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基础科目 > 兽医病理学 > 正文:《动物病理学》课程实验
    

《动物病理学》课程实验汇编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2011-11-16 执业兽医考试论坛

实验五    炎  症

〔实验学时〕: 2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各种炎性细胞的形态特征。

2. 掌握变质性炎、渗出性炎、增生性炎的病理变化特征。

二、〔实验材料〕

   大体标本、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幻灯片、幻灯机等。

三、〔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

(一)  炎性细胞的观察

1. 材料  各种炎性细胞的示范性病理切片。

2. 镜检

(1)嗜中性粒细胞 胞核一般分成2~5叶,幼稚性嗜中性粒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www.med126.com细胞的胞核呈弯曲的带状、杆状或锯齿状而不分叶。胞体圆形,胞质淡红色,内有淡紫色的细小颗粒。禽类的称为嗜异性颗粒细胞,胞质中含红色的椭圆形粗大颗粒。

(2)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核一般分为2叶,各自成卵圆形。胞浆丰富,内含粗大的强嗜酸性染色反应的颗粒。

(3)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细胞体积大,圆形或椭圆形,常有钝圆的伪足样突起。核呈卵圆形或马蹄形,染色质细粒状。胞浆丰富,内含许多溶酶体及少数空泡,空泡中常含有消化中的吞噬物。

(4)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上皮样细胞外形与巨噬细胞相似,呈梭形或多角形。胞浆丰富,胞膜不清晰,内含大量内质网和溶酶体。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或两端粗细不等的杆状,核内染色质较少,着色淡。此类细胞的形态与复层扁平上皮细胞中的棘细胞相似,故称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是由多个巨噬细胞融合而成,细胞体积巨大,胞浆丰富,在一个细胞体内有许多个大小相似的胞核。胞核的排列有三种方式:一是细胞核沿着细胞体的外周排列,呈马蹄状,这种细胞又称朗罕氏细胞;二是细胞核聚集在细胞体的一端或两极;三是胞核散布在整个巨细胞的胞浆中。

(二)变质性肝炎

1. 材料 各种动物的变质性肝炎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

2. 眼观 肝脏肿大,质地变脆,黄褐色或土黄色。

3. 镜检 肝细胞普遍肿大,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部分发生脂肪变性或坏死变化;多数汇管区血管及结缔组织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三)纤维素性肺炎

1. 材料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及猪肺疫后期的肺标本及病理切片。

2. 眼观 肺脏病变面积大,病变肺叶体积增大,呈暗红色或灰红色,质地变实,间质增宽,外观似网格状,严重的在肺胸膜表面有丝状、絮状或网状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3. 镜检 肺泡腔内有大量的网织纤维素和红细胞、少量白细胞及脱落的上皮细胞;肺间质增宽,有多量渗出物蓄积。

(四)间质性肺炎

1. 材料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性肺炎、猪霉形体性肺炎、猪弓形虫性肺炎、牛变态反应性肺炎的肺脏病理标本及病理切片。

2. 眼观 病变肺组织呈灰白色,质地致密硬实,缺乏弹性。病程久的,局部纤维化,变硬,形成硬结,切面有纤维束纹理。

3. 镜检 肺间质增宽,初期有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后期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肺泡上皮细胞增大为立方状,肺泡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及少量浆液。

四、〔实验报告〕

1.描绘几种炎性细胞的示意图,并用文字说明其特征。

2.记录变质性肺炎、渗出性肺炎、增生性肺炎的眼观及镜检病理变化特征。

五、[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掌握掌握各种炎性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实验报告综合评定。

 

实验六   肿  瘤

〔实验学时〕: 2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形态结构及区分要点。

2. 掌握肿瘤的主要病理变化特征。

二、〔实验材料〕

    大体标本、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

三、〔内容与方法〕

 (一) 纤维肉瘤和黑色素瘤的组织学变化

1.纤维肉瘤是由交织的不成熟的成纤维细胞索和数量不等的胶原纤维构成。瘤细胞呈梭形,但也可能为卵圆形或星形,未分化肉瘤含有多核瘤巨细胞和具有异形核的瘤细胞。胞核长圆形或卵圆形,染色深,核仁明显,约2—5个,常见核分裂相。胞浆含量有差异,边界有时很难与基质区别。常见出血。

2.黑色素瘤的瘤细胞排列致密,间质成分少。瘤细胞呈圆形,形态像上皮细胞,或呈梭形像成纤维细胞。多数细胞胞浆中充满黑色素颗粒或团块,呈棕黑色,使胞浆本身的结构不清楚,当黑色素颗粒少时,可见胞浆嗜碱性。还可见一种吞噬细胞(黑色素细胞),呈圆形,胞浆内吞噬有黑色素颗粒。

(二)几种肿瘤的大体标本观察  

1. 牛脂肪瘤  是由脂肪组织转化来的良性瘤,见于各种畜禽,多发于皮下,也见于大网膜和肠系膜等处。呈结节状或分叶状,有包膜,能移动,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有时呈息肉状以一蒂与正常组织相连。质地柔软,颜色淡黄,切面有油腻感,与正常脂肪组织相似。

2.鸡马立克氏病

(1)内脏型:以众多内脏出现肿瘤为特征。以肝脏、腺胃的发生率最高。肝肿大质脆,见粟粒大至黄豆大灰白色肿瘤,几个至数十个不等,稍突出于肝表面,肿瘤质地柔韧。腺胃肿大、增厚、质地坚实,浆膜苍白,切面见出血或溃疡。卵巢呈菜花样,体积增大数倍。脾脏肿大,表面见针尖大小或米粒大小的肿瘤结节。心脏肿瘤突出表面,米粒大至黄豆大。肺脏呈实质样变,质硬,可见灰白色肿瘤。

(2)神经型:可见坐骨神经、臂神经、迷走神经肿大,粗细不均,银白色纹理和光泽消失,有时水肿。

(3)皮肤型:在颈部、翅膀、大腿外侧等部位体表的许多毛囊腔可见结节及小肿瘤物,肿瘤结节呈灰黄色,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时破溃结痂。

3.      淋巴肉瘤 主要表现为法氏囊、肝脏、肾脏、脾脏出现肿瘤。眼

观可分为(1)结节型:呈大小不等的结节,表面光滑,与周围界限清楚,在组织表面形成扁平的隆起,切面乳白色、油脂样。器官体积增大。(2)弥漫型:肿瘤细胞在组织中弥漫性增长,使器官体积明显增大。主要是肝脏,肿大几倍,质脆易碎,即所谓的大肝病。

4. 牛纤维肉瘤 瘤体呈结节状、分叶状或不规则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质地稍硬,大小、数量不一,切面呈粉红色或灰白色,均质似鱼肉状。

5. 牛淋巴肉瘤 主要表现为淋巴结和器官体积增大,大小差异很大,两侧不对称,全身多处淋巴结发生。淋巴结呈灰白色,质地柔软或坚实,切面如鱼肉状,有时伴有出血和坏死。内脏器官的表现如鸡淋巴肉瘤。牛皮肤型淋巴肉瘤表现为颈部和躯干部皮肤出现许多肿瘤结节。

6. 鸡卵巢癌 病鸡腹腔内脏器官的膜表面有大量灰白色、坚实、单个和融合的肿瘤,小如小米粒,大如蛋大,多数如绿豆至黄豆大小。这些肿瘤发生于卵巢,在整个腹腔蔓延,十二直肠攀和胰腺部位最多,有的在肝脏也见肿瘤。卵巢上有多量乳头状结节,有时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透明卵泡,充满腹腔,称为卵巢囊腺癌。

四、〔实验报告〕

  记录几种肿瘤的眼观病理变化,比较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五、[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掌握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形态结构及区分要点综合评定。

 

实验七    器官系统病理(各论)

实验学时〕: 6

心血管系统病理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局部大体及组织学病理变化

二、〔实验材料及操作〕

一、大体标本

(一)心包炎

1. 材料  牛创伤性心包炎、猪传染性心包炎的心脏标本及病理切片。

2. 眼观  心包明显增厚不透明,膨胀,体积增大,包腔内有大量渗出液和块状、絮状纤维素。创伤性的可以发现异物刺伤的部位,渗出物常被感染而表现灰白色、污绿色等,并有腥臭或腐臭味。有的形成盔甲心或心包与心外膜粘连。心外膜有充血、出血、坏死脱落等变化。

3. 镜检  心外膜的间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与心外膜相连的心肌变性,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

(二)急性心肌炎

1. 材料  猪和牛巴氏杆菌病、猪链球菌病、急性猪丹毒的心脏标本及病理切片。

2. 眼观  心室扩张,心肌颜色变浅,呈灰红色,有时可见“虎斑心”变化。质地松软,切面无光泽。

3. 镜检  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崩解,间质血管充血、出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

(三)状心内膜炎

1. 材料  慢性猪丹毒病猪的心脏标本及病理切片

2. 眼观  见左心房室瓣长出一个疣状赘生物,灰白色,表面粗糙,不易与瓣膜分离。

3. 镜检  心内膜内皮细胞变性肿胀、坏死与脱落。内皮下水肿,内膜结缔组织细胞肿胀变圆,胶原纤维变性或呈纤维素样坏死。坚实的赘生物是由肉芽组织构成,并伴有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四)溃疡性心内膜炎

1. 材料  牛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化脓棒状杆菌所致败血症时发生急性、亚急性心内膜炎的心脏和马链球菌性败血症时发生心内膜的心脏标本及其病理切片。

2. 眼观  心脏瓣膜上有一灰黄色白色血栓样物质附着,质脆易脱落,剥离后可见凹陷的溃疡灶。

3. 镜检  局部心内膜组织坏死崩解成均质红染物,溃疡边缘不整齐,表面附有大量纤维素、崩解细胞与细菌团块组成的血栓凝块。

血液和造血系统病理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局部大体及组织学病理变化

二、〔实验材料〕

 血液和造血系统病理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一、大体标本

(一) 淋巴结炎

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病理变化,见于局部感染及全身败血症时,根据炎症性质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1. 单纯性淋巴结炎  多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初期及局部组织器官的急性炎症。淋巴结体积增大,质地柔软,切面湿润多汁,微突起,色潮红,有时有不显著的小点出血,淋巴滤泡明显,呈颗粒状突起。

2. 出血性淋巴结炎  见于某些急性传染病,如猪瘟、炭疽等。肉眼见淋巴结轻度肿大,弥漫性暗红或黑红色。切面湿润,暗红色与灰白色相间,呈大理石样外观。

3. 化脓性淋巴结炎  见于局部化脓菌感染或全身脓毒败血症时,肉眼见淋巴结肿大,有黄色化脓灶,切面可见脓汁流出。

4. 增生性淋巴结炎  常见于结核、副结核、鼻疽、布氏杆菌症等慢性传染病。猪支原体肺炎的肺门淋巴结最为典型,肉眼见肺门淋巴结高度肿大,灰白色,切面灰白色、湿润。

(二)急性脾肿大

脾脏显著肿大,暗红或紫红,边缘钝圆,质地柔软,切面突出,结构模糊,红白髓界限不清,脾髓易被刀背刮落。

二、切片标本

1. 急性淋巴结炎

镜下见淋巴结被膜及实质的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医,学.全,在.线www.med126.com明显充血、出血,淋巴窦扩张,充有浆液及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并见有少量红细胞。淋巴细胞增生不明显。

2. 慢性增生性淋巴结炎

低倍镜下见淋巴组织大量弥漫增生,皮质区扩大,淋巴小结反应中心明显,皮质窦狭窄,髓索增粗,髓质窦中有多量细胞。血管充血不明显。高倍镜下见皮髓质中大量淋巴细胞增生,髓索中有多量浆细胞,淋巴窦内充满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3. 急性脾炎

镜下见脾小体显著减少,残存的脾小体与红髓界限不清。红髓充血,其中有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脾窦、脾索界限不清,小梁平滑肌稀疏、变性。红髓和白髓中均有大量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并可见少数出血性坏死灶。

4. 慢性脾炎

镜下见脾脏的正常组织结构消失,成纤维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大量增生,在增生组织间浸润有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

呼吸系统病理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呼吸系统病变局部大体及组织学病理变化

二、〔实验材料〕

呼吸系统病理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一、大体标本

1. 纤维素性肺炎  标本为传染性胸膜性肺炎的红色及灰色肝变期。肉眼见肺体积增大,硬度增加,色暗红,切面较干燥,呈颗粒状;切块在水中下沉。肺小叶间质增宽,灰白色,其中可见扩张淋巴管的断面,肺膜显著增厚,灰白色,表面粗糙,有附着的纤维素。

2. 支气管肺炎  亦称小叶性肺炎,由多种致病微生物引起。初期常表现为小叶性,以后可发展成大叶性。按其炎症性质可表现为浆液性炎、卡他性炎、化脓性炎及坏疽性炎。

3. 浆液性炎症  病变部体积增大,灰红色,质坚实,切面平整,有大量微浑浊带泡沫的浆液性液体流出,切块在水中半沉半浮。支气管粘膜红肿,有多量粘液,间质增宽,水肿。

4. 卡他性炎症  病变部体积增大,灰红色或灰白色,质度坚实,易碎。切面平整湿润,流出多量灰白色浑浊液体,切块在水中下沉,支气管粘膜红肿,有多量灰白浑浊粘性液体。间质增宽,灰白,多汁。

5. 化脓性炎症  在表面、切面见有黄色斑点,加压时可排出粘稠脓液,有时形成大小不等脓肿,并有灰白色脓膜形成,脓液排出后形成空泡。

6. 坏疽性炎症  肺组织发生坏死和腐败分解,病灶污秽,黄褐或灰红色,外观如粥状。当病灶与支气管相通,腐败分解物排出后,可形成空洞,穿通肺膜时,可造成气胸及脓胸。

7. 间质性肺炎  病变部呈黄白色,质地稍变实,表现为结节性、小叶性或大叶性。

8.牛慢性肺泡气肿  肺体积显著增大,颜色苍白,实质内可见针头至豌豆大小的空泡,切割时发出特殊的爆裂声。切面平滑、干燥、呈海绵状或蜂窝状,切块在水中上浮三分之二以上。

9. 牛肺间质气肿  标本为甘薯黑斑病中毒肺,肺体积增大,间质扩张,其中见串珠状排列的小气泡,气泡黄豆至核或鸡蛋大,有时可达拳头至小儿头大,肺膜光滑透明,易破裂。

二、切片标本

1. 纤维素性肺炎红色肝变期

镜下见肺泡壁明显增厚,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并有一定数量的中性白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浸润。肺泡腔内充满粉红染丝网状的纤维素,并可见纤维素穿过肺泡孔与相邻肺泡内的纤维素网连接,肺泡腔内含有大量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细支气管腔内也含有大量纤维素和脱落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小叶间质增宽,有大量纤维素渗出,胶原纤维肿胀、溶解,间质内浸润有大量崩解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管扩张充满炎性渗出物。

2. 化脓性支气管肺炎

镜下见部分肺泡腔内充满红色渗出液,其中有漏出的红细胞、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肺泡壁毛细血管充血或受压贫血。支气管腔内有粉红色浆液、脱落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大量的中性粒细胞,支气管壁水肿增宽,支气管周围血管充血。病灶周围肺组织充血。

3. 间质性肺炎

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粘膜下层中有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灶状聚集,肺泡壁上有大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使肺泡壁增厚,甚至形成结节状。病灶内大部分肺泡内含有粉红色浆液、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部分肺泡扩张,甚至破裂。

消化系统病理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病理局部大体及组织学病理变化

二、〔实验材料〕

消化系统病理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

一、大体标本

1. 鸡球虫病出血性肠炎  肠壁增厚,质地较硬,粘膜肿胀,广泛出血呈暗黑色。

2. 纤维素性出血性肠炎  肠壁充血、水肿,出血明显,有大量纤维素附着在粘膜面形成污绿色假膜。

3. 副结核慢性增生性肠炎  肠壁增厚,粘膜肥厚折叠成脑回样,不易展平。

4. 肠穿孔  由直肠检查时引起马直肠破裂,裂口哆开,边缘不整齐。

5. 胃溃疡  可由微生物、寄生虫或营养因素引起。此标本为猪胃底部溃疡,溃疡大小和形状不一致,表面覆盖污灰色坏死物质,溃疡灶边缘肿胀肥厚。

6. 肝硬变  主要特征为肝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呈灰白色网格,小叶轮廓明显。肝脏质地变硬,切开时有抵抗感,体积缩小变形,表面呈颗粒状或结节状。肝常染胆色素,色彩斑驳。有的硬变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平滑,结缔组织弥漫增生,小叶结节不明显。肝片吸虫引起的肝硬变可见胆道增粗。

二、切片标本

1. 肝硬化

镜下见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分割肝小叶,使肝小叶成大小不等的圆形小岛,称假肝小叶。假肝小叶无中央静脉、中央静脉偏于一侧或有两个中央静脉。假小叶内肝索排列紊乱,肝细胞肿胀、脂变甚至坏死。假小叶周围增生的结缔组织中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可见新生的小胆管,其上皮细胞核染色稍深,还可见肝细胞团块或残存肝细胞再生形成的结节,即假胆管。

2. 肝坏死

镜下见肝小叶有凝固性坏死灶,其中充满大量红细胞、少量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坏死灶周边残留的肝细胞肿胀和脂变。

3. 胃溃疡

镜下见溃疡灶表面由少数炎性渗出物,其下为坏死的胃腺上皮组织,固有膜充血、出血,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

4.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肠粘膜表面深浅不一的坏死,甚至深达整个粘膜层。坏死灶表面有大量红细胞和纤维素渗出,坏死灶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坏死灶内血管轮廓尚存,其内有纤维素性血栓。粘膜下层和肌层水肿,炎性细胞浸润。

5. 急性卡他性胃炎

胃粘膜表面覆有粘液,粘膜上皮变性、脱落,粘膜层血管充血,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