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难经》脉学的形成、特点及其对两汉脉学的渗透和影响
    

脉法精微:《难经》脉学的形成、特点及其对两汉脉学的渗透和影响

作者:张瑞麟
    《难经》著作于何时?作者是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本曾从《难经》本身的学术观点及其发展变化轨迹考察,提出两点有力的内证,又从两汉时期的文献推敲,得到三个方面佐证,从而认定《难经》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其作者是秦越人[1]。《难经》首创独取寸口脉法,它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具有不同于古代其他切脉法的特点,它在脉学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其对汉以后脉学的渗透与影响,已为广大学者所公认。然而,其对两汉脉学的渗透与影响,由于过去对《难经》成书年代与作者缺乏正确的认识,故未引起学术界的充分注意。本文就《难经》脉学的形成、特点及其对两汉脉学的渗透和影响略述管见,以就正于高明。
    一、《难经》脉学的形成
    中医切脉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多种切脉法的详细记述。例如:《素问·三部九候论》记载了一种遍诊头、手、足三部,每部天、地、人九候的切脉法,它在《内经》里占居脉诊的主导地位。这种切脉法是在全身多个部位上,几乎只要脉管显露或脉动应手的地方都要进行切脉。这在临床实际运用上是很不方便的,须有一种简便易行,且能作为诊断依据的切脉法来代替它。又如:《灵枢·禁服篇》和《素问·六节脏象论》都记载了一种寸口、人迎切脉法,它是取阳明经之人迎脉与太阴经之气口脉两个部位进行诊察的切脉法。从人迎与气口脉象的异常亢盛,说明疾病可能发生在什么经脉,并指出亢极则有危险的可能;两者对比亦很重要,所谓“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用两者概括阴阳、表里、脏腑的变化。这种切脉法反映了脉法由繁到简的发展趋势。再如《内经》里还记载了一种气口切脉法,《素问·经脉别论》说:“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素问·五脏别论》说:“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原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气口,是指两手桡骨内侧桡动脉的切脉部位,这个部位和手的鱼际相距一寸,故又名寸口,说明当时对此处动脉已经特别重视。这种脉是独取寸口切脉法以前的切脉法。到了战国时期,《难经》的作者秦越人深入研究了《内经》的脉法,在上述有关“三部九候”、“气口”等理论的启发下,又在医疗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典型抽样的可靠性和必要性,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了独取寸口切脉法。
    二、《难经》脉学的特点
    《难经》非常重视脉学,将有关论脉的部分放在最前面,从第一难起至第二十一难止,整整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了首创的独取寸口切脉法。《难经》脉法的特点是:独取两手的寸口动脉,分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九候,经脉配合脏腑定位,以候五脏六腑的疾病变化。
    《难经·一难》根据经络学说的原理,提出“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这一论点,因而创立了“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的诊法。《难经·二难》在寸口部位上“分寸为尺,分尺为寸”,确定以寸、关、尺为三部。《难经·十八难》进一步指出“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形成了独取寸口切脉的三部九候法。《难经·十八难》首先提出“脉有三部,部有四经,手有太阴、阳明,足有太阳、少阴,为上下部,何谓也?然:手太阴、阳明金也,足少阴、太阳水也,金生水,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故在下部也。足厥阴、少阳木也,生手太阳、少阴火,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故为上部。手心主、少阳火,生足太阴、阳明土,土主中宫,故在中部也。此皆五行子母更相生养者。”这是根据经脉的表里关系和五行属性,按五行相生的顺序分别与经脉相配合,作为临床诊察脏腑疾病的定位。这样,《难经》就用其首创的独取寸口切脉法,取代了《内经》的遍诊全身的三部九候法、寸口人迎切脉法和气口切脉法等古代的切脉法,实是《难经》的一大发明。
    自从《难经》独取寸口切脉法问世以后,就独占医坛,成了历代医家切脉的准绳,直到现代中医临床仍然沿用不衰。诚然,“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也。”两千多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它不仅诊察方便,能够作为诊断的依据,而且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脉学,实现中医脉诊现代化的基础。正如张山雷《难经汇注笺》所说:“《素问》诊脉之法,三部九候,本不独取寸口。古法盖极繁赜,至《难经》则独取寸口,简而能赅,遂开诊法之大宗。此《难经》所以为医家万古不祧之祖也”。
    三、《难经》脉学对两汉脉学的涌透和影响
    战国时期秦越人著作《难经》,独取寸口切脉法是其讨论的中心内容之一,它早就渗透于两汉脉学之中,被两汉医学家继承、推广和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对两汉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历史事实。
    1.西汉初年,淳于意对《难经》脉学的继承:据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淳于意答汉帝诏问时有这样一段问答:“问臣意:所诊治病,病名多同而诊异,或死或不死,何也?对曰:病名多相类,不要知,故古圣人为之《脉法》以起度量,立规矩权衡,安绳墨,调阴阳,别人之脉各名之,与天地相应,参合于人,故乃别百病以异之,有数者能之,无数者同之。然《脉法》不可胜验,诊疾人以度异之,乃可别同名,命病主在所居。今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所以别之者,臣意所受师方适成,师死,以故表籍所诊,期决死生,观所失所得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在这里淳于意三次提到《脉法》,明确指出《脉法》是“古圣人为之”而不是他的著作,并反复强调他在临床实践中是以《脉法》为理论依据给病人诊断疾病“期决死生”的。这种《脉法》所载的脉法就是《难经》独取寸口切脉法,这从下列几个方面可以得到证明。一是王叔和《脉经·卷五·扁鹊阴阳脉法第二》所载三阳三阴脉象,与今本《难经·七难》所述,基本相同。二是王冰《素问注》中曾几次征引《脉法》的内容,在《素问·三部九候论》和《素问·平人气象论》注文中“《脉法》曰”的内容,与今本《难经·十四难》首段所述的内容相同。三是何爱华教授曾经分析《史记·扁鹊仓公例传》所载仓公之全部诊籍——二十六例病案,以诊法而论,除属于“望诊”二例,属于“问诊”二例外,尚有二例模糊不明,共计六例。其余全部之二十例皆为“切脉法”,占总数之77%。其中四例皆谓诊“脉口”、“左口”、“右口”等,无一例道及诊“人迎”或“趺阳”者。且有二例候得“心脉浊躁”,二例候得“肝脉弦出左口,躁浊而静,少阳初代”,三例候得“肾主浊,在太阴,脉涩而不属”等,三例候得“肺气热,不平而代,乍躁乍大,脉来散数”等以候五脏六腑病变之事实。由此观之,仓公诊籍实为执《难经》“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者的具体实例,证明《难经》独取寸口切脉法的特点与仓公诊籍运用的脉法,即是《难经》首创的独取寸口切脉法[3]。
    2.东汉初年,涪翁、程高、郭玉对《难经》脉学的推广:范晔《后汉书·方术列传·郭玉传》记载了东汉名医郭玉的生平事迹,从中可知东汉初年的医学家涪翁→程高→郭玉的医学是师徒相授,一脉相承,推广了《难经》的脉学。
    《郭玉传》首先谈到了郭玉的师承关系。“初,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著《针经》、《诊脉法》传于世。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玉少师事高,学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说明郭玉年轻时拜程高为师学医,程高的医学是涪翁传授的,涪翁曾经著作《针经》和《诊脉法》在社会上流传。郭玉向程高学习的内容,有医方、诊断、测候三阳三阴脉候、考究阴阳变化的技术。唯有《难经·七难》完整地记载着一年六季三阳三阴脉候。由此可见,郭玉学习测候三阳三阴脉候的技术,实由《难经》而来。
    《郭玉传》接着记述郭玉在东汉和帝时(公元89~105年)曾任太医丞,诊治疾病多有效验,并载郭玉精通《难经》首创的独取寸口切脉法的一个颇有意义的故事。“和帝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帝奇之,仍试令嬖臣美手腕者与女子杂处帷中,使玉各诊一手,问所疾苦。玉曰:左阴右阳,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帝叹息称善。”这个故事说明郭玉是独取两手寸口脉进行切脉的,并熟练地从左右两手的不同脉象表现区别男女阴阳,这正是他具体运用了《难经·十九难》所述以尺部脉之强弱区别男女之不同脉象的方法。
    3.东汉末年,张仲景对《难经》脉学的运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有“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的记述。说明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时,参考了五部古典医籍,而《难经》是其中之一。张仲景在序文里,似乎批判了“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的独取寸口切脉法。但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医学界已经普遍盛行独取寸口切脉法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临床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一种简便易行切实可靠的脉法。
    张仲景似乎是主张寸口、人迎和趺阳三部合参的脉法,但从今本《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可以看到他运用独取寸口切脉法最多,诊趺阳脉很少,没有看到诊人迎脉的记载,证明独取寸口脉法是被他广泛运用的事实。何爱华教授曾经考察关、尺二部脉法,在今本《伤寒论》的49、50、120、128、129、154、244、268、286、363等各条中,都有记载。在今本《金匮要略方论》的第六、九、十、十二、十五、十六、十七等各篇中,也有关、尺二部脉法的记载。尤以《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中第244条的“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和《金匮要略方论·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的“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的记载,寸关尺三部脉法更为明确。[4]这些,都是张仲景撰用《八十一难》运用独取寸口切脉法的具体例证。
    《难经》记述的一些具体病脉,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例如:《难经·五十八难》记述了五种伤寒的脉象,其中的中风、伤寒之脉象,《伤寒论》所述与之十分接近。《难经》说:“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而《伤寒论》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难经》说:“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而《伤寒论》说:“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从这里可以看出:张仲景描述太阳中风和伤寒的脉象,完全是祖述《难经》的。
    《难经》脉法的记述,在张仲景的著作中亦有所征引。《伤寒论·平脉法篇》说:“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这里的“经说”,即是指《难经》所说。因这段答词,是引述《难经·五难》的原文。
    以上事实证明,《难经》脉法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脉学的渗透和影响是很深远的。
    参考文献
    [1]张瑞麟.中华医史杂志1995;25(2):114.
    [2]何爱华.人民保健1960;(3):167.
    [3]苟香涛选注,王浩、苟小川整理.(《历代燕医传选读》,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18~56页.
    [4]何爱华.上海中医药杂志1958;(4):41.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