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中医教程 > 正文:走近中医 让中医走下玄坛 上课笔记
    

走近中医教程:让中医走下玄坛

阴阳五行漫无边际悬丝诊脉玄之又玄中医被认为不科学到底什么是中医么是“辨证施治”中医怎样看病检查的作用剥去中医“玄”的外套中医,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是和“阴阳五行”、“悬丝诊脉”等名词联系在一起的,什么“阴虚”、“阳虚”,什么“金、木、水、火、土”,听起来…

阴阳五行漫无边际
悬丝诊脉玄之又玄
中医被认为不科学
到底什么是中医
么是“辨证施治”
中医怎样看病
检查的作用
剥去中医“玄”的外套

中医,在很多人的概念中是和“阴阳五行”、“悬丝诊脉”等名词联系在一起的,什么“阴虚”、“阳虚”,什么“金、木、水、火、土”,听起来就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医生只要看看、问问、摸摸就能知道你的病在哪里,检查也不用做,怪“玄乎”的。还有更玄的,一根丝线系在病人的手腕上,医生在另一头就能知道病人的病情,比“孙悟空”还神奇呢。老百姓日常从报刊、杂志或是影视中接触到的中医知识就是这样,无怪乎中医在众人的眼中会充满“玄”念了,而我们知道,“玄”是“不科学”的代名词,正是这顶“玄”的帽子,令中医越来越走向死胡同;正因为“玄”,中医被认为不科学;正因为“玄”,中医的真实面目迟迟不被世人所认识;正因为“玄”,中医被很多的不学无术者利用;正因为“玄”,使得中医失去了公众赖以信任的基础,我无法认识你,还怎么能信任你呢?在这一章里,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这也是揭开中医“玄”的面纱的关键。如果中医在诊断、治疗的治病过程中没有可以让人信赖的依据和方法,那么,中医就真的成为一门“唯心”的医学,也就真的离淘汰不远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中医治病过程中,对疾病的诊断,是有着自己明确而客观的依据,严谨而缜密的推断的,并非医生随心所欲,随口乱讲的。只有弄清楚这一点,将中医的诊断治病落实到有据可依,有理可寻的客观现实中,中医所有的理论才能被人所相信,中医才能真正昂首挺胸地说:我是正确的。

中医在形成、发展、成熟的千百年时间中创造了自己独到而卓越的医学成就,这种医学成就如果说是建立在“唯心”的基础上的,恐怕谁都不会相信,只是中医一直没有将自己的真实面目展现给世人,没有人能把中医的实质、中医的核心阐述出来,没有人能把中医看病的道理和思维方式明明白白地讲述出来,致使中医学在世人面前始终蒙着一层“隐晦”的面纱。时至今日,为老百姓所了解的,只剩下了中医中的旁门左道了,好比什么刮痧、捏脊、人按摩、放血疗法、蜂毒疗法、祖传秘方等等都成了我们印象中中医的组成部分,我们甚至能在广告上看到“祖传秘方治疗骨质增生”的笑话,试想,在古代根本没有X光机,何来“骨质增生”一词?更何况,中医的精髓根本不在“祖传秘方”之类枝梢末节,而在于中医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独特而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卓越疗效,靠几个“祖传秘方”和“神医”是不可能使中医发扬光大的,也不可能构架中医的真实面目,而要让广大老百姓了解真正的中医,认识真正的中医,走近真正的中医,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大家知道中医是如何看病的?中医不做检查,靠看看、问问、摸摸这种方式来看病是否有科学依据?中医对疾病的诊断是严谨缜密的还是随心所欲的?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中医才不至于被认为“玄”,中医才能走出“不科学”的阴影。

在西医学盛行的当今,中医理论在很多的中医师眼中成了过时和落后的象征,他们认为中医没有先进的生化、影像检查仪器,又没有西医学严谨的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医学理论,仅是凭医生的询问和三根手指头的诊脉怎么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呢?同时这也是大多数人对中医怀疑的地方,很多病人在就医时会问,你检查都没给我做,怎么知道我得的是什么病?怎么能对症下药呢?如果病人这么问,我会说,问得好,因为这正是我要解释的。如果作为一个中医师,你也这么认为,我就要说,你根本不配做中医师。为什么?因为你连中医的门都没有入,怎么能称中医师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医不通过检查,是否能真的了解患者的病情?是否能真的发现疾病的根源?弄清楚了这个问题,你才不会觉得中医“唯心”,你才不会觉得中医“不科学”。我们知道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中单个的器官功能强弱或是物质水平高低,都不能代表其整体面貌,只有将人体内各个组织器官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我们才可能得到最科学的结果。因此,中国古代医家在探索生命与疾病奥秘的过程中,创造出了超越千古的整体—平衡的研究方式,认为人是一个各组织、各器官协调平衡工作的整体,任何疾病都是整体平衡受到破坏的结果(在第4章中有详细的论述)。有了整体—平衡这个标尺,我们就可以通过疾病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判断出疾病对人体的整体平衡破坏的环节和程度,最后得到一个对疾病的本质性认识(也就是诊断),根据这个认识,我们卫生资格考试网就通过各种方法来恢复被破坏的整体平衡(也就是治疗医学全.在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辨证施治”,所谓“辨证”,就是辨整体平衡被破坏的环节和程度;所谓“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恢复被破坏的整体平衡,这就是中医诊断治病的依据所在。因此,中医对疾病的研究,重视的是各种致病因子所造成机体整体平衡的失调,至于平衡失调后脏器组织会出现哪些微观的变化,中医并不看重,因为这些微观的变化只是人体整体平衡破坏后表现出来的一个结果,它并不是疾病的本质和关键,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忽略它。这个“整体平衡”是中医对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着眼点,中医对疾病的所有认识,都是围绕这个“整体平衡”来展开的,所以这里我要着重提出来,引起大家注意和重视,在后面很多的内容中都会提到这个“整体平衡”,有了这个“整体平衡”观,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医。

有人要问了,为什么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我们就可以判断人体平衡破坏的环节和程度呢?一个有经验的园艺师,能够通过植物的外观来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和疾病情况,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因为植物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外在表现和整体平衡之间存在着直接而密切的关联,当植物整体平衡的某个环节出现障碍的时候,它的枝叶上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不同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整体平衡受到破坏的类型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植物的外在变化来判断植物内部的疾病情况。人体也是如此,疾病时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其实就是整体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和总结,把这些症状和整体平衡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疾病时的各种症状来判断体内平衡破坏的环节和程度了。而且人体比植物更为高级,他还具有思维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语言将疾病时的各种主观不适清楚地描述出来,这些主观感觉更是为我们提供了有关疾病的真实信息,从而使我们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来了解疾病,这种方法往往比检查、化验更能准确地抓住疾病的本质。我们想必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气温低的时候,把手暴露在空气中会感觉寒冷,我们便会很自然地采取戴手套、烤火、搓手等方法来改善手的寒冷感,这其实就类似于一个简单的“辨证施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寒冷刺激”是引起机体不适的原因,“手冷”是机体在“寒冷刺激”这一原因作用下的外在表现,通过我们的主观感受,我们能很直接地判断出导致人体不适的原因是“寒冷”,我们就能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变它,假如我们感到手冷,要先去化验检查一下,看看什么指标不正常再来考虑如何处理,我想任何人都会认为这是笑话。对疾病来说也是这样,人体的各种外在表现和主观不适是疾病最本质和最真实的反映,比如胃部冷痛、胀痛、隐痛、刺痛所揭示的疾病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可以知道这分别是“脾胃虚寒”、“脾胃气滞”、“脾胃虚弱”、“脾胃瘀血”所造成的,在治疗上应该分别采用“温胃散寒”、“理气和胃”、“培补脾胃”、“活血化瘀”等不同的方法,而如果我们做检查的话,结果往往是千篇一律的“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你说哪种方法更能反映疾病的本质?当然是中医!因为,检查结果只是告诉我们人体疾病时的一个结果,它并不能告诉我们疾病的本质,如冻伤和烫伤都可以引起疼痛,检查的结果往往都是“发炎”,而疾病的本质却有着天壤之别,因此,人体疾病状态下的各种外在表现和主观感受,是更能反映疾病本质的,而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也就更为科学和人性化。

我们现在所用的检查和化验,其实反映的是人体各脏腑器官、各物质成分在当时的一种状态和现象,也就是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后果,我们再拿胃镜来做例子,胃镜下看到的胃粘膜充血、局部糜烂、溃疡等等,这都是一种结果,是各种因素导致胃部出现的一种后果,它并不是疾病的本质,如果将这个结果来当作疾病的本质,那么,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就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打个比方,炉子上有一壶烧开的水,我们可以用温度计测量出水的温度,如果我们把沸腾的水作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我要问:使水沸腾的本质是什么?是水温高呢?还是水壶下燃烧的火焰?你肯定会回答,是水壶下的火焰。不错,我们再回头看看前面关于胃炎这个例子,胃痛、胃部不适合就好比是沸腾的水,它是一个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粘膜充血、局部糜烂、溃疡就好比是水温,我们可以通过胃镜得到这样的检查结果。那么,这个结果是否就是胃痛的本质?当然不是。它只是胃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导致功能失调后的一个结果。那么,如果我们将胃镜检查的结果作为用药和治疗的依据,我们会得到怎样的后果?那就好比是通过给水壶中加冷水而希望水不沸腾一样。加了冷水,水温是低下来了,水暂时是不沸腾了,但水壶下的炉子还在燃烧,水在外界热力的作用下,还是会逐渐热起来,最后又回到沸腾状态,这种方法谁都知道不可取。既然这种方法不可取,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才能真正得到胃痛的本质呢?我们再来看个例子:沸腾的水、和结冰的水,我们是否能判断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当然可以。我们并不需要什么检查和化验就能得出结论:沸腾的水当然是因为加热后出现,结冰的水自然是遇冷后出现。不错,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判断?因为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水的外部状态和其内在本质是有关联的。对水来说,这种关联就是加热到100℃时会沸腾,降温至0℃时会结冰,因此水的外部状态就能反映其内在的本质。对人体来说也是这样,在健康状态下,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各物质成分之间都是协调平衡运转的,当各种外界或内部的因素导致人体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人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这就是疾病。平衡破坏的环节和程度不同,出现的症状也就不同,所以这个症状和人体内在平衡的状态是直接关联的,也就是说,不同的症状反映的是体内平衡被破坏的不同环节和程度。中医学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探索和研究各种疾病症状和人体内在平衡之间的关系,最后实现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来推断人体内在平衡状态的目的,而人体内在平衡的状态,就好比是使水沸腾的炉火,这才是疾病的本质所在。讲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白了,中医望、闻、问、切这些方法都是用来获取疾病外在征象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这个手段,我们可以用来判断人体的内在平衡状态,从而抓住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最为可靠的依据,这就是中医不做检查,而是通过看看、问问、摸摸来实现对疾病的诊断的原理所在。

中医通过“整体平衡”来认识疾病的这种方法,应该是更符合生命科学的法则的。我们知道,人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非但有很多物质我们现今的科学还无法认识和检测,对各物质之间的互相联系与作用更是知之甚少,而且能检测到的物质,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现行的西医学各种检查化验的指标往往是一个统计学处理后的参考范围,它并不绝对,它只告诉我们一种存在,至于在每一个具体的病人身上,它是否直接意味着疾病,我觉得应该商榷。打个比方,人老了头发会变白,皮肤会起皱纹,它和我们健康成年人的黑发、光滑的皮肤有着显著的差异,这是否也是疾病呢?你当然会说:不是。因为我们看到产生这一变化的是老年人,我们知道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变化。那假如我抛开活体,告诉你黑发和光滑皮肤是正常的,给你在显微镜下观察白头发和起皱的皮肤你会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你肯定会说:这是不正常(病态)的。因此我要说,抛开了“人”这个“活体”,单纯的化验数值并不能作为判断疾病的依据,而中医正是从“活体”这一生命科学最重要的环节入手,时刻关注机体外在表现所揭示的内在本质,因而更有针对性,对疾病的认识也更有远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化验检查就一无是处,化验检查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当前的信息,就好比我们用温度计测水温,温度的高低虽然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但它能提供我们当前水的状况,我们可以从温度的高低来了解当前水的状态,温度高了,我们便可以考虑到是否有外界热量在作用,温度低了我们也会想到有致冷因素的存在。化验检查也一样,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体内各物质或脏器的变化,可以提供给我们有关脏器工作状态的信息,通过它,我们可以更细致地了解到人体内在平衡的状态,另外,化验检查的结果,也可以作为我们治疗效果的一种检验和依据。因此,正确看待化验检查,它可以成为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合理运用化验检查手段,使之服务于“辨证”过程,也将使中医得到新的发展。中西医要如何结合,这就是一种很好的思路,但我们在结合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的,那就是中医的整体平衡观念,如果抛弃了这一点,那就不再是中医,我们也将最终葬送我们的中医。

了解了这一点,中医“玄”的外套已经慢慢解开了,而走下玄坛的中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医学领域,以下的章节,我将逐一介绍中医的理论、用药、临床等知识,彻底揭开中医神秘的面纱,让我们近距离地去进行一次中医之旅吧,愿您开卷有获!


点击查看:<<走近中医>>目录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医学论坛 - 医学博客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