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以神经症状为主的传染病怎样防治?养猪疾病问答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疾病问答:猪以神经症状为主的传染病怎样防治?

猪以神经症状为主的传染病怎样防治?
饿
-----
猪链球菌病一、流行特点猪链球菌病常在成年猪中爆发流行,突然死亡。死后剖检呈败血症和全身浆膜炎变化;哺乳仔猪会以脑膜炎型发病,病初体温升高,显热性病症,继而出现神经症状,严重者腹式呼吸,不吃乳,不吃料,叫声嘶哑,步态不稳,转圈,空嚼,磨牙,继而后肢麻痹,前肢爬行,四肢游泳状划动或昏迷不醒,运动障碍等症状,一般在几个小时或1~2天死亡。死后剖检主要是脑膜充血、出血。二、主要症状猪链球菌病最常见的是关节炎型,病猪发生一个或多个关节肿胀。肿胀部位先硬,后在局部发生小点状破溃,流出血性、浓性渗出物,形成深入关节腔的瘘管。剖检除关节瘘管坏死外,有的病猪还可见到心内膜炎。猪链球菌病还有化脓性淋巴结炎症。主要见于颈部、颌下、体表淋巴结,受链球菌侵害而高度肿胀,先坚硬,有热痛感,然后软化、破溃、流出大量浓汁。三、防制措施预防猪链球菌病用链球菌苗接种。阿莫西林等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在链球菌病初期都有效果,可以选择较好的药物,及时治疗。对猪链球菌肿团,待软化时在肿团下方外科手术切开,挤出浓汁,常规清创治疗,都能治愈。在关节上的肿胀形成瘘管,关节变形后,治愈就十分困难。以尽早淘汰为宜。为了避免人感染链球菌病,不能宰杀、加工、接触病死猪。四、治疗方法1、西药治疗安痛定注射液链霉素青霉素混合肌肉注射。30%安乃近注射液、青霉素混合肌肉注射。25%恩诺沙星注射液或0.5%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肌肉或静脉注射。可用于链球菌的药物还有普鲁卡因、青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等,可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2、中药治疗双花20g、蒲公英20g黄连40g黄芩30g\黄柏30g郁金30g栀子25g白芍25g子40g甘草15g煎汤拌料喂服。3、对症治疗对败血型及关节型,肌肉注射氨苄青霉素、安乃近注射液或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对于关节炎型局部还要涂擦消炎刺激剂;对脑膜炎型肌肉注射大安注射液、氯丙素注射液和vb1注射液,按说明量加倍用;对淋巴结脓肿型,待脓肿成熟后,及时切开排出浓汁,用3%双氧水或0.1%新洁尔灭等冲洗后,涂以碘酊,有脓肿转移时,应注射抗生素。猪瘟一、流行特点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猪是主要传染源,病猪排泄物和分泌物,病死猪和脏器及尸体、急宰病猪的血、肉、内脏、废水、废料污染的饲料,饮水都可散播病毒,猪瘟的传播主要通过接触,经消化道感染。此外,患病和弱毒株感染的母猪也可以经胎盘垂直感染胎儿,产生弱仔猪、死胎、伊胎等。二、潜伏期潜伏期概述一般为5—7天,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和温和型四种类型。最急性型A:最急性型:病猪常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一般出现在初发病地区和流行初期。急性型B:急性型:病猪精神差,发热,体温在40—42℃之间,呈现稽留热,喜卧、弓背、寒颤及行走摇晃。食欲减退或废绝,喜欢饮水,有的发生呕吐结膜发炎,流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住,不能张开,鼻流脓性鼻液。初期便秘,干硬的粪球表面附有大量白色的肠粘液,后期腹泻,粪便恶臭,带有粘液或血液,病猪的鼻端、耳后根、腹部及四肢内侧的皮肤及齿龈、唇内、肛门等处粘膜出现针尖状出血点,指压不退色,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公猪包皮发炎,阴鞘积尿,用手挤压时有恶臭浑浊液体射出。小猪可出现神经症状,表现磨牙、后退、转圈、强直、侧卧及游泳状,甚至昏迷等。慢性型C: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体温时高时低,食欲不振,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逐渐消瘦、贫血,衰弱,被毛粗乱,行走时两后肢摇晃无力,行走不稳。有些病猪的耳尖、尾端和四肢下部成蓝紫色或坏死、脱落,病程可长达一个月以上,最后衰弱死亡,死亡率极高。温和型D:温和型:又称非典型,主要发生较多的是断奶后的仔猪及架子猪,表现症状轻微,不典型,病情缓和,病理变化不明显,病程较长体温稽留在40℃左右,皮肤无出血小点,但有淤血和坏死,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猪十分瘦弱,致死率较高,也有耐过的,但生长发育严重受阻。三、剖检病变急性型全身皮肤、浆膜、粘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身淋巴结肿胀,多汁、充血、出血、外表呈现紫黑色,切面如大理石状,肾脏色淡,皮质有针尖至小米状的出血点,脾脏有梗寒,以边缘多见,呈色黑小紫块,喉头粘膜及扁体出血。膀胱粘膜有散在的出血点。胃、肠粘膜呈卡他性炎症。大肠的回瓣处形成纽扣状溃疡。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全身性出血变化不明显,由于钙磷代谢的扰乱,断奶病猪可见肋骨末端和软骨组织变界处,因骨化障碍而形成的黄色骨化线。四、防治措施预防:A、免疫接种。B、开展免疫监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正向间
-----

做好疫苗接种,消毒,定期投药
-----

做好免疫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