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细辛用量小考
    

本草求真:细辛用量小考

作者:赵慧辉   侯  娜

      中医业内人士均知“细辛不过钱”这句古训。2000年药典也规定,细辛用量1克~3克,多数临床医生不敢超越这一规定范围,有的甚至干脆弃细辛而不用。细辛真的这么可怕吗?我们先来找寻一下这句古训的源头。
  
      据本草文献,“细辛不过钱”之说源于宋代陈承的《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用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述陈说:“(承曰)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可见,李时珍虽然是收录陈承的,但他还是将“半钱匕”改成了“一钱”。隋唐以后,“一钱”约合现在的3克。至此以后,“细辛不过钱”之说逐渐成为中医临床用药的一条清规。但陈承的原意是指细辛散剂(单用末)的一次用量,如果不论单用还是合用、入汤剂还是入散剂、研粉与否,而一概将细辛用量限制在一钱范围之内,是后人的一种误解。
  
      尽管如此,古代医家也有相反的观点,如张隐庵、张锡纯、陈修园等。陈修园在《神农本草经读》即质疑说:“近医多以此语忌用,而不知辛香之药,岂能闭气?上品无毒之药何不可多用?”“方书之言,类此者不少,学者不善详察,而遵信之。”
  
      早于陈承的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应用细辛的汤剂有20首,其用量多为三两,且并未言及禁忌。虽然汉代的剂量考证未达成共识,有考证一两约为15克的,有考证一两约为3克的,但按少的算,根据《伤寒论讲义》:“一两折合一钱(3克)”,“三两”折算为现在的计量单位,约为9克。唐代的《千金要方》所载附子散,细辛(入汤剂)用量六两(隋唐以后,一两约合现在的30克)。宋代《和剂局方》之加减三五七散,细辛用至一斤八两。明代《证治准绳》之滑氏补肠汤,细辛用量为三两。今之医家也有大量不拘古训应用细辛,而获取良效的例子。可见,细辛入汤剂用量不应拘泥于一钱(3克)之内。
  
      我们再来看一下细辛的药用部位。宋代苏颂在《本草图经》中说:细辛“其根细而其味极辛,故名之细辛,二、八月采根,阴干用。”《本草衍义》亦言:其“极细直,深紫色,味极辛”,并言“细辛,用根。”其他诸多本草学著作,如《别录》、《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和剂局方》、《本草求真》、《雷公炮制论》等,均认为药材细辛,或去双叶,或去苗芦,均取须根入药。可见,细辛因根细味极辛而得名,根是细辛的极辛部位,也是入药部位。事实上,直到50年代,细辛入药一直用根。早在沈括的《梦溪笔淡》中就曾有大量例子说明:“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埋,未可妄用”。但是,现代药材细辛的入药部位已变为全草。据现代研究,细辛的全草与根,挥发油的含量有显著差异。所以古今细辛的药材已有质的不同,如果仍照搬古代“细辛不过钱”的理论,显然不在情理之中。
  
      另外,细辛入汤剂,安全性要远远高于散剂。《本草新编》有言:“细辛,止可少用,而不可多用,亦止可共用,而不能独用。多用则气耗而增痛,独用则气尽而命丧”。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智华等人的研究,细辛全草经不同时间煎煮后,其煎液中挥发油含量随煎煮时间增加而降低。细辛在煎煮三十分钟后,其毒性成分黄樟醚的含量能大大下降,不足以引起中毒。故细辛“单用末”,应遵循“细辛不过钱”之说,而入汤剂则可适当加大剂量。细辛在临床使用中多入汤剂,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受“细辛不过钱”的束缚,以致影响了细辛应有的功效。
  
      大量的事实说明,在现实条件下,“细辛不过钱”之说已不再适用,它既不符合临床实际,又束缚了医者的手脚。不同的用药环境就应当有不同的用药标准。“细辛不过钱,过钱就危险”,这条界律也应当改改了。
相关文章:
细辛常用量之我见
作者:白长川,曹魏,张文辉

      现代教材越来越“畏细辛如虎”。如<中药学讲义>第1版、第2版教材定细辛用量为2.5~ 10g,<中药学>第4版定为5g,第5版定为3g,以至于2000年药典规定:细辛用量为1~3g,成了地道的“不过钱”。考“细辛不过钱”之说最早源于宋代陈承<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用即气闷塞不通者死”。明代宋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述日:“(承日)细辛非华阴者不得为真,若单用末,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闷塞不通者死”,并将“半钱匕”改成“一钱”。以宋明时期度量衡来计算,“一钱”约合现在的3g。细辛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君药120种内,虽未言用量,但可“久服”。继此以降,善用细辛者,张仲景实为翘楚。观仲景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应用细辛22处17个处方,其用量以三两为多见。虽然对汉代剂量的考证至今仍争论不休,有1两约为3g、5g、15g之别,但即使按<伤寒论讲义>:1两折合1钱(3g),“三两”折来也大约要9go 目前来说,大多医家也都支持这种换算,郭子光在<伤寒论汤证新编>、王占玺在<张仲景药法研究>、焦树德在<用药心得十讲>中都采用了这样一种折算方式。据关庆增等对243例使用乌梅汤病案的药量统计,细辛最大用量为15g,作用为温“藏寒” ;对使用小青龙汤治疗的医案350例资料统计,细辛的最大用量为40g,取其温肺散寒、涤痰化饮;对315例使用麻黄细辛附子汤病案的统计表示,细辛的最大用量为30g。以使寒邪外出、通彻表里、温经散寒。在这些方剂中,统计资料又显示细辛的常规用量多为3~9g。
   
     现代药理表明细辛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它的挥发油,大剂量的挥发油可使动物呈兴奋,继而出现麻痹,随意运动及呼吸运动逐渐减弱,反射消失,终因呼吸麻痹而死亡。这种挥发油的含量取决于细辛的剂型,如细辛散剂在4~5g时就使人产生胸闷恶心等不良反映;溶剂类型,如醇浸出剂的毒性明显高于水煎剂;水煎剂时取决于细辛的煎煮时间,如细辛煎煮30min之后,其毒性成分黄樟醚的含量已不足以引起中毒反应;另外还有细辛的用药部位。<本草纲目>言细辛因根细味极辛而得名,并指明但以根为入药部位。但是,据<中药大辞典>、<中药学>第七版,现代细辛的入药部位已变为全草。药理研究表明:细辛的叶与根,挥发油含量具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古今细辛的药材已不可同日而语。继续照搬“细辛不过钱”显然不合情理。进一步对陈承的原意的理解是指单用细辛根末一次的用量,如果不论单方还是复方、入汤剂还是散剂、煎煮时间的长短等,而一味的将细辛用量限制在一钱之内。就是对“细辛不过钱”的一种误解。
   
     笔者认为还有几点值考虑:现代的野生细辛道地药材少见,种植的细辛全草药材据抽样调查大多是“叶全而根残”,其挥发油成份必然明显偏低;现代人的营养、体质、寿命较古人要明显超越,接触各类药物的机会也多于古代人,因此对药物的耐受力也偏强;复方时煎煮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使细辛的挥发油成份遭到破坏。因此,笔者于临床中,恒用细辛1O~15g于水煎剂中(50min以上),治愈各种风湿病、头痛三叉神经痛、咳喘、鼻炎等患者数百例,疗效卓著而未见有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的。因此,大量的事实说明,在现实条件下,以细辛3g入复方,实为“隔靴搔痒”,药不能尽病而反令细辛倍受责难。所以,入水煎剂细辛的常用量当以1O~15g为宜。至于单用散剂,“细辛不过钱”仍可为是。

参考文献:
[1] 关庆增.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M].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485
[2] 关庆增.伤寒论古今研究[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987
[3] 丁涛.中草药不良反映及防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85

</FONT

[ 本帖最后由 梁知行 于 2008/1/1 20:40 编辑 www.med126.com]
-----------学习了!谢谢!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