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 复旦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武汉大学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 查看110所医学院校
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广东|河南|四川|重庆|辽宁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中医综合 > 中医复习 > 正文:中医综合针灸学考研辅导:治疗部分(十一)
    

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考研辅导:治疗部分-治疗各论-内科病症(十一)

更新时间:2007/6/23 医学考研论坛 在线题库 评论

二.治疗各论
(一)内科病证
1.头痛
是患者自觉头部疼痛的一类病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
【辨证】
临床上头痛总体上分为外感和内伤头痛两大类。
1、外感头痛
主症 头痛连及项背,痛无休止,外感表证明显。
兼见恶风畏寒,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为风寒头痛;头痛而胀,发热,口渴欲饮,小便黄,苔黄,脉浮紧,为风热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苔白腻,脉濡,为风湿头痛。
2、内伤头痛
主症 头痛发病较缓,多伴头晕,痛势绵绵,时止时休,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发作、加重。
兼见头胀痛,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阳上亢头痛;头痛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无力,为肾虚头痛;头部空痛兼头晕,神疲无力,面色不华,劳则加重,舌淡,脉细弱,为血虚头痛;头痛昏蒙,脘腹痞满,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为痰浊头痛;头痛迁延日久,或头部有外伤史,痛处固定不移,痛如椎刺,舌暗,脉细涩,为瘀血头痛。
【经络辨证】按照头痛的部位辨证归经,前额痛为阳明头痛,侧头痛为少阳头痛,后枕痛为太阳头痛,巅顶痛为厥阴头痛。
【治疗】
(1)外感头痛
治法 祛风通络,止痛。以督脉及手太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列缺 百会 太阳 风池
配穴 阳明头痛者,加印堂、攒竹、合谷、内庭;少阳头痛者,加率谷、外关、足临泣;太阳头痛者,加天柱、后溪、申脉;厥阴头痛者,加四神聪、太冲、内关;风寒头痛者,加风门;风热头痛者,加曲池、大椎;风湿头痛者,加阴陵泉。
操作 毫针泻法。风门拔罐或艾灸;大椎点刺出血。
方义 百会、太阳可疏导头部经气。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列缺为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祛风通络。
(2)内伤头痛
○1实证
治法 疏通经络,清利头窍。以督脉及足阳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头维 风池  
配穴 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者,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
方义 百会、头维疏通头部经络气血。风池活血通经,清利头目,调和气血。
○2虚证
治法 疏通经络,滋养脑髓。以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百会 风池 足三里
配穴 按头痛部位配穴同上。血虚头痛者,加三阴交、肝俞、脾俞;肾虚头痛者,加太溪、肾俞、悬钟。
操作 风池用平补平泻法;余穴均用补法。
方义 百会疏调气血以养脑髓。风池活血通经,调和气血。足三里补益气血,滋养脑髓。

2.面痛
是以眼、面颊部出现放射性、烧灼样抽掣疼痛为主症的疾病,又称“面风痛”、“面颊痛”。
【辨证】
主症 面部疼痛突然发作,呈闪电样、刀割样、针刺样、电灼样剧烈疼痛,持续数秒到2分钟。发作次数不定,间歇期无症状,痛时面部肌肉抽搐,伴面部潮红、流泪、流涎、流涕等,常因说话、吞咽、刷牙、洗脸、冷刺激、情绪变化等诱发。医.学全.在.线网站www.med126.com
兼见面部有感受风寒史,遇寒则甚,得热则轻,鼻流清涕,苔白,脉浮者,为风寒证;痛处有灼热感,流涎,目赤流泪,苔薄黄,脉数者,为风热证;有外伤史,或病变日久,情志变化可诱发,舌暗或有瘀斑,脉细涩者,为气血瘀滞。
【经络辨证】眼部痛,主要属足太阳经病证;上颌、下颌部痛,主要属于、足阳明和手太阳经病证。
【治疗】
治法  疏通经络,祛风止痛。以足太阳及手足中明经穴为主。
主穴  攒竹   四白   下关   地仓   合谷   风池
配穴  眼部痛者,加丝竹空、阳白、外关;上颌部痛者,加颧髎、迎香;下颌部痛者,加承浆、颊车、翳风、内庭;风寒证者,加列缺;风热证者,加曲池、尺泽;气血瘀滞者,加太冲、三阴交。
操作 毫针泻法。针刺时宜先取远端穴,局部穴位在急性发作期宜轻刺。
方义 攒竹、四白、下关、地仓,疏通面部经络。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面口合谷”,与风池相配可祛风、通络、止痛。

3.落枕
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系颈部伤筋。
【辨证】
主症 颈项强痛,活动受限,头向患侧倾斜,项背牵拉痛,甚则向同侧肩部和上臂放射,颈项部压痛明显。
兼见恶风畏寒者,为风寒袭络;颈部扭伤者,为气血瘀滞。
【经络辨证】本病属手三阳和足少阳经筋证。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外劳宫  阿是穴   肩井  后溪 悬钟
配穴 风寒袭络者,加风池、合谷;气血瘀滞者,加内关及局部阿是穴;肩痛者,加肩髃、外关;背痛者,加天宗。
操作 毫针泻法。先刺远端穴落枕、后溪、悬钟,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一般疼痛可立即缓解。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灸或点刺出血。
方义 外劳宫是治疗本病的经验穴。手太阳、足少阳循行于颈项侧部,后溪、悬钟分属两经腧穴,与局部阿是穴合用,远近相配,可疏调颈项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