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中医院20年没有招到一个本科生
    

中医讨论:中医院20年没有招到一个本科生


(跟随“三湘农民健康行”所到的一些基层医院,医生工作环境大多简陋。)

(没有空调,甚至没有风扇,木质的病床,吊针的液瓶就挂在木床的架子上……)

(这是一家乡村卫生室的诊台,虽然大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还有中医专兼职人员,但县、乡、村中医人才匮乏仍是不争的事实。)

(医院设施简陋,几个农民在排队办理新农合结账手续。)
       ●像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峰子一样毕业后就离开专业的学生不是个别。据了解,中医院校毕业生从事中医的不到60%,工作一段时间后离开的更多。
  
  ●政府正一头“热”在振兴中医,而担此重任的中医师们却已去意渐多。
  
  ●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体制不全,加上中医科和西医科收入差距较大,造成专业中医药人才断层。
  
  红网记者 李慧芳 报道
  
  “40年前,湖南省的中医名家‘五老’曾享誉中国;但时间流逝近半世纪后,再看我们省的中医大家,能在全国有影响的中医药领军人物已经难找。”走在“三湘农民健康行”的路上,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国忠感叹。
  
  “五老”中的李聪甫、刘炳凡、欧阳錡、谭日强、夏度衡等都已经相继过逝:“之后湖南就再没有中医药方面人才在全国的影响力能够出其左右。”李国忠说,目前,“五老”均有传人,但也都有继承人才断层、逐渐萎缩的现象出现。
  
  在“三湘农民健康行”深入走访过省、市、县、乡镇、村以及中医院校之后,记者发现一个人奇怪的现象:政府正一头“热”在振兴中医,而担此重任的中医师们却已去意渐多;中医药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久久在记者脑海中挥之不去。
  
  一名中医大学毕业生的转身
  
  2004年,峰子从某中医大学本科毕业,顺利进入一家中医院工作了两年。那时他也曾想做一名好中医,受同行尊重,得患者喜欢。
  
  可两年后,他的想法变了。“与那些学西医和从事其它行业的同学相比,我每个月1000块的收入不仅要比他们低很多,而且学校学的东西也很难适应实际工作。”峰子最终选择了离开那家中医院。
  
  放弃中医临床,峰子有自己的想法:“中医要想有所成就,成为公众和业内公认的名家,需要很长的时间和丰富的经验去堆砌。至少10年以上,患者或者医院才会‘正眼’瞧你,开始对你产生信任感,这是中医需要临床经验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峰子坦言:“这一点,不是所有学中医的人都能做到。”离开中医院,峰子在长沙干起了医药代表。他在新公司的收入远远高出原医院的上十倍:“而且在这个领域我所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是我以前所没体验过的。”
  
  峰子所在的中医学班有近40名毕业生。他告诉记者,目前从事中医临床的约22人。“有些找了中医对口的工作,但没多久他们也已生去意;有些人就干脆从毕业开始就直接放弃了中医专业,改去了别的行业。还在中医领域的,已经不到60%了,而且没有一人到乡镇一级卫生医疗机构。”
  
  有外省中医学院的学生也表示,这样的就业选择,在中医毕业生中是普遍现象。
  
  患者仍对中医抱着极大的兴趣
  
  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价廉、副作用少、便民等诸多优势的中医药,却是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良药”;也是解决重大疑难疾病、新发传染病、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等医学难题的良好选择。
  
  “平均每张中医处方较西医处方节省7元。”——衡阳县中医院院长龙华给记者提供了统计数据。他指出:“中医在农村受到普遍欢迎,这不仅因为中医在农村的传统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中医比西医便宜。”
  
  即便目前西医已经占据了绝对主导,记者依然发现人们仍对中医抱着极大的兴趣。
  
  6月29日一大早,衡阳市一人民医院的中医二科,秦飞虎的门诊室,早早的就排起了长龙;这位被称为“肝胆”科专家的中医名家,门诊总是一号难求,有人甚至头一天就拿号排队。
  
  6月30日下午,以中医骨伤科饮誉三湘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邵阳正骨医院内,慕名前来就诊者络绎不绝,在医院的患者就诊卡上,记者看见就诊者遍及全国10多个省市及港澳台甚至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来自衡南县宝盖镇村民陈敏也告诉记者:“每次生病,我首先想到的是看中医。”在陈敏看来,中医不仅同样可以看好病,还价格便宜,没太大副作用。不过,陈敏也有困惑:“要找中医名家们看病,还真不方便。”
  
  20多年再没招到一个中医专业本科生
  
  中医仍然备受关注,但中医人才的缺失却考验着这一国粹。
  
  在“三湘农民健康行”走访过的地方,不仅是陈敏有这感觉,各中医院也均有反映:“一方面是中医药在全省的基层乡镇,仍发挥着治病救人的重要作用;另外一方面,却是中医药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现象突出。”
  
  “虽然大多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还有中医专兼职人员,但县、乡、村中医人才匮乏仍是不争的事实。”衡阳县中医院院长龙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分配来3个中医本科毕业生后,我们医院就再也没有招到一个本科生。”
  
  龙华表示,上世纪80年代毕业的中医临床骨干已临近退休,现在又招不到中医药专业的毕业生来基层或者农村工作:“不只是我们,很多县、乡镇的中医院都已经出现了中医人才断层。”
  
  一位名中医也告诉记者,中医学讲究个人悟性和长期的临床经验积累,刚到医院的毕业生都不能够直接行医,至少需要两年以上的跟师学习、考取了相关证书,才能够单独行医。而要成为大师、名家,那更是扑朔迷离的事情:“时间长,加上中医相对枯燥,在各大综合医院里的中医科和西医科收入差距也较大,现状让中医师们等不起,所以不少人最终放弃了中医。”
  
  这也直接导致了利用“中医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去防病治病的水平降低,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国忠告诉记者,在湖南省,还有16%的乡镇卫生院没有设置中医科,没有中医大夫。
  
  能不能为中医人才实行保底工资?
  
  采访中,湖南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蔡光先也谈到,国家如今鼓励中医大学生毕业生到基层去,但毕业生们下到农村后,所面临的物质压力、心理压力、文化压力以及社会压力都将集中在一起,“如不是有特别坚忍的毅力,很容易使一个年轻人从理想重归现实。”
  
  有专家建议,政府应该转变政策,担负起扶持就业、农村环境改善等一系列任务。“否则,他们的即便有扎根农村献身农村的理想,绝大多数也逃脱不了止于理想的宿命。”
  
  而针对中医药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现状,有中医专家提出建议:“能不能为中医人才实行保底工资,以保证中医生的生活条件?”
  
  他们还举例:如江苏省为了吸引2009年应届毕业的大学医疗卫生专业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卫生院工作,就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其中,东海县卫生局给出的待遇是:试用期月工资不低于1500元,第二年若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月工资升至2000元,用人单位给买医疗、养老、失业三项保险,同时享受省政府每年2.5万元的专项补贴。“两项加起来,年收入至少在4万元以上。此外,每年享受两次免费探亲待遇。这与我们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后每个月拿的1000块钱工资,要优厚到哪里去了!”
  
  “永久流动编制”解决“下不去”难题
  
  为扭转农村中医药人才匮乏现状,全国各省有关部门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就医疗人才“下不去”难题,已经有省份提议实行“永久流动编制”的解决方案。
  
  方案将为全省乡镇医院配备由财政全额拨款的中医药本科毕业生、职业医师单列编制。“下乡”医生“名义上”在县级医院工作,但一年轮岗期满后必须“驻点”乡镇卫生院,县医院负责对其定期培训;期满考核合格后可调回县里,空出的指标再招募新的毕业生。



稿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全国皆如此,如之奈何!
-----------如果政府能采行之,使乃中医之兴也!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