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口蹄疫的防治措施,有什么养猪疾病咨询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疾病咨询:口蹄疫的防治措施,有什么

口蹄疫的防治措施,有什么

感谢大夫为我快速解答——该如何治疗和防治


-----
野生动物口蹄疫的防治措施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所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发热及在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为特征。口蹄疫列为一类传染病。 [病原]口蹄疫病毒属于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的口蹄疫病毒属(Aphthavirus),是一种RNA病毒,无囊膜,分为O、A、C、SAT,、SAT,、SAT,和Asial型7个血清型,且每个血清型均有抗原性不同的亚型株。O、A、C型流行于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和非洲; SAT:和SAT,型仅限于非洲流行; SAT,在非洲和中东地区都有流行}Asia型只在亚洲流行。 口蹄疫病毒对干燥的抵抗力很强,含病毒组织或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数周至数月,但对热、酸、碱均很敏感。试验表明;3%~5%福尔马林,l:150-1:300农福0.2%过氧乙酸及0.1%灭菌净对本病毒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食盐、酚、酒精、氯仿对口蹄疫病毒不起作用。 [流行病学]本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自然感染本病的野生动物,在国外文献记载有:野牛、瘤牛、野生犁牛、美洲野牛、犀牛、非洲羚羊、非洲大羚羊、印度大羚羊、杂色羚羊、黑色羚羊、欧洲小羚羊、大角山羊、大纰角鹿、南美小鹿、印度小鹿、欧洲小鹿、美洲鹿、梅花鹿、百尾鹿、长颈鹿、驼鹿、马鹿、羌鹿、獐、瞪羚、野猪、南非野猪、亚洲野猪、豪猪、欧洲豪猪、东非豪猪、粟色骆马、羊驼、驼马、九带犰狳、鼹鼠、灰松鼠、印度松鼠、金色仓鼠、田鼠、东非鼹鼠、南非田鼠、棕色鼠、南非水老鼠、河鼠、粟鼠、大袋鼠、小袋鼠、欧洲、蹄兔、非洲象、印度象、灰熊、亚洲黑熊、袋熊等。 患病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而传播。感染门户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以呼吸道更为重要。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在不同地区的流行季节有所差异,在牧区往往从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平息,而在农区这种季节性则不明显。 口蹄疫的暴发和流行常具有周期性的特点,每隔一二年或三五年流行一次,也可跳跃式地远距离传播。 [临诊检疫] 1.临床症状动物患本病的主要症状是患病动物口、鼻、乳头及蹄部等处出现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糜烂,发病过程中可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流涎增多,踱行或不能站立等,一般取良性转归,糜烂逐渐愈合,全身症状逐渐好转。但如有细菌性继发感染,可使糜烂加深,形成溃疡,全身症状加剧,有时可并发纤维索性坏死性口膜炎、咽炎、胃肠炎、乳房炎,严重者可死亡。 因动物种类不同,患口蹄疫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鹿患本病时,可见体温升高,持续数天,口腔内出现水泡,很快破溃,形成糜烂,大量流涎。四肢患病时出现跛行,严重者蹄壳脱落。白尾鹿、狍子、东南亚小鹿患病时症状较显著,而马鹿、欧洲小鹿、红鹿、梅花鹿患病时症状较轻或不明显。 羚羊发病时,口腔、蹄部均出现水泡,并形成糜烂。弯角羚发病时症状较重,在舌面、吻突、四肢、蹄部都可出现水泡。高角羚发病时,常在齿龈部出现水泡,但不流涎,重度跛行。 野猪感染本病,病变主要限于蹄部。 象患病时,口、舌、蹄部出现水泡和糜烂。 2.病理变化除可见口腔、鼻、蹄部水泡和糜烂外,在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有时可见圆形烂斑和溃疡,真胃和大小肠粘膜可见出血性炎症。恶性口蹄疫时,心肌的变化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心肌外形保持正常,质地柔软,常呈浑浊灰色,在其上散布有明显的灰黄色多发性斑点状和条纹状的病灶,其颜色交错,俗称“虎斑心”。 [实验室检疫] 1.病料的采集取有明显症状的数头动物病变部位未破水泡皮2g.加pH7.6甘油磷酸盐缓冲液(1;1)iOml保存;或无菌抽取水泡液2ml;或采病后20d左右患兽血10ml,分离血清,每毫升加青霉素1000国际单位,链霉亲1000μg,冷藏速送(寄)国家指定实验室进行毒型鉴定。 2.病毒分离适于口蹄疫病毒增殖的细胞有犊牛甲状腺原代或继代细胞,犊牛、仔猪肾上皮原代细胞、BHKz,、IB-RS-2细胞系等。将病料(如为水泡皮需剪碎研磨,加双抗,冻融离心,取上清)接种到长成单层的适宜细胞上,吸附、培养,24h后观察有无细胞病变(CPE,细胞圆缩,聚集成丛或成串,脱落),若无CPE,应于培养48h后取出传,有时7-8代才出现CPE。 3.动物试验0.2ml病料接种2-4日龄乳鼠颈背皮下或iml接种3-5日龄乳兔,48-96h后出现麻痹症状,最后窒息死亡;或0.05ml接种4009以上豚鼠后肢跖部皮内交叉穿刺或0.2ml跖部皮下接种,跖部于3d左右出现水泡。 4.血清学试验方法很多,如补体结合反应、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反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抗体技术及核酸探针杂交技术等,但进出境动物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l)血清中和试验可用乳鼠中和试验和细胞中和试验检查被检血清中是否含有抗口蹄疫病毒抗体,并可确定抗体的型。 (2)食道探环试验(Probang test)又称扑鲁班试验,检查食道及喉头牯液中的病毒。用特制探环取患兽食道及喉部刮取物,经系列处理后接种犊牛甲状腺细胞或IB-RS-2细胞培养,观察CPE,并用间接血凝试验鉴定毒型。 (3)琼脂扩散试验用已知病毒相关抗原检查被检血清中的抗体。
-----

做好免疫和消毒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