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鸭 > 养鸭问答 > 正文:朗德鹅的饲养管理技术养鸭发病预防诊断治疗预防
    

养鸭发病预防:朗德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兽医兽药网营养代谢病 更新时间:2016/5/20 执业兽医考试论坛
朗德鹅的饲养管理技术
-----
朗德鹅(Landaise)又称大雁鹅、雁鹅。原产于法国西部的朗德地区,是著名的肥肝专用鹅。朗德鹅是以食草为主的水禽,属节粮型家禽,可以利用稻麦茬地、草滩、草坡以及田间路旁、房前屋后疏林隙地、湖滩河边及零星草地放牧鹅群。1朗德鹅的主要特点个体大,生长速度快,头部肉瘤不明显或没有,喙尖而利,颈上部有咽袋,颈粗短,颈羽稍卷曲。成年公鹅7~8kg,母鹅6~7kg,大的可超过10kg。肉用仔鹅经填肥后,8周龄体重约4.5kg。繁殖期为每年10月份至次年4月份,公母比1∶3。产蛋量少而蛋大,年产蛋35~40枚左右,平均蛋重180~200g。就巢性较弱,受精率为60%~65%。毛色以灰褐色羽毛居多,白色和灰白色羽毛各占10%和15%左右。羽绒产量较高,耐人工拔羽,通常种鹅每年拔羽1次,每只可产羽绒350~450g。最突出的特点是肝用性能好,平均肥肝重700~800g,料肝比24∶1。填饲期体重增重率为62%~70%。肉质细嫩鲜美,瘦肉率高,胆固醇含量低,富含多种氨基酸,具有野禽肉的味道,深受消费者欢迎。2朗德鹅雏鹅培育2.1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前育雏室应彻底清扫、洗刷、消毒,育雏用具及设备用百毒杀和华威等消毒剂消毒后入舍,最后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8ml和高锰酸钾24g密闭熏蒸消毒24小时,之后通风换气。雏鹅进舍前舍内不应有福尔马林气味,同时准备好一些防病的治疗药物和饲料。2.2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育雏温度掌握的好坏是雏鹅培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应根据雏鹅的动态、叫声、饮食情况掌握适宜的温度。如果环境温度过低,雏鹅聚集扎堆,不吃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或互相挤压甚至死亡;如果环境温度过高,雏鹅张口呼吸,饮水增加,远离热源;如果环境温度适宜,雏鹅分布均匀,活泼好动,食欲好,饮水适度,绒毛光亮而整齐,休息时呼吸平和,均匀分散而安稳。当观察到雏鹅表现出温度过高或过低的行为时,应立即调整温度。一般情况下,1~5日龄育雏温度为28℃~27℃,室温15℃~18℃;6~10日龄育雏温度为26℃~25℃,室温15℃~18℃;11~15日龄育雏温度为24℃~22℃,室温15℃;16~20日龄育雏温度为22℃~18℃,20日龄以后可以降到常温。这里所说的育雏温度是指育雏箱内相当于雏鹅背部高度的温度,而室温是指育雏室墙壁上距地面高1.5m处的温度。注意适时脱温。一般雏鹅的保温期为20~30日龄,适时脱温可以增强鹅的体质。过早脱温,雏鹅容易受凉而影响发育;保温太长,则雏鹅体质弱,抗病力差。2.3保持合适湿度鹅虽是水禽,但喜欢干燥的环境条件,实践证明,潮湿对雏鹅健康和生长发育影响很大。高湿低温,易引起食欲下降、绒毛潮湿零乱、抗病力减弱而发病增加。因此,舍内要保持干燥,适宜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随雏龄增长,体重增加,呼吸量和排粪量也增加,室内易潮湿,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55%,同时,注意通风换气。2.4适时饮水和开食出雏后雏鹅如不及时饮水,将影响体内卵黄的吸收利用,造成机体脱水而死亡。因此,应设法及时饮水(潮口),雏鹅的饮水要用清洁的温开水,水温以25℃为宜。在水中可添加5%的多维葡萄糖粉、0.01%的高锰酸钾。饮水后雏鹅有啄食行为或饮水,1小时后即可开食。所有饲料应为雏鹅全价配合饲料(没有雏鹅全价饲料,可以用小鸡料代替),并喂给少量青绿多汁饲料,随着日龄增长,喂料次数可逐渐减少。在整个育雏期内均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不得限饲。雏鹅1周龄以后,可以视天气情况,选择无风和阳光充足的时候把鹅赶到室外运动,开始时运动1~2小时,以后可逐渐增加。2.5正确的光照光照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速度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制定合理、正确的光照制度是十分必要的,距地面1.5m处安装白炽灯泡,以3~4W/平方米为宜。为了避免雏鹅因堆积而窒息,每天应在非光照时间内有较暗的照明。2.6加强通风换气雏鹅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易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3种有害气体对雏鹅生长发育、成活率、抗病力等影响较大,必须及时排除并换进新鲜空气,通风换气以人进入育雏室内没有刺鼻的气味、人感觉比较舒适为宜。通风换气时应避免冷风直接吹在雏鹅身上和贼风侵袭,以免受凉感冒。另外,通风换气必须注意协调好与雏鹅保温的矛盾。2.7密度与隔离在育雏中应按雏鹅个体的大小、体质强弱定期调整饲养密度。自温育雏时,采用育雏箱或箩筐,通常每平方米1~5日龄25~22只,6~10日龄20只,11~20日龄12只。用火炉或地下烟道时,1~10日龄20~15只,11~20日龄15~10只,21~30日龄10~5只,31~60日龄5~4只,60日龄以上的3~2只。2.8搞好卫生防疫随着雏鹅的生长和排泄物的增加,舍内易潮湿、污秽,这种环境会使雏鹅绒毛潮湿、脏臭,不但不利于雏鹅的生长发育,而且易患疾病死亡。所以,必须及时清除宿粪等污物,加强通风换气,保持舍内干燥和清洁。坚持定期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源,防止疫病发生。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按时接种各种疫苗,增强抗病能力。2.9及时分群在育雏期间,应根据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分群,对体质、生长发育慢的雏鹅分群后加强饲养管理,以保证整齐度,提高育雏率。3育成鹅的培育根据朗德鹅的生理特点,把产前的一段时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5~9周龄为生长期,10~30周龄为育成期。这两个阶段生长发育的好坏与未来种鹅的种用价值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分期饲养,精心管理。3.1生长期的饲养在生长发育上,这一阶段的鹅骨骼、肌肉、羽毛生长最快,同时鹅的消化能力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也已加强,应任其自由采食生长期全价配合饲料,并通过放牧方式或供给200~300g/日?只的青饲料。3.2育成期的饲养这个阶段的种鹅,在生理上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应根据朗德鹅生长发育特点分阶段饲养,分别采用不同的饲养管理措施。10~13周龄:任其自由采食青饲料,定量喂给育成期全价配合饲料,限制在220~240g/天?只,以满足其生长发育和第1次换羽的营养需要。14~19周龄:严格限制精饲料的喂量,自由采食青绿饲料,以锻炼其耐粗饲的能力,同时降低饲养成本。20~30周龄:以维持体重缓慢增长为原则,限制精料的供给量,在产蛋前4周左右逐渐增加精料量,促其开产。3.3做好防疫卫生工作严格贯彻执行防疫卫生制度,杜绝疫病发生。定期驱虫并添加酸制剂,产前接种小鹅瘟、鹅副黏病毒疫苗。按时刷洗料槽、水槽并定期用0.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及时搞好舍内外卫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3.4光照管理育成鹅13周龄前采用自然光照,14周龄至开产前采用8小时光照,夜间舍内保持弱光光照,到产蛋前逐渐增加光照。3.5公母分群从14周龄开始公母进行分饲,这样既适应各自的饲养管理要求,又能有效防止早熟鹅的交配,过早交配会影响种鹅以后的产蛋能力和种用年限。公鹅由于充分放牧可增强体质并便于晚间补饲。4产蛋期的饲养管理产蛋期种鹅的饲养管理目的在于不断提高种鹅的产蛋能力,充分发挥生产潜力。因此,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必须与产蛋和配种适应,从而提高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4.1保证充足的营养种鹅群除供应日常的日粮外,母鹅产蛋前20天左右要加喂用谷物、麸皮、玉米、豆粕等配合成的精料,并敞开供应砂砾、贝壳粉等。配种前期种公鹅也要添喂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的饲料,加强放牧以提高公鹅体质,使其在母鹅开产时有充沛的精力进行配种,提高种蛋的受精率。4.2鹅舍与环境种鹅转入种鹅舍前,对种鹅舍进行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最后连同用具、设备进行彻底大消毒。运动场、水浴场(池)、喂饮用具、产蛋箱(窝)、舍内外隔栏、遮荫棚等设施要健全,为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严格贯彻执行防疫卫生制度,饲养员进入鹅舍前必须洗手、消毒,非饲养人员严禁人鹅场、鹅舍。4.3公母配比和饲养密度种鹅开产前1个月,按公母比例1∶3配入公鹅,种公鹅必须是经过体型外貌鉴定、生殖器官检查和精液检查符合标准者,借以提高种蛋受精率。产蛋种鹅分栏饲养,每栏20~30只,饲养密度为2.5~3.0只/平方米。4.4种鹅公母鉴别由于种鹅公母在体形外貌上相差无几,单从外形特征上很难鉴别鹅的公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采用翻肛法,翻肛后如果在泄殖腔有一1.0~1.5cm螺旋型半阴茎即为公鹅,如果没有半阴茎伸出为母鹅。4.5种蛋管理每4~5只鹅设置1个产蛋箱,规格为60cm×66cm×60cm,产蛋箱位置幽暗、干燥、安静、无贼风或穿堂风侵袭。产蛋箱内的垫料要经常更换,保持干燥、清洁卫生,避免污染种蛋。训练母鹅进产蛋箱产蛋,尽量减少地面蛋。特别是在刚开产时一定不能让母鹅到处产蛋,否则以后总喜欢在原产蛋处产蛋,很难更改。母鹅产蛋大多集中在清晨1时到上午9时,因此,从凌晨2时起每2小时收集种蛋1次,以减少种蛋破碎或污染,并且冬季可防止种蛋受冻而降低孵化率。4.6减少应激应激理论已被普遍应用于养禽业,很多因素会引起鹅的应激的反应,从而影响鹅的生产性能发挥,特别是产蛋期的种鹅,哪怕是微小的刺激都会引起应激,进而使产蛋量下降。为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引起应激的各种因素,使鹅充分发挥遗传潜力,进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4.7疾病防治种鹅健康才能正常生产,种鹅一旦患病,其产蛋量、配种能力、种蛋孵化率都会明显下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种鹅的疾病防治工作,除按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外,还必须注意日常的卫生消毒,严格贯彻执行防疫卫生制度,科学饲养管理,尽可能避免因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畜牧导航: 养鸭资讯   养鸭技术   鸭价格行情   鸭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鸭问答
  • 上一篇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