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小袋纤毛虫并发副伤寒病的诊治养猪疾病咨询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疾病咨询:猪小袋纤毛虫并发副伤寒病的诊治

猪小袋纤毛虫并发副伤寒病的诊治
-----
发病情况:该户存栏经产母猪5头,50~80日龄仔猪52头,2006年8月3日上午本市某养殖户有一栏仔猪出现呈浆糊状腹泻,到下午个别猪出现水样腹泻;8月4日上午该批猪出现群体水样腹泻,并有1头死亡,畜主曾用恩诺沙星拌饲料,严重猪给注射止泻药,均未见效;到8月10日来本市门诊就诊时已死亡8头,死亡率15.4%。2 临床症状:患病猪病初出现腹泻,粪便呈浆糊状灰绿色,其后呈现水样腹泻,带有白色黏膜碎片,有恶臭味,饮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不振,寒战,喜钻垫草,病初体温39℃,后期升高到40.8℃。病后期机体严重脱水、消瘦,可视黏膜混浊,尿呈黄色,四肢无力,行走不稳,呈摇摆状,最后体温下降,倒地,衰竭死亡。3 剖检病变:经解剖3头病死猪,共同病变有:尸体严重消瘦,被毛蓬乱,眼窝下陷,可视黏膜苍白,全身淋巴结髓样肿大,切面湿润。肠系膜淋巴结呈绳索状,切面外翻,呈灰白色,有针尖到粟粒大白色坏死灶并有少量出血点。肺门、肝门、颌下、胃、腹股沟等淋巴结肿大。水肿,小叶间质内充满半透明胶样渗出物,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样黏液。肝脏呈灰红色,有针尖大的白色坏死点。脾脏肿大。肾脏肿大,呈土黄色。有1头肠壁增厚,黏膜上覆盖一层弥漫性坏死性腐乳状物质,剥开见底部红色边缘不规则的溃疡灶。4 实验室检验4.1无菌采集病死猪肝、脾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取肝、脾脏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和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置37℃培养箱中培养24 h,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许多细小、无色透明、光滑、圆整的菌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细菌生长不良。取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的菌落穿刺接种于三糖铁琼脂斜面,置37℃培养箱中培养24h,培养基斜面呈红色,底部呈黄色。培养物能分解葡萄糖、甘露醇、木胶糖,且能产酸产气,不能分解蔗糖、乳糖,VP试验阴性。4.2采集病猪的粪便和死猪的大肠内容物涂片镜检,可见有大量的滋养体和包囊。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小袋纤毛虫并发副伤寒病。5 治疗5.1甲硝唑250 mg/kg拌饲 ,同时用0.02%氟苯尼考饮水,连用5d。5.2对个别严重病猪,静脉注射甲硝唑注射液葡萄糖生理盐水,同时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经过诊疗后,一些重症病猪逐渐康复,8月15日后未见有猪死亡,粪便开始成形,猪群逐渐恢复正常。6小结:猪小袋纤毛虫是由结肠小袋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猪的感染率可达20%~100%。猪结肠内的小袋纤毛虫,一般情况下为共生者,以肠内容物为食,对肠黏膜并无损害,但与消化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肠黏膜损伤时,虫体就会趁机侵入肠壁,破坏肠组织,并形成溃疡性肠炎。 猪副伤寒主要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多表现为亚急性和慢性,以大肠坏死性炎症多见。猪小袋纤毛虫是一种常在性的寄生虫,可感染任何年龄的猪,只有在猪体内环境改变时会引起暴发,该场的暴发是由于仔猪感染沙门氏菌而引起的消化功能紊乱,肠黏膜损伤而造成的。该两种病虽然感染率较高,但发病率并不高。平时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金霉素、新诺明等进行预防,同时加强搞好猪场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清除引起发病的应激因素。猪副伤寒常发地区,可对1月龄以上哺乳或断奶仔猪,用仔猪副伤寒冻干弱毒菌苗预防。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