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流行性腹泻特效治疗方法猪病体温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体温:猪流行性腹泻特效治疗方法

猪流行性腹泻特效治疗方法

感谢大夫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防治


-----
本病是猪的肠道传染病。以排水样便、呕吐脱水为其特征。本病于1976~1977年首先发现于比利时和英国,并认为其病原是一种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不同的类冠状病毒。我国以往都将它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混为一谈。1978年以来,经研究证实,在我国冬末春初所流行的所谓“猪冬季拉稀病”有很多即为本病。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体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形态特征土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似,很难区别,但抗原性不同,不能出现交叉反应。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一般碱性消毒药都有较好的效果。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内,并随粪便排出,污染周围环境和用具。据解放军农牧大学研究证实,病毒也可随呼吸及其分泌物向外排出;不仅发病期的猪可排毒,而且潜伏期(接毒后2~6天)、病愈后较长时间(54~74天)内都可排毒,因此病猪和病愈后的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诊断要点1.流行特点 本病发生在冬末春初寒冷季节,以11月至翌年3月间发生较多。各龄猪都可感染,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随猪龄的增长而下降,1~5日内哺乳仔猪感染率最高,症状严重,病死率也最高,几乎100%,断乳猪、肥育猪、种猪症状轻微,病死率很低或无病死者。病的传播迅速,尤其猪只密集的猪场内,常数日内波及全群。2-临床特征哺乳仔猪日龄越小,症状越重。病初体温稍升高或正常,精神沉郁,食欲减少,继而排水样便,呈灰黄色或灰色,粪便恶臭。有的吮乳后呕吐,吐出物含有凝固乳块。病猪很快消瘦,后期,粪水自肛门流出,污染臀部及尾。不食,不愿走动,伏卧于地,不断颤抖,通常于2~4天内因脱水而死亡。断奶猪、肥育猪及母猪,全身症状轻微,有的吃食后不久呕吐。病猪排粥状或水样稀便,持续4~6天后自愈。3.病理剖检特点 病变主要在小肠。可见肠管膨满,充满黄色内容物(病程稍长者,肠内容物空虚),肠壁菲薄,肠系膜呈树枝状充血、淤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通常根据上述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可以作出诊断。但在初发病的地区和猪场,为了确诊或与类症鉴别,应进行实验室检查。4.实验室检查 常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诊断。对于病死的仔猪,可取其肠粘膜上皮细胞洗脱物制成涂片,用猪流行性腹泻荧光抗体直接法染色。对于病猪,可采取粪便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期最后确诊。5.类症鉴别 本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猪轮状病毒感染、仔猪白痢、仔猪红痢等相似,容易误诊,特别与猪传染性胃肠炎较难区别,可参看仔猪白痢类症鉴别项。防治本病目前尚无疫苗,主要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加强对猪只的饲养管理,提高猪只的一般抵抗力。要搞好猪舍的清洁卫生和消毒,经常清除粪便。一旦发生本病,应对全场的猪群采取粪便,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检出排毒的病猪,及时隔离。猪舍立即用2%氢氧化钠或次氯酸钠、5~10%漂白粉、5~10%石灰乳消毒。病猪应在隔离条件下治疗。病猪要及时补液,可让病猪自由饮用葡萄糖甘氨酸溶液(其配方可参看轮状病毒的治疗项)。不能饮水的病仔猪,应静脉注射或腹腔内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以防酸中毒和脱水。康复猪血疗法,有较好的疗效。选择典型发病,康复后13~18天而无其他继发病的猪,无菌操作采取抗凝血,供治疗或预防用。治疗剂量为:哺乳仔猪每头皮下注射3~5毫升;后备母猪每头20毫升;哺乳母猪每头30毫升。预防量,哺乳仔猪每头3~5毫升;后备母猪每头10毫升;哺乳母猪每头20毫升。注射1次即可。
-----

使用自家苗
-----

打自家苗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