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本站测试中,内容每天更新!欢迎常来坐坐!  [凌云  2006年5月17日]        
 |网站首页 |医学考研 |考研院校 |医药考试 |医学图谱 |在线动画 |
 |视频下载 |医学课件 |医学E书 |医学软件 |医学商城 |医学新知 |
 |医学英语 |医学论坛 |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载中...
加载中...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医药考试 >> 执业医师 >> 试题中心 >> 文章正文
  好医生习题2           ★★★ 【字体:
好医生习题2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医学全在线 更新时间:2006-7-25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剧烈运动(交感神经兴奋)时少尿的主要原因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高
B.ADH分泌增多
C.肾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减少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醛固酮分泌减少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在人体进行剧烈运动或发生大失血、严重缺氧等病理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血管收缩,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血浆流量明显减少,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 

2.★★★在等容收缩期,心脏各瓣膜的功能状态是


  A.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开放
B.房室瓣开放,半月瓣关闭
C.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关闭
D.房室瓣开放,半月瓣开放
E.二尖瓣关闭,三尖瓣开放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升高大于房内压而又低于动脉的压力,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内的容积不变。此期心室内的压力上升的速度最快,而等容舒张期心室内的压力下降的速度最快。射血期室内压上升,当室内压超过动脉内压力时,半月瓣开放,心室内血液射入动脉,心室容积缩小压力下降。 

3.★★★肌牵张反射使


  A.受牵拉的肌肉发生收缩
B.同一关节的协同肌发生抑制
C.同一关节的拮抗肌发生兴奋
D.伸肌和屈肌都收缩
E.受牵拉的肌肉发生舒张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肌肉收缩,称为牵张反射。 

4.★★★AB血型人的红细胞膜上和血清中分别含


  A.A凝集原和抗A、抗B凝集素
B.B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C.A凝集原和抗B凝集素 
E.A、B凝集原,不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上抗原的种类分型的。红细胞膜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其血浆中含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只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其血浆中含有抗A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含有A和B两种凝集原者为AB型,其血浆中没有凝集素;红细胞膜上A、B两种凝集原都没有的为O型,其血浆中含有抗A、抗B两种凝集素。 

5.★能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抵抗力的主要激素是


  A.胰岛素
B.甲状旁腺激素
C.糖皮质激素
D.甲状腺激素
E. 醛固酮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当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创伤、失血、感染、中毒等)会立即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增多,这一反应称为应激反应。这些刺激称为应激刺激。通过应激反应可产生大量的糖皮质激素,而大量的糖皮质激素可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能力;同时具有抗炎、抗过敏、抗休克、抗中毒作用。 

6.★一个体重为60kg的人,其血量约为


  A.4000ml
B.4200~4800 ml
C.5000ml
D.6000ml
E.7000ml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正常成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即每公斤体重有70~80ml血液。 

7.★糖皮质激素


  A.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B.减少红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目
C.促进脂肪的分解
D.促进肌肉组织蛋白质合成
E.减低机体抗伤害刺激的能力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物质代谢的作用(1)糖代谢:促进糖异生,又有抗胰岛素作用,故升高血糖;(2)蛋白质代谢:抑制蛋白质合成,促进蛋白质分解;(3)脂肪代谢:使脂肪重新分布(向心性分布),使四肢脂肪分解加强,而面部和躯干的脂肪合成增加。 

8.★★★有关钠泵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主动转运
B.通过分解ATP获得能量,有ATP酶的活性
C.是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
D.当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减少时被激活
E.当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减少时被激活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钠泵通过分解ATP获得能量,将细胞内的Na逆着浓度差泵到细胞外,将细胞外的K逆着浓度差泵到细胞内,就是典型的主动转运。当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增多时或细胞外钠离子减少时被激活。 

9.★关于动作电位传导特点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全或无”
B.呈不衰减性传导
C.有不应期
D.电位幅度越大,传导越快
E.以上均是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1.不衰减性传导:动作电位大小不随传导距离增大而发生改变;2.“全或无”现象:动作电位要么就不产生,只要产生就达到最大;3.双向传导; 4.动作电位的传导具有瞬时性和极化反转。 

10.★下列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正常血压的维持
B.体温的调节
C.排尿反射
D.血糖浓度的调节
E.红细胞数量稳定的调节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正反馈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可促进和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其意义是使某些生理过程能够迅速发动,不断加强并及时完成。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是人体最主要的反馈调节机制。其生理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功能活动和内环境的稳态。 

11.★★★在整个反射弧中,最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元
C.反射中枢中的突触
D.传出神经元
E.效应器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在反射活动中,突触最易受内环境变化的影响,缺O2、CO2 过多、酸性代谢产物蓄积等均可使突触传递发生障碍,所以突触传递对内环境变化很敏感。同时,突触也是反射弧中最易疲劳的环节,因为神经递质以及合成神经递质的原料是有限的。当突触长时间传递兴奋后,递质和合成递质所需的原料减少、耗竭,突触传递就会停止。 

12.★★★关于体温生理变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基础体温低于男性
B.老年人体温略低
C.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
D.运动时体温升高
E.体温呈昼夜周期性波动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在生理情况下,人的体温随昼夜、性别、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等变化而有所波动。在一昼夜之中,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1~6时体温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略高(约高0.3℃),女性基础体温还随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月经期和排卵前期体温较低,排卵日体温降至最低,排卵后期体温回到较高水平。幼儿体温略高于成人,老年人又略低于成人。肌肉活动时,骨骼肌的产热量增加,体温可轻度升高。 

13.★根据老年人的代谢特点,老年人的饮食应


  A.低蛋白、低脂肪、热量较低
B.高蛋白、高脂肪、热量较高
C.高蛋白、低脂肪、热量较低
D.低蛋白、高脂肪、热量较低
E.低蛋白、高脂肪、热量较高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人进入老年期,由于活动量减少,机体的代谢率降低,生理功能减退,消化系统的调节适应能力下降。这一系列的生理性变化,使老年人的营养需要也发生相应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一般来说,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膳食中热量供给应逐渐减少。因为老年人活动量减少,如果热量供应过多,容易引起肥胖。因为老年人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对蛋白质的利用能力也降低。为了补偿功能消耗,维持机体组织代谢、修补的需要,增强机体抵抗力,应注意蛋白质的供给。老年人总的热能摄入减少,而蛋白质需求量却相对不变,故膳食中脂肪与糖类的供给应该减少,蛋白质相应增加。脂肪摄入过多易产生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继之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所以饮食应低脂肪。老年人应控制糖类的摄入量,尤其应限制纯糖的摄入。因为糖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使人发胖。 

14.★★★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是


  A.屈肌反射
B.肌紧张反射
C.对侧伸肌反射
D.翻正反射
E.腱反射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所引起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肌肉中,不同的肌纤维轮流交替发生缓慢收缩,使骨骼肌处于一种轻度持续的收缩状态,产生一定张力,以阻止肌肉被拉长却不表现出明显的动作。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1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
B.正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
D.反射
E.适应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反应。包括先天遗传的非条件反射和后天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神经调节必须通过反射才能完成,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6.★★★关于Na泵的生理功能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将细胞内Na 转运出去、将细胞外K转运入细胞
B.使膜内外Na、K呈均匀分布
C.转运等量的Na和K
D.完成原发性主动转运
E.维持细胞内、外的Na、K离子浓度梯度,建立势能储备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钠泵的生理意义为:(1)维持膜内外Na(细胞外的Na是细胞内Na的12-13倍)、K(细胞内的K约比细胞外K高30倍)的不均匀分布。(2)建立势能贮备。 

17.★★★常温下,皮肤的物理散热速度主要决定于


  A.皮肤温度
B.环境温度
C.皮肤和环境的温度差
D.风速
E.环境湿度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常温下环境温度低于机体温度,机体主要通过①辐射散热:以热射线(红外线)的形式将热量散发到外界。此种方式散发的热量,在机体安静状态下约占散热量的60%左右,取决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气温的温度差②传导散热: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直接接触的较冷的物体③对流散热:受风速影响极大。 

18.★关于雌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使子宫内膜增生,血管增长,腺体分泌
B.增强子宫平滑肌,输卵管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C.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糖原合成,维持酸性环境
D.促进女性附属性器官的生长,激发女性副性征的出现
E.以上都是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雌激素具有以下 生理作用:1.促使子宫发育、子宫内膜增生和肌层增厚;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子宫颈管黏液分泌量增加,质变稀薄,拉丝度增加,以利于精子的通过,排卵期宫颈黏液涂片干燥后镜检可见羊齿叶状结晶。2.促进卵泡发育。3.增强输卵管的蠕动,有利于受精卵的输送。4.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细胞内糖原增加,保持阴道弱酸性环境(pH4~5)。5.使乳腺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大剂量雌激素可抑制乳汁分泌。促进其他第二性征发育。6.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作用,影响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19.★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维持大脑的兴奋状态
C.调节内脏功能
D.维持觉醒
E.协调肌紧张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各种感觉冲动(嗅觉除外)通过感觉传入纤维上传到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后,然后再由感觉接替核内的神经元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感觉区,这一传入系统称特异性投射系统。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放传出神经冲动。 

20.★★★平静呼吸时,关于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吸气时低于大气压
B.呼气时高于大气压
C.吸气时和呼气时均等于大气压
D.呼气初胸内压绝对值高于吸气末
E.吸气与呼气过程中均低于大气压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胸膜腔内的压力称胸膜腔负压(或称胸内压)。胸膜腔负压=肺内压(大气压)-肺的回缩力。 

21.★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引起痛觉
B.引起温度觉
C.引起触觉
D.使机体进入睡眠状态
E.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感觉传入的纤维经过脑干时,发出许多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多突触联系,抵达丘脑的髓板内核群换元后,由此发出纤维,弥漫地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这一传入系统称非特异性传入系统,它的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使机体处于醒觉状态。 

22.★★★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A.心房收缩朗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减慢射血期
E.等容舒张期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升高大于房内压而又低于动脉的压力,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内的容积不变。此期心室内的压力上升的速度最快,而等容舒张期心室内的压力下降的速度最快。 

23.★★★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其原因是


  A.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B.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
C.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心肌有自律性,会自动节律收缩
E.心肌呈“全或无”收缩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心肌细胞兴奋的有效不应期很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也就是说,在整个心脏收缩期内,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使心肌细胞产生第二次兴奋和收缩。心肌细胞的这一特性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心肌不能产生像骨骼肌那样的强直收缩,始终保持着收缩和舒张交替的节律性活动,使心脏有足够的充盈时间,有利于泵血。 

24.★延缓衰老的途径有


  A.积极合理用脑
B.参加适宜的体育运动
C.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10g
D.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E.以上都是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延缓衰退老的途径有:①积极、合理用脑,情绪乐观、稳定;适度的体力活动;③科学的饮食调养;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防止疾病。 

25.★★★有关胸内压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B.一般情况下是负压
C.胸内负压有利于静脉回流
D.产生气胸时负压增大
E.使肺维持一定的扩张程度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胸膜腔内的压力称胸膜腔负压(或称胸内压)。胸膜腔负压=肺内压(大气压)—肺的回缩力。吸气时胸膜腔负压增大,呼气时减小。胸膜腔负压是肺的回缩力造成的,胸膜腔密闭是维持胸膜腔负压的必要条件。胸膜腔负压的意义是①维持肺的扩张状态;②降低中心静脉压,促进静脉和淋巴液的回流。 

26.★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


  A. 生长素
B. 甲状腺激素
C. 雄性激素
D. 雌性激素
E. 甲状旁腺激素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甲状腺素主要是促进脑和长骨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在出生后头4个月内最为重要。婴儿时期缺乏T3 、T4 ,表现为智力低下,身材矮小,称为呆小症或克汀病。治疗呆小症须抓住时机,应在出生后3个月以前补给甲状腺激素,过迟则难以奏效。 

27.★正常情况下胃黏膜不被胃液消化的原因是由于


  A.胃液中不含有可消化胃黏膜的酶
B.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的作用
C.胃液中的内因子对胃黏膜具有保护作用
D.胃液中的糖蛋白可中和胃酸
E.胃液中含有大量HCO3-可中和胃酸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黏液和HCO2-构成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在保护胃黏膜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①阻挡H+的逆向弥散和侵蚀作用;②粘液深层的中性pH环境使胃蛋白酶丧失活性,防止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自身消化。 

28.★关于每分肺通气量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吸入的气体量
B.每次吸入的气体量
C.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
D.每分钟进肺及出肺的气体总量
E.无效腔中的气体量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肺通气量是指每分钟进肺或出肺的气体总量。肺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平静呼吸时,成人呼吸频率如为12次/分,潮气量如为500ml,肺通气量则为6L。每分肺通气量随性别、年龄、身材大小和活动量的大小而有差异。 

29.★★★有关突触传递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单向传递
B.突触延搁
C.总和
D.不易疲劳
E.发放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突触(中枢)传递特征有6个:①单向传递;②中枢(突触)延搁;③总和;④兴奋节律的改变;⑤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⑥后放。 

30.★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效应是


  A.两者的升压效应相同
B.两者引起的心率变化相同
C.小剂量的肾上腺素使骨骼肌微动脉舒张
D.去甲肾上腺素使胃肠道微动脉舒张
E.在完整机体中,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引起血压升高,心率明显加快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去甲肾上腺素(NE)与α受体结合的能力强,与β受体结合的能力弱,故NE与血管平滑肌上的α受体结合,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强烈收缩,外周阻力显著增加,动脉血压升高。因NE能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起降压反射使心脏活动减弱,掩盖了NE与β1受体结合产生的强心作用。故临床上使用NE只能起到升压作用,却不能起到强心作用。肾上腺素与α受体和β受体结合的能力一样强。收缩血管的数量与舒张血管的数量大致相等,所以肾上腺素使总的外周阻力变化不大,因此,动脉血压变化不大。因而肾上腺素只能作强心药,不能作为升压药。 

31.★★★在肾脏病理情况下,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率增大
B.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增大
C.肾小管对蛋白质重吸收减少
D.滤过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E.血浆蛋白尿的含量增多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D
题解:滤过膜上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覆盖,形成滤过膜的电学屏障。肾炎或缺O2\ 时,会出现蛋白尿,其原因是由于病变使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对带负电荷的白蛋白排斥作用减弱,使白蛋白易于滤过所致。 

32.★刺激胰岛素分泌的最主要因素是


  A.胃泌素释放
B.迷走神经升高
C.血糖浓度升高
D.血氨基酸浓度升高
E.胰高血糖素释放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调节胰岛素分泌的最主要因素是血糖浓度,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多,反之,胰岛素分泌减少。 

33.★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重要原料
B.用药物抑制合成后,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在1~2天内即下降
C.对婴幼儿脑的发育有促进作用
D.可增加组织耗氧量,增加产热
E.交感神经兴奋可使其合成分泌增加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元素,来自食物。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①使机体产热(甲状腺激素的产热作用最强)、耗氧增多;②使血糖升高;③适量的T1 、T 1能促进蛋白质合成,过多促进分解;④促进脂肪及胆固醇分解。2、促进脑和长骨发育,故幼年T1 、T1 缺乏引起呆小症;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4、作用心脏使其活动增强。 

34.★关于条件反射的描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后天形成,数量无限
B.具有极大的易变性
C.可脱离非条件反射而独立形成
D.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E.不能脱离非条件反射而独立形成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条件反射是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反射。其特点是①后天获得;②形式高级;③数量无限;④可以建立,可以消失。条件反射的建立关键是条件刺激的形成,一旦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反射的建立即告完成。 

三、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考题关系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35题共用备选答案)

A.血浆的晶体渗透压
B.血浆
C.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
E.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35.★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C
题解:血浆晶体渗透压是血浆中的晶体物质(主要是NaCl)所形成的渗透压。其生理作用是(1)调节细胞内外水交换;(2)维持血细胞形态正常。血浆胶体渗透压是血浆中的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所形成的渗透压。其生理作用是(1)调节血管内外水交换;(2)维持血容量正常。 


(36~38题共用备选答案)

A.水利尿
B.渗透性利尿
C.尿失禁
D.尿潴留
E.尿崩症

36.★一次饮用大量清水导致尿量增多称 :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A
题解: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大量饮水,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称水利尿。渗透性利尿是小管液中的溶质增多,使其渗透压升高,妨碍水的重吸收引起的多尿。 

37.★下丘脑视上核受损引起: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E
题解: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大量饮水,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称水利尿。渗透性利尿是小管液中的溶质增多,使其渗透压升高,妨碍水的重吸收引起的多尿。 

38.★静脉滴注甘露醇引起:

 

您所选的答案:
本题正确答案:B
题解: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大量饮水,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释放减少,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称水利尿。渗透性利尿是小管液中的溶质增多,使其渗透压升高,妨碍水的重吸收引起的多尿。

转帖于 医学全在线 www.med126.com
加载中....
文章录入:凌云    责任编辑:凌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好医生习题7
    好医生习题6
    好医生习题5-3
    好医生习题5-2
    好医生习题5-1
    好医生习题4-4
    好医生习题4-3
    好医生习题4-2
    好医生习题4-1
    好医生习题3
    加载中....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诉我们,欢迎您对本站提出意见和建议!交流群:3145194 站长:凌云 皖ICP备060070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