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经方医学 > 正文:他的困惑和我的建议
    

黄煌教授医话:他的困惑和我的建议

  最近,有一位西医学习中医的从医20年的消化内科博士向我讲了他学中医的一些困惑。他说:“在西医的内科学中,疾病的治疗方案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起效的概率在70%以上,而且主任医师的治疗方案和住院医生的方案在诊断一致的情况下,不会差别很远。而在中医实践中,主任医师的方子和住院医生的方子相差很远,并且和教课书上的方子也相差甚远。我有时会猜想,西医内科学上的的治疗方案都是有循证医学的证据,中医内科学上的治疗方案,会不会是只是遵照阴阳五行、经络脏腑的理论编出来的,而我们中医教材主编自已都不信这些方子?学中医真难,实践和理论竞然相差如此之远!”

这位网友提出的疑问具有代表性。学中医难,难在学的中医不规范。中医流传几千年,本有其规范,如果没有规范,岂不遗笑大方?中医的规范在哪里?不是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也不在中医教科书的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而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方及其方证。方证是用方的证据和指征。有方就有方证,见是证就用是方,在方证相应的原则下,方证的识别是有客观依据的,诊断与治疗是一体的,用方后的疗效是可以验证的。方证是中医学术中最容易规范的核心内容,只是后世很多医家忽略了方证,尤其是中医的教科书的体系在思路上根本是完全拒绝方证。于是,许多中医学到的中医是无法规范的中医,那些主任医师和住院医师虽出于中医院校之门,但依然无法统一思路,无法规范医术,于是就出现了十个中医开出十张方,张张方子都不一样的尴尬局面。

“学中医真难,实践和理论竟然相差如此之远!”,这位网友的感慨发自内心,也看出了问题的所在。既然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能说实践不对,只能说是理论有问题,或者说是诠释理论的教科书有问题。有问题就必须面对,就必须改革,但现在中医高等教育问题堆积如山,积重难返!其中涉及太多人的切实利益,不是说改就能改的。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调整。这是政治家的事情。我建议学中医者从常用方药入手,从临床应用入手,掌握百首经方的方证,熟悉几十味经典中药的药证,这些内容虽不是中医的全部,但作为入门,这是最快捷,而且是最实用的途径。

-------------------
前几天我在家切西瓜,切完老婆问我:拿什么刀切的?我说,菜刀。结果被老婆训斥一顿:笨蛋,怎么不用水果刀?菜刀是用来切菜的。在我老婆心目中,我用菜刀切瓜是不规范的,应该用水果刀才规范。

而我想的是,有形的刀子并不是规范,刀子能不能切才是规范。世界上许多事情可以殊途同归,不存在千篇一律的规范。选择,是“自我”的自由,老师要传授那本真的精神。如果一定要有规范,那么西医自身已有规范,还允许中医中药存在吗?

请智者想想,真正的规范应该是什么?

-------------------
“既然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能说实践不对,只能说是理论有问题,或者说是诠释理论的教科书有问题。…我建议学中医者从常用方药入手,从临床应用入手,掌握百首经方的方证,熟悉几十味经典中药的药证,这些内容虽不是中医的全部,但作为入门,这是最快捷,而且是最实用的途径。”
黄师的看法说的对,建议提的好。仲景的理论是与人体紧密结合的理论,是阴阳气在人体内的运行和变化。离开了这个核心,就离开了人体的实际,离开人体实际的理论,诠释的再好,也没有药物应用的准确目标,各说各的理,就无法统一起来。所以,学中医难,难在对“阴阳气”的正确理解上。果能清楚的认识了阴阳气,那就一明百明了。
掌握50首经方的方证,熟悉50味中药的药证,是作为入门最快捷、最实用的途径。

-------------------
学中医者从常用方药入手,从临床应用入手,掌握百首经方的方证,熟悉几十味经典中药的药证,这些内容虽不是中医的全部,但作为入门,这是最快捷,而且是最实用的途径。
大道至简!名师指路!

-------------------
中医沦落到目前的地步,有外在的原因,但更多的是自身的问题。
  首先,中医学应该是应用的科学,疗效是中医学留存在世的立足之本!假如说,十个中医开十个方,而十个方都有捷效,我想,中医目前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相反,它会是世界上最受热捧的主流医学!正因为十个医生十个方,在目前来说,往往十个里面没有一个方能达到捷效的境界,受人诟病自然在所难免。所以在目前来说,中医要返本归源、要清楚自己的立足之本,社会很现实,有用才有存在的条件,丛林法则同样适用于中医。如若不然,中医归到传统文化的一个思想流派好了,玩玩思想,推导一下经络的实质意义以及由经络现象臆测一下远古中国人的精神病心理,在现在社会中,不用担医疗事故的风险,不用烦恼药材道不道地,不用看病患愁苦哀嚎,剪刀浆糊贴一贴,用用秃笔、写写文化文章,说不定还可以成为一代文化巨匠!那还是中医吗?
  其次,智师应该传真精神!我非常赞同。问题是:真精神是什么?真精神看得见吗?真精神要靠什么才能表现出来呢?这好有一比:一个姑娘看一个精壮的汉子,心里面喝一声彩“好精神的一个小伙”。那同是小伙,精神的小伙和一般的小伙差别在哪?我们怎样学习做一个精神的小伙呢?可能有人说:精壮啊!对!问题是,什么是精壮?我想,一般来说,紧绷光洁而肤色健康的额头、黑白分明又流光溢彩的眼睛、滚圆栗色的肱二头肌、平扁坚实的腹部、粗壮滚实的大腿肌肉,基本上表现出一个小伙的精壮和精神。那好,我们可以照样去学习照做了,虽说精壮和精神还有韵味的差别,但起码可以摸到个边吧。黄师一句话,我很欣赏“不求其全,但求其真”,我个人认为是一种踏实的、真实的精神境界。尤其是在医治人的中医学问上,踏实、安心!即便是多年老医,一方撰成,仍然需要这份踏实、安心。
  经验和规范要怎样走,要多长时间?可能100年不够,但毕竟在做,我想,不管十年好,百年好,只要在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做出一些工作,哪怕不全,(也没办法全)到一定程度了,借用仲圣的话“思过半矣”。如此,“医”与“被医”,俱无遗憾!

-------------------
[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调整。这是政治家的事情。我建议学中医者从常用方药入手,从临床应用入手,掌握百首经方的方证,熟悉几十味经典中药的药证,这些内容虽不是中医的全部,但作为入门,这是最快捷,而且是最实用的途径。]

改革是一场革命。无产阶级革命革的是资产阶级的命,中医的改革革的是谁的命呢?坚持改革开放就是不断的内部革命,保证自身内部的真正统一,保证自身的利益科学合理的均衡,这是理想的状态,这样的决策也是理智而明智的,但谈何容易呀?虽说是政治家的事情,但在政治家眼里这只是事情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更不是重中之重,而且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现代政治家眼里,他们对这件事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有着得过且过的心理,本身中医的改革就是一件超高难度的事情,完全指望政治家们是绝对不行的,关键还是得靠我们自己真真正正作出一些事情,然后能带动政治家起到他到时候该起到的作用!

黄前辈给我们指示了中医入门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但这条入门直径也是需要很用心的走过的,难度也挺大的,我知道我自己根本还没有入门,因为我不知道通过经方入门以后,进而登堂入室里面是什么样子的,我想里面对于初入门者来说是黑咕隆咚的,入门之后需要各有灵秀各自探吧

中医和警察是一样的职业,是不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行业,尤其是中医里看病诊疗这一块,对于初学者更不能生钱心而利欲熏心,那会魔障心智一辈子不能有所成就,当然了,以后环境好了,中医最前线者也会待遇很好的,但目前自身的掠取是不好的,也有损阴德,黄教授、沙丘沙先生、江湖医侠徐先生给我们作出了作为真正中医人的榜样,是我最敬佩的,其中徐先生江湖医侠的网名起的特别好,去年我注册的时候第一次也是想的这个名字,但被抢先了,嘿嘿,不能成为自己的网名也只好默默的喜欢了,非常喜欢,特别的喜欢,总之,学中医者、习中医者不能把中医作为挣钱的行当使劲的摇,不然树被摇死了,中医没了,我们背靠什么呀,也得不到她的庇荫,会很热的,中医要学,中医要习,但不要埋怨现在的境遇不能让你富裕滋润,人心灵动,你完全可以找一个其他是兼业来赚钱,而且是那种不会影响学中医、习中医的可餐肥肉,

-------------------
有此症状用此药方
结合体质
方证人用药
这个是便于应用
我对理论的东西向来反对空谈

我最崇拜的就是黄师方证人用药

直接,快捷,安全,有效,重复性高

重复性太重要了
广而言之,可重复就是规范,
现在黄师医案,
出方的同道,已经比论坛刚刚开始的时候
渐有经方的感觉
本人学的时间很短
继续努力中

感谢黄师

-------------------
“掌握百首经方的方证,熟悉几十味经典中药的药证”
努力中……

-------------------
《经方100首》《50味药证》

-------------------
方证药证好!现代很多疾病需要用柴胡,比如我治疗女性黄褐斑往往用四逆散做前锋,而且有明显效果,这都得益于黄师的柴胡体质!

-------------------
我要努力!!

-------------------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实践和理论为什么相差那么远?是那教科书的理论不是真的,是伪理论。这已经不需要多说。但实践也是有问题的。离开实践的理论固然不真,离开理论的实践同样不真。动物也会自然地采药自救,但那不是实践,那是本能。实践是有思维的人才有的特殊行为。

治病如治国,用药如用兵。大道有时是极简易的,但简易不等于浅薄,没有悟性的人总是不开窍。过于简单,只能治小病、简单的病。对于大病、难治之症,没有系统的设计,没有全局的考虑,是担当不了的。

疗效有及时而显著的,也有久远而隐微的。性急的总想快而显著,对于王道便不能理解。心中无数的人,分不清是不是王道,还是根本就无效,因为这两者开始时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什么时候中医变得主动而积极,不再被病人牵着鼻子走,被西医牵着鼻子走,被眼前暂时的“疗效”牵着鼻子走,中医就有希望了。

-------------------
引用第12楼秦淮于2010-07-06 23:25发表的  :
实践和理论为什么相差那么远?是那教科书的理论不是真的,是伪理论。这已经不需要多说。但实践也是有问题的。离开实践的理论固然不真,离开理论的实践同样不真。动物也会自然地采药自救,但那不是实践,那是本能。实践是有思维的人才有的特殊行为。
治病如治国,用药如用兵。大道有时是极简易的,但简易不等于浅薄,没有悟性的人总是不开窍。过于简单,只能治小病、简单的病。对于大病、难治之症,没有系统的设计,没有全局的考虑,是担当不了的。
疗效有及时而显著的,也有久远而隐微的。性急的总想快而显著,对于王道便不能理解。心中无数的人,分不清是不是王道,还是根本就无效,因为这两者开始时是没有多大区别的。
....... 700)this.width=700;" >


先生讲的真好!

大道至简不繁,现在很多人故弄玄虚,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需要我们火眼金睛,学而常思,学而常用.

-------------------
刘绍武的三部六病是否是对中医规范的探索研究。

-------------------
太深奥了。

-------------------
中医高教的症结是施教者的思路,他们觉得用目前的方式教育学生是最好的。
如果没有西医的存在,这种教育方式几乎无懈可击!  从基础到桥梁再到临床。主题突出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
但现代人的卫生普及是从西医开始的。他们从小就认为西医的说法是正确的,当他们选择中医时首先用西医的理论来对照中医,最可惜的是我们的中医学生也是先有西医后有中医,更可怕的是他们在学中医的同时还在学西医。这就等于让他们脑子里面的二套理论在打架。西医占上风是肯定的,一是因为从小接受的科学教育。二是西医更加直观。你让一个人去学他自己都 不相信的东西能学好吗?
经方,是解决中医教育问题的最好方法:经方其实是医学的初始状态,经方是在中医理论刚刚完备的时候诞生的,他和西医有共通之处(非常程式化)。药--证相对 方——证相对。没有后世繁复的理、法。他是很直观的。这样的东西初学者是很好接受并掌握的,并且和西医理论相冲突的地方少。发热,恶寒鼻塞、项痛用麻黄汤可以,用青霉素也行。但后世的中医会认为青霉素不能用(性寒)更不能输液。

-------------------
惠能大师最先去了法性寺。在那里他看到两个和尚在飘动着法幡的旗杆下面争吵不休。 一个和尚大声叫道:“明明就是旗子在动嘛!这有什么好争论的?” 另一个和尚反驳道:“没有风,旗子怎么会动?明明就是风在动嘛!” 两人争论不休,谁也不服谁,周围很快聚了一堆看热闹的人,大家都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惠能大师摇头叹气,走上前对众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而是你们大家的心动啊!”

-------------------
大道至简至易.一切尽在经典著作中.

-------------------
黄老师给这个西医鬼博士忽悠了。
西医治疗消化疾病能有70以上成功率?
如此疗效那他还学中医?


-------------------
遇到黄老师是他的缘分,但能否入门还要看他自身的造化了。

-------------------
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就经常要求我们巩固主专业思想,即使如此还有很多同学改了行、下了海、发了财,所学的那中医也就统统还给老师了。这位从医20年的西医兄弟能学习中医实是难能可贵了,我们中医的应该为他举双手。有许多困惑俱在情理中,对中医的理解万不能用西医方式,没那么具体,需要用“阴阳”理法方药,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有症状有“证”有证便有方药,这不就是“方证””药证“吗,我想现在好多的中医不开中医方子或开不出开不好方子,问题不在中医规不规范,而在于用没用中医的思维去学习和感悟

-------------------
回楼主帖子
我本来学的是西医,因为对传统的中医的喜爱,自己从医后一直在自学,买了一大堆名医论著和经典中医书籍。一开始摸不清头脑,被搞的晕头转向。先看国家中医教材。在看各家学说,譬如《丹溪心法》老是用四物加减在心里上不太接受,难道这样会有实际好的效果?除了《格致余论》写的不错外,我怀疑后面的文章是不是丹溪 本人写的了 。在看李东垣,一派脾胃方子。在看王好古,又是一大堆理论。书籍之多,理论之多,方剂之多,根本就不好入手。后来还是去看《伤寒论》和《金匮》,间有实验几个病人,用伤寒方有时会出现戏剧性的效果,恢复之快,出人意料。前几日看 黄煌教授的理论的确是一条学中医的捷径,是一个入口。此外,我非常喜欢王孟英医案,说理明确,不像许多古人医案,藏藏掩掩。但是王孟英难学,我想:许多名医只有对经典古籍有了深刻的了解,才好像脱离了规矩,自由组方,这个需要超越。学医之路 是学规矩,用规矩------对规矩深刻理解------摆脱规矩自成一家。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医历史上学术流派特多的原因吧。

-------------------
只有熟悉人体, 人的机体各系统在各种应激状态下的反应特征和变化规律才行!

-------------------
“我建议学中医者从常用方药入手,从临床应用入手,掌握百首经方的方证,熟悉几十味经典中药的药证,这些内容虽不是中医的全部,但作为入门,这是最快捷,而且是最实用的途径。”

黄师的这番话是给初学者指路。
学习中医没有捷径,关键在于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
女儿有感冒流涕的吃了很多西药中成药都没用,但是后来吃了南京某中医院配的荆防合剂,一次就见效,三次就不流了。后来感冒流涕好几次都是一吃它就好。想必这也是经方吧。刚参加工作时,领导总说 要耐得住寂寞。感觉学习经方之人也要能耐得住寂寞。从潜龙勿用到飞龙在天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从伤寒论,从金匮要略,从经方中体会中医真正的生理病理学。中医学派很多,但真正的知道必然的东西,真正的不是一种经验而是一种能知道用药后的必然效果,我只有读伤寒论才能感觉得到。我一直在思考仲景是通过何种方法达到这一高度的。
 我在假定经方对人体的认识有自己的独特方式,不是靠想象的理论,看看仲景对如何用大承气汤就从是否潮热,是否手足濈然汗出,小便数不数等等各个方面加以反复的分析,我感觉这是后世医家从来没有说过的东西。

-------------------
黄师是启明灯,为中医后学指明前进方向,而后不再彷徨!
谢谢黄师!

-------------------
很庆幸听了黄老师的课,看了他的书,体会他的学术思想,虽未得面授,却对我影响至深,在我最茫然彷徨的时候给予我信心和希望,真心感谢!

-------------------
谢谢黄师,虽然加入较晚,但一直致力精典的学习及临床应用20多年,近日才有恍然开悟之感。在体质学说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经方更加得心应手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