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规模养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治疗e养猪咨询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咨询:规模养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治疗e

规模养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与治疗e
-----
一、猪蓝耳病的概述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病,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高致病性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 50%,母猪流产率可达30%,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二、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  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传播迅速。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猪均感染。易感性有一定差异,种猪、生长猪和育肥猪症状较温和。母猪、仔猪症状较严重,仔猪致死率可达 80%~100%。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主要传染源,感染猪能大量排毒,如鼻分泌物、粪便、尿液中均含有病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且长期向体外排毒。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与消化道传播——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发现的病例较少。当健康猪与病猪接触时,如果饲养密度过大、圈舍潮湿、空气不流通、寒冷、阳光不足、频繁调运、天气突变等都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与流行;特别是大型养猪场该病发生较多,传播快,舍外散养传播速度慢。 母猪产前一周发生早产、流产或生产成绩下降,环境越差,感染越快,1~3个月后重复发生,呈持续感染,流行期一般70~100天,最长4~6个月。病初呈大流行性传播,有明显“跳跃式”传播,无明显季节性,春季多发,仔猪冬季严重,母猪常年发病。继发细菌及支原体等感染使症状加剧,死亡率增高。  三、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病原体多经接触传播,感染猪和康复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可以通过鼻、眼分泌物、胎儿及子宫甚至公猪的精液排出,感染健康猪。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或公猪的精液经生殖道在同猪群间进行水平传播,也可以进行母子间的垂直传播。风媒传播在本病流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气源性感染可以使本病在3公里以内传播。新疫区常呈地方性流行,而老疫区则多为散发性。口、鼻的感染可能是自然感染的途径。康复猪通常不能再发生感染。  四、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潜伏期为4~7 d,自然感染一般为14 d左右。母猪发病首先表现为精神倦怠、厌食和发热。妊娠后期易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持续一段时间后出现重新发情现象,往往引起母猪不育和产奶量下降;少数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一过性血斑。有些发病母猪后期出现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2~28 日龄仔猪最易感,症状明显,发病率可达l0%。死亡率高达80%,早产仔猪在出生时或几天内死亡。大多数仔猪表现为呼吸困难、肌肉震颤、后肢麻痹、共济失调、打喷嚏、嗜睡,有些病仔猪耳发紫,躯体末端皮肤发绀。育肥猪主要表现为眼睑肿胀、结膜炎、腹泻肺炎症状,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公猪感染发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打喷嚏、精神不振、呼吸急促、运动障碍、性欲降低、精液品质下降、射精量减少。  五、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病理变化  猪蓝耳病可见其耳尖、四肢末端、尾巴、乳头和阴户等部的皮肤呈蓝紫色;病程稍长者,可见整个耳朵、颌下、四肢及胸腹下均呈现紫色,耳壳等部的表皮有水泡、破溃或结痂,头部水肿,胸腔颌腹腔有积水。  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发生于肺脏,主要以间质性肺炎为特点。眼观,肺脏膨满,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点状出血,尖叶和心叶部有灶状肺泡性肺气肿并见淤斑,肋膈面间质增宽、水肿,有红褐色淤斑和实变区。肺切面上见血管断端有凝固不全的血液,支气管断端有少量含泡沫的液体。镜检,肺组织以多中心性间质肺炎为特点。病初,炎灶内浸润多量巨噬细胞和小淋巴细胞,肺泡上皮和受累的支气管上皮脱落,肺泡膈的增生变化较轻,形成卡他性肺炎的变化;很快,肺泡隔中的结缔组织明显增生,淋巴细胞浸润,肺泡隔增厚,肺泡腔变小或消失,被增生的结缔组织所取代,形成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变化。所产死胎或弱仔猪胸腔内有大量清亮液体。  其他器官的病变,除了一些非特异性变化外,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小血管通透性增大或发生纤维素性坏死而引起的水肿;另一是于继发性感染的有关病变,如继发霍乱沙门氏菌感染时,可见有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时,则肺脏病变加重,常伴发有纤维性肺炎病变;继发链球菌或伪狂犬病时,则还出现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或非化脓性脑炎等变化。  六、规模猪场猪蓝耳病的诊断  (一)病理表现  剖检2头病死猪:死猪的颌下、肺门、肠系膜、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明显水肿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膀胱积尿,黏膜出血;肾脏质脆、被膜易剥离,表面散布针尖样出血点,切面出血;胃底部黏膜出血;肝脏瘀血、肿大,脾脏肿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心外膜、心肌严重出血,心内膜出血;肺充血、水肿,肺小叶间质明显增宽,手感肺脏有捻发音,切面流出许多泡沫样液体,部分区域发生实变;脑膜充血。  (二)实验室诊断 1、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病猪心脏、肝脏、淋巴结、脾脏、肺脏、肾脏、大脑等组织器官,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心脏心肌纤维间见严重充血、出血,并有少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部分心肌细胞发生颗粒变性,表现为急性出血性心肌炎。肝脏明显充血、出血,肝细胞肿胀、颗粒变性,间质有散在的炎性细胞浸润。淋巴结充血、出血,淋巴窦和淋巴组织周围有大量的红细胞,表现为急性出血性淋巴结炎。脾脏广泛性充血、出血,淋巴组织灶状坏死,白髓区尤为明显,表现为急性坏死性脾炎。肺脏严重充血、出血,支气管及动脉周围间质显著增宽,结缔组织增生,其中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明显增厚,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肺泡腔变窄或消失,有的肺泡腔中有淡红的浆液渗出,其中混有少量淋巴细胞和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表现为弥散性急性间质性肺炎。肾脏显著充血、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发生颗粒变性,肾小管腔变得不明显,肾小管之间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表现为急性出血性间质性肾炎。脑血管高度充血、水肿,血管周围有多量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形成“袖套现象”,有的神经元发生变性、坏死,周围有胶质细胞聚集形成“卫星现象”。胶质细胞大量增生,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脑炎病变。  2、细菌分离培养  从病猪肝脏中分离细菌,以普通琼脂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培养基进行培养,于37℃恒温箱中培养12~24小时后,结果未见细菌生长。
-----

做好免疫
-----

做好疫苗接种和消毒
-----

学习了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