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名族首页  |   藏族医学  |   蒙古族医学  |   维吾尔族医学  |   苗族医学  |   傣族医学  |   瑶族医学  |   考试宝典  |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名族医药 >> 瑶族医学 >> 瑶族医药 >> 正文:求跛 -瑶药黑木耳、云耳药物说明书
    

求跛

  
一级分类
常用植物药
二级分类
分类
求跛
年份
jiouh mbuov
别名
黑木耳、云耳
来源
木耳科植物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的子实体。
形态特征
子实体形如人耳,径约10厘米。内面为暗褐色,平滑;外面为淡褐色,密被短柔毛。湿润时呈胶质,干燥时带革质。子实体簇生一丛,大小不一,上表面子实层中的担子埋于胶质中,担子分隔,常由4个细胞组成,每个细胞有1孢子梗伸出,孢子梗顶端各生1担孢子。
生态分布
寄生于阴湿或腐朽的树干上,可人工栽培。产于广西大部分省份;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县市;越南也有。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晒干或烘干备用。
性味
味甘,性平。
功效
止咳,凉血止血,降血压。
传统应用
治肺虚咳嗽、衄血、咯血、吐血、便血、血淋、崩漏便秘高血压、血痢、疮。
用法用量
15~对克,水煎或蒸服或研粉开水冲服。
方例
1.高血压、脑血管硬化 求跛(木耳)15克,清水泡开,加冰糖蒸1~2小时,睡前连汤一起服。
化学成分
1.木耳 含木耳多糖[1]。从子实体分离的一个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55000,由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葡萄糖醛酸等组成,其摩尔比为0.14:0.045:0.17:1.00:0.61:0.44[2]。菌丝体含外多糖[3]。还含麦角甾醇,原维生素D2[4],黑刺菌等[5]。生长在棉子壳上的木耳含总基酸11.50%,蛋白质13.85%,脂质0.60%,糖6622%,纤维素1.68%,胡萝卜素0.22ms/kg,维生素A1.76u/g,维生素B10.88mg/kg,维生素B211.4mg/kg及各种无机元素:钾1.98%,钠0.055%,钙0.28%,镁0.23%,0.0017%,铜6.3×10-6,12×10-6,锰26×10-6,磷392mg%等[6]。 2.毛木耳 含植物血凝素,相对分子质量约23000[7]。含木耳毒素Ⅰ、Ⅱ,系蛋白结合多糖[8]。从子实体中得到2个多糖,APPA和APPB,前者的相对分子质量约12000,后者约70000[9]。 3.皱木耳 在液体培养中生长,产生膜复合体,其中有地衣酚,荔枝素,苔色酸,藻纹苔酸,红粉苔酸和反丁烯二酸原冰岛农酸酯[10]。
药理
1.对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  黑木耳多糖能增加小脾指数、半数溶血值(HC50)和玫瑰花结形成率,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转化等。木耳菌丝体250mg/kg,连续7d小鼠腹腔注射能明显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400mg/kg、800mg/kg皮下注射,共7d,使环磷酰胺引起的半数溶血值HC50减少恢复正常[2]。
2.降血酯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木耳煎剂30g/kg,连续灌服20d,木耳多糖28mg/kg连服8d,均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和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提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总胆固醇比值,且有降胆固醇作用。木耳多糖180mg/kg灌服可防止高胆固醇引起的小鼠高胆固醇血症的形成[3,4]。每日在喂胆固醇同时,加喂黑木耳2.5g/只,共90d,有降低血浆胆固醇、过化脂质(LPO)、血栓素A2(TXA2)的含量,提高前列环素/血检索A2(PGI2/TXA2)比值,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5]。
3.延缓衰老作用  每日给家兔黑木耳25g/只,共90d,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氧自由基,肝、心脑组织脂褐质,血浆过氧化脂质,血浆胆固醇含量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提示黑木耳可能通过降血浆胆固醇,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脂褐质的形成,以维护细胞的正常代谢,显示有延缓衰老作用[6]。
4.抗溃疡作用  黑木耳多糖以每日70mg/kg灌,连续2d,能明显抑制大鼠应激型溃疡的形成;以每日165mg/kg灌胃,连续12d,能促进醋酸型胃溃疡的愈合,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影响[7]。
5.抗菌作用  木耳中分离的黑刺菌素有抗真菌作用[8]。
6.毒性  黑木耳多糖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789.60mg/kg±92.19mg/kg[1]。
化学成分参考文献
[1]周慧萍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5):303。
[2]夏尔宁等:《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88,20(6):614。
[3]Cavazzoni V,et al.Ital J Food Sci,1992,4(1):9(C A,1993,118:18929z).
[4]Huang Buban,et al.Mycologia,1985,77(6):959(C A,1986,104:106239r).
[5]丁恒山:《中国药用孢子植物》,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1。
[6]Yin Cuiling,et al.Shipin kexue,1985,72:54(C A,1986,105:59660e).
[7]Yagi Fumia,et al.Agric Biol Chem,1988,52(8):2077.
[8] Kim Ha Won.Arch Pharmacol Res,1993,16(1):36(C A,1993,119:175620e).
[9]吴春敏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1,22(2):97。
[10]Xavier Filho L,et al.Phyton(Buenos Aires),1985,45(2):187(C A,1985,103:210556g).
药理参考文献
[1]夏尔宁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4):227。 [2]曾雪瑜等:《中国中药杂志》,1994,19(7):430。 [3]汪培清等:《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3,3(4):230。 [4]申建和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9,20(6):344。 [5]肖瑛等:《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0,19(5):328。 [6]肖瑛等:《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3,22(3):167。 [7]薛惟建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87,18(1):45。 [8]丁恒山等;《中国药用孢子植物》,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41。
附注
出处
中国瑶药学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评论加载中...
    网 名: (必填项)
    评论内容: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1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