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鸡 > 鸡病防治 > 正文:主要鸡病的防治与保健要点
    

鸡病治疗方法方法:主要鸡病的预防诊断治疗与保健要点

 9-10月天气由凉转冷,气候多变,降雨量减少,是夏季进入秋季的转折点,对鸡的饲养管理,群众有“春养秋死”的说法。根据气候特点,鸡保健要点主要是根据“防重于治”的方针,搞好秋防工作,及时做好疫病预防接种。
   新城疫
 该病是目前鸡群发病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虽然不只是在9-10月份流行,但是进入秋冬季节,各种应激因素增多,搞好本病的预防显得更加重要。最近几年商品肉鸡5-15日龄的鸡群发病率较高,发病比较突然,有时冻干苗免疫后突然发病。鸡群采食、饮水无明显变化,粪便基本正常,大群精神尚可。病鸡往往表现死亡突然,张口伸颈,气喘,但无鸣音,发现气喘到死亡的时间很短,一般为2小时左右,死亡鸡往往嗉囊有食或有水。剖检淤血、稍肿、肌胃内膜极易剥离、肺部淤血发黑、血凝不良。
   针对当前的发病情况,应www.med126.com/shouyi/zhujiage/shengzhu/调整免疫程序,冻干疫苗尽量点眼或滴鼻,同时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做油乳剂灭活苗进行注射,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和鸡群管理,但是在用冻干疫苗前后各2天内不要在鸡舍内进行消毒。
   传支
 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但2日龄至4周龄的雏鸡多发,其他家禽均不感染。鸡舍卫生条件不良,过分拥挤以及营养缺乏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道排出病毒,以空气飞沫传染给易感鸡。此外,通过被污染的蛋、饲料、饮水、用具等也可经消化道传染。鸡在耐过感染后有免疫力。病毒可由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约5-7周之久。应激因素可引起本病的暴发,特别是疫苗接种应激可诱发本病。如由鸡败血霉形体病或大肠杆菌病并发本病,可造成严重的发病和死亡。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后,可使用一些广谱抗菌素和抗病毒药,对防止继发感染有一定的作用。(1)临床症状明显的病鸡口服氨茶碱片,0.5-1.0克/只,1次/天,同时肌注青霉素3000国际单位/只、链霉素4000国际单位/只,2次/天,连用3-5天,疗效较好;(2)全群用板蓝根银花鱼腥草龙胆草、甘草连翘蒲公英桔梗各25克(为1000只鸡1日用量),煎汁拌料饲喂,连喂5天;(3)饲料中拌饲0.15%的病毒灵和禽菌灵粉(每千克体重0.7克/天),连喂3天。中药贝母100克、板蓝根150克、连翘150克、甘草30克煎两次,药液混合后,供1000只雏鸡全天饮用(根据雏鸡数量和发病情况灵活掌握用量),连服3-5天,可较好地控制病情,制止死亡。严重者每只口服原药液0.3-0.5毫升为宜,每日两次,连用3天,疗效很好。
   包涵体肝炎
 本病是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包涵体肝炎、再生障碍性贫血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8周龄的鸡,嗜睡、消瘦,贫血。剖检肝脏肿大,严重的肝破裂,肾脏肿大。注意搞好卫生,消除应激因素,如寒冷、断喙过度等。发病后用维生素C针剂(每支2毫升,含0.1毫克),庆大霉素(每支1毫升,含20毫克),维生素K3或K4针剂(每支1毫升,含4毫克)各一支,加凉开水250毫升,让病鸡自由饮用,疗程1周,停药3天,再用凉开水500毫升,仍加上述药物,饮1周后停药。对病重的鸡可同时肌注庆大霉素2毫克,早晚各1次。能使鸡群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传染性腺胃炎
 发病日龄多集中在30-60日龄,个别鸡群在80日龄以上和20日龄以内发病。该病的发生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即发病多集中在一个地理区域),发病的鸡群大多来源于同一个种鸡场或同一品系的鸡种。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的),是腺胃炎发病很重要的病因;饲料营养不良,粗纤维含量高或营养缺乏如维生素、蛋白等;不明原因的眼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各种细菌、维生素A缺乏或通风不良引起的眼炎,都会导致腺胃炎的发生。一些垂直传播的未知病原或污染了特殊病原的马立克氏病疫苗,很可能是该病发生的主要病原。如鸡网状内皮增生症、鸡贫血因子等。饲养密度过大;雏鸡早期育雏不良;雏鸡运输时间长、脱水等是鸡传染性腺胃炎发病的诱因。
   鸡群发病后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只有淘汰消瘦病鸡,余下鸡用速溶多维或胺基维他饮水,连用10天,或用青霉素、链霉素每只鸡每次1-3万单位饮水,一天两次,用4-6天,可明显减少死亡或停止死亡,但治愈后的鸡群生长不良。(记者 佚名)


畜牧导航: 养鸡资讯   鸡价格行情   养鸡技术   鸡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鸡问答   鸡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