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妇产科 >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 > 河北医科大学 > 正文: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讲稿:第一节 外阴及前庭大腺炎症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讲稿第十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第一节 外阴及前庭大腺炎症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讲稿第十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第一节 外阴及前庭大腺炎症:第一节外阴及前庭大腺炎外阴炎一、概念1.定义:外阴皮肤或黏膜发生炎症,局部出现肿胀、充血、糜烂或灼热、瘙痒、疼痛等表现。2.临床特点:局部出现肿胀、充血、糜烂或灼热、瘙痒、疼痛。3.中医病名:阴痒、阴痛、阴疮、阴蚀。二、病因病理1.西医病因病理局部原因——尿液、阴道分泌物及粪便的浸渍和刺激;局部感染特异性病原体。全身原因——糖尿病;维生素缺乏;婴幼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2.中医病因病机湿热

第一节 外阴及前庭大腺炎

外阴炎

一、概念

1.定义:外阴皮肤或黏膜发生炎症,局部出现肿胀、充血、糜烂或灼热、瘙痒、疼痛等表现。

2.临床特点:局部出现肿胀、充血、糜烂或灼热、瘙痒、疼痛。

3.中医病名:阴痒、阴痛、阴疮、阴蚀

二、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局部原因——尿液、阴道分泌物及粪便的浸渍和刺激;局部感染特异性病原体。

全身原因——糖尿病;维生素缺乏;婴幼儿、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

2.中医病因病机

湿热下注——肝经郁热、脾虚生湿、蕴而化热→湿热下注外阴。

湿毒浸渍——经期、产后不注意阴部卫生,或性交不洁等致湿毒之邪内侵。

相关脏腑——肝、脾

三、诊断要点

1.症状:急性炎症外阴、大小阴唇肿胀充血,重者可有糜烂、溃疡,外阴灼热,痒痛,排尿时疼痛加剧;慢性炎症外阴瘙痒。

2.体征:

急性炎症——外阴皮肤黏膜红肿、溃疡、糜烂、脓水淋沥,严重者可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体温升高等;

慢性炎症——皮肤增厚,粗糙或呈苔藓样变,可有皲裂发生,同时伴尿痛,性交痛。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急性炎症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外阴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外阴病理活组织检查。

四、鉴别诊断

注意与白塞氏综合征、慢性炎症及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相鉴别。

五、治疗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配合局部治疗。

1.西医治疗

⑴急性阶段应禁止性生活,注意休息,多饮水,并服用多种维生素。局部症状明显或发热者,全身应用磺胺药或抗生素。

⑵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0.1%聚维酮碘液坐浴,涂抗生素软膏。慢性期局部用可的松软膏。

2.中医治疗

证型

证候

治法

方药

湿热下注

外阴肿痛,灼热或瘙痒,充血或有糜烂,溃疡,带下增多,色黄质稠,味秽臭,伴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尿黄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数

清热利湿

龙胆泻肝汤

湿毒浸渍

外阴疼痛,肿胀,充血,溃疡,渗流脓水,带下增多,色黄秽臭;舌红,苔黄糙,脉数

清热解毒除湿

五味消毒饮

难点提示:

1.本病临床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两种。特异性外阴炎由细菌、假丝酵母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非特异性外阴炎主要见于机械性摩擦、化学药物的刺激、放射性损伤、皮肤过敏、外阴卫生不良等。

2.急性炎症的湿疹样改变应与白塞氏综合征相鉴别。后者常表现为口腔、生殖器、眼粘膜的溃疡,有慢性反复发作特点,多见于20—30岁的青壮年妇女。

前庭大腺炎

一、概念

1.定义: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而引起的炎症病变。

2.临床特点:阴户肿胀、结块疼痛、溃烂。

3.中医病名:阴肿、阴疮、阴痛。

二、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

⑴病因:因解剖部位的特点,病原体易侵入而引起炎症。

⑵病理:急性炎症发作时,腺管黏膜发生充血肿胀,并分泌大量脓性液体;

前庭大腺脓肿——管口粘连、闭塞,分泌物潴留形成。

前庭大腺囊肿——分泌物中脓细胞被逐渐吸收而变为www.med126.com/rencai/透明液体形成。

2.中医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

热毒——湿热毒邪,蕴积于下焦,郁结而成为阴肿。

寒凝——寒邪凝滞气血,瘀积于内;或气血失畅,与痰湿凝结成块,形成阴茧。

三、诊断要点

急性炎症

1.症状:急性期局部肿胀、疼痛、灼热感,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2.体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检查见大阴唇下1/3处有红硬块,触痛明显,有脓肿形成则肿块大如鸡蛋,有压痛及波动感。常伴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慢性炎症

1.症状:肿块小且无感染,可无明显症状;囊肿大,有外阴坠胀或性交不适感。

2.体征:检查见囊肿大小不等,多呈椭圆形。

四、鉴别诊断

注意与大阴唇腹股沟疝相鉴别。

五、治疗

1.西医治疗

⑴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外阴部清洁,局部可热敷或以0.25%碘伏液坐浴;脓肿形成:行切开引流并作造口术。

⑵慢性期——小型囊肿可定期观察,较大或反复急性发作的囊肿应作囊肿造口术。

2.中医治疗

证型

证候

治法

方药

热毒蕴结

外阴一侧红肿疼痛,灼热结块,拒按,或破溃溢脓,带下量多,色黄,臭秽,甚或恶寒,发热,口舌咽干,心烦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清热解毒,消肿散

仙方活命饮

寒凝瘀滞

外阴一侧结块肿胀,疼痛缠绵,皮色不变,经久不消;舌质胖,苔薄执业药师,脉细缓

温经散寒,化湿涤痰,和营散结

阳和汤

难点提示:

1.前庭大腺囊肿与大阴唇腹股沟疝鉴别:大阴唇腹股沟疝与腹股沟环相连,挤压后可复位,包块消失,但如向下屏气,增加腹压,则肿块胀大。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