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梭菌性肠炎养猪发病用药情况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发病用药情况:猪梭菌性肠炎

猪梭菌性肠炎

感谢大夫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防治


-----
猪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红痢)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新生仔猪一种高度致死性肠毒血症。以排血样便、肠坏死、病程短、病死率高为特征。1 病原学  病原为C型产气荚膜梭菌。2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侵害1~3日龄仔猪,1周龄以上仔猪很少发病。在同一猪群不同窝的发病率不同,最高可达100%,病死率一般在20%~70%之间。病原常存在于一部分母猪肠道中,随粪便排出,污染哺乳母猪的乳头及垫料,当出生仔猪吮吸母猪乳或吞入污物时可被感染。  病原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存在于人畜肠道、土壤、下水道和尘埃中,猪场一旦发生本病,不易清除。 3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仔猪未表现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濒死前或死后臌气。  急性型:以拉水样稀粪为特征,病仔猪体温一般不升高,排出带有多量泡沫、夹有少量灰色坏死组织碎片的红褐色稀粪,有特殊腥臭味。有的病仔猪呕吐,或发出尖叫声。发病后3~5天死亡。  亚急性型:病猪呈持续性腹泻,病初排出黄色软粪,以后变成液状,内含坏死组织碎片。病猪食欲不振、极度消瘦和脱水,一般在出生后5~7天死亡。  慢性型:呈间歇性或持续性腹泻。粪便呈灰黄色,黏液状。肛门及尾部附着干的稀粪。病程二至数周,最后死亡或因发育受阻而无饲养价值被淘汰。4 病理变化  以空肠病变最具特征,有时可波及到回肠,十二指肠一般不受损害。  空肠常可见到长短不一的出血性坏死灶,外观肠壁呈深红色,肠管内充满含血内容物。病程稍长的病例,肠管病变以坏死性炎症变化为主,表现肠壁变厚,黏膜附有黄色或灰色坏死性假膜、易剥离。肠管内可见坏死组织碎片。肠系膜可见多量气泡。淋巴结周边出血,肾脏表面有多量针尖大小的出血点。5 诊断5.1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5.2 实验室诊断  病原检查:肠内容物触片镜检、细菌分离鉴定、毒素检查。6 防治  给怀孕母猪接种疫苗,通过母源抗体保护仔猪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办法。由于患病仔猪日龄太小,病程短,一般化学药物和抗生素类药难以收到治疗效果。  加强猪舍和周围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工作,特别对产床和母猪乳头的消毒,可减少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

林可霉素
-----

加强管理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