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搜索更多精品课程:
热 门:外科内科学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皮肤性病学骨科学全科医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急诊医学传染病学医学影像药 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毒理学生物技术制药生药学中药学药用植物学方剂学卫生毒理学检 验:理化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护 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 社区护理五官护理护理学内科护理护理管理学中 医: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针灸学刺法灸法学口 腔: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组织病理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医学生物学分析化学医用化学其 它:人体解剖学卫生统计学人体寄生虫学仪器分析健康评估流行病学临床麻醉学社会心理学康复医学法医学核医学危重病学中国医史学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精品课程 > 其它 > 生药学 > 正文:生药学2007年度河北省精品课程申报书
    

生药学-2007年度河北省精品课程申报书

生药学:2007年度河北省精品课程申报书:附件3:2007年度河北省精品课程申 报 书学 校 名 称河北医科大学 课 程 名 称生药学 课程层次(本/专) 本 科 课 程 类 型 理论为主课程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医 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药学类 课 程 负 责 人 赵 丁 申 报 日 期2007年7月 ec2006/C37/Course/Index.htm

附件3:

2007年度河北省精品课程

申 报 书

 

学 校 名 称   河北医科大学

   课 程 名 称   生药学

   课程层次(本/专) 本  科

   课 程 类 型   理论为主课程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医  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药学类

   课 程 负 责 人     赵  丁

   申 报 日 期   2007年7月

http://202.206.48.22/ec2006/C37/Course/Index.htm

 
   课程建设网站

河北省教育厅制

二○○七年四月

填 写 要 求

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3~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

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

信息

姓 名

赵  丁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年1月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教授

电 话

13803335829

学  位

博士

职  务

教研室副主任

传 真

所在院系

药学院

E-mail

zhaodingd@163。com

通信地址(邮编)

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050017

研究方向

生药品质评价与药效学、生药有效成分的活性研究

1-2

教学

情况

讲授主要课程(药学药剂本科):

1.   生药学、药用植物学,均为专业课,5届,共627人

2.   中药药理学选修课

实践教学:

1.   作为药学药剂本科生药学、药用植物学实验总负责和主讲教师;

2.   结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设计本科生毕业专题,五年内共指导本科毕业生11人,部分毕业生文章在本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

3.   负责每学年实验室开放工作;组织每年去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的野外实习。

教学研究及教改成果:

一、 教学内容方面:

1.   课堂讲授过程中注意将学科新进展引进课堂;

2.   注意学科交叉,结合主研方向,开设中药药理选修课;

3.   根据学科发展和专业要求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积极筹划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组织新知识、新技术讲座;

1.   逐步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全部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

2.   参编了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实验讲义,并于2004年5月对其进行修订。

三、 主持河北医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中药材GAP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产学结合研究。

教师荣誉: 2006年3月被评为我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享受学校特殊津贴。

1-3

学术

研究

承担国家科技部科研课题一项,河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课题一项,省级课题两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近年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

科研立项

1.  咪唑啉受体介导莫索尼定及a2受体激动剂的心肌电生理效应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主研人 2002-2006

2.  莫索尼定心肌电生理效应的研究   河北省科学技术发展课题  主持人 2002-2004

3.  紫杉属植物南方红豆杉化学成分的研究与新药筛选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博士基金课题  主研人 2003-2005

4.  药用植物新品种—河北香菊的研究   河北省科技厅创新药物重大专项  主持人  2006-2008

近年发表的文章

1.  α1-Adrenoceptor antagonist profile of doxazosin and its enantiomers in rabbit isolated blood vessels.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第一作者 2003年

2.  Effect of urethane on insulin level in rats.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第一作者  2003

3.  Electrophysiologic effects of ATP on rabbit sinoatrial node pacemaker cells via P1 receptors.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第一作者   2003

4.  Electro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I-/a2-receptor agonists in rabbit sinoatrial node pacemaker cells.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第一作者2003

5.  Non-adrenergic inhibition at presynaptic sites by agmatine of purinergic vasoconstriction in rabbit saphenous artery. Neuropharmacology  第一作者  2005年

6.  生化汤对正常未孕、雌激素预处理及产后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的影响中国中药杂志  第一作者2006年

专利:河北香菊降压有效部位提取物及提取制备方法和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200710061474.7)第一发明人

获奖情况:

1. 莫索尼、可乐定及293B对心肌电生理及功能的实验研究   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山茱萸心律失常作用及其有效部位的实验研究   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 乌拉坦及地尔硫卓对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 第九届中国药理学会-法国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 。

2. 主讲教师情况⑴

2⑵-1

基本

信息

姓 名

李连怀

性别

出生年月

1956.02

最终学历

大学

职  称

副教授

电 话

13832325320

学  位

学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药学院

E-mail

通信地址(邮编)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 050017

研究方向

生药鉴定

2⑵-2

教学

情况

讲授主要课程(药学药剂本科):

1.   生药学、中药学、中医药学概论,为专业基础课,5届,共627人

2.   中药炮制选修课

实践教学:

1.   作为药学药剂本科生药学实验总负责和主讲教师;

2.   指导药学本科99-2003级毕业生共8人;

3.   带教本科生实验室开放和野外实习。

教学研究及教改成果:注意学科交叉,开设中药炮制选修课;

教师荣誉:学生测评曾被评为前五十名,参编了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实验讲义。

2⑵-3

学术

研究

科研立项:安国中药种子显微、染色体及色谱指纹的种质鉴别 河北省自然基金项目

第一主研人 2004-2006

发表文章:

1.  黄芩及粘毛黄芩种子形态的电镜扫描比较   时珍国医国药 第二作者  2006年

2.   黄芩和粘毛黄芩种子的PAGE及RAPD鉴定研究   中草药  第三作者  2006年

3.   丹参、甘西鼠尾、荫生鼠尾种子的扫描电镜鉴别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第三作者 2007年

获奖情况:安国中药种子、显微、染色体及色谱指纹的种质鉴别  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第一主研人

2. 主讲教师情况(2)

2⑴-1

基本

信息

姓 名

黄芸

性别

出生年月

1974.07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讲师

电 话

13582350998

学  位

博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药学院

E-mail

Hy9317536@126。com

通信地址(邮编)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 050017

研究方向

生药物质基础与质量标准研究

2⑴-2

教学

情况

讲授主要课程(药学药剂本科):

1.   生药学,为专业基础课,两届共264人

2.   开设生药分析选修课

实践教学:

1.   作为药学药剂本科生药学主讲教师;

2.   指导药学本科2002、2003级毕业生共4人;

3.   带教本科生实验室开放和野外实习。

教学研究及教改成果:

完成生药学课件的制作部分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科新进展以及药典知识的讲述,开设生药分析选修课。

2⑴-3

学术

研究

科研立项 :

1.   抗肠炎五类新药希宁胶囊的开发研究  河北省科技厅 主持人2006-2009

2.   黄芩汤活性部位物质基础研究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主持人2006-2008

3.   黄芩汤有效部位物质基础研究  校青年科研基金 主持人2006-2009

4.   太行山区大豆深加工产品-黄酮片开发研究 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  第一主研人2006-2009

5.   药用植物新品种——河北香菊规模化栽培及产业化开发 河北省科技厅创新药物重大专项 第二主研人 2006-2008

发表论文:

1.  Comments on the chemotaxonomy of Paris spp. based on saponins analysis, 中国药学(英文版),第一作者,2005

 

2.  重楼Paris vietnamensis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药学学报,第一作者,2006

3.  HPLC-ELSD法案分析重楼商品药材中甾体皂苷的含量  中国中药杂志,第一作者,2006

4.   Detection of saponins in Extracts from the Rhizomes of paris Species and Prepared   Chinese Medicine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Planta Medica ,第二作者,2006

专利:

1.   黄芩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部位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申请号:200610161839.9(第一发明人)

2.   一种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部位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申请号:200710090255.1(第一发明人)

3. 主讲教师情况(3)

2⑶-1

基本

信息

姓 名

王建华

性别

出生年月

1959.12

最终学历

博士研究生

职  称

教授

电 话

0311-86265628

学  位

博士

职  务

传 真

所在院系

药学院

E-mail

Smith.wang2000@sohu。com

通信地址(邮编)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

研究方向

生药的药效学研究

2⑶-2

教学

情况

讲授主要课程(药学药剂本科):

生药学、药用植物学、中医药学概论,均为专业基础课,5届,共627人

实践教学:

作为药学药剂本科生药学实验主讲教师;指导药学本科99-2003级毕业生共10人,结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设计本科生专题实习并在本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带教本科生野外实习。

教学研究及教改成果:参编了生药学和药用植物学实验讲义。

2⑶-3

学术

研究

科研立项

1.  中药前胡及其同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教育部课题 课题负责人2000-2003

2.  补肾中药壮骨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校级博士启动基金   课题负责人  2004—2007

3.  补肾中药壮骨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药效学研究 河北省卫生厅课题  课题负责人  2005-2007

4.  芝麻素防治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实验研究   河北省卫生厅课题

  第二主研人  2004-2006

5.  补骨脂素防止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课题   课题负责人 2007-2009

发表论文:

1.  五味子乙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3第一作者

2.  大豆甙元对大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3 第一作者

3.  蛇床子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4  第一作者

4.  染料木素对大鼠成骨细胞骨钙素表达的影响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4 第一作者

5.  补骨脂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  第一作者

3. 教师队伍情况

www.med126.com/shiti/

3-1

人员构成(含外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赵  丁

1965.01

教授

中药药理学

生药学教学

王建华

1959.12

教授

中西医结合

生药学教学

李连怀

1956.02

副教授

生药鉴定学

生药学教学

于树宏

1973.12

副教授

药用植物组织培养

生药学教学

黄  芸

1974.07

讲师

生药学

生药学教学

赵丽丽

1980.01

助教

生药学

生药学教学

3-2

教学

梯队

结构

学历结构:6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名,博士学位教师比例66.7%。

职称结构:高级职称教师4名,比例为66.7%。

年龄结构:教师平均年龄39岁,高级职称教师平均年龄44岁。

学缘结构:具有博士学位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的占3/4,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的占1/4。

师资配置情况:共有教师6名,课程组的高级职称教师都参与本科授课。

3-3

教学改

革与教

学研究

五年来,本课程教学队伍教研活动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有:
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等各方面,形成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以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为辅助的综合性体系。

1.   在教育理念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进行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学习能力。

2.   课程体系方面,确立了一课为主、多门配套的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重点建设必修课《生药学》的基础上,面向全院本科生开设了必修课《药用植物学》,《中药学》,选修课《中药药理学》、《生药分析》及《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等。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科研教学几大模块。

3.   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以学科前言为导向,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4.   在教学手段上,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际运用,每个任课教师都能熟练地制作多媒体课件。完成了《药用植物与生药学》第四版课件,并全部课堂授课均采用多媒体授课。

5. 以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为基础,形成了从人才培养、教材建设到基地建设比较完善的、富有特色的、实践效果良好的教学体系,即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优秀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 注重拓展第二课堂, 加强社会实践、师生互动并辅以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体系。

3-4

师资

培养

1. 制定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协议,要求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传授科学的教育思想,并根据青年教师的特点进行切实可行的指导。

2. 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要求中青年教师均参加高等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要求青年教师观摩老教师授课,结合自身,总结经验;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3. 鼓励中青年教师接受继续教育,两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跨学科获得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药理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实现了多学科新理论新技术与生药学科的交融,开阔了教师知识领域。。

4. 引入新鲜血脉,2005年引进自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分析专业毕业的博士一名并于同年进入我校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引进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方向博士一名,两名博士的引进给学科发展带来了新思路,充实了生药学的教学和科研。

5.  要求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的各项科研项目;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争取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目前本教研室申请了多项课题,中青年教师每年能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逐步提高了科研能力和水平。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在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生药教研室前身为中草药教研室,组建于1972年,承担药学院《中草药学》教学,1972~1986年为药学系本科讲授中草药学。2005年,申报生药学硕士点并获得批准。2006年生药学课程被评为为校级精品课程。

第一任主任为陆还玉、蒋素贞教授。1981年,黄泽菘任教研室副主任。1983年,黄泽菘任教研室主任。1986年,分为药用植物教研室与生药教研室,李振荣和张淑华分别任教研室主任,共有教师8名,技术员2名。1998年,王建华任药用植物教研室主任,聂凤禔任生药教研室主任。2001年,由药用植物教研室、生药教研室与中药教研室(主任陈举云)合并,组建了新的生药教研室,聂凤禔任教研室主任。2003年,赵丁任生药教研室副主任。该年教研室共5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1980-1985年,分别派出教师去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药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河北师大生物系及江西中医学院生药教研室进修。1997年,2名教师分别赴意大利和日本进修学习一年。2000-2004年,3名教师在本校中西医结合专业及药理学专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1名教师赴澳大利亚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1名教师进入本校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工作。

目前,教研室教师6名,教师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合理,正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1名,助教1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名,硕士学位者一名。

1972~1986年为药学系本科讲授中草药学。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验课及上山采药颇受重视,并拥有栽培百余种药用植物的药园。实验教材自编。并在药81级成立中草药课外科研小组,调查整理河北省苍岩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1986~2000年,教研室承担药学院药学本科及夜大本科、专科的药用植物学、生药学课程的教学,并承担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毕业生专题实习带教工作。按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分开编写实验指导。2001~2005年,增加了中药学必修课,中药药理、中药炮制选修课教学。修订了实验指导,合并为药用植物与生药学实验指导。2005年,黄芸自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分析专业博士毕业,来教研室工作,2006年开设生药分析选修课。目前,教研室承担药学、药剂本科药用植物学、生药学和中医药学概论三门必修课,中药药理、生药分析两门选修课,并承担夜大专科、本科及函授的相应课程。

2005年,教学评估调整科研室,设有中药标本室、腊叶标本室及显微切片、显微照相、理化鉴别、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组织细胞培养、分子生药及新药筛选等专用科研室,其中组织细胞培养室、分子生药室及新药筛选室为2004年建立。具备OLYMPUS光学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全平场数码显微装置、数码显微成像系统、石蜡切片机、CO2培养箱、超净工作台、万级净化细胞培养室、PCR基因扩增仪、连续波长酶标仪、多功能电泳仪、紫外透射分析仪等仪器设备。

科研方面,1978~1998年,发表国家级及省级研究论文100余篇;获河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河北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院级科研成果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承担省厅级课题四项。1997年主编«现代中医奇效良方宝典»(上、下),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1996年参编«中西医临床肿瘤学(中草药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1999-2007年,发表国家级及省级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大多数为国家核心期刊论文,SCI 论文9篇,其中一名教师获校级特殊津贴;完成河北省级课题两项;近年承担“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一项,教育部课题一项,省级、卫生及课题多项;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第九届中国药理学会-法国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一项,河北省中医药学科学技术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四项。 1999年参编«乳腺癌综合治疗(中草药部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4年主编«李恩学术论文选»,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采用植物化学分类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等理论和技术进行生药学研究,在蛇类药材鉴别、河北省常用中药品种整理、中药材种子鉴别、生药及传统方剂有效部位、有效成分药效学评价、抗骨质疏松药物研发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相应成果。

目前研究方向有生药物质基础与质量标准研究、生药化学成分的药效学研究、生药真伪优劣品质评价研究、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等。

目前,生药学课程已发展成为综合实力较强的教学群体,仪器设备先进、教学科研水平在省内院校同类课程中处于先进地位。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生药学是研究生药(药材)的来源、采收加工、化学成分、真伪鉴别、质量评价、资源开发、新药研究及医疗作用等方面的学科。生药学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明确生药鉴定的标准和步骤,掌握生药质量研究和品质评价、中药新药研究和开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用重点生药的名称、来源、药材性状、显微结构、化学成分、理化鉴别特征、质量评价方法及标准、药理作用、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在学习药用植物学、中药学、化学、药理学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实验,使学生掌握现代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生药鉴定的基本技能,为从事中药和其他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4-2-2 说明本课程的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生药学是研究生药(药材)的来源、采收加工、化学成分、真伪鉴别、质量评价、资源开发、新药研究及医疗作用等方面的学科。

1 生药学基础(共16学时)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2   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  6

生药的鉴定  4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存  2   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与控制  2  

2 药用植物类群和重要生药(共28学时)

真菌门  0.5 蕨类植物门  0.5  裸子植物门  1 被子植物门  26

3 动物矿物类生药(共4学时)

动物类生药  2 矿物类生药  2

4-2-3 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药用植物类群和重要生药性状特征、显微及理化鉴别特征

解决办法:根据生药学教学形态学教学内容较多的特点,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更加直观、生动、易于接受;生药学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实验课的课时与理论课时之比为48:48,充分利用实验课,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野外实习,使学生们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强化。

4-2-4 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论课程不填)

设计出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成效。

生药学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实验课的课时与理论课时之比为48:48,除设置了14个基本实验外,并在原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试验、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定期对生药实验室和标本室进行开放;开展野外实习,参观中药种植基地。

效果:通过基本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使学生掌握了生药学的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实验室开放政策,使学生有了更广阔的自我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野外实习增加了学生接触实际工作、实际问题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学以致用的思想。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生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相结合,各论部分实验以药典程序安排,突出重点药物基源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综合操作技术的训练和描述方法,突出总论部分优劣评价,在原有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手段的基础上补充综合设计性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积极性

课程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生药的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基本操作和描述方法。掌握现代生药学的基本理论和生药鉴定的基本技能,为从事中药和其他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实训或其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内容

学时

内容

学时

实验一  生药显微鉴定

3

实验二   生药理化鉴定

3

实验三 根类生药(一)

3

实验四   根类生药(二)

3

实验五 根类生药(三)

3

实验六   根类生药(四) 

3

实验七 根茎类生药(一)

3

实验八   根茎类生药(二)

3

实验九 茎、木、叶类生药  

3

实验十   皮类生药

3

实验十一  花、果实、种子类生药(—)

3

实验十二 果实、种子类生药(二) 

3

实验十三  全草类生药

3

实验十四  菌类、动物、矿物类生药

3

实验十五  中成药显微鉴定

3

实验十六  生药综合鉴定

3

4-2-3本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改变直观形态印证的原有实验目的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培养。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生药学实验课48学时,分为总论、各论、中成药鉴定、综合鉴定等16次试验,占本门课总分的30%。考试由小测验和实验报告组成。

一、小测验在实验课时进行。分4组,每组2-3题。随题按标准答案评分。

二、实验报告:1、简图、详图的整体效果。包括组织图的位置、大小、图注、线条粗细。

2、组织图的正确性。包括木栓层、皮层、维管束类型、后含物属性的标识。3、简图各部比例,粉末图组织特征的比例大小。4、理化实验。包括操作过程、试剂配制要求、结果。5、图注文字的正确。

4-2-5创新与特点

1. 实验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积极性、主动性改变直观形态印证的原有实验目的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培养。

2. 各论部分实验以药典程序安排,要求学生掌握具代表的重点药,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以药典为依据鉴别正品、类同品、伪品。

3. 学习生药鉴定的目的、意义、方法,突出总论部分优劣评价。如灰分、水分、测出物的测定。

4. 突出重点药物基源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综合操作技术的训练和描述方法。

5. 加强生药各类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鉴别方法的培养,逐渐从定性实验到定量评价。

6.   注重社会实践,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开展野外实习,组织学生参观中药种植基地。

4-3 教学条件(含教材使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实训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条件;网络教学环境)

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生药学课程一直采用最新版的全国统编教材。有符合大纲要求的国家推荐使用的优秀教材,有质量较高的讲义和教学参考书。2003~2006年间,采用由郑汉臣和蔡少青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本教研室教师授课前都编写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讲义,并根据学科发展逐步完善,全部课程都设有多媒体教学课件,已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效果良好。

扩充性材料使用情况:

本教研室教师每学期给学生开课时都指定权威参考书及适当的参考文献,对学生自学及开阔视野,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有着重要的意义。

配套实验教材及教学效果:

本教研室教师自编生药学实验指导并于2004年进行了修订,设置了14个基本实验外,还开出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实践教学条件:

设有学生实验室,中药标本室、腊叶标本室及显微切片、显微照相、理化鉴别、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组织细胞培养、分子生药及新药筛选等专用科研室,本课程实验室由两名专职人员负责,均为中级技师,业务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配备符合要求,实验所需材料、仪器设备、试剂较完备。

网络教学环境:

1. 近年来,教研室配备了多台可供上网的计算机,并组织教师学习了相关的网站设计。计划根据教学需要,与本专业内容结合较密切的药学专业网站进行链接,帮助学有余力的同学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开展专题讲座,对本专业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介绍,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2. 加强了生药学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各项生药学课程的教学资源已上网。

3. 学校已建立校园网,多媒体教室,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课程相关内容进行查阅。

4-4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理念:

1.   注重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验教学中一人一组,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进行引导,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   能够根据根据生药学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和学生特点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设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取多样化。

3.   从理论、实验操作方面对教学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

1.   采用形象教学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和实物标本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开展专题讲座,对本专业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介绍,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

2.   本课程除留有适当的习题外,每次实验课和教学实习都要求写出实验或实习报告。教师认真批改,并给学生做出总结,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建立了基础实验-设计实验-综合实验新的教学体系,实验课一人一组,部分实验两人一组,增加动手和技术操作内容。

4.   定期开放实验室和标本室,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开展野外实习,组织学生到中药材种植基地实地学习。

教学手段:

1.   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完成《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第四版课件,全部课堂授课均采用多媒体课件,效果良好。

2.   组织教师学习了相关的网站设计。课程网站已建成,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共享生药学教学资源。

考核方式:

1. 生药学理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验课成绩占本门课总分的30%。

2. 理论课考试已建成较为完整的课程试题库,近四年来,不断对试题库进行完善和整理,从内容和题型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使试题库的内容跟上了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提高试题质量。每次考试命题都来自于试题库,难易适当,使每次考试成绩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实验课考试由期中小测验和实验报告分组成。均随题按标准答案评分。

3.  以选修课为试点,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课前进行开课调查,对学生已掌握知识、感兴趣的方向、希望在授课过程中引入的教学活动、考查形式以及 建议等做了调查;授课过程中邀请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并带领同学到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进行参观学习,最后考核采用综述和口头报告的形式,并对学生对这门课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调查。

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课堂教学录像资料要点)

学生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学生测评结果多数在92分以上,学生评议满分率对比情况较好。

校外专家评价:

1.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博士生导师王强教授对本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认为本课程各方面建设情况良好,在同类专业中处于先进水平。

2.  中国药科大学生药学博士生导师秦民坚教授也被本课程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校内专家评价:

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曹德英教授认为本课程建设情况良好,在同类专业中处于先进水平

5.自我评价

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1、雄厚的师资力量及开阔的知识领域:

现有6名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名,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名,具有学士学位1名。教师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注重多学科新理论新技术与生药学科的交融,先后为本专科生开设多门选修课:中药药理、生药分析、药用植物生物技术、中药炮制等,创立了以生药学为主体多门选修课为辅的课程体系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具有生药分析,活性成分及药效评价,药用植物细胞工程等不同的研究方向,给学科发展带来了新思路,充实了生药学的教学和科研。

2完备的教学设施:

除有两个生药学专业实验室之外,我们还拥有陈列789种中药的生药标本室、陈列3912种腊叶标本的腊叶标本室,并建立了显微切片、显微照相、理化鉴别、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组织细胞培养、分子生药及新药筛选等专用科研室。具备OLYMPUS光学显微镜、倒置显微镜、全平场数码显微装置、数码显微成像系统、石蜡切片机、CO2培养箱、超净工作台、万级净化细胞培养室、PCR基因扩增仪、连续波长酶标仪、多功能电泳仪、紫外透射分析仪、旋转薄膜蒸发仪等仪器设备。为药学专业本科生专题实习和研究生科研课题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保障。连续三年来本科生专题实习的研究课题80%以上结合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并在本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3、注重理论、实验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参与式及整体互动式强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充分思考。采用投影、多媒体和实物标本相结合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除了以课堂多媒体教学为主外,我们还采用其它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启迪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1)在开设选修科的过程中,组织部分同学进行与生药学有关的科研工作,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定期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和标本室,开阔学生的视野。(3)注重社会实践,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开展野外实习,组织学生参观中药种植基地以增加对生药原植物的感性认识,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5-2 本课程与省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

本课程与省内同类课程相比,在师资水平、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科研条件、教学改革等方面均达到先进水平但与省外知名院校相比,各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学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课程组的教师主要为中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均较高。但是,在目前承担的课题中,尚缺少对药学教育和生药学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大课题,没有取得国家级的重大科研成果。

2、多媒体课件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本课程组教师都采用了电子教案授课。但是,现在基本上是以Power Point课件为主,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今后要在现有课件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通过教师接受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培训和自修,掌握较为全面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近2~3年内制作1套更为完善的真正的“多”媒体课件。

3、实验室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课程属于应用科学,对学生的实验观察、操作能力有较高要求,除了理论教学外,还应该加强实验室建设,理论和实验相互验证,使学生在实验中加强对理论的理解。目前,由于实验条件所限,部分实验不能做到1人1份,实验材料不够完备,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建设多媒体互动实验室,为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创造更为完备的条件。

6.课程建设规划

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完善本课程的各个环节,争取五年内将本课程建成省内领先,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精品课程,将生药学推向一个新的层面。

本课程的建设步骤:

1.   教学管理逐步规范化

2.   大力加强实验教学

3.   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课程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实验指导、主讲教师授课录像等资源已上网,五年内进一步完善,整个课程的授课陆续上网,增加电子教案、相关学科资源,丰富师生互动平台的内容。

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

2007年6月完成本科教学课程负责人和主将教师授课部分录像、本科生授课教案、教学多媒课件、参考书目录、习题等教学资源的上网,计划三年内实现全部课程现场授课录像上网。

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

网上资源名称列表

课程介绍、教师简介、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多媒体课件、作业习题及实验指导等内容以及主讲教师现场授课录像。

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


7. 学校的政策措施

学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

1.学校制定精品课程的建目、明确重点及标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建立制度,加强监督加大投入,保证经费。

2.学校设立教学课程委员会  教学课程委员会定期开会研究解决问题,并进行实地检查www.med126.com/yishi/落实。

3.领导听课制度  各级有关领导定期听课,反馈听课意见,解决存在的问题。

4.奖惩措施  每年一度的优秀教学单位的评选,优秀教师的奖励等等。

5.教学改革  学校狠抓教学改革,生药学教研室先后开展了理论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实验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改革。

6.学科建设  学校同时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生药学教研室通过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了生药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7.现代化管理  学校可通过校园网与各部门和各学科教研室进行联系,实现了教学的现代化管理

学校的后续支持情况:

1.学校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为了更好地使用课程建设经费,发挥其最大效益,特制定“河北医科大学课程建设经费使用原则和管理办法”。

2.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通过提高科研水平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与电教中心协调,为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8. 说明栏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