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杏林名医薪传岭南篇
    

转贴专栏:杏林名医薪传岭南篇

杏林名医薪传岭南篇(邓铁涛、焦树德、颜德馨、朱良春、干祖望等...

铁肩担大任 杏林铸泰斗()
----------------------------------------------------------------
news.dayoo。com

20040526 09:44   来源: 广州日报



20041月,记者首次拜会了我国中医药界的泰斗邓铁涛老先生,当时正值广东又现非典患者之际,邓老掷地有声地说,今年SARS不会再大规模暴发,倒应该注意流感一类的伤寒性的疾病。

  如今转眼时间过去了五个月,期间发生的事情也在印证邓老的预言:人们平安度过曾被认为是SARS危险时刻的春节,即使近日发生的非典病例也是由实验室传播,且并无蔓延;禽流感却让人们惊出一身冷汗。邓老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作出这些判断,依据的就是我们传统的中医理论———黄帝内经·七篇大论》中的五运六气学说。

  在抗击非典过程中,中医可谓是打了一个胜仗,对于非典的论证只是邓铁涛传奇人生的一个片断,作为我国中医药界的泰斗,他的命运一直与中医紧密联系在一起。

  行医脚印 与中医生死攸关历程相随


1916年邓铁涛出身于岭南医家,爷爷在现在的广州人民南路开药材铺,而父亲则是一中医诊所的医生。现已名满医界的邓铁涛出生的时代正是我国中医学受到重大挫折之时,甚至可以说是到了存亡之秋。从北洋政府的漏列中医药案到后来如旧医登记限制禁止旧医办学校甚至取缔新闻报纸介绍旧医等一系列打压中医的规定,令中医生存的空间日益狭小。

  邓铁涛说尽管当时中医的处境如此艰难,但自幼目睹了的父亲用中医药为人们解除痛苦,初中毕业那年他拒绝接手家里药材铺的经营,毅然报读了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邓铁涛当时并没想到,后来自己在祖国医学的传承上会起到关键作用。


1937年邓铁涛从中医药专科学校毕业后,避战乱来到香港。1938年跟几个同学合开了南国新中医学校,并兼任一家药店的坐堂医师。然而,在他开的学校任教的老师有4名,学生却只有7名,甚至仅有3名学生坚持到毕业。满腔热情发扬中医的邓铁涛不禁对着学校合办人苦笑道:我们是中医的一代完人,是完蛋啊!虽然如此,邓铁涛仍尽心尽力自编教材,然后用原始的泥印法为学生印刷《病理学》讲义。

  邓铁涛说,1941年他在香港也经历了人生的生死关头。当时他结婚才两三个月,日军攻打香港,英军撤退到他家的楼梯口,日军一个炮弹打中了他家,其时他与妻子已整整一个上午伏在床垫下不敢动。他想,不对劲了,于是拉着妻子飞跑离开家。不久回家一看,床垫上已满是炮弹碎片。

  辉煌篇章 三次上书成就金色人生

  邓老被誉为中医界的泰斗,一方面在于他医术高超;另一方面则在于每到中医药发展的关键时刻邓老总是挺身而出,邓老曾多次上书国家领导人及有关主管部门,为中医药前途奔走。


1984年,卫生部向中央提交了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管理中医药的报告,因当时中央需要缩减编制,对这个提议迟迟未决。邓铁涛等得急啊,这是关乎中医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他坐不住了,给徐向前同志写了情辞恳切的一封信,历陈成立该机构的迫切性。

  邓老的第一次上书就如他开的处方一样见效,1985年国务院提出把中医问题放在第一位,不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

  第二次上书被称为八老上书2001年,邓铁涛得到消息说国家将要裁切中医药管理局,他于是发动全国最有声望的老中医联名给中央领导写信。连邓铁涛在内,共有八位名老中医在这份上书上署名。后来中医药管理局得以保留。

  第三次上书是在全国刮起把中医学院合并到西医学院、中医院合并到西医院之风,邓铁涛再次上书,及时把合并风刹住。

  其实邓老大大小小的上书不止三次,去年非典时期当医界在治疗非典的方法上探索徘徊之际,邓老奋笔向中央疾书:中医是我们祖国的伟大宝库,应该在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本期名医:邓铁涛 广东徒弟:吴焕林、邹旭

  弟子眼中的大师


邓老从不发脾气,但要是你说中医不好,他脾气可就大了。邓老有他独特的魅力,没有他出面,我们很难请来18位顶尖老中医带徒弟。中医已成了邓老的命根子,例如他可以利用与某企业合作开发的邓老凉茶赚钱,他却把自己的那份利润全部投入邓铁涛基金作为发展中医之用。你可以说他傻,但我们都觉得他是无私的经典。

  (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心脏中心主任吴焕林)

  学术成就

  邓老博学,从古典医著、名医经验乃至民间验方和文、史、哲一并博览,融会贯通,因而他的医术不仅精益求精,而且他对中医的过去、现状、未来都有独特的见解,早年已被誉为是博学多才的当代名医。其对重症肌无力的研究治疗尤独树一帜,饮誉海内外。

  人物档案


1916年生于广东省开平县。幼承家学,后攻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会顾问、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专著有《学说探讨与临证》、《耕耘集》、《邓铁涛医话集》等。



他奠定了现代中医理论基石()
----------------------------------------------------------------
news.dayoo。com

2004年05月27日10:49   来源: 广州日报


1987年的一段话

  背景:1987年,陆广莘作为首批专家之一奉命赴坦桑尼亚帮助该国进行防治艾滋病

  首日会谈中,坦桑尼亚的专家提问:中国有艾滋么?你们见过艾滋么?你们做过中药抗艾滋病病毒的实验么?

  陆广莘:我们还没见过艾滋,不过,我相信艾滋病是可以战胜的。

  陆老此言一出,全场专家哗然。这个老中医胆子太大,没见过艾滋也敢口吐狂言?而陆老的信心正是源于对中医的自信:当时,在肯尼亚有个红灯区,这个区的妇女鲜有感染艾滋病的,这说明人体能够产生对艾滋自身的抵御能力,关键是要把这种能力调动起来。


带病生存的治疗艾滋病的办法,可能是老中医手里最早实施的。不仅如此,这个在那些发达国家的西医专家眼中高傲的中国人陆广莘,率众在当地开了中医门诊。

  纵观陆老半个世纪的学医生涯,少年时,弃机械改学中医,青年时,会诊疑难病症独挑西医众高手,花甲时远渡非洲救艾滋患者于水火,一辈子为中华医学鼓与呼……这位杏林奇人接受本报专访时,回顾了他背负了以西医为标准强行校正中医的磨难、发扬中华医学的曲折之路。

  文/图记者程雪超 通讯员胡延滨、陈海




陆广莘(右)在广东省中医院的弟子黄学阳到北京向他请教。

  本期名医 陆广莘

  广东徒弟 谭志健 黄学阳

  人物档案

  陆广莘是中国中医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基础理论研究所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曾主持血风脾津痰湿”“七五攻关课题,获部级成果奖,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学术成就

  陆广莘教授强调中医理论研究要坚持中医的唯实论。

  认为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科学问题有:从粗守形到上守神的诊断观和疗效观;发现和发展人的生生之气自我健康能力和自我痊愈能力;识别利害毒药;聚毒药以供医事;方技者皆生生之具;辨证论治的生生之道。

  弟子眼中的大师


发黑眉寿,仰之蔼蔼然谆谆然……”名老中医陆广莘的弟子对他的贴切描述体现了老人卓尔不群的神韵。

  与老人相处总会令人想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在高一层次上对中医学的俯瞰性明视,令后来的中医学人们顿生自信,在无助中寻得依靠。(广东省中医院黄学阳主任)

  大师足迹 机械学徒变为治怪病专家


19271月,他出生在江苏省松江县。考取上海中学机械专业后,因参加反对汪精卫汉奸政权的斗争而险遭不测,后回乡学医。



  陆广莘先后师从上海陆渊雷、章次公、徐衡之等名医。195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央卫生部中医药研究人员,录取后入北大医学院,学习西医五年。1955年冬,章次公先生来京任卫生部中医顾问,每逢节假日陆广莘便去拜访侍诊,当时他关于学术见解的卓越之处已初见锋芒,受到来访的叶圣陶先生的赞同。

  中医巧救青年刘诗昆

  陆老从北医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医院的中医科,常作为唯一一名中医,与众西医会诊疑难病,独力解决西医们抓耳腮的问题,特殊经历为陆老一生埋下了关键的伏笔。


1959年,北京宣武区一个化工厂失火,旁边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们前去救火,却致使大批人员苯中毒,著名钢琴家刘诗昆也在其中,当时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学生。送到中央人民医院,这批病人当中在服用药物后,却都出现了奇怪的癔病反应

  在西医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陆广莘坚持只是受了惊吓,采取舒肝解郁的方法来治疗后,病人的神志果然渐渐清明,这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博得了众人的注意。

  以毒攻毒治愈吹牛大王

  一位专门设计京剧戏装的设计师,得了一种怪病,特点是非常夸大,喜欢讲大话,我是百万富翁,某某是我老婆。写字也要将一个字写得斗大。陆广莘却为其注射伤寒疫苗,病人发了场烧后病就好了。病人曾患过梅毒,病毒已侵蚀其脑神经,成了麻弊性痴呆。这便是中医用一种病抗另外一种病。调动自身防御机制,将病毒散发。

  他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查房时,一位病孩肚子不知什么原因疼得满地滚,陆广莘赶快让家长去隔壁买五分钱的醋、花椒,煎水服下。没过三分钟,孩子好了。

  淡泊宁静 成就中医基础理论大家

  精于临床,为陆广莘从工匠迈向大师奠定了基础。从学医首日起,人们对中医的不理解,承认其治疗有效却对中医理论的持续发难,使中医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窘迫困境。


中医能治病,却不能回答人们为什么能治病,因而被认为不科学,这让我心里非常痛苦。陆广莘开始投身于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建设。


1983年,他从北京医学院来到中医研究院中心实验室。其间先后发表了中医研究和中西医结合阴阳自和稳态模型等论文,先后获卫生部和七五中标课题。

  陆广莘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中医特色的辨证论治非常重要;又进而阐明,中医在中医基础理论上实际是关于人的心身相关自我调节的一门科学,而治病实际就是调节病人本身自我抗病反应的动力机制。

  陆广莘认为,中医非但是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治疗重在提高免疫和屏障功能,犹如天花的治疗,并不是消灭病毒的结果。中医治疗重在提高免疫和屏障功能,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和群体人工免疫的结果。中医以病人为依靠对象,而并不仅仅将疾病作为治疗打击对象。

  老人倔强地认为,要结束中西医对峙和歧视中医的局面,结束中医被西医牵着鼻子走的局面!

  年近八旬手不释卷

  老人年近八旬,但仍旧每日出诊,每天手不释卷,老人反复告诉记者,在初现端倪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中,东方的科学将成为革命的灵魂,东方的科学方法将成为革命的最有力的工具。中医是一门相当超前的医学。庞大的中国人口,我们在免疫方面完全采取西方模式是不行的。

  陆老笑着说:必须抓紧时间发展壮大这门科学,战斗未有穷期。

大医忧患大业后继乏人()
----------------------------------------------------------------
news.dayoo。com

20040602 09:22   来源: 广州日报

颜德馨在书房。

  背景

  日前,记者来到了上海同济大学中医药研究所所长颜德馨家里,这是一处散发着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住宅,雪白的墙壁衬着明清样式的红木家具,显得十分素雅。

  颜老热情地把记者领进了书房,开始娓娓道起了他从医的经历、他的家庭、他对中医事业的关注和与广东中医界合作的期望。

  不久前,颜老以首席科学家的身份拿下一个上海市科委的重大项目———中医防治急性热病应急网络,研究总结中医药治疗非典、登革热、禽流感等急性热病的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以指导临床实践,该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就是广东省中医院。


这个项目很多人想拿,但又不敢拿。颜老说,现在医院里,西医看急性病,中医看慢性病已经形成了习惯,中医接触急性发热病人的机会太少,都快把老祖宗治疗热性病的本事全丢掉了。这个担子很重,但我不怕,医生就是要有责任感,要有大元帅的气度,敢于和疾病作斗争。一番话掷地有声,84岁的颜老,依然雄心万丈。

  两代名医

  《颜氏家训》主要是强调克己复礼,对此,颜德馨一直谨记在心,宽容待人,保持心胸豁达。颜德馨夫妇给儿孙们的家训也是宽容、知足、健康六字。

  颜德馨是孔子高徒颜回的后裔,1920年生于江苏丹阳。其父颜亦鲁也是一代名医,得孟河医派真传,擅长治疗肠胃病和妇科疾病。父亲的医学思想自然对颜德馨产生了影响,比如在膏方上,颜德馨喜用苍术,这就是受了父亲的影响,脾胃乃后天之本,没有脾胃的吸收,什么药都没用。颜老强调。

  但父亲对颜德馨最大的影响还是在为人道德方面。颜氏先祖颜之推曾著《颜氏家训》,非常有名,颜亦鲁也常拿《家训》教导子女,《颜氏家训》主要是强调克己复礼。颜老说,颜回曾问孔子何者为仁,孔子答,克己复礼为仁,意思就是为人要谦虚,尊重他人。对此颜德馨一直谨记在心,宽容待人,保持心胸豁达,古人说,仁者寿,确实如此。颜老笑着说,也许,能够在84岁的高龄眼不花,耳不聋,口齿清晰,手脚灵便,宅心仁厚也是秘诀之一吧。

  注重家教的传统也被颜德馨传承了下来。颜老共有7个子女,每年除夕,散居在各地的子女和孙辈都要聚到上海颜老家里共迎新年,而颜氏夫妇则会向儿孙们赠字,借此进行教育。去年除夕,颜氏夫妇赠予儿孙们的是宽容、知足、健康六字,依然延续了《颜氏家训》中的思想。

  创立体系

  以气血为纲,调气活血,而致平衡的祛病养生思想在颜德馨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最终在中医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之外,创立了以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

  面对磨难,有人逐渐消沉,有人却能从中汲取力量,颜德馨就是后一种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中医治疗血液病领域已经很有名气的颜德馨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迫停止诊务,下放到五七干校锻炼。但在靠边站的十年中,颜德馨对中医的认识却得到了升华,为他日后衡法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文革开始后,颜德馨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异常艰苦,除了肉体上的折磨,还有不断的批斗和精神上的折磨。这时,颜德馨的病人们给了他很大的精神支持。有一次,颜德馨被批斗说他是卖假药的,好多病人马上反驳:你们不要瞎讲,我们就是相信颜医生。这些话语让颜老感动不已。入夜后,寒风凛冽,还是不断有病人来找颜德馨,颜老便设法偷偷跑出去给病人看病。病人的支持给了颜德馨极大的鼓励,他想,既然人民信任我的医术,我就应该给广大的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建国后到文革之前,颜德馨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病的治疗,在实践过程中,颜德馨已经初步萌发了的思想———扶正祛邪,固本清源,从而达致平衡。那么这种做法有没有理论根据?能不能延伸到其它疾病的治疗上去?颜德馨想到了《内经》上有这样两句话:气血正平,长有天命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中医有阴阳理论、气血理论、脏腑理论、经络理论等,颜老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渐渐领悟到气血流行全身,乃是脏腑、经络、形体、九窍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以流畅和平衡为贵,如果气血失去流畅就会产生瘀血,瘀血阻于体内,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导致气血艰涩和失衡,这样势必影响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引起病变,所以治病养生,当重气血。由此,颜德馨对中医的体会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文革后复出的第二年,颜德馨就出版了《活血化瘀疗法临床实践》一书,以气血为纲,调气活血,而致平衡的祛病养生思想在颜德馨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最终在中医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之外,创立了以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


衡法的提出给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曾有一位病人来找颜老看病,他长期患性功能衰退,以致影响了夫妻间的感情。对于这种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是补肾,但这位病人吃了很多补肾的药都没有用,颜老运用衡法治则,采用疏肝、理气、化淤的方法,几副药下去,病人十几年的老毛病就好了,夫妻感情得到了恢复,两人也有了爱情的结晶。

  大师忧患

  中国本土的中药生产,从选种、种植、采集、炮制,乃至包装,都存在问题。但从中医发展整体上看,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心的方面,中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别人是拿不走的。

  但由于社会缺乏重视,年轻人又越来越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热爱中医,不愿意献身于中医事业,中医接班人就成了大问题。

  虽然颜老为人豁达,但谈到中医发展目前面临的种种问题,仍让他痛心疾首。比如在中药贸易方面,中国已远远落后于日本。典型的如中国的六神丸,被日本人拿走了药方,改名叫救心丸,一年的出口额就是3亿美元。颜老说。而中国本土的中药生产,从选种、种植、采集、炮制,乃至包装,都存在问题。

  但从中医发展整体上看,这还不是最令人担心的方面,中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几千年的经验积累,别人是拿不走的。即使有人拿走了药方,但不懂辨证治疗,也没有用处。颜老说。

  真正让颜老苦恼的是中医事业的接班人问题。如何寻找到在医术、精神、思想方面都能继承颜老衣钵的人,确实不容易。

  颜老说,中医基本理论简单的说是一、二、五、六,一是指天人合一,另一方面是说看病要一元论,要抓住主要矛盾;二指中医看病要用两分法,按阴阳、气血、经络、虚实,辨证的看;五是五行相生相克要懂;六是指六经,太阳、阳明、少阳与太阴、少阴、厥阴,一、二、五、六作为一个中医必须要懂,但要从西医的角度去理解,很难。


社会缺乏重视,年轻人又越来越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些学习中医的人本身就对中医理论有怀疑,不热爱中医,不愿意献身于中医事业,中医接班人就成了大问题。颜老叹息道。

  一次,颜老与广东中医界的泰斗———邓铁涛谈起了培养接班人的困难,引起了邓老和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吕玉波的共鸣,三方一拍即合,在广东省中医院建立起中医实习基地,随后又开展了广东中医界向全国名老中医拜师学艺的活动,着力在广东培养中医事业的接班人。广东中医界的热忱打动了颜老,他表示愿意拿出全部的心血来培养广东的中医人才。

  杏林名医薪传岭南篇

  颜德馨

  本期名医颜德馨  广东徒弟杨志敏 严夏

  人物档案

  颜德馨,192011月生于江苏丹阳,13岁开始学习中医典籍《素问》,16岁插班进入上海中国医学院就读。1939年毕业后进入上海自立私人诊所。建国后曾任上海市第一届黄浦卫协执行委员及秘书组组长,兼中医师业务组组长等职。颜德馨在中医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探索,成果丰富,2003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特授予终身成就奖。现为上海同济大学中医药研究所所长。

  学术成就

  颜德馨是中医衡法治则的创始人,临床上立足于气血学说,倡导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学术观点。历年来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10多部。著有《活血化瘀疗法临床实践》、《气血与长寿》、《颜德馨医艺荟萃》、《颜德馨膏方真迹》等。

  弟子眼中的大师

  去年SARS肆虐期间,我正在香港与当地医务人员一起进行抗非典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毒,我一时也感到非常焦虑,打电话向颜老请教,颜老大胆地鼓励我:没有中医拿不下来的病,有老师在,你怕什么!一席话给了我莫大的勇气和信心。


  颜老一直向我们这些弟子强调,不要光学习他的一方一药,还要注意培养面对疾病的大无畏精神和必胜信念,以及将中医事业发扬光大的责任感、使命感,而在我看来,这也正是颜老身上最宝贵的品质。“甘将心血勤耕耘,期卜它年一片红”,这是颜老为中医传承穷尽一生心力的写照。
  (广东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杨志敏)
  本专题文/图驻上海记者辛朝兴通讯员胡延滨、陈海

-----------

杏林大师首创中医急诊学
----------------------------------------------------------------
news.dayoo。com

2004年06月05日10:16   来源: 广州日报

任老对中医的追求永不懈怠。

  他曾领军推动中国中医急诊学的发展;他为祖国中医奉献毕生精力,见证了中医的风雨沧桑与荣辱兴衰;他是天生的中医情种,是不容弟子背叛中医的严师,是为中医奔走呼号的斗士……79岁的任继学老人,德艺双馨,饮誉医学界,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引领着一代代中医传人不断向前。

  今年3月的一天,记者有幸与任老缘悭一面,简短的交流中,他的禀学渊源、博闻强识令人仰慕,他的敏捷思维、妙语连珠让人叹服,他深邃的思想对中医的热忱深深定格在记者的脑海中。有生之年,活一天,就要培养人才一天,为人民健康服务一天,指导青壮年医生向正规方向发展。他为祖国中医倾注了毕生心血却浓缩为如此简短朴实的一句话,它昭示着这位世纪老人还将在漫漫中医路上坚定不移地上下求索。

  严师 不容弟子背叛中医

  任老一生心系中医,对光大中医事业不遗余力。可以说,他的血脉里汩汩流淌着中医的热血。正因为这份执著,任老不容学中医的人背叛中医,对于轻视中医之道的弟子,任老常常严厉批评,毫不留情。

  与任老相识8年的弟子、现任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燕对任老严谨治学的态度终身难忘。当她第一次陪任老到长春中医学院附院脑病病区查房时,一位研究生汇报新收的一名发热病人事件,对整个病史、体检、诊断都用西医一套进行描述,并用抗生素处理病人治病。

  一向慈爱温和的任老对此勃然大怒,严厉质问道:你是西医医生还是中医医生?你知道西药的副作用吗?不明确诊断,不辨症候,病人来了就输液,发烧就打抗生素,这样做太不负责任了!任老一番连珠炮的发问让这位研究生面红耳赤,无言以对。相处久了我才知道,任老对所有弟子都是严格要求。

  中医西化之风必须扭转,任老一直抱有这样的信念。他反复强调说:中医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近年来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加之中医教学的方法、培养目标、师资等因素,中医出现从属于西医的倾向。主要是由于年轻医生不善读医书,不会综合分析,才离中医之道越来越远。

  反对中医西化,任老更是坚定的践行者。为培养中医人才的后备力量,他和邓铁涛老先生聚集全国各地名老中医联合招徒,一来为全国培养中医人才铺平道路;二来探索培养科研人才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带动全国中医系统改善中医治疗和教学方法。老人坚信:只有拥有学术内涵,真正掌握辨证论治理论,才能抵制并扭转中医西化之风。

  医痴 饱读医典成"活词典"

  说起与中医的渊源,任老颇有点无心插柳的感慨。原来,他幼时求学私塾,见出身世医之家的同桌常读医书,受其影响,他也对医学典籍产生兴趣。13岁时,残酷的伤寒夺去了父亲的生命,痛失亲人的任老立志学医,要让更多人免去疾患的折磨。从此,任老开始攻读《内经》、《伤寒》、《本草》、《脉经》等医学典籍,并坚定不移地走上了学医之路。

  任老有医生词典的美称,他禀学渊源,精通中医典籍。黄燕对此深有体会:第一次见任老就被他考倒。任老问:你是否认为神经一词是现代医学名词?老实说,做医生那么久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任老见我语塞,便为我指点迷津:其实神经的提法古代就有,不信你去查一下《伤寒论条辩》。按照任老的指点,我在他家藏书书架拿到这本书,一查果然不错。

  在黄燕眼中,任老对中医的追求永无懈怠。虽然他身兼博士生导师、脑病研究室顾问、中国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要职,社会工作繁重,但他依然忙里偷闲看书,这已成任老数十年如一日的习惯。

  布道 一生为中医奔走呼号

  任老的一生与中医事业紧密相联,在中医发展浮沉兴衰的关键时刻,他发动全国名老中医集体上书,为祖国医学奔走呼号。


199083,任老和邓铁涛、方药中、何任等8位全国名老中医上书中央,强烈呼吁:大力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大力度保护和开发中药资源,尽快建立各省、市中医药管理机构。另外,八五期间中医专款不能低于七五


八老上书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信访局立即回复,对书中提到的建议一一采纳,同意不予削减国家中医药管理的功能,八五期间的中医专款转请国家计委考虑,各省、市的中医药管理机构由地方自行解决。


8年后,面对中医药与西医相比整体实力较差的现实,任老与邓铁涛、张琪、路志正、焦树德等8位名老中医,再次致信中央,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医的发展,建议请名老中医广招弟子,传道授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此非常重视,在回信中衷心感谢8位名老中医多年来对中医药事业的关怀,认为他们反映了中医药改革和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努力实践的深层次问题,是对祖国中医事业的支持和推动。

  本期名医任继学 广东徒弟黄燕、蔡业峰

  弟子眼中的大师

  任老常常教导我们,学医必须学会勤读、精读、泛读各种古今医书,采众家之长,才能触类旁通,才能拓宽临床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他常常以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话来自勉,对古今医书、中西医学都进行了研究,家中的藏书无不饱读,并加以批注。

  跟师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老师的人格魅力,精纯的医术,他对中医事业的执著,他对弟子的关爱,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鼓励着我们奋发图强,为荣耀祖国医药事业发扬光大而奋斗。(广东省中医院黄燕、蔡业峰)

  学术成就

  任老从医50余年,从教40余年,科研20余年,医术精湛,颇富盛名,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任老是国内著名的中医内科急症学家,是我国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创建了较为完整的中医急诊医学体系,并极大地推动了中医急诊学这门新学科的加速发展。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任老科研成就显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人物档案

  任继学,男,1926年生,中共党员,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脑病研究室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吉林省英才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一批及第二批被国家确定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

文/记者刘影通讯员胡延滨、陈海图/纪粤明

行医十国折服总理总统()
----------------------------------------------------------------
news.dayoo。com

20040609 10:45   来源: 广州日报

教授与夫人在家中小试牛刀

  本专题文/图 记者 程雪超 通讯员 胡延滨

  镜头一:

  湖南农村当地一家卫生院,由于病人多,等候的病人在门外排起了长队。一位胃病病人躺在担架上,满脸都是绿豆似的汗珠。途经此地的路老急了:这是心脏病突发,快抬进去急救!这位病人如果不是被路老发现,晚半个小时,就不治了。

  镜头二:


196027日,包钢职工第一医院接受了一位浑身被钢水严重烧伤的病人,由于被钢水喷射全身,全身皮肤均被烧坏,身体血淋淋地泡在药液中,持续高烧40摄氏度,神志模糊。路老以中医湿病和外科理论,控制了患者的败血症感染和休克,也发挥了中医药独特作用,经过18天的治疗,抢救成功。

  镜头三:

  在陕西调查地方病期间,路老用中医方法治好一位胎盘残留高烧不退的产妇而轰动一时,他借此机会向当地政府建议启用中医人员,争取和提高了中医地位。

  镜头四:

  参加卫生部抗美援朝志愿巡回医疗队,在用针炙为战士疗伤治病的实践中,发现具特殊疗效的遗精,后被收入《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镜头五:

  一患者因瓦斯爆炸,得上了头肿如斗的怪病,医生们束手无策。

  路老以温疫理论,按大头瘟辨治,而获痊愈……

  出身河北名医世家的路志正教授,幼承家学后博采众长,善用脾胃调理法治疗各类疾病而名噪一时。他在马来西亚以仁心仁术挽回中医声誉,面临莫桑比克总统夫妇特殊考验时令总统夫妇对中医赞叹不已。路老一生在世界各地讲学行医,扩大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影响,为发展中医,他不吝传授绝学,还收下了一名法国徒弟。

  日前,这位中国医学界的骄子在北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行医马来西亚为蒙尘的中医正名


1991年,受马来西亚邀请,路志正教授等专家组团前往吉隆坡,却面临不受欢迎的局面。原来,当地有很多滥竽充数的中医本事虽小却漫天要价,有的人以学术交流为名,向病人高价兜售自己研制的所谓灵丹妙药,有的人针灸一次,就要几百元人民币。


鱼目混珠,国宝蒙尘,面对这种局面,路老一行初到马来,以仁心仁术改变了当地人对中医的看法。

  时逢中国遭受特大水灾,路老等立即联合当地中医师,开展义诊,为国内筹款。以严谨作风和高超医术,拂去了蒙在国宝上的尘垢:一位中年人患了美尼尔氏综合征,头晕不能动,不能睁眼,经路老诊治一个月,就基本痊愈了;一位患者左耳听力受损,治疗后听力有恢复,病人送来锦旗,可路老对患者坦言,器质性病变并未消除,病情可能会出现反复,要及时复查,这面锦旗不能挂!

  路老等在当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加强了中马两国中医界的团结合作,消除了人们对中医药的误解。

  把脉话病情折服莫桑比克总统伉俪


19983月下旬,莫桑比克共和国的希萨诺总统及夫人一行应邀访华,并提出要请中医来看病。时任中医研究院广安门主任医师的路志正奉命前往。

  花团锦簇的钓鱼台国宾馆内,路教授先为总统把脉,又根据总统的描述,诊断为:心神劳累,肝肾两虚,兼有痰湿为患,肺失宣畅。同时为总统开出了以养心清、补肾调肝为法的药方,另配以其他保健、外治的方法。总统认真地做下记录,并叮嘱将中医诊断意见书用中英文两种文字打印出后电传上海,以便在上海访问时早日拿到它。

  给总统夫人把脉时,她却绝口不提自己的身体状况,只默默将手放在小枕上,路教授平心静气,把完脉后,问道您是不是有头晕头痛、腰酸疲乏等症状?您患上了西医所说的更年期综合征听完翻译,总统夫人脸上现出了钦佩的神情,赞扬中医了不起!原来,她在莫桑比克首都的中心医院供职,早就对中医神奇疗法有所耳闻,今日特意亲身体验,也想考考中医。


  热心国际学术交流曾参与为布莱尔看病

  路老一辈子多次参加各种国际间的治疗与学术交流活动,足迹遍及欧、美、东南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老人深感医学无国界,只要有疗效,也同样被国外人士欢迎。


我在瑞士、法国等地讲学开诊时,每到一地,先了解当地气候、生活习俗。这些与当地常见病都有很大关系。辩证论治的中医精神在老人全球行医生涯中发挥淋漓,他珍藏的几百册的病历中,就详细记录着他在世界各国的病人病历。回国后,有8个国家及地区的患者,远涉重洋前来找他求医治病。

  在英国讲学期间,一家高级诊所专门向路老求教,原来首相布莱尔因为身体不适在该院请专家会诊,但众专家为布莱尔治病的方案效果不佳。路老通过观察布莱尔的气色、身材,从中医的角度提出建议说,问题是心火旺,由于脾虚肝郁气滞,所以治疗方案中要注意去湿舒肝气。这一治疗方案的效果令外国名医们对路老赞叹不已。

  致力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法国医学博士三赴中国拜师

  几十年来,路老把心血倾注于带徒,培养出许多学术骨干和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最传奇的莫过于路老收洋徒弟的故事。

  法国人阿德里亚斯是位毕业于当地知名医学院的博士,在听了路老之子在法国的讲座后,一心拜享有盛名的路老为师。

  他在给路老的多封信件中诚恳地说:我常碰见一些西医学束手无策的病例,我热切地寻求一种能弥补西医缺陷的医学理论,而中医在这方面的显著疗效正好符合我的要求。我希望得到正统的中医学的进修。为翻译针灸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名称,这位法国人三次自费来中国征求路老意见,终于感动路老,收其为弟子。

  这名外国弟子学成后在索仑托开了一家中华传统医学诊所。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这位已成为当地名人的医生说:中医不是迷信,而是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科学


莫道桑榆晚,红霞正满天,走过漫长的60余年行医历程的今天,老人仍坚持为病人服务,常飞往各地出席学术会议。路老受访时说,自己虽年过八旬,但愿在有生之年,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中医药学走向世界、造福人类而继续努力。

  中医治腹水西药杀虫挽救百万血吸虫病人生命


1956年,风华正茂的路志正陪当时的卫生部副部长往华东、中南地区等的血吸虫病区实地考察,这些地区有晚期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腹水患者多达500万人。当时安徽歙县一些本来很繁华的地方甚至变成了寡妇村。回忆时路老仍唏嘘不已。

  这张考卷分量实在太重,路志正绞尽脑汁,终于提出了中西医结合,中医先治腹水,继以西药剂杀虫的治疗方案。这一治疗方案挽救了大批危重患者的生命。

  人物档案

  路志正,出生于河北一个中医世家,1934年进入河北中医专科学校学习,曾拜山西盐城名医孟正巳先生为师,随师侍诊。1939年悬壶乡里。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进修后,他被分配到卫生部中医司任职,后创办广安门医院内科研究室。担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等多种职务。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英国伦敦中医学院等十几所海内外中医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名誉教授。

  学术成就

  路志正精通中医经典,行医六十多载,擅长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亦很有造诣。发现了中医的湿病理论,对现代疾病有重要诊断和治疗价值。

  他擅用脾胃法治疗各科疾病,他以调理脾胃法为主治疗冠心病,路志正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经验的继承整理研究课题被认为有前瞻性意义而广受关注。他成立证学组,对风湿病学建设起到推动作用。著有《中医内科急症》、《路志正医林集腋》数十本作品。

   弟子眼中的大师

  路老作为八旬老人,家中床上桌上仍堆满医学典籍,不时研读,让后辈深受启发!路老带徒弟毫无保留,还经常启发弟子另辟蹊径,找到治疗良方。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主任王晓云


  路老博学严谨又特别谦和慈善,作为中医界泰斗,他一直要求学生敬德修业,德业双修。不少厂家高价请路老为自己的产品代言,或作出评价,但路老一直拒绝这类邀请。
  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魏华 



他凭一根银针倾倒了非洲()
----------------------------------------------------------------
news.dayoo。com

2004年06月14日11:09   来源: 广州日报

  人物档案

  石学敏,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及博士生导师,天津市政协常委。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美国国际东方医药基金会顾问、美洲中医学院及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联邦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国传统医学研究院第一副院长等职。

  选穴、着力、捻转、提插,小小银针,寄托了石学敏一生的成就和追求。

  他从医38年,为弘扬祖国医学、针灸学并将其推向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天津市授衔针灸学专家。石学敏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中风病的临床治疗,于上世纪70年代初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开创了现代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先河。

  近日,记者赶赴天津,见到了虽年近7旬,但仍是风度翩翩的石老。多年来,石学敏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治学,以大量的实验和论证来支持学术理论:有些老中医认为中医有三千年的历史,西医只有几百年,现代科学会破坏中医的精髓。我认为,中医也要科学,现代科学可以帮助中医发展得更快。我们中医绝对不能待在围城里,要摒弃非科学的部分,去糟粕,存精华!

  学医是儿时的梦想

  石学敏1938年出生于天津市西青区一个农民家庭。谈起为何走上学医的路,石老称这是他自小的梦想:当时农村医疗条件差,一旦发生甲肝、疟疾等传染病,农村人没钱上医院,只能找偏方,请赤脚医生,所以那时开始,我就萌发了向疾病宣战的念头,希望自己能在医学方面有所成就。

  石学敏称自己年轻时性格较内向,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还拿过学校运动会的冠军,但只要一离开操场,就立刻冷静下来。正是这种沉着不浮躁而又充满斗志的性格,奠定了他不畏艰苦,潜心求医的基础。大学毕业后,石学敏留校,在天津中医学院主要从事内科。

  精妙针术非洲显魅力


1964年,他作为优秀人才被上派到北京读中医研修班,从那时开始研究针灸,并使其成为自己一生的事业,也是从那时开启登上国际舞台的大门。


1968年,石学敏被派至阿尔及利亚等国从事国际间的医疗工作。


1969年,阿尔及利亚国防部长萨布摔伤,瘫痪了半年余,从欧洲请来十多位名医,但久治无效。当时有人推荐援阿医疗队的中国医生石学敏来试试。

  石学敏来到萨布病榻前,确诊他患的是腰椎增生诱发坐骨神经痛。于是取出两枚3寸银针,对准穴位扎了进去。不久,石学敏将针拔起,用法语平缓地说:请抬起腿。萨布小心翼翼地将腿上抬,果然能抬起来了!萨布在护士的搀扶下,挪动双腿,迈出了脚步。旁观者无不目瞪口呆。

  石学敏的医术轰动了阿国,据他回忆,找他求医的病人在医院门口排成长龙,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在阿尔及利亚三年期间,他治疗了10万余人次。虽然他后来回国,但他的精妙针术却留在了阿尔及利亚,在加蓬、刚果等20多个非洲国家扎根、开花、结果。

  独创针刺治中风

  在国外的4年,国内外不少报章杂志都对他高超的医术进行了报道,这些荣誉不仅没有冲淡石学敏回国工作的热忱,反而使他更加坚定了这个信念。尽管有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医院邀请他前去,但石学敏放弃了高年薪、房子、汽车,还是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天津。

  上世纪70年代,石学敏回到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任该院针灸科主任,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针灸病房。



  据了解,《黄帝内经》称中风为大厥,是当时国内50岁以上人群的多发病,治疗状况很不理想。石学敏查阅古籍,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经他处方选用的人中、内关、三阴交等穴位以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滋肝补肾的治疗方法,形成独树一帜的石氏针法”———“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海内外中风患者达100余万人次。


醒脑开窍成功后,石学敏又首创了针刺手法量学的学术概念,对针刺作用力的方向、大小、施术时间、两次针刺相隔等针刺手法的四大要素进行了科学界定,改变了历代针刺忽视计量的状态,填补了针灸学历史上的一个空白,如今已经广泛应用于中风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老年痴呆症等多种疑难病的治疗中。


针灸外交

  上世纪80年代,石学敏应东南亚某国政府邀请,为该国首脑治病。这位首脑身染重病,卧床多年,仅靠鼻饲管、导尿管维持生命的新陈代谢。石学敏仔细诊断他的病情后,精确施用针术,5次治疗后,病人就开始好转,拔掉了鼻饲管。后来,病人竟然能够离开轮椅,在别人的搀扶下行走了。在他们的国务会议上,该首脑称赞中国针灸了不起!

  石学敏在该国受到了近乎国宾般的礼遇。后来我国外交部和卫生部联合表彰了石学敏的针灸外交


1990年,石学敏应邀到法国讲学,当他讲到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时,一位法国妇女走上前来,称自己患有支气管哮喘,请石学敏当场给她治疗。石学敏为这位妇女取穴、扎针,10分钟后,针停喘止,她的症状得到明显控制,会场上顿时掌声雷动。

  石学敏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被誉为华夏第一针

  杏林国宝薪传岭南篇

  石学敏

  本期名医石学敏 广东徒弟米建平、张中成

  学术成就


1995醒脑开窍针刺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治疗血管性痴呆获科研成果奖。1998年作为国家中医药十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曾获得国家、部、市级科研成果奖15项,专利2项,发表著作12部、论文30余篇。针刺量学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专著有中医纲目”“中医针灸治疗学等。

  弟子眼中的大师

  今年4月份有幸成为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著名中医药学专家石学敏院士的学生,随师侍诊,亲聆教诲,受益匪浅。

  石院士对学生谆谆教导,他指出中医针灸学习没有捷径,必须持之以恒、孜孜不倦,首先应多阅读中医古籍,积累大量中医理论知识,再者勤于针灸操作,在临证中不断积累经验,做到临证贵辨析医贵知常变达。石院士给我们树立针灸学习的信心,并提出学习的方式方法。米建平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

  石学敏院士从临床现象总结中风的病机认识,提炼和创造治疗方法。他能站在较高的角度提出中医发展的思路,而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石老有很强的人格魅力,传艺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平易近人,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我们从事治疗其他疾病研究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张中成广东省中医院博士、副主任医师



-----------

张学文认为中医应该抓两头、带中间

  本期名医 张学文

  广东徒弟 符文彬、孙景波


  文/图 记者 潘银燕 通讯员 胡延滨

  进入陕西中医学院教授张学文的书房,最引人注目的是桌上高高叠起的一堆信件。细细翻看,大多数是全国各地的医学院学生和病人的来信,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这位名满三秦的老中医的感激和敬佩。张学文的妻子数落老伴退休后更加忙碌,要么一头扎到疑难病研究所,要不就是飞来飞去到全国各地讲课。


中医已经是我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了。张学文感叹。这位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名老中医近几年更加清晰了自己抓急诊疑难病两头,带动整个中医事业的思路。

  随父学医5岁识中药


1935年,他出生在陕西汉中一中医世家,在父亲张致东的命令下,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基本知识、诊疗知识、用药方法。父亲张致东是汉中一带的名医,每天都要求张学文大声背诵医理、脉学、方剂。耳濡目染,张学文五岁认识几味中药,15岁开始攻习《内经》、《伤寒》、《温病》、《本草》、《脉经》等典籍。


1959年,张学文从陕西中医学校中医师资班毕业后留在了新组建的陕西中医学院。经过几十年的医疗、教学、科研,张学文在温热病、急诊、中风及脑病研究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


悬壶济世,解民倒悬

  作为名满三秦的老中医,张学文对经济困难的病人充满同情。在医院,经常能碰到来自农村的病人怀里揣着馍,大老远地赶来请张医生号号脉。张学文总是用最经济实惠的药方帮他们治病,甚至分文不取。

  几天前,一位来自陕西礼泉的老人找到张学文看病,衣着破旧的老人家看到张医生百感交集,从怀里掏出一份已经发黄的药方。这份已经保存了整整20年的药方,寄托了老人对张学文深深的感激。二十年前,饱受心脏病折磨的老人在乡邻的建议下找张学文看病,张学文不仅治好了老汉的病,而且让囊中羞涩的老汉体面地过了费用关。

  对学生,张学文同样充满了关爱。1997年,张学文听说陕西中医学院不少山区来的特困学生生活很清苦,经常只吃馍夹辣子,就主动将自己的国务院特殊津贴捐给两位大学生,一直到他们毕业。在张学文眼中,中医历来倡导悬壶济世,解民倒悬。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就会给中医事业壮大一分力量。

  观点一:

  急诊领域中医大有可为

  在张学文的书房,记者细细聆听张学文讲述他近年来形成的抓两头、带中间的思想。张学文解释,两头一头是急诊,一头是指疑难病症,中间则是指普通的内科疾病。通过重点提高急诊和疑难病的诊治,提高整个中医治疗的水平。


中医如果不在急诊上下功夫,就会失去古代中医文化的精髓,急诊是关系到中医发展问题的大事。张学文一再强调,中医应摘掉慢郎中的帽子,而他多年的临床实践也完全证明,中医绝对可以治急症。

  张学文说,古代的名医基本都是从急诊下手,如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就记载了不少急诊个案,书中不少药方到现在仍在广泛用于急救治疗。现在中医之所以远离急诊领域,一方面是群众形成了中医治慢性病的观念,另一方面,由于急诊是立竿见影的活,有一定危险性,很多中医本身对此也缺乏自信。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张学文就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了中医急诊小组。谈到目前制约中医急症发展的问题,张学文说,西医看急症,不用中药是正常的,而中医不用西药抢救则不正常,出了事故,难逃责任,这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制订政策予以解决。

  张学文认为,研制中药不能完全按西药路子走,那样会失去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和中药四气五味的优势,使疗效打折扣。因为经济效益等因素,中医许多简便有效的疗法被弃之不用,这很可惜。如对腹泻患者,一般人都认为应立即输液,补充水分,其实在临床,张学文常用糖、盐、醋、茶、葱、、枣煮成浓汤,让病人多喝,并配合针灸,可止呕、止痛、杀菌、补液、去毒、敛津。


  观点二:

  治疑难病不断总结经验


1998年退休后,张学文成立了疑难病研究所,对各种症状古怪却又查不出原因的疾病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并据此写出了一本30万字的《疑难病症》。

  半夜起来莫名奇妙地拍手直到精疲力尽,大夏天穿着棉袄皮靴还冻得浑身发抖,壮汉忽然变得全身无力连手指都无法动弹……5年来,张学文碰到了形形色色的疑难杂症,这些病人求治无门,痛苦得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张学文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中医知识,用独特的药方驱走了病魔。如西安一位夏天都必须穿着冬装的女病人,其丈夫多年来只能与其分居,因为住在一起,不是丈夫热坏了,就是妻子冻得不行。张学文诊断认为该女病人是肾虚后邪气趁虚而入,开了益肾活血的中药,现在女病人夏天像正常人一样穿起了漂亮的裙子。

  张学文说,办起这个疑难病研究所,不光解决了病人就医难问题,而且他从各个病症中不断总结经验,对中医研究很有帮助。

  观点三:

  中医药应摆脱从属地位


中医出生在中国,因此中国有义务、也有条件把中医中药搞好,这不仅对中国人民的健康有利,更重要的是能服务人类。张学文很看好中医未来的前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天然药物、针灸疗法等副作用小,伤害少。

  但张学文同时指出,目前全国各地的中医药单位普遍规模不够,资金所占的比例较小,如何正确对待中医药还很不理想。中医药应努力摆脱从属地位。


实践中,必须按照传统的、发展的规律去发展中医药,不能用其他方法来中医药。张学文说,中医有中医的一套理论、方法、规律,如果不按规律办事,如有一些医生硬用现代实验的手段来对待中医治疗,无疑极大地伤害了中医的独立性。

  人物档案

  张学文,1935年出生于陕西汉中一医学世家,自幼跟父亲学习中医。18岁时,经当地政府考试合格后取得独立行医资格。先后于1956年、1958年考入汉中中医进修班、陕西中医进修学校(陕西中医学院前身)中医师资班学习,期满后留陕西中医学院任教。

  任原陕西中医学院院长、教授,全国首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全国首批需要继承学术的国家级名老中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学术成就

  张学文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在中医急症、中医脑病、温病学、疑难病、活血化瘀等诸多研究领域均有很高的学术造诣。

  对毒瘀交夹痰瘀交夹水瘀交夹颅脑水瘀等病机病理的认识颇多创新、自成体系。

  先后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各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

  弟子眼中的大师

  开朗、乐观的张老令中医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他每年大约两三次来广东讲课,通常水都不喝一口一气讲到下课,讲课时始终不忘宣传中医。张老最常说的是:中医是很好的治病方法,要学的内容很多,必须不断临证、总结、提高。

  张老对脑病、瘟病研究得很透,处方用药很特别。跟着张老上门诊学习多次,印象最深的却是张老的笑容。张老经常鼓励病人,对心境不佳的病人感染很强,使他们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符文彬


激情首创中医耳鼻喉科”()
----------------------------------------------------------------
news.dayoo。com

2004年06月26日10:26   来源: 广州日报

年逾九旬的干老对中医的热爱一如既往。


干老以茧斋命名书房,意味着他将与书相伴一生。

  执着豪放的个性,九死不悔的职业操守,生活的苦行主义,这是名医干祖望独特的人格魅力。

  干祖望17岁跟师学医,21岁悬壶济世,在临床第一线打滚已有60余年。在这激情四溢的60年里,他曾以滴水不漏的一纸医案攻克米业巨商的恶疾而扬名浦南,他曾在中医生死存亡时奋笔疾书,为争取中医地位鼓与呼;他曾为中医耳鼻喉科的创立衣带渐宽终不悔,却在业务红火之时绝意名利,退隐江湖,开始人生第二次苦读……60年弹指一挥间,今天的干老虽寿逾九旬却周身洋溢着青春活力。这位工作重于生命的儒医依然说真话,做实事,迟迟不肯敲响廉颇老矣的钟声。



  人物简介

  干祖望1912年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张堰镇,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国际培训交流中心客座教授。干祖望为中医耳鼻喉科奠基人、创业者之一。1985年获得江苏省政府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及奖章、奖状;1991年获国务院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特殊津贴终身奖及证书。他的科室获全国唯一的中国耳鼻喉科建设中心光荣称号。

  学术成就

  充实三因学说;把四诊扩展为望、闻、问、切、查五诊;设计出辩证公式,使教者言之有物,学者有则可寻,补上千古医学的空白;写有80万字的《野参外科学》,成为中医外科界一片西医化狂潮中的中流砥柱;中医没有喉科学,用外科学来补充,补上了一个学科空白;晚年目睹全国中医西化之风严重,开展救亡工作,撰写了《新医医病书》。

  弟子眼中的大师

  干老孜孜不倦地在中医急诊学领域内耕耘60载,著作等身,李遍地。他对弟子毫无保留,将毕生经验倾囊相授。为参加名医师带徒活动,他不顾年事已高,有病在身,义无返顾南下,让弟子们感动不已。干老视病人如亲人,出诊时对病人加号从不抱怨,认真接诊,没有丝毫马虎。他对中医事业的追求、献身精神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

  寒窗之辛

  闻鸡起舞勤练抓坛功

  干祖望4岁入读浦南望族姚石子家私塾,因天赋异禀,聪颖过人,深得老师赏识。13岁那年,他已熟读四书、五经、离骚、史记以及六朝的骈体文章。正因为寒窗求学时积累的文化底蕴,他行医后才能轻松通晓古法医理,所写医案妙笔生花,并以亦医亦文的形象在医学界独树一帜。

  干祖望对学医之艰的体会是从初入医门时苦练三指抓坛功开始的。当时中医常用擒拿术对急性喉阻塞病人施救,若手劲不足,操作擒拿术就没底气,疗效甚微。这套功夫要求练习者须在每年冬至到清明期间,每日抓举两个一尺高的陶瓷坛子,侧举、平举,反复无数次。而且练习期间不能进食,不能大小便。


要有真本事,需吃苦中苦,抱着这一信念,干祖望日日闻鸡起舞,苦练功夫直到黄昏。当时他年仅18,身材瘦小,20斤重的高坛重压双臂,让他精疲力尽、苦不堪言。练到最辛苦时真想放弃。干祖望坦言学医之苦,可老师很凶,不能也不敢。

  正所谓天道酬勤,通过勤学苦练和钻研医典,干祖望不仅基本功过硬,而且饱学医论,跟师四年,尽得师传。

  悬壶伊始

  当街熬药借异香博宣传

  干祖望21岁时出道,在金山挂牌行医。当时的人们看他是年轻郎中,认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所以行医之初备受冷落。为了取信于病人,干祖望略施小计,却不料一下打开了局面。

  当时耳鼻喉科常常要熬制外用药,每每熬药时,他总是敞开大门,让香气飘散出去。为了扩大影响,后来他干脆把炉子搬到门外,让药香飘满整条大街,吸引路人围观。虽然促销成本很高,一次烧掉200法币(相当于2万元人民币)的名药,但干家有名医的事却从此在金山小镇广为传诵,求医者纷至沓来。

  几十年后重提此事,干祖望只道是宣传得法当时外科用药都是医生自制,让全镇可闻药香,目的是炫耀自己资本雄厚,可制名药,这是一种正大光明的宣传手段。

  但他强调有真本领是最重要的:虽然我是先有名,再来病人,但我是说实话,干实事的人,所以疗效靠得住,当然不失为一个有资格、有人格的医生,直到今天。

  一炮打响


2银元诊费治好米业巨商

  干祖望34岁时移壶松江,由此开始他人生的又一转机———成为纵横金山、松江两地的名医。

  当时松江有一位米业巨商患了晚期直肠癌,遍访名医终不得治。后向嘉善某名医求治,对方自视甚高,出诊费开口就要100银元,但几番诊治后,病情依然毫无起色。

  米商绝望之际找到干祖望,谁料出诊费仅需2个银元,干祖望一番望闻问切后,沉吟片刻,遂挥笔开出处方,滴水不漏。出诊几次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对干祖望的医术崇拜得五体投地。至此,干祖望一炮而红,在金山、松江两地声名起。

  创业之艰

  首个耳鼻喉科是三无诊所

  在名誉光环笼罩下的干祖望并没有飘飘然,他心中又萌发了在中国创立中医耳鼻喉科的梦想。

  当时中国大城市的大医院都很少设立耳鼻喉科,更何况连医院都没有的中医!干祖望的想法遭到了嘲弄和非议,有人甚至刻薄地说:一个乡下郎中想变成金凤凰。但干祖望对事业的执着与他倔强的性格一脉相承,他一旦下定决心就不会动摇。

  经过不分昼夜的辛苦筹备,1951年,中国首个耳鼻喉科的雏形———松江城厢第四联合诊所成立。诊所仅有40多平方米,成员是干老和同道共11人。没有桌凳,就从自家搬来,没有经费,全靠老主顾帮衬。干祖望笑说刚开业时的尴尬:没有会计、没有工作人员、没有挂号员,整一个三无诊所。

  然而,就是这样一间简陋的诊所,却承载着开创中国中医耳鼻喉科的光荣和梦想。就在这里,干祖望和他的同道们在诊治病人的同时,积累耳鼻喉科的临床经验,并逐步探索中耳鼻喉科的理论,迎接一个又一个事业的新高峰。

文/图记者刘影通讯员胡延滨、陈海

给中医一个自由发展空间()
----------------------------------------------------------------
news.dayoo。com

20040628 10:13   来源: 广州日报

周老一谈到中医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第一次为周仲英先生怦然心动,是偶然读到他用以自勉的座右铭:古为今用,根深叶茂;西为中用,老干发新芽;知常达变,法外求法臻化境;学以致用,实践创新绽新葩。

  这是周老作为一个中医人的人生准则,也是他多年治学经验的集中表现。

  将毕生心血倾注于中医事业的周老,德艺双馨,饮誉海内外。走近他,你会体会到医学与人生完美交融的精妙境界,你会深刻感受到像他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崇高品格。

  半个世纪来,周老遨游于祖国医学的大海中,劈风斩浪,演绎着关于奋斗与成功的激情版本......

  人物简介

  周仲瑛,男,1928年生,汉族,江苏如东县人。家世业医,幼承庭训,随父周莜斋教授学习中医,曾就读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中医师进修班),1947年毕业后,悬壶桑梓。1955年入南京中医进修学校进修,次年毕业,留附属医院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副教授、副院长等职。1983~1991年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兼任中医系主任。现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省级中医内科急难症重点学科带头人,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周仲瑛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天津中医学院、新加坡中医学院、美国波士顿大学骋为客座教授,多次被国外选入《世界名人录》。

  学术成就

  周氏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尤其在疑难急症和心肺疾病方面有深厚的研究和造诣。

  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坚持科研工作,以应用研究为主,后从事心、肺、肝、肾等多系统病种的临床研究。近10余年来主持国家级、部级、省级课题2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部级课题4项。目前已完成14项,获省级以上奖8项。

  周氏在学术上不偏执一家之说,善于综合应用各家之长,从应用中求发展,通过实践提出新的论点和治法。他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8年,理论、经验两臻丰富。临证对许多重危患者及疑难病证的治疗,常取得显著的疗效,故声名远播,饮誉海内外。

  弟子眼中的大师

  周老家世业医,治学严谨。他医德高尚,对病人有求必应,除每周出诊六个半工作日外,对病人加号也从无怨言,甚至会因放不开病人而主动放弃一些社会活动。

  他对病人一视同仁,每份病历都写明病机,记录病情变化,并仔细保存,以便更好地系统治疗。作为关门弟子,我们深得周老厚爱,在学业、生活等方面都得到照料和关爱,他是严师,是慈父,是带领我们积极向上,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力量。广东省中医院林琳、罗翌

  少年苦读

  打下扎实理论根基

  周仲英1928年出生于江苏如东县的医学世家。因家乡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他自然先文后医,先熟背四书五经,再系统学习内经、伤寒、本草等医学典籍。

  周仲英虽深受传统文学熏陶,但在学医初始依然感到枯燥、茫然,难以领悟医理奥义,联系实际消化吸收。回忆这段崎岖道路。他把自己的学医门径归纳为死读我通宵达旦刻苦攻读,劲头十足,却读得糊里糊涂。尤其在背医经、脉经典籍时,就像老和尚坐禅,真是苦啊!

  虽然求学艰难,但每当随父出诊,目睹急诊之转安,医学造福乡梓时,当良医的愿望就在周仲英心中油然而生。于是他矢志研究中医药学,日复一日勤学苦练,打下扎实的理论根基。


学医无取巧之门。周仲英总结经验说:主要篇章条目烂熟于心,到临床后就能触类旁通。

  青年受挫

  拨开迷雾悬壶桑梓

  为精研医学,周仲英进入上海中国医学院深造,期望攀登医学新高峰。谁料因时局风云变幻,中医风雨飘摇,周仲英也饱尝了困惑、迷惑的思想磨难。




1947年,国民党提出“中医没落,没前途”,要求“废除旧医”,并将中医排斥在中国文化殿堂之外;建国后,中医学界又掀起改造中医的潮流,要将中医改造成初级西医,中医受尽了歧视和不平等待遇。这些思想给中医药发展方向带来困惑和误导,严重干扰了周仲英的专业思想和信心。他重温当时的苦闷彷徨:“那段日子,我承受巨大的精神重压,常常夜不能寐,反复思索为了生存是否应放弃理想而随波逐流。”

  但每每目睹中医救死扶伤,造福百姓,周仲英又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事实最具说服力,中医的医疗成绩让我明确了立场观点,于是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解决了思想认识问题,周仲英从此拨开云雾,冲出误区,后悬壶桑梓,大展医技。
  壮年得志
  医术医德闻名四方
  周仲英的中医理论功底深厚,师古而不泥古,他认为学忌门派,在学说上主张不偏执一家之说,善于利用各家学说之长,从应用中求发展。他坚信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1956年从医学院毕业后,他一直战斗在临床第一线,一步一个脚印辛勤耕耘。
  上世纪80年代,流行性出血热在一些地区蔓延。面对这一死亡率高达80%的凶险疾病,许多医生都无能为力。为攻克这一顽疾,周仲英带领科研小组深入疫区。刚开始毫无头绪,救治方案收效甚微。周先生并不气馁,他从分析病期特征着手,综合温病、伤寒等各家学说,提出了系统性的治疗方案,使疗效得到显著提高,病死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治病救人时,周仲英对权势者、疾苦者一视同仁,从不势利。战疫功成不仅让他闻名四方,其高尚医德更传为美谈。周仲英从中意识到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大有可为,从此更是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为中医内科急诊学做了大量奠基工作,成为这一新兴学科的开拓者。
  壮心不已
  继续开拓医学领域
  周仲英禀学渊源,著作等身。但他仍感叹中医学博大精深,称其为“尚未开发的宝山”,并将自己即将出版的医事传略取名为“抱璞斋”,以示继续开拓医学领域,攀登新高峰的壮志雄心。
  近年来,周仲英一直关注中医的发展,对当下中医西化的风潮,他深感忧虑:“当前中西医学两种不同医学体系的碰撞,重西轻中在医学界大有人在。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学术观不高、思想认识不够,才走进了从西医立场看中医的误区。”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中医研究机构、高等教育都在发展,但临床效果不佳,真正掌握中医辨证治疗的精髓,坚持中医之道的人并不多,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中医萎缩的深层次危机。”


“中西医不能相互替代,而是平行互补关系。”周仲英呼吁:“为中医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记者刘影通讯员胡延滨、陈海

-----------

半路出家创骨伤外敷新药
----------------------------------------------------------------
news.dayoo。com

2004年07月03日09:30   来源: 广州日报

石仰山(左)演示中医伤科传统检查手法

  与许多世家出身的人不同,石仰山并非从小就开始学习中医。小时的石仰山热爱体育,梦想是当一名运动员,高中毕业后,他才遵父命开始学习中医典籍,从此踏上从医之路。从1955年到现在,石仰山已从医50周年,当年那个好动的小男孩,早已成为中医伤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在石仰山手中,有百年历史的石氏伤科不仅被继承了下来,而且继续发扬光大。

  文/图 记者 辛朝兴
通讯员 胡延滨、陈海

  父亲栗子打出学习动力

  我国的名老中医多是世家出身,石仰山也不例外。擅长治疗骨折脱臼、内伤劳损的石氏伤科创始于石仰山的曾祖父———石兰亭。石兰亭是武林中人,清道光年间在无锡开设镖局,行走于太湖与山东之间。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精通伤科医术,研制的伤科秘方三色敷药十分有名。到了光绪年间,石兰亭解散镖局,举家东迁,在上海新新街开设诊所,悬壶济世。

  经过石仰山的祖父石晓山、父亲石筱山、叔父石幼山的不断发展,及至解放前夕,石氏伤科已名满沪上。但此时的石仰山却并不热衷于继承祖业,还在读高中的他酷爱体育,最大理想是当运动员。1950年,石仰山高中毕业,一心要将石氏伤科传承下去的石筱山决定让儿子跟随自己学医,断了报考体育院校之梦的石仰山只好乖乖地回到父亲的诊所。

  石筱山深知,不管是内科、伤科、妇科哪一科,十三科一理贯之,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因此,他把当时的名医黄文东请来为儿子上理论课。于是,石仰山白天跟随父亲出诊、抄方,积累临床经验,晚上则在黄文东的指导下学习医学典籍。

  从早到晚长时间的学习对好动的石仰山来说无疑是一种磨炼。一次,因为贪玩,石仰山晚上睡得比较迟,白天在抄方时打起了瞌睡,石筱山当即在儿子的脑袋上狠狠敲了一下,痛醒的石仰山看着父亲严厉的眼神,不禁羞愧难当。这一敲,不仅敲跑了石仰山的瞌睡虫,也敲出了石仰山的学习动力。他从此刻苦钻研,终成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

  独门药方靠瞬间灵感

  石仰山现在也带徒弟,他也十分重视抄方这一古老的学习手段。

  谈及其中的原因,他认为,中医的特征是辨证治疗,这与西医的辨病治疗有本质不同。中医将人看作是一个阴阳、气血、虚实矛盾运动的整体,在西医看来是一样的病,由于病人的病因、体质、年龄、性别等的不同,中医的用药就会有所不同。严格地说,由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医给每个人开的药方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一名优秀的中医在开药方时,凭借的是理论与经验交融产生的瞬间灵感,过后则很难把握住。

  徒弟在现场的抄方,不仅是记录什么人用了什么药,更重要的是体会老师的这种灵感,这才能使自己得到提高和升华。所以,石筱山、石仰山父子要求徒弟在抄方时全神贯注,不能走神,更不能打瞌睡,是很有道理的。

  中医的辨证治疗,在西医看来,就会出现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情况。如腰椎间盘突出,中医称为痹症,根据症状的不同,就分为痛痹(痛感固定)、行痹(痛感游走)、着痹(胀痛麻木)等。而根据病因的不同,石仰山则准备了四个主方进行辨证医治:风寒闭塞型的,用温经强腰汤;痰淤阻络型的,用逐痰通络汤;气滞血虚型的,用理气固腰汤;肾督亏损型的,则用益肾健腰汤。

  根据统计,95%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可以通过石仰山的保守疗法取得疗效,避免手术治疗的痛楚和副作用。

  妙手隔海治愈三毛胸疾

  石仰山说,石氏伤科有四大理论特色:气血兼顾,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内合肝肾;调治兼邪,独重痰湿;勘审虚实,施以补泻。这些特点使得石氏伤科在治疗内伤和陈伤劳损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1987年,石仰山接诊了一位徐姓女患者,她由于滑跌导致骶尾部挫伤三周有余,不能起坐俯仰,还伴有胸脘小腹胀痛和便秘。经诊断为12胸椎压缩性骨折,导致淤血内积,腑气不通。

  石仰山首先采用活血化淤,通下导滞的办法,以柴胡当归红花等入药,外敷三色三黄膏加黑虎膏、接骨粉。继而根据病人康复的不同阶段,分别改用活血固腰和调补肝肾的药物,攻、和、补,随症变通,辨证治疗。只月余,病人便基本痊愈。


1989年,我国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不慎摔断了肋骨并刺伤了肺叶,伤痛使她难以伏案写作,她将自己的伤情写信告诉了远在上海的亲友。

  那位上海亲友慕名找到了石仰山、奚鸿昌两位医师,他俩根据三毛的病情,拟定了中药方剂和膏方,寄给了海峡彼岸的三毛。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三毛痊愈了,这让她对祖国的伤科医学大为叹服。

  中药剂型改革贡献巨大

  石仰山虽然认为中西医在理论上大相径庭,但他一刻也没有放弃探索中西医结合之路。石仰山的父亲石筱山即较早将西医的X光片引入中医伤科的诊断中,而石仰山除了在中医理论和西医诊断手段结合之路上继续探索外,还为中药的剂型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

  传统的中医外敷药虽然效果很好,但是用麦芽糖调的,天热时麦芽糖会发酵,弄脏衣服,还可能引起伤口发炎。

  石仰山和堂弟石鉴玉一起,把祖上沿用百余年的三色三黄敷药,结合医院临床,运用日本引进的巴布氏剂生产流水线加工工艺,与上海市中药三厂共同开发出新一代骨伤外敷新药———石氏伤膏(现名复方紫荆膏),不仅保持了原有的疗效,而且不污染衣物,使用携带方便,且无任何副作用。

  人物简介

  石仰山祖籍江苏无锡,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石筱山独子。1950年高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和黄文东先生学习,1955年起独立开业行医。1980年,石仰山被调到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1983~1987年获三届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名誉院长。

  学术成就

  作为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石仰山在继承和发展祖国伤科医学方面多有贡献。自1977年起,石仰山便撰写了石筱山医案集注伤科的辨证论治骨折论治石氏理伤手法谈屑等一系列论文。他主持的颈椎病、腰腿痛、骨质疏松症三大课题研究均通过市、区级科学成果鉴定,其中一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获黄浦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弟子眼中的大师

  石老如今已年过七十,仍然坚持每周两次的门诊。为了使外来的病者能看上病,他开诊时从早上8时开始一坐就坐到下午,中间也不休息,以一杯牛奶代替午餐。他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医生治病,是一项神圣的职业,来不得半点马虎。退休了,也不能放松要求。坐堂问诊,我力求做到一丝不苟、细致入微,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例。这平常的话语,说出来容易,几十年做下来了实在不易。至今,他仍然常用一句古训老牛明知夕阳短,不待扬鞭自奋蹄来勉励自己,无论是诊病还是带徒,都做到不遗余力,坚持实践着大医的精诚。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苏海涛林定坤)

医武双精 全才名家()
----------------------------------------------------------------
news.dayoo。com

20040706 10:35   来源: 广州日报

吉老虽年逾花甲,却精力充沛,神采奕奕。

  本期名医 吉良晨

  广东徒弟黄穗平、张北平

  文/图记者 刘影 通讯员 胡延滨、陈海

  中医名家吉良晨教授酷爱方术医药、喜嗜弄拳击剑,他医术精湛,处方丝丝入扣,滴水不漏。悬壶50载,活人无数。

  吉老用务勤不惰、学习不怠、临证不已、深化不息16字座右铭自勉,夙兴夜寐,刻苦攻读。学医14载,尽得师传。他对中医典籍烂熟于心,至今既能准确背诵《皇帝内经》、《伤寒论》、《药性赋》等经典著作,还能脱口而出任何一味中药的性味、归经、炮制、分类、毒副反应等,让人惊叹他其实也是位中药学家。


医学名家

  吉老21岁悬壶京都,至今已有50载,因其辨证准确,用药精炼,往往收到药到病除之效。

  东北一小孩因淘气遭父打骂,突觉胸口憋闷,喘气困难。此后间有发作,发病时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家人以为是癫痫病,送往医院诊治,但难见其效。后辗转到吉老处求医,吉老通过辨证论治,认为此病是气郁结胸而发,遂施以解郁舒肝法,9副药后,病童很快康复。

  北京城一九旬老翁,肾伴有功能衰竭,因腿部拉伤卧床月余后,无法排尿,腹部以下肿胀。吉老辨证其属脾肺不足,膀胱气化不利。患者服药七剂后拔除导尿管,3小时后可自行排尿。

  武学名家

  吉老醉心拳术剑术,深谙武学精髓,继承和发展中华武学,让国之瑰宝大放异彩。他毕生演绎着国医和武学完美交融的精妙版本,如今的吉老虽寿逾古稀,却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透露自己的养生秘诀是弄拳击剑。他认为真正的武术不是操练肌表筋骨皮,也不是打斗攻防等技能,而是身心合一,养生长寿。

  吉老如今每天习武3小时,在他古朴清幽的书房里,除了半壁古籍、国画青瓷,还有宝剑几把,闲时可舞剑怡情。对于武学和国医如何有机结合,吉老的答案简单又实在:一个医生首先自己要身体健康,给病人治病才更有说服力。

  他的困惑

  尴尬的中医教育

  吉老从医50余载,对中医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对于当前中医教育的现状,吉老倍感忧虑和困惑,他力陈中医界种种怪现象: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学士、硕士、博士,竟然不能在临床第一线看病,更别提疗效;中医教育培养出的高层次人才,居然大多不愿意从事中医工作;有的人为了晋升提职拼命学西医。

  吉老激动地说:这算是什么中医继承人?所以不单是中医后继乏人,而更可悲的是后继乏术,这是难堪的中医教育啊!

  究其原因,吉老认为中医教育与临床脱节是一大因素。吉老提到他颇为推崇的医圣张仲景:后汉时大疫流行,张仲景官至长沙太守,却弃官行医,为老百姓解除疾苦。所创《伤寒杂病论》乃中医学辨证论治大法,成学习中医必读之经典,对每一位中医来说都非常有教育意义。现在的医学院毕业生,有几个能完整背诵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

  其实,中医人才的匮乏是名老中医们共同的困惑。这是国家中医教育必须改革的重大问题。吉老通过和所带学生打交道,也感同身受。中医教育改革的目的,是要培养出真正高明的中医人才,是明医而不是空有虚名的名医。只有这样,才能光大中医事业,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他的立场

  中医院首先要姓

  对于中医存在的问题,吉老感叹一言难尽。他认为,中央的中医政策没有落到实处是症结所在。毛泽东1958年就提出,中医是伟大宝库。我国《宪法》第21条明文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2003年实行的《医药条例》规定保护、扶持、发展中医,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这些方针政策对光大中医事业举足轻重,但贯彻力度还远远不够,以致出现了中医教育偏离中医之道,中医院不姓,为了经济效益而大量采用西医治疗手段的现象。

  吉老告诉记者,他至今铭记着周恩来总理对中医人的鞭策和鼓励。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天,吉老去给章士钊老先生诊病,恰逢周恩来总理去探望章老。周总理听说吉老是北京中医院的医生,便殷殷垂询医院的情况。在聆听了有关中医发展的问题后,周总理意味深长地说:如果我们不很好地学习中医,将来可能去外国留学学中医。这番感慨的话语让吉老刻骨铭心,当时我的脸热烘烘的,总理的话让我很受感动,早已铭刻心中,永远也难以忘记。

  而今重提旧事,周总理的话再次萦绕耳边。吉老显得忧心忡忡:前不久去澳大利亚五个城市讲学,前来捧场的90%以上都是洋人,他们对中医非常熟悉,对医圣张仲景毫不陌生。我暗自揣测,难道总理的话真的不幸言中?

  他的观点

  辨证论治是中医优势

  去年初春,非典突如其来袭击中国。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以吉老为表率的名老中医们挺身而出,深入第一线,为病人诊舌察脉,辨证施药。吉老根据中医的理论,以玉屏风散为主,加入养阴清热之品形成的处方防温肃肺汤,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非典疗效甚佳。

  反思抗非历程,吉老认为中医之所以在抗非中大显身手,是因为中医不是针对病毒,而是针对整体辨证施治。他说,中医的最大特点是:整体观念、理法方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最大优势。非典是急性传染病,西医认为病源是变种冠状病毒。但中医认为非典属温病范畴,诊治重在扶正祛邪,应以益气养阴,清热肃肺为治疗原则。这也是中医治疗非典处方的基调。

  他的建议

  中西医应相互协作

  吉老坚定不移地走中医之路,无论是在病房还是门诊工作,他都刻意要求自己做到先中后西,能中不西,尽量运用所学中医知识,所继承的中医知识去诊治别人。

  但吉老并非保守主义者。我不反对西医,但我更相信中医。针对当下中西医的碰撞和争议,吉老自有一番见解。

  他认为中西医从诊断、处方、治疗等各方面都不一样,分属两个体系。西医是实验医学、结构医学,中医是整体医学、实践医学。但二者并不对立,中医可将西医先进的东西为我所用,充实中医的知识内容。

  吉老说,只有中西医彼此尊重,相互补充,将两方优势结合,才是真正的在高层次的中西医融合。

  人物简介

  吉良晨,字晓春,满族,生于19282月,北京人。幼承庭训熏陶,师教私塾9年。酷爱方术医药,喜嗜弄拳击剑,尤好行气功法,为买氏形意四代传人,露蝉门下五世弟子。21岁即悬壶于京都,先后结业于北京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中医进修学校。

  学术成就

  吉良晨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症。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药物领导小组成员、卫生部药典委员、药品审计委员、中国中医药养生保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脏胃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常务理事长、保健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理事等职。

  弟子眼中的大师

  吉老医技精湛,医德淳厚,名满医界。他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症,用药精当,效果显著。简单几味常用药经他搭配,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对病人,吉老从不势利,无论贫富老幼均一视同仁。问诊时非常仔细,望闻问切,没有丝毫马虎;对弟子,吉老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将毕生经验倾囊相授。他视弟子如亲人,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吉老既是医界泰斗,也是饱学之士,文史哲均有很深造诣,谈古论今时总能引经据典,妙论佳句信手拈来,让人叹服他的博学和辩才。

  总之,非常庆幸能跟师吉老,除了医技大增,在立德立行立言上都受益一生。(广东省中医院黄穗平、张北平)


临危受命 直面非典()
----------------------------------------------------------------
news.dayoo。com

2004年07月13日10:39   来源: 广州日报

  他是北京首位给非典病人看病的中医专家。凭着一股治病救人的责任心,勇赴抗非第一线,为非典病人诊舌察脉;今年北京非典再次出现,他又一次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中医药治疗;当预防非典处方被人曲解,出现千人一方、万民服药的局面时,他呼吁市民不要目服药,告诫大家药有寒、热、温、凉,当慎重用之;而今非典阴霾散去,但他对疾病原貌状况、发展规律的思考和研究还在继续……


-----------

临危受命 直面非典()
----------------------------------------------------------------
news.dayoo。com

2004年07月13日10:39   来源: 广州日报

  他是北京首位给非典病人看病的中医专家。凭着一股治病救人的责任心,勇赴抗非第一线,为非典病人诊舌察脉;今年北京非典再次出现,他又一次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中医药治疗;当预防非典处方被人曲解,出现千人一方、万民服药的局面时,他呼吁市民不要盲目服药,告诫大家药有寒、热、温、凉,当慎重用之;而今非典阴霾散去,但他对疾病原貌状况、发展规律的思考和研究还在继续……

  晁恩祥,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肺病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德艺双馨,名贯医学界。

  能与晁老对话是幸运的,这位令人敬仰的中医学界泰斗,有问必答,其温和平易、朴实无华令人感动。谈话间,经历了人生风雨的晁老仿若一位洗净华的智者,谈人生,谈医德,谈非典,当然最津津乐道的还是他醉心一生的中医药学术与事业。



  抗非功绩

  飞赴广州迎战非典


20031月中旬,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收治了几名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基本症状是高烧不退、干咳、全身乏力。为了摸清病因,呼吸科邀请时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肺病系专业学术牵头人的晁老赴广东会诊。当时,晁老正在医院出专家门诊,一接到电话欣然接受,火速飞抵广州,次日又马不停蹄地赶赴昆明会诊。


为迅速获得第一手资料,到广州后我直奔病房。当时,8个病人伴有肺损伤和免疫系统疾病。通过了解病情,观察舌、脉,听诊、看X光片胸片,我意识到,该病不是一般的肺炎,发展非常迅速,很可能波及全身脏器。晁老认为病人湿邪重,温毒热盛,建议从温病辨证,提出了清热化湿、解毒益气的治病思路。这也成了后来广东省以致全国中医药防治非典方案的基调之一。

  晁老是北京中医界第一个给非典病人看病的中医专家。重提旧事,晁老颇还有点心有余悸:当时就凭着一股治病救人的责任,径直冲到第一线,后来才知道非典的凶险,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

  非典迅速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然而,在中央有关中医治疗非典方案出台之前,中医是否应介入一线治疗饱受争议。晁老认为,中医抗击非典责无旁贷:历代曾多次有温疫流行,总结了不少治疗温疫的传统经验。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正是大疫后的杰作。广东省应用中医药治疗非典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我们不求待遇,只要能上一线就行。


20034月至5月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几经研究修订,确立了中医治疗非典的方案。同时中医界同仁们挺身而出,深入第一线,为病人诊舌察脉,辨证施药,为抗击非典立下汗马功劳。

  给防非典药热降温

  非典期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社会公布了预防非典的中医处方后,由于恐慌心理,加上有人断章取义,以为喝了中药就不患非典。于是,出现了千人一方、万民服药的情况。这时,最先站出来呼吁民众不要乱服药的恰恰是晁老。

  晁老笑说:当时板蓝根银花卖疯了,价格涨了十几倍。预防非典处方由清热解毒、透邪化湿、防气虚、保护肺部的一些药物组成,对防治非典有效,但我并不主张滥用板蓝根,它属寒性药物,吃多了会有人胃部不适。因此,晁老多次在电视、报纸上呼吁,预防传染病不要盲目,应以隔离防护为主,还要看个人的体质和有无感染机会。重要的是做好个人卫生,没有医生的指导,不能乱服药。


20044月,北京再次发生非典,晁老又以专家组的名义,参与了中医药的治疗,进一步了解了病情,把握病情症候变化,发挥了中医药的作用。

  而今,虽然非典阴影渐渐散去,但晁老思考和研究并未停止。事实上我们对疾病的原貌状况、演变规律仍然缺乏了解。尚需通过认真观察和全面收集科研资料进一步分析,不必急功近利。

  人生回眸

  小感冒改变人生理想

  中学时代,在唐山二中,晁老既是三好学生,又是优秀的体育健将,曾在大学获百米跑冠军,创下校运会纪录;也曾代表唐山参加河北省运动会。本以为运动生涯会平稳展开,但在一次感冒后,他的人生道路却发生转折。那时,学校有位60多岁的语文教师,这位老师精研歧黄、仲景,医术精湛,曾悬壶唐山,后转教为医。这位老师治好了晁老的感冒,也改变了晁老的人生理想。

  重提旧事,晁老深深折服于中医的神奇:区区几味药就能药到病除,让我惊叹中医的功效。当时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中医会有前途的。这话让我铭记在心。高考时,我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报考了首届招生的北京中医药大学,1956年秋入读,从此走上了中医之道。

  寒夜出诊几乎冻僵

  关于青年时代,晁老念念不忘的是在内蒙古20年支边的难忘岁月。在那一把草药、两根银针的年代,晁老带领医疗小组,于春节前深入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北大荒克山病多发区帮助乡民防治克山病。其间,他巡回医疗,救治病人,并与当地老乡建立了无比深厚的感情,深受当地乡亲的爱戴。


1967年大年三十晚,晁老和另一防治克山病的同伴相约去10里路外为两位老乡看病,同时看望医疗队的其他人员,谁知在行走间,天渐黑,迷了路。当时,天寒地冻,雪地难见路面,又多山路,气温达零下40,寒气逼人,地上积雪足有一尺来深。

  当时已近深夜,不见月亮,但四周洁白一片,亮如白昼。晁老静下心,寻思着叉路口的方向,突见半空横过一条电线,他心中一喜:顺着电线杆,必能找到人家。于是,两人从雪地里找出一根树枝,顺着电线摸索着前进,一小时后,前方突现微弱亮光,走上前去,果然是一户人家,老乡问明原因,热情地提着马灯,带着他们又翻过一个雪山头,才到了医疗点。

  一踏进门槛,晁老紧崩的神经才松弛下来,脱下皮袄,整个身子呼呼往外冒气,翻起裤角,里面却是一圈冰块。双腿冻得麻木无比,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是农历大年三十,老乡正等他们吃年饭呢!听说晁老被困雪地,老乡一个劲说好险好险。

  医德淳厚

  患者千里传书谢医恩

  对医德,晁老论述精辟:努力学习、观察分析、认真领悟永远是医生的责任;创新精神、逻辑思维、实事就是、法规意识都是医生必备的品质。

  培养高尚医德,晁老一向严于律己,甚至在仪表上都为病人着想。每天出诊前,他都打好领带,一丝不苟地穿戴整齐,因为他坚信,医生只有树立严肃、可信而不失亲切的形象,才能让病人信任自己。

  正因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晁老赢得了患者全心全意的信赖,前来求医问药者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由于曾应邀到过日本等国讲学、指导医疗,国外的患者也络绎不绝。晁老家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感谢信堆积如山,仔细品读,满纸情真意切。患者们对其救命药方惊叹不已,对其淳厚医德感激不尽。

  对中药毒性直言不讳

  晁老从医40余年,对中医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他并不盲目夸大中药的效用,对中药存在的不良反应,他敢于直言、实事求是。

  当下,个别商家出于经济效益考虑,以纯天然、纯中药制剂,无任何毒副作用等宣传口号误导民众。对此,晁老持否定态度: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天然药物本身的问题、炮制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服用者个体差异、是否对症等因素,均会导致中药的不良反应。中药有有毒、无毒及毒性大小之分,使用不当会造成脏器损害。

  目前晁老已发表不少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论文,也应邀担任《中国药物警戒》杂志的编委,致力于搜集中药不良反应,研究药物医疗器械的安全性。他认为,中医治病有效,但不可盲目夸大,中药的不良反应应当引起重视。

  人物档案

  晁恩祥,1935年出生,1956~1962年学医,19763月至197710月参加全国中医高级研究班并毕业。从医42年。以中医内科为主,更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脾胃、肝胆病等内科疾病,如哮喘、肺心病、肺纤维化、胃炎、溃疡病、肠病等;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王清任、任应秋、岳美中。最喜读的中医药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印象最深的中医格言:把握阴阳谨守病机治本必求其本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学术成就


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多年在病房、门诊从事医、教、研工作,1984年调入中日友好医院。曾任中医肺脾科主任兼中医大内科主任。对于肺系病、肝胆病、急症等颇有研究,且造诣较深。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及其内科分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国家药品食品监督局审评专家。

  工作40余年来,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余名,现带教京、粤、豫等地高徒9人。

  曾任主编、副主编,编辑中医专著《临床中医内科学》、《今日中医内科》、《中医内科手册》、《中医急诊医学》等五部,撰写学术论文80余篇。曾获5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非典期间获科协全国抗非典优秀科技工作者奖、中华中医药学会抗非典特殊贡献奖

  弟子眼中的大师

  晁老医术精湛、著作等身。他对中医理论见解独到、阐释精辟。深奥难懂的医理,经晁老解释后,总让人豁然开朗。虽然在学术领域里颇有建树,但他从不谈成绩和荣誉,却把经验和教训相授,对后辈很有指导性;对病人,晁老亲切而耐心,诊治疾病、望闻问切一丝不苟,亲力亲为,不会只听汇报妄下结论。

  生活中的晁老平易近人,对中医前辈遵为师长,与他相处如沐春风……回忆往事,点点滴滴难以赘述,一句话,师从晁老,学医术,学做人,让我受益一生。(广东省中医院张忠德、韩云)


他让针灸不再痛()
----------------------------------------------------------------
news.dayoo。com

20040719 11:01   来源: 广州日报

  本期名医 薄智云

  广东徒弟 王小芸、符文彬、陈秀华、吴焕林、林定坤

  文/图 记者 刘彦广 通讯员 胡延滨 陈海

  去年1118日,以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与研究方法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召开。薄智云被与会的一位国家官员透露的一组数据深深触动了:如果我们采用西方的医疗模式,每年全国需要的医疗保健费用是6万亿美元,而我们每年的GDP才有1万亿美元左右。显然,完全采用西医模式,是无法保证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障的。靠中西医的结合,解决普通百姓就医难,是中国目前的必然之路。这个观点也正是薄智云近40年行医生涯的深深体会。

  长期在社会基层从事医疗工作的薄智云,虽然只有50多岁,但是却深具当代中医学家那种悲壮济世情结。之所以谓之悲壮,是因为中医学担负着太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而中医学的推广在商业社会却又是如此的艰难。所以,他认为自己所潜心探索的腹针医术不是商业,而是纯粹的医术,所以他不遗余力,每年有将近一半时间在世界各地传业、推广腹针疗法。他极力呼吁发展中医学应该作为国策,给予大力支持

  在采访薄智云时,记者感觉到,要成为一个中医名家,首先要有极高的个人修养。他始终流露出淡泊的微笑,用平稳的语速讲述着他的一切:他的经历,他的坎坷,他的幸福,他的痛苦,他的师长,他的弟子,还有他那漫漫无尽的未来艰辛之路……

  长期探索创出腹针疗法


1950年,薄智云出生在山西太原的一个中医世家,受环境的熏陶,自幼酷爱祖国医学,幼年就开始接受医学启蒙教育。13岁时,《汤头歌诀》、《药性赋》、《医学传心录》、《经穴歌》就已经朗朗上口。

  他早年主要是在基层行医。1970年离开太原只身到山西长治钢铁公司职工医院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基层的缺医少药,使简单易行的针灸成为重要的医疗手段,漫长的临床积累不仅丰富了他的经验和操作技巧,而且提高了他的医学知识和思辩水平。经过20年无数次的失败与探索,1992年他确立了腹针治疗体系。

  他是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腹针的奥秘。


“1972年,一个姓刘的老工人因腰扭伤而导致坐骨神经痛,只能躺在平板车上来看病。我立即给他针灸,但没有效果,他还是呼痛连连。突然,我想起任脉和督脉互为表里,他伤到背部,何不用位于腹部的任脉穴位试一下。真神,我在给他针刺气海和关元穴后不到5分钟,病人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便都消失了。

  他记得,事隔不久,一位姓马的火车司机也是扭伤腰来看病,结果他取了同样的穴位扎了一次,那位司机就好了。

  薄教授说,自那以后至今,他不断探索以腹部穴位治疗全身各个部位疾病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遇上传统针灸方法都告无效的情况下,他更要用腹针来试试。腹针疗法不同于传统体针,其针灸穴位全都在肚子上,而传统的针灸疗法,虽然也在腹部用针,却也会在全身其他部位施针。

  解决传统针灸疼痛问题

  根据腹针理论,腹壁浅层有一个影响全身的系统,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应答关系非常明确的穴位。我们只需按照要求,于腹壁的浅层刺激相关的穴位,就可以迅速发生止痛等疗效。

  薄教授说,腹壁中层则分布有传统已知的经络系统,正是由于腹针疗法的穴位只处于腹壁浅层,针刺进内脏的危险性便完全不存在。腹针疗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它不像传统针灸那样需要产生酸麻胀痛的针感来发挥疗效,腹针是无痛或微痛的治疗法。这样就解决了传统针灸因痛苦而不易被人接受的问题。腹针疗法疗效好而且作用快捷。无疑,腹针的发现和长期的临床效果显示,这是我国两千多年针灸医学的一次重要发现,标志着针灸经络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薄智云在探索推广腹针医术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辩证条理化,提倡中医学应该是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现代医学。

  弟子眼中的大师


襟怀宽阔,可以为中医学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薄智云教授各个层次弟子对他的深刻印象。在中医学研究方面,他有着永不熄灭的热情;在传业解惑方面,他没有一丝保留,倾囊而教;在为人师表方面,他没有任何大师的架子,总是保持着文雅的谦逊,即使是面对弟子,也总是抱着共同商量、探讨的态度。(广东省中医院妇科主任王小芸)


妙手拨亮柬埔寨亲王双目()
----------------------------------------------------------------
news.dayoo。com

2004年07月24日11:05   来源: 广州日报

寿逾七旬的唐老依然壮志未酬。


小大由之,何使而不为。中医眼科专家唐由之以名言志:大事小事都可为,期望自己在中医眼科临床研究和理论研究、实验研究都能有所作为。六十年来,唐老秉承这一行医准则,精研岐黄,悬壶济世。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总统病人,他均一视同仁,妙手仁心。无数眼疾患者受其福泽,拨云见日,重见光明。

  如今,寿逾七旬的唐老依然壮志未酬,多年来为筹建我国第一所现代的融科研、医疗和教学为一体的中医眼科医院而奔波。建成后,又为该院的振兴与发展出谋划策。济世救人,醉心医学的唐老,誓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奋斗一生。

  师出名门

  跟陆南山精研岐黄

  唐老早年师从上海名医陆南山。1942年,当他拜访陆老时,亲眼目睹眼病患者的凄苦。而陆老医术精湛,疗效卓著,为患者解除痛苦,有拨云见日之功。所闻所睹给唐老留下了深刻印象,遂下定决心,立志遨游医海,攻读岐黄书。

  陆南山思想开明,善于吸收先进的经验,为己所用。唐老在其指点下,夙兴夜寐,奋发攻读。由于他聪颖过人、谦虚好学,深得陆南山器重,常使之伴其左右,指点要诀。

  当时陆南山一日接诊200余人,先生识病、辨证开方后,冲洗、点药、扎针由学生来操作。碾药、制药都交由学徒们业余完成。唐老往往一心几用,手抄处方、耳听老师、心记要领。他将跟师秘诀总结为十三字: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乱中寻规律。高强度的训练,练就了工作的灵活性和机动性。经过5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唐老学识与日俱增,技艺日臻成熟。


1947年底唐老返归故里,悬壶杭州。在此期间,他深感中医的博大精深,为打下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他白天忙于诊务,晚上在杭州文化夜校补习数理化,为进一步深造奠定良好基础。1952年,他巧遇国家选拔在职中医培养提高的良机,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终于实现了自己医海搏浪的夙愿。

  学贯中西

  发扬金针拨障术

  深受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双重教育的唐老,对传统与现代、中医和西医有较深刻的理解。在他数十年的医学生涯中,他一直致力于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成就了他在中医眼科领域的辉煌业绩。

  他通过古代医著《目经大成》中关于金针拨障术的记载,结合现代组织解剖生理、病理学,进行深入研究,并通过动物实验将睫状体平坦部作为手术切口,从而突破了睫状体部位是手术危险区的固有看法,改变了西医眼科学的传统观念;他从古方秦皮中筛选研究出抗病毒1滴眼剂,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效果良好,防复发优于西药。

  在中西医领域里游刃有余的唐老,对二者的碰撞和争议自有一番见解:中医不是100%精华,西医不是100%现代化。二者都有局限性,应当取长补短。唐老强调,中医应大胆借用自然科学的成果,在用现代仪器检查、量化治疗效果时,不应在脑子里想这是西医专用,而应该是自然科学成果为人类共享。

  在长年的医疗工作中,唐老待病人如亲人。白内障手术患者多是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人,年轻时的唐老经常搀扶病人进行检查治疗,送病人上厕所。




病人是我们学习的对象,这是唐老一贯坚持的行医准则。他认为,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实践,书本上没有的,要从临床上学,因此,医生应向病人学习。唐老还将临床上发现的新知识加以提炼和创新,并集纳成医案精粹。

  人物简介

  唐由之教授,中西医结合眼科专家,19267月在浙江杭州出生。1942年至1947年受业于上海中医眼科名家陆南山教授。1947年学成后回杭州自设诊所。1952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57年毕业后先后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眼科工作。1978年起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至1995年。

  现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眼科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视光学系名誉教授。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欧洲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名誉主席等职。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中医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国际中医药学会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并任中国中医眼科杂志名誉主编。

  学术成就

  首先提出以睫状体平坦部作为内眼手术的切口部位,比国外开展此类手术先行了16年。与此切口相关的白内障针拨术的研究,解决了过去容易引起并发症的问题,并因此获得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个人奖状。有关白内障针拨术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由于唐由之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科方面所作的贡献,1984年他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1986年国家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1988年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他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奖状,199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朝鲜一级友谊勋章,1996年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8年获中国广州仲景中医药奖励基金会杰出成果奖,200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中西医结合贡献奖等。

  弟子眼中的大师

  唐老常常教导我们要用心读书,勤思考,细观察,有心人读无字之书也练达,无心人读有字之书亦茫然。这是唐老用以自勉的座右铭,也是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唐老学贯中西,德高望重。对事业,他兢兢业业,探索不止。在继承发扬传统医学的同时,将现代科学成就跟中医发展有机结合,为祖国医学事业作出开拓性的贡献;对病人,他礼貌友善,称对方为,凡事必先,让病人感动不已。(广东省中医院周至安、欧扬)

  妙手医案

  贴身治疗让印尼前总统重见光明

  唐老行医60载,以良方救世,复明者无数。

  剪悬空细线操练绝技


1972年秋季,柬埔寨宾努亲王留居我国。他双眼皆患白内障,其中右眼白内障成熟,视力极其模糊。更严重的是,因宾努亲王头摇摆不止,一般频率为每分钟60次,精神紧张时高达120次左右,连睡觉时也不停止。经过反复研究后,宾努亲王决定选择具有我国医学特色的白内障针拨术。


这是我平生难度最高的一次手术,唐老一语道出手术的高风险性。手术需从角膜外缘4毫米处切口,而睫状体平坦部是手术的禁区,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出血感染。

  但就是如此高难度的手术,唐老却取得了百分之百的成功。手术时,他用双手夹住宾努亲王的脸部,迅速掌握亲王头部摇动的规则,他头动,我手动,相对动就是静止。但我眼睛不能跟着亲王的头动,手就可以精确掌握切口部位的深度。凭借高超精湛的技艺,唐老用妙手拨亮亲王的眼,让他在术后10余年安度幸福晚年。

  唐老说,金针拨障术并非独门技艺,中医古书《目经大成》在1744年就已提到。他从1958年开始勤练该术,每天剪悬空的细线,每次必剪一毫米;还从市场买回猪眼,代替人眼操练技艺。

  静脉注射中药轰动印尼

  印尼前总统瓦希德左眼萎缩,右眼只看得10厘米以内的事物,还患有角膜感觉消失、青光眼、视神经萎缩6种眼病。199912月初,他上任一个月后到中国访问,期间听闻中医的神奇和唐老医术的高明,遂诚邀唐老赴印尼为他治病。

  抱着促进中印两国人民友好的信念,唐老尽管患有心脏疾病,仍义无反顾前往印尼,贴身为总统治疗眼疾。

  当时中医对印尼人来说既陌生又神秘,寻常的针灸术都让当地大夫大感惊讶。而当唐老首次为总统实施中药静脉注射时,更让总统的医疗救治小组如临大敌。然而治疗结果当然出人意料,静脉注射让中药药效更好地发挥,在唐老的精心治疗下,总统的眼疾减轻,角膜感觉迅速恢复,能看见一米近的物体。

  文/图记者刘影 通讯员胡延滨陈海


-----------

因病成医 济世诲人慰生平()
----------------------------------------------------------------
news.dayoo。com

20040728 09:47   来源: 广州日报
  文/图记者辛朝兴通讯员胡延滨、陈海

  中医名宿朱良春走上行医之路纯属偶然。上中学时,朱良春不幸染上了肺结核,在养病期间,他买了些医书回来自己翻看,逐渐对中医产生了兴趣。病好后,朱良春便下定决心从医,父亲深知学医不易,勉励他以济世活人,积德行善的精神坚持下去。学医后,朱良春幸遇良师章次公先生,先生以发皇古义,融会新知训之,让朱良春终生难忘,他以此为目标,在中医领域勤奋耕耘,终成一代大家。及至晚年,朱老仍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自戒自勉。寥寥三句话,映照出一代中医大师人生三个阶段的心路历程。

  医术:两服药治好20年顽疾

  朱良春是中医的大家、杂家,特别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多少不知名的怪病恶病在朱老的手中得到根除,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


2002年,朱良春来到广州对广东省中医院的徒弟们进行指导,期间医院来了一个长了蕈伞肉芽肿的病人,全身结了一层厚痂,痂脱落后皮肤溃烂流脓,浑身上下没有一处皮肤是好的,病人就在这样的痛苦中度过了20多年。朱良春并不是皮肤科出身,而且病人手臂上的厚痂也让他没法号脉,但朱良春根据病人的舌苔和过去的医疗纪录,开了两服药。两天后,奇迹出现了,病人长了20多年的痂开始脱落了,皮肤的溃烂流脓也明显好转,部分出现正常的肉色。后来,朱良春可以号脉了,他根据病人的脉象,对药方进行了合理调整,20多年没有出现的笑容重新出现在病人脸上。

  用起死回生来形容朱良春的医术,并不为过。不少被医院宣判了死刑的病人,被朱良春硬是从死神手中拽了回来。朱老说: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没有不治之症,只要辨证明确、用药得当,就肯定会有疗效。疑难病大部分还是可辨可治的,关键是如何加强基础理论的熟练掌握,临床实践的灵活运用,不断探索总结,找到的本质,明析客观规律。

  中医讲辨证,西医讲辨病,朱良春认为,二者要结合起来辨病,通俗地说就是病名,这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准确地确定下来;但在辨病的同时还要辨证,即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症制宜,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忧虑:中医岂能不学中医经典

  可是,让朱老感到心痛的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本领,在一部分人手里却被慢慢地丢掉。现在一些医院里,所谓的中医大部分变成了辨病治疗:病人来了,先去验血、验尿、做B超什么的,确定是什么病,然后对号入座,找找中医书里有什么成方可以治疗这种病,开完药了事。

  中医的西化,在朱良春看来,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外因看,中医院校毕业生工作难找,形成了人才流失,另外,现代人生活节奏快,许多人看病时追求速效,要求打抗生素、吊针等,也减少了中医医生的临床实践机会。从内因看,中医本身博大精深,学有所成要下很大苦功,加上中医典籍都是古文,对于接触古文不多的现代人而言十分枯燥乏味,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朱老提到,在早先的中医药学校的课程设置里,中西医课程的设置比例是82,现在则普遍降到了64,有的院校甚至降到了55,中医课程越来越少,而作为中医医生本应必读的四门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金匮》、《本草经》,已被浓缩成一本笼统的《中医基础》。这是中医教育最大的悲哀,学生的中医理论基础不牢,也就很容易丧失信心。朱老叹息道。为了补救计,加强在职继续教育很重要,朱良春认为广东省中医院邀请名老中医,组织青年技术骨干拜师学习,这种尊师重教的精神,十分可贵;师徒结对,教学相长,对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发扬,走出了一条新路,值得全国中医院效法。

  授业:提携后学不遗余力

  中医西化的现状让朱良春痛心疾首,但他一刻也没有放弃对中医后继人才的培养。不管是已有多年经验的中医师,还是偏远山村的小医生,抑或只是初涉医林的中医爱好者,只要向朱老请教,他必不厌其烦、谆谆教导。数十年来,朱良春不遗余力提携后学的事例数不胜数,其中朱步先和何绍奇两位弟子的故事,已在中医界内传为美谈。


20世纪60年代,朱步先还是江苏泰兴县农村的一个普通医生,在杂志上看到朱良春的文章后,跑到南通要求跟老师学习。朱老见他聪明好学,不仅不收他的学费,还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所学传授给朱步先。1982年,卫生部中医司组织编撰一部《实用中医内科学》,朱良春是两位定稿人之一,他向主编推荐了朱步先和何绍奇两位统稿人,其时,朱步先还只是泰兴中医院里的一般医生。朱步先也不负恩师重望,出色地完成了统稿任务,从此在中医界里声名鹊起,被选调到《中医杂志》编辑部当副主编,之后朱步先又移居英国牛津,在海外传播中华的岐黄之术。

  另一位弟子何绍奇,经历也与朱步先类似。他是学徒出身,虽酷爱中医,但僻居四川梓潼,难得名师指点。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朱良春的文章,从此开始与朱老书信往来,得到朱老的悉心指点,技艺精进,终于在197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中医学院与中医研究院联合举办的首届研究生班,现已成为知名学者。

  朱老今年已88岁高龄了,但他依然挂念着中医继承人的培养。朱老语重心长地说:近年来有时有力不从心之感,希望中青年中医同道,自信、自强、自立,勤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有愧于轩辕黄帝在天之灵,则幸甚矣!朱良春曾赋诗自勉,诗曰:八十人生有几何,荏苒岁月莫蹉跎;医龄六旬惭无绩,老骥奚能伏枥过。这是朱老的自勉,更是对年轻一辈中医继承人的鞭策。

  人物档案

  朱良春,1917年生,江苏镇江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事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

  建国后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院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政协常委暨南通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技术顾问、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董事长等职。1987年被国务院授予杰出高级专家称号。1991年,国务院颁予政府特殊津贴证书。2003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

  学术成就

  朱良春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疑难杂病的诊治有丰富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获部、省级科技奖。主要学术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医学微言》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

  弟子眼中的大师

  在跟师学习当中,我们充分体会到老师的大医风范。他授徒要求极高且严,要求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习医的起点要高,要务实求实,炼就深厚的功底,要博览医著,广阅杂志,博采众长,广开思路,理论和实践反复相互认证。所学要有突破、有建树,要融会新知、推陈出新。学习要勤,勤问、勤看、勤记忆,治学以苦为乐、以苦为甘,要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朱老师对学生的学业要求虽然严格,但他决不保守,诲人育人,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也正是如此,才使我们在学业上有了小小的成绩。(广东省中医院陈达灿、徐凯)


数千年中医应卓然自立()
----------------------------------------------------------------
news.dayoo。com

2004年08月10日11:39   来源: 广州日报
文/图记者刘彦广 通讯员胡延滨、陈海

  题记

  见到焦树德大师,一种敬仰之意油然而生。焦老就如传说中的世外高人,鹤发童颜,慈眉善目。走在中日友好医院的长廊,迎面走来的护士、医生、还有警卫,都亲热地喊着焦老。焦老每次都停顿一下脚步,认真地向他们点头、回应。

  焦老在中医学上探索的脚步不停,思维也常新。耄耋之年,大师名就,但是他从来不固步自封,他说:祖国医学是通过几千年来人们无数次防治疾病的医疗实践,逐步把感性认识加以集中和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而渐渐形成的。所以,我认为应在治病中知病,那字,包含着两种意思:一是认识疾病;二是认识不足、缺陷和错误。更深入地认识了疾病,也看到了毛病,就能正确地向前发展。所以我认为辨证论治也必须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提高与发展。

  在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和捍卫上,虽然年逾古稀,但是,他的声音依然高亢,他对中华中医的思考是如此深邃,不久前,他还大声疾呼: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能用中医的思路、方法看病的中医,所以,中医教育如在现在还不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再过几十年,恐怕能用老中医们那种传统的方法治病的中医就没有了。

  中医应该卓然自立”———这是焦老的一生努力。记者真切感到那种激情依然在焦老年迈的身体中沸腾,不可抑制。

  医术医德

  从小立下济世志

  焦树德1922531出生在河北省束鹿县(现改为辛集市)双柳树村一个耕读传家的中农家庭。自幼酷爱医学,上小学时也常向当中医的外祖父学背一些中医歌诀,如肝心脾肺肾,胆胃大小肠医之始,本岐黄等。学医救人的愿望就这样萌发了。


19377月后,由于日寇侵华,学校也停办。焦老即在家乡跟随其外祖父学习中医,广泛涉猎古今医学名著,学习药物炮制,如熬膏药、轧药、炒药等,打下了深厚的中医学基础。到了1940年,为了更好地求学,他又到本市万亿粮店作帮账先生而半工半读,考入天津中国国医函授学院,系统学习中医,同时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又考入天津西医专门学校(后改为新医专科学院)通过函授学习西医。1941年,他正式在家乡悬壶行医,在诊所济生堂内挂上了树德为怀的横幅,并将自己原来的名字焦聚辉改为焦树德。从那时起,精研岐黄、济世活人就成了焦老一生的追求。

  后来,为了能更好地对医学有所深造,他卷起家当,来到北京。1950年春,在北京前门内大中府与其表姐夫杨长谦先生合开了慈德中医诊所,由于治愈了不少疑难病人,深受群众和当地铁路工人的欢迎。1951年,焦老通过北京市卫生局举行的高级医师考试,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毅然关闭了收入颇丰的私人诊所,成为一名国家医务人员,进入北京市立第二医院工作。从1977年起,焦老就担任起了中央首长的医疗保健任务。19844月,卫生部成立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焦老奉调筹建该院中医内科。

  患者跪谢医恩

  焦老从医济世6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术精湛,疗效卓著。每逢他的出诊日,诊室周围总是被挤得水泄不通,众多全国各地、国外慕名求诊者常常是提前而至,排队等候。尽管焦老年过八旬,医院严格限号,但焦老总是能加号就加号,竭力工作,他从不询问患者的地位,不分贫富,均以仁心相待,逐一认真诊察、处方、选药,并耐心解答,为此焦老周二、周五上午出门诊时,从未按时下过班。辛勤付出换来了患者病情的缓解和痊愈,换来了患者及家属心底的微笑,更换来了他们对焦老发自肺腑的感激和赞誉。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闫小萍教授讲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河南的男性农民,年仅34岁,患了强直性脊柱炎,腰脊疼痛僵硬,生活长期不能自理,几乎成废人,由亲朋抬着来请焦老诊治。尽管焦老当日的门诊号早已挂满,但他老人家还是为这位病人加了号,由于病重不敢洗浴,病人皮肤上一层污痂,周身散发着异味,但焦老没有任何嫌弃,他仔细诊病,开药方,叮嘱服药事宜,使病人及家属当日返回家乡,节省了时间和在京的开销。

  经过数次治疗,一年以后患者病情痊愈,专程来到北京,一进诊室,就扑通一声跪在焦老面前,连续3次而不起,热泪盈眶地说:是您老救了我,救了我们全家。现在我能下地干活,养活年迈多病的父母和妻小,我父母说啥也要我亲自给您老磕头。

  他的呼声

  辨证论治也要不断发展


中医学不是静态的,几千年来也是不断在发展的。而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临床和辨证论治。焦老非常重视中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特别强调辨证论治,并能采撷现代医学为我所用,力求辨证精确,立法精当,选方用药丝丝入扣。

  他提出中医理论是辨证论治的坚实基础。辨证论治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是,其中占首要地位。就是运用中医理论对用四诊得来的有关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辨认病症,进而为立、处、选打好基础。因此,必须深入学习和钻研中医理论,才能提高辨证论治的水平。

  他强调辨证论治也要不断提高与发展。他说:祖国医学是通过几千年来人们无数次防治疾病的医疗实践,逐步把感性认识加以集中和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而渐渐形成的。正确地总结前人和今人的经验,才能提高祖国医学的理论水平。我个人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既体会到了祖国医学宝库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哲理深邃的医学理论,也体会到祖国医学本身还有不足和缺陷之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学识的不足和某些错误。所以,我认为应在治病中知病,那字包含着两种意思:一是认识疾病;二是认识不足、缺陷和错误。

  他也主张有目的、有选择地吸收现代科研成果和西医学的有关内容,促进中医药学按照自身规律向前发展。对中医科研工作提出继承前人学术,博采今人众长,突出中医特色,立足创新发扬的研究方法。但是他坚决反对用西医的方法去改造中医。

  就在去年,虽然年已耄耋,焦老仍然对中医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发出自己的疾呼。他尖锐地指出: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能用中医的思路、方法看病的中医。所以,中医教育如果现在还不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再过几十年,恐怕能用老中医们那种传统的方法治病的中医就没有了。虽然挂着中医牌子的还有,但就会像一家报纸所说:用中药的医生不少,但用中药的医生并不等于中医。西医也用中药,他们是以什么药治什么病这种方式用中药,但中医不应该是这么回事。


硬把我们具有数千年经验的中医往只有200年经验的西医中去塞。中医和西医各有其内在的规律。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违背了中医自身固有的规律,用西医的框架来宰割中医。我们应该改,但中医已经有数千年的经验,这不能丢。

  所以,焦老大声呼唤———中医应该卓然自立

  本期名医 焦树德 广东徒弟 陈伟

  人物档案

  焦树德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专家室副主任、博士学位审授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会委员、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技术奖评委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顾问、全国科技图书评奖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学会顾问、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顾问、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客籍教授等。

  学术成就

  学术上强调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特别重视辨证论治。

  对咳嗽的辨治,反对脱离辨证论治一味地镇咳、止咳的治法,提出宣、降、清、温、补、润、收治咳七法。提出治喘两纲六证三原则,创拟了麻杏二三汤、麻杏苏茶汤等六个治喘效方。

  对神经衰弱中的阴虚肝旺证和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创有挹神汤,对下肢淋巴回流障碍的足胫浮肿创有足消肿汤等,且广为临床医师采用。

  主张有目的、有选择地吸收现代科研成果和西医学的有关内容,促进中医药学按照自身规律向前发展。提倡具有中医特色的创新,自己也在诊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颇有心得。

  弟子眼中的大师


既习此业,必先要正其心,端其品,怀其仁,无贪欲,要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焦老经常教导弟子要铭记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的古训: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焦老不仅以言教,更是以高尚的品德、崇高的思想境界,一颗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仁者之心以身教,激励和鞭策着弟子。广东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陈伟


辨证论治是中医精髓”()
----------------------------------------------------------------
news.dayoo。com

2004年08月21日10:05   来源: 广州日报

著名中医大师张琪。

  文/图记者刘彦广通讯员胡延滨

  题记


目前国内中医学院、科系不少,培养的学生也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拿得出来的中医人才却少之又少,中医后继乏人、乏术的状况让我们这些老迈中医人士非常忧心。没想到张琪大师用这样一段开场白来面对记者的采访。

  就在记者采访张琪的前一天晚上,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个中医优秀人才临床培训班在哈尔滨举行,张老的众多学生和弟子也与老师欣喜相聚。晚饭席间,尽管在座的学生个个都已经成名,有的甚至已经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但是张琪仍然对自己的弟子毫不留情地说出同样的忧虑,教弟子们警醒。

  出生中医世家,张琪一生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医,救贫贱之困厄,除百姓之疾苦,用中医医术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自言:我从不懈怠,也从不彷徨,更没有对中医产生过怀疑。然而,年至耄耋,对中医的发展却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忧虑带来的是责任和压力,于是这位已经年逾古稀的老人更加忙碌:他坚持出专家门诊、查病房,他亲自指导硕士生和博士生,他利用一切时间,为国内外研讨班、培训班讲课,他与全国多位著名老中医一起为中医事业振兴和发展奔走呼号,多次上书建言,献计献策……

  张老身边的亲人戏言:老人家越老越勤奋,好像是一个快要高考的中学生似的,天天忙得简直废寝忘食了。

  张老对自己的忙碌则是另外一个观点:我现在能够有事情多忙一点,说明我们的中医还有希望。但愿所有从事中医的人永远都是忙忙碌碌才好。

  名言

  中医学不是文物

  如何保持中医优势、促进其发展是一个重大历史命题。张琪虽然着急但是并不茫然。他告诉记者: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不是文物,也不能称为遗产,祖国的中医学代代相传,都是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推陈出新而发展和提高疗效的。发展的中医学才有生命力。

  人物档案

  张琪,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黑龙江中医药》杂志主编。

  曾经当选为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首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全国继承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指导教师。

  学术成就

  主张借助于现代科学手段,补充中医诊断的不足;既要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之长,又要汲取现代科学诊断手段及有效药物,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开拓诊治思路。首先是辨证抓主证,兼顾次证兼证,抓住主证,以纲代目,则能制定切合病情的治法。其次,要辨证和辩病相结合,在中医基础上借助西医,能够相互协同、开拓立方遣药的思路,增强疗效。

  弟子眼中的大师


一个谦虚的大师,一个勤奋的大师,一个务实的大师。作为行医已经60多载、积累丰富的权威中医,张老从没有停止学习,他每天看的书和专业医刊比自己的学生还多;他自己总结的方药从不轻易出手,总是千锤百炼。另外,他对病人的精诚态度是当代医师的楷模,病人的痛楚永远都是他心中最重。广东省中医院副教授林启展

  弱冠初次临诊治愈高热病人


1922年,张琪出生在河北乐亭一个中医世家,其曾祖父岐声公、祖父张文兰公都是当地名儒,精于岐黄,尤擅外科,在当地闻名遐迩。受家庭熏陶,张琪幼秉庭训,饱读《黄帝内经》、《伤寒论》、《温病条辩》等中医经史。先祖对孙儿寄予厚望:人生在世,当不了治国的宰相,也要当个济世名医。

  张琪的青少年时期,正值日本军国主义者入侵中国,他牢记先祖教训立志从医,勤不知倦,医术突飞猛进。时逢弱冠,初次临诊就治好了一位久治不愈的高热病人,一时名震乡里。


1938年,为了寻求学医济民之路,年仅16岁的张琪辗转到哈尔滨,在天育堂药店开始学徒,蹬药碾子做药,拉药匣子抓药。劳累之余,他留心记下坐堂先生给病人开具的药方,每当夜深人静时,点上油灯,对照医书仔细揣摩。他还顶着日寇要取消汉医的压力,坚持参加了哈尔滨汉医讲习所的学习,1942年毕业,取得了中医师资格,开始了正式的行医生涯。


60多年的中医生涯,张琪从来没有离开过病人,从没有离开临床第一线,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医临床学家。他精通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尤其擅长内科,对中医肾病、肝病、心病、脾胃病、温热病、消渴病等造诣深厚,临床独具特色,疗效卓著。

  中医临床学家专攻疑难重症

  张琪教授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带领课题组,把肾病的治疗作为研究方向,先后开展了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与实践研究血尿的中医治疗研究以及中医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等课题,总结出益气养阴清热利湿发治疗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利湿发治疗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等有效治法,独具创新,并且研制出中成药,作为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专攻疑难重症是张琪临诊的一大特点,经他治愈和挽救的重患者究竟有多少很难数清楚。比如现代医学所谓抑郁症强迫症神经官能症这些难治之症,因其反复缠绵,往往使医生劳而无功。张琪知难而上,在仲景柴胡加龙骨牡蛎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出中药复方宁神灵冲剂,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1987年获得布鲁塞尔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银奖,至今仍然在临床广泛应用。

  古为今用古方中找创新

  张琪大师的学术渊源之一是来自对《伤寒论》的深入研究。但是他一直要求自己:读仲景书而用其方,既要忠实于原文,又不能被其束缚。他不仅对经方有昭幽烛微的阐发,临症应用也巧妙灵活。

  在古方新用的同时,他还注重化裁古方,在古方的基础上加减变化,切中病机,提高疗效。如对肾病的治疗,他以仲景核桃承气汤,去芒硝加入凉血止血之剂,治疗瘀热结滞、血不归经的肾病尿血

  创制新方、充实、完备前人之所未备更是张老在行医中孜孜追求的目标。张琪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创制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新方剂,所处之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效果卓著。如瘿瘤内肖饮治疗巴腺结核、甲状腺硬结、甲状腺囊肿等;活血解毒饮治疗静脉炎;决明子饮治疗高脂血症;利湿解毒饮治疗湿热毒邪蕴结下焦,精微外汇之慢性肾病日久,尿蛋白不消失者等等,均为他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摸索和创制的有效经验方,确有较高疗效。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