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 复旦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 中国医科大学 武汉大学医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山东大学医学院 查看110所医学院校
全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湖北|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吉林|广东|河南|四川|重庆|辽宁
更多>>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学考研 > 中医综合 > 中医复习 > 正文:中医诊断学---第三章闻诊
    

中医诊断学---第三章闻诊

更新时间:2006/10/23 医学考研论坛 在线题库 评论

 

   实热性呕吐:吐势较猛,声高有力、呕吐的为粘痰黄水,
               或酸或苦。
   虚寒性呕吐:吐势徐缓,声音低微,呕吐物多为清水痰涎
   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从口中急速喷射而出,呕吐前常无
               恶心之感。(重证热扰神明)
   外感:多见于春温、暑湿等病、系热邪上冲、胃气上逆

   内伤:多见于颅内痰饮、瘀血、徵积为患

食物中毒;反胃见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多属脾阳虚

(六) 呃逆 (俗称打呃)
唐代以前称“哕”,是胃气上逆,从咽喉部发出的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声短而频,呃呃连声,故称呃逆。
临床根据呃声高低,间歇时间的长短及其兼症,推断疾病的寒热虚实。

    呃声沉缓、胃脘不舒、得热则减、受寒则甚,多属胃寒
    呃声高亢而短,连续有力,口臭烦满、尿赤便结,多为
      胃热
    呃声低微,气弱无力,纳呆腹胀,手足不温,系脾胃虚弱
若久病,重病出现呃逆频作、声低气怯无力者,属病危重
另:饮食刺激,偶感风寒,亦可见呃逆,不属病息。

(七)嗳气
气从胃中上逆,出于咽喉所发出的声音、其声长而缓,古称“噫”俗称“打饱嗝”
嗳气有寒热虚实之分。
1.肝郁:
嗳气频作响亮,每随情绪变化而减轻或增剧,嗳气后则脘腹胀减,多因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所致。(实证)
2. 食积:
嗳气声响、气味酸腐、伴有脘腹胀满,多为食滞胃脘气机不畅,胃气上逆所致。(实证)
3.脾胃虚弱:
嗳气低沉,无酸腐气味,伴有食欲不振,多见于久病或老年人,多为胃虚气逆。(虚证)
4.寒邪客胃:
嗳气伴有胃脘冷痛,得热则减,遇冷加剧,系寒邪客胃。
                                         (寒证)
5.痰饮停胃:
嗳气伴心下痞满,胃脘有振水声,由饮邪停胃,阻滞气机胃失和降引起。
此外,饮食之后偶尔嗳气、无其他不适,不属病态。
    (八)太息
又名叹息: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短叹声,是情志不遂、
         肝气郁结之象。
(九)喷嚏
属肺气上冲于鼻所致(次数及兼症)
      新病喷嚏伴有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多因外  
                        感风寒;
      久病突作喷嚏,多是阳气回复,病情向愈之证。患者鼻塞:喷嚏连作,伴鼻流清涕,而无恶寒,发热等现象。为鼻鼽(过敏性鼻炎)
㈩ 呵欠:张口深吸气、随后合,发出“呵”的响声为呵欠。
      因困倦欲睡而欠者,不属病态。
      如时时欠伸  或因肝郁,阳虚
  病性呵欠特点:呵欠频作,并伴有其症状
(十一) 肠鸣:
腹中胃肠蠕动漉漉作响的症状。 一般难以闻及,当肠道传导失常或阻塞不通时,则肠鸣声高亢而频急。 肠鸣音完全消失,腹部胀满痛者,多属胃肠气滞不通之主证。


第二节  嗅气味

病体的气味:口鼻、血、汗、痰涕、二便、呕吐物、经、带、
            恶露
病室的气味:
一般认为:凡气味酸腐臭秽者多属实热证
          而无臭或略有腥气者,多属虚寒证

    一、病体气味
㈠口鼻之气味
一般正常人呼吸或讲话时,口鼻中无异常气味散出
口臭:口腔不洁、龋齿或消化不良有关
口气酸臭:宿食内积
口气臭秽:胃热
口气腐臭:牙疳、或某些内溃腐者
口气蒜臭:食蒜多见于有机磷中毒
口中有金属气味:、砷、汞等金属中毒
    鼻出臭气者、流浊涕、鼻渊(急性鼻窦炎)
    鼻腔干燥、臭秽、有黄绿干痂,嗅觉减退(鼻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