫喊声刚落,就能听到一阵脚步声,唐老缓缓地走下楼来给患者看病。
  20多年来,我带无数人去看病,无论中午、晚上,双休日,从来没有遇到唐氏庞大的家族中任何一人对患者不礼貌,而唐老始终坚持不收分文。老先生总是很体谅地对患者说:“医院里挂不上号?没关系的,反正我不午睡,眼睛眯一会儿就好了。”如果是晚上,他会说:“我年纪大了,迟点睡没关系的。”

  看中医常常要复诊,连续几次登门下来,有些患者过意不去,总想买些东西表示谢意,然而这对唐老来说,是一个最重的“心里包袱”,千方百计要推辞。在一个炎夏,他踩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满头大汗地拿着几张冷饮票找到我家,要我转送给患者(因为患者上门求诊时曾买了一串香蕉给他)。这事之后,我对所有去看病的朋友都叮嘱:“千万别送东西,否则让唐老更吃力。”
■许多毛病是吓出来的
  以我20多年的目睹,到唐老这里看病的人,没有一个是哭丧着脸跑出来的。不管你是什么疾病,他总会在看似不经意的聊天中释放你的紧张,给你十分信心和一套适合你的保健知识。
  唐老看病的习惯动作是,先让你的手搁在他亲手缝制的脉枕上,大约半个多小时,搭搭左手,再搭搭右手,然后对着窗外光线,反复看你的舌苔进行诊断。有时候他还会跟你聊上一圈,老底子杭州怎么怎么的……他说“这个时候病人的心跳、血压都会稳定下来,搭脉就比较准。”

  给老年人看病,唐老的常用语是:“你以为恶病这么容易生呀?许多毛病是吓出来的。我看过,你没有大问题,喝点中药调理调理。七补八补不要补,公园跑跑,不要生气,不要瞎想,还会有什么病?”唐老的这套治疗方案管不管用,我没有考证过,但我亲眼所见,许多老年患者非常喜欢听这样的话,觉得“入耳”,毛病都好了一半。

  唐老的专家门诊是小儿哮喘,但是儿童半夜磨牙、啼哭、盗汗、惊吓、不肯吃饭、多动、暴躁、发育迟缓等杂病,家长都会来求助唐老。一般来说,小孩子看到医生有本能的恐惧,有的会哭闹着躲避。但他们看到白眉毛翻翘的唐老,会被他迷住。身穿白大褂的他是这样问话的:“告诉老爷爷,你今天喝了多少可乐?让我看看你的牙齿,是小白的白,还是你的白?乖,再把舌苔伸出来……来,靠在我的大腿上,鼓出你的小肚皮,让我摸摸里面有几条巧克力虫虫?”小孩子一个个都会被摸得痒得笑翻,诊断也就结束了。唐老给儿童开处方,通常会关照家长:“现在的伢儿病是吃出来的,焐出来的。天不冷,穿这么多干啥?还有,乱七八糟的洋快餐、巧克力、可乐雪碧等饮料最好是不碰,甜食尽量少吃。”有家长说孩子吵着要吃,没办法。唐老批评说:“你怎么能够让伢儿牵着鼻子走!现在规矩不做好,下回有的苦头吃!”

  对于那些目减肥,要求开泻药的年轻女性,唐老的态度会凶一点:“你以为‘一把骨头’好看啊,轻飘飘的,风都要吹了去。我看看是有适量脂肪的姑娘儿漂亮。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不要作出毛病。身高减100,是你体重的公斤数。超重了,你再来减肥!”

  如果你同唐老接触过,有感人的医患故事,你有特别想对他说的话,你可以到http://qb.zjol。com。cn钱报网络版上留言。或者致电85311226、85311233。
呼唤“大医”
■知 白
  少时贫病,好药吃不到,好的医生却遇到过几位。
  那时我所在工厂特约劳保的那家街道卫生院,是一些“问题医生”的下放之所。这些医生,或家庭出身不好、或自己就是右派……背上,是早就被踩上了一只脚的。我曾亲见一位革委会领导像训犯罪分子一样开会痛斥他们。会后,这些医生摘下高帽又无事一样坐下来给我们看病。其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中医和颜悦色,“望闻问切”尤其细心。我吃了他开的七帖药,困扰多时的顽症霍然而愈。

  “医为仁术”。从那天起,我记住了隋唐名医孙思邈的这句话,也知道了医生也有“大”“小”之分。

  何为大医?孙思邈在他的名著《大医精诚》中有精辟的论述。

  首先要有“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是学医、行医的根本目的,舍此,则必步入迷途。中国的读书人从来就是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目标的,所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就是这种人生观的体现。但试问我们今天的学医从医者,有几个还怀有这样的理想?从早些年的“四个轮子一把刀,白衣战士红旗飘”,到今天的“医院大门朝南开,有病无钱莫进来”……铜臭正在把我们不少医务人员的心灵腐蚀。

  其次治病要“不问贵贱”。现在上医院看病,“病人递名片”,“医生看牌头”的现象已屡见不鲜。一些医生不是看病配药,而是察人施诊,碰到官家、大款,就嘘寒问暖,看见下岗职工,则满脸冰霜。患者有为官为民、有钱缺钱的差别,但医生看病,却不能有嫌贫爱富的念头。

  三是要“不分亲疏”。认识的与陌生的一个样,亲戚与路人一视同仁。如此简单的要求,不要说开刀配方,就是在“候诊不插队”这样的小事上,我看现在也鲜有医生能完全做到。

  最后是“勿避险恶”。孙思邈认为,一个真正的医生,在碰到疑难险症时,“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应当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一心施救。”动手术不拿红包,这是医务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但为了救死扶伤,连自家的名誉地位、身家性命都不顾,这才是“大医”的风范。

  除了道德准则,还须辅以行为规范。孙思邈从“眼、耳、口、心”诸方面对践行“大医”提出了具体要求:医生出诊到了病家,即使“绮罗满目”,也“勿左右顾盼”;纵有“丝竹凑耳”,也不要分心视听;主人用美味佳肴款待,你也别贪吃,应“食如无味”;病家准备了丰厚的酬金犒劳,你也别贪心,要“看有若无”。

  过去出诊尚如此,而今坐堂复如何?

  真是医生不少见,“大医”知多少?

  现在,大学扩招,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医科生毕业,医生的队伍是大大地壮大了,但好的医生,特别是像唐代名医孙思邈所称的“大医”,即高超医术与高尚医德两相结合的典范,却相对稀缺。

  北京军区总医院的华益慰算是一个,可惜的是,他已离我们而去。

  本报追寻到的杭州市中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唐福安也当得起这样的称号,但他年已九旬,正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与死神抗争。

  日前,浙江省老干部艺术团的阿姨们虚席以待,盼望着唐老能来观摩她们的演出,那祈盼的眼神,令人感动。她们钦佩的不光是唐老妙手回春的精湛医术,更是怀念他春风化雨般的高尚医德。

  人间呼唤“大医”!
心里装着病人,医术就会提高
20岁的后学和90岁唐福安的虚拟对话
  本报讯 20岁的周菲菲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大四学生,一个20出头的小姑娘。从今年4月起,浙江中医药大学准备编著一本《浙江现代中医药名家集》,要收集60多位名老中医的资料,周菲菲也参与其中,负责编写其中的8位国家级名老中医。
  周菲菲并没有直接接触过唐老,唐老的相关素材,她是通过唐老的儿子唐旭了解的。“我印象最深的是,病人要挂唐老的号,凌晨两三点就得去排队,有些从外地过来的病人,根本挂不上号。如果没有号子,就得再等一天,住一个晚上多花几十块钱,唐老不想病人多花这些冤枉钱,所以只要病人跟他说是外地的,他就给他们加号,所以每次工作总要拖到下午两三点。因为这样,唐老总顾不上吃午饭,得了胃溃疡。”

  接触了七八个名老中医,这个学中医的大学生为这些老一辈中医的精神所感动:“一个感觉,为伊消得人憔悴!”周菲菲说,在他们学校,大一新生进来的第一课,就是学习唐朝名医孙思邈《千金方》中的“大医精诚”,就是学习作为一名医生所必须具备的医德。“学习只是一个过程,对医德到底能体会多少,这说不好,但这次能和这些名老中医交流,和他们的病人交流,我真正体会到这些老中医为病人付出很多。曾有一位老中医告诉我,‘心为病人想,医术也会提高’,这是老一辈中医的精神写照,也是我们下一代中医所应该具备的。”

  周菲菲是一个有心的学生,在去年的时候,她在学校办了一个社团,叫“名人研讨会”,已经整理过一些名老中医的资料。这个来自浙江富阳的小姑娘从小就多病,靠吃中药康复身体,所以她从小就喜欢闻中药的味道,高考的时候填报浙江中医药大学,想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周菲菲说,她非常热爱中医,在她看来,当一名合格的医生,医术固然重要,但医德更重要,这一点,她从那些名老中医身上得到了证实。周菲菲也坦言,学中医太苦,如果自己的子女没有从小就接受中医的熏陶,她一般不会让子女学中医。

伤花怒放    三百群众为大医唐福安送行

  本报讯 原省卫生厅厅长张承烈来了,杭州市中医院董陆院长来了,唐福安老先生的同事们来了,老伴在子女的陪伴下来了,坐轮椅的老人和残疾人来了,远在东阳、金华农村的患者来了,受唐老大医精神感召的人来了,与他相识和不相识的人来了。

  昨天下午两点半,数不清的挽联花圈张挂在杭州市殡仪馆天下第一殿的灵堂里,伤花怒放。在“唐福安同志追悼会”黑色横幅两旁,悬挂着两条情深意切的挽联:“无论你走多远,我们都能看到你的笑脸;无论你走多久,我们都能听到你的声音。”300多人的送行队伍,汇成了痛的河,爱的海。

                     儒医精神 源远流长

  本报10月11日A12版、12日A15版、13日A14版、15日A13版、20日A13版、21日A7版连续报道了人民的好医生、国家级名老中医唐福安先生的事迹及病逝的消息,连日来,到唐老曾经所在的工作单位杭州市中医院及唐老家里悼念的各界领导和患者络绎不绝。昨天中午,本报记者精心准备了一只鲜花花篮送到唐老仙林苑家中,代表钱江晚报读者,供奉在他的遗像前。一条条沉痛的挽联和素色的花蓝从二楼家门口一直排到了楼下的巷口。

  仁心仁术,慈爱为怀。杭州市中医院院长董陆在悼词中说:“唐福安的一生是仁心仁术、慈爱为怀的一生,他正直勤奋、治学严谨。即使在年迈体弱之际,仍常常惦记着病人,经常来医院,穿一穿白大褂,看一看他曾经工作过的诊室,他对工作的眷恋让我们记忆犹新。儒医精神,源远流长。”唐老长子唐旭代表家人致辞:“爸爸的谆谆教诲永远记在我们心中,他的大医大德像一面镜子永远映照着我们,提醒我们怎样做人。”

                 远行路上 有爱相随

  良医有魂铸就大义,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追悼会现场,那一朵朵小白花闪闪烁烁,是唐老魂牵的患者的泪花呀。双目失明的傅文涛赶来了,他说自己从1952年起,就与唐老做邻居,“唐伯伯每天下班回家说一段报纸上的新闻给我听,他是我的眼睛和光明。他一生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患者的事,没有一次医疗投诉或者事故……”;65岁的潘素英指着一大圈佩带着小白花的男女老少说:“我们都是唐老的邻居,今天我们全都赶来为唐老送行,他的品行感动的何止是我们墙门的人,而是全社会的几代人啊!”

  从省科技厅退休的陆保衡、王珍香老夫妻率两个高高大大的儿子佩戴着小白花向唐老遗体三鞠躬,老二说:“我1岁的时候生了场急病,差点死去,是唐伯伯妙手回春,救回了我。我们和唐伯伯由医患关系变成朋友关系,常年走动,是他给了我们现在一个完整的大家庭。今天我把公司出差的时间推迟了,一定要赶来给唐老送行。”

  畲族人兰汉森,在丽水市庆元中医院工作,前天就从丽水赶来为老先生送行,“三年前我在唐老这里实习时,他坐在我身旁,一张张亲自给我检查开出的方子,找出了不少差错,他非常仔细、和蔼,教我们怎样为医,恩师是我一生的榜样!”

                     中医传承 生命相托

  清者自清挥袖去,心底无私当从容。原省卫生厅厅长、现省中医药协会会长张承烈在追悼会现场对记者说:“唐福安身上有三点令我感动,一是高超的医术,二是毫无保留地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骨干,三是为人忠厚,与世无争,不搞是非,一心事业。”

  一代大医陆续走了,中医传承的现状不容乐观。杭州市中医院小儿科主任黄金城主任医师是唐老的“科班”门生,现已是杭州市级名中医。黄金城说:“我跟师傅20多年,从1991年起,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我和董明耀医生正式定为他的学术继承人,学到了许多精湛的医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悲观论调,认为中医只能治慢性病,起保健作用,不能治急症、传染病。其实我国多少次传染病的流行,像乙脑就用了中医整体辨证的方法取得成功。我觉得说中医不如西医灵,是因为他中医没学好。现在的中医良莠不齐,像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优秀生多半到不了临床岗位上,许多毕业生知识面狭窄,四大经典没有融会贯通,不能很好理解中医内涵。最主要的,中医成才比较慢,需要文火炖,35岁冒出来,45岁成才,全靠临床积累。但现在急功近利者甚多,如果唐老地下有知,也会焦急的啊。”

  一位位大医渐行渐远,留给我们温暖又牵挂的背影,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中医怎样传承和升华?今天才刚刚破题。



来源:钱江晚报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