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5岁。于2006--11--14日经人介绍于我处求诊。
病史:患者系教师,于五年前感觉语言障碍,(能清楚表达意思,但语言感觉“慢半拍”。)四处求医未效。二年前发现甲状腺良性结节,一年半前手术切除。术后感觉语言也恢复良好。一年前无明显原因语言又出现障碍,于京某医院针灸科针灸,同时服用“
逍遥丸”近两月。至半年前颈部左侧抽动,带动头部向左侧晃动。遂游走于京各大医院,怀疑“
小脑萎缩”、“椎体外系征”、“颈部肌肉神经障碍”等均未确诊。曾服用两月中药,无效。近半年数次摔倒,每次摔倒前有征兆,可自己无法控制。每次均向左侧摔倒。
近一年睡眠浅、梦多,无食欲,手足不温,二便可。
现:面色憔悴,色白,双眼下青黑。戴颈托则头不摇,摘下颈托则颈部肌肉
抽搐,头则向左后部摇动,频率在40次/分钟。
脉象:右尺沉弱,关弦,寸短、动,长入鱼际
左尺沉细,关尺间浮取细紧,重取洪大,关弦紧,人迎细紧,寸细弦紧。
舌:青紫,苔白稍厚腻。
诊毕,良久不能处方,仔细追问病史,其五年前觉背部恶寒,背部沉重僵硬伴气短。甲状腺手术后背部感觉消失,一年前背部感觉又出现。
向患者坦言:此例我第一次遇到,有很多疑问搞不清楚,先调调胃口,别的容我求教。处方如下:
熟地15g、
附子3g、
肉桂3g、
党参15g、
白术15g、
茯苓10g、
苍术10、
桂枝15g、
黄芪15g、
五味子15g、
山药10g、
当归6g、
白芍6g、
枇杷叶10g、
甘草10g。三剂,水煎服。
患者明日来复诊,情况再发上来。
求教:此为何病?病机如何?
-----------患者今日复诊:有饥饿感,稍有食欲;头部摇动加剧;头部摇动时伴有汗出,心烦。
脉象:脉象变动较大:右尺沉弱,关沉弦,寸沉弱长入鱼际;
左尺沉细,关细紧,人迎细紧稍弦,寸沉细。
舌:青紫,苔白稍厚。
处方:黄芪20g
防风10g五味子15g桂枝30g白芍20g甘草20g附子10g
龙骨20g
牡蛎20g党参15g白术15g熟地10g肉桂10g
麦芽20g 三剂,水煎服。
向患者交代药后食欲增加,睡眠、心烦、
自汗均会有所好转。头部抽动尚难预料。
-----------大熊貓,胖胖的、懒懒的----憨态可鞠。
誰都知道熊貓愛玩 ... ...
摸脈高手來求教,
到底熊貓今個兒玩的哪一招?
-----------
肝风内动?
乌梅丸主之?
-----------说两句我的事,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大学的时候我喜欢拉小提琴,头偏左使劲。后来学习气功,气感来时,头就向左抽动,频率也是40次左右/分,收功后如常。
时光荏苒,一晃也30出头了。后来由于心中郁闷,遂生甲状腺结节。西医让开刀,碍于容貌,没有去。那时还不懂中医,就这么搁着。再后来接触中医了,就自己以
海藻玉壶汤为底方为自己开方,果然有效,从胡
桃大到杏胡大,再到枣胡大。只可惜没有连续服药(嫌麻烦)未除根。
你的患者原有甲状腺结节,估计致病的根源犹在(我判断我自己是属肝淤脾虚,气滞痰凝),再加上颈部手术,气血经络受损受阻遂有抽搐的现象。
-----------回3楼:三人行必有我师;集思广益岂不胜过熊
猫闭门冥思苦想。这也是熊猫好玩的一个特点。呵呵。
回四楼:谢谢关注。目前熊猫没有按照肝风论治,因为症状与左关脉不支持肝风。但我会仔细考虑你的意见。
回5楼,分析到与甲状腺结节有关,与熊猫所虑有相近之处。
明日患者来复诊,情况我回及时发上来。此例不论治疗成败与否,熊猫均会原封不动的把诊疗过程发上来的。待诊疗结束后熊猫会有分析贴上来,分析会涉及到5楼提出的甲状腺结节。请各位继续关注。
顺便说一句,17日来诊时患者准备按约定18日到京一个特需门诊接受激活手术,被我极力劝阻。
-----------患者今日复诊:药后稍有
腹泻,为溏便,日2--3次,不伴
腹痛,但有下腹凉感。饥饿感明显,但食欲仍不太强。睡眠改善,梦减少。昨夜睡眠时从床上掉到地上(几十年从没有过)。汗出仍有,较前稍减少。 心烦消失。头部摇动感觉似乎幅度减低。
脉:右尺沉弱,关沉濡,寸沉稍弦长、入鱼际;
左尺沉细,关尺间稍大,关紧细,人迎细紧稍弦长,寸沉稍弦。
舌:青紫,苔白稍厚腻。
处方:附子10g干
姜10g
细辛10g黄芪30g白术30g桂枝30g防风10g五味子15g党参20g龙骨20g牡蛎20g肉桂10g熟地10g
山芋10g茯苓10g甘草10g
向患者交代:所有症状均有进一步好转,头部摇动也会有所减轻。患者表示会好好配合治疗。
[
Last edited by 大熊猫 on 2006/11/20 at 22:38 ]
-----------补充;患者颈部得到支撑时头部摇动减轻,故带颈托。
-----------这个病我见过,西医叫
扭转痉挛。很难治。针灸缓急症状效果不错。
-----------这个颇合刘绍武的调神汤。不妨试试看,可合
桃仁承气汤一起使用。
调神汤(亦名柴膏汤)
【组成】
小
柴胡汤加
石膏30克、牡蛎30克、桂枝10克、
车前子30克、
大黄5克
【适应证】
阳亢气滞类病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癔病、
精神分裂症及美尼耳氏综合症等。
【临床指征】
脉学上常提到“舍证从脉”的问题。而本证则是其例之一,临床上不论遇到的症状多么复杂,只要有聚关脉并上鱼际脉者,即可舍证从脉,使用调神汤治疗。
聚关脉:是寸关尺三部脉都集聚于关部,即独关脉显现有力,而寸尺脉弱或不见者之谓。此脉乃情志长期不舒,气久郁滞所致,非二三年不成。此脉不见于脉书,是临床多年摸索出来的。
聚关脉类似于短脉,多是阴阳失调,气郁之候。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短则气病。”又《脉说》云:“有过于悲哀之人,其脉多短者,于此可占气之病矣。“(《中国医学大成》本《脉说》下册第67页)
上鱼际脉:医籍里有所论述,但均未详细其证治。本脉的特征,是脉过寸部而达腕之横纹上,甚至上溢于掌之大鱼际肌。轻则切之跳动,甚则可望见搏动。此脉从历代描述,认为是阴阳失调,情志激昂,气亢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