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政策复苏暖流之下 百万中医诊所投资价值调查
    

中医讨论:政策复苏暖流之下 百万中医诊所投资价值调查


插画:张建辉


● 医疗服务工作量
中医诊所、名中医、名中药……中医作为国粹,在新医改中终于有望找回自己应有的身份与地位。

5月初,国务院下发《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自新医改发布以来,出台的首项专门针对中医药发展的实质性政策。

此前,虽然国家对鼓励中医药发展措施不断,但该《意见》首次深入触及到两大焦点问题:一是在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中,提出要合理确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药品种。二是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将被纳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范围。

有行业内投资人士指出,新政策出台应当能引发中医药新一轮的投资热浪,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产业振兴政策还需多个配套措施辅助执行,否则中医诊所难以成为投资者的长线“绩优股”,只能沦为昙花一现的短线“概念股”。

中医诊所VS西医诊所

“前所未有的政策释放的确令中医诊所投资萌发冲动。”多年前从国营医院医生的位置上下海,在广州开了家民营综合医疗门诊部的贺文明(化名)对最近的这股投资新动向非常敏感。

“将中医诊所纳入定点医保,是中国解决医疗资源严重不足问题的一个最有效的形式,中医从业者或投资者有非常广阔的空间。”贺文明说。

新医改一个核心是扩大老百姓的医疗服务整体水平,目前,中国医疗资源的现状是:国家的医疗资源80%集中在面积仅占10%的大中城市,为25%的少数中国人服务。而90%的乡村地区仍存在缺医少药的情况,卫生服务比较落后。

“有一名中医就能建一个诊所,前期投入低,设备要求不高,中医诊所模式最能适应中国的国情。”有人作过市场调研,一个中医诊所可以承担1000人的分散居住人群的医疗保健,那么以中国13亿人口总量来算,就需要130万个中医诊所———显然,目前这个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中医诊所和西医诊所相比在投资上更有优势的原因还在于中医诊所从业人员的配置比西医诊所更简单,贺文明说:“中医诊病四大手段‘望’、‘闻’、‘问’、‘切’,完全可以由中医师单独完成。而西医往往要借助种类繁多的检验手段。两者比较,单在设备与仪器方面,中医诊所就可以减少15-25万元的设备投入。”

在医师的配备上,西医诊所也明显更严格,贺文明称,月前,媒体报道要成为广州市医保定点门诊,不仅要有一定的诊疗量,还须拥有至少5名在册执业医师。按照规定,申请定点门诊,其日均诊疗量要达到100人次以上;申请住院定点资格的,按级别要分别达到600人次、400人次和200人次以上。“然而,社区和中医机构可不受此规定限制。”

贺文明认为,中医诊所等医疗机构核心往往是个人专业技术,因此“一人坐诊,千人问诊”的情况并不少见。“中医诊所在人力成本上的优势非常明显。”

贺文明以他自己的医院作为例子,这家医院地处广州城乡结合部,属民营医疗机构中的“综合医疗门诊部”,配备了内、外、妇、儿及中医几个科室,为了发挥民营医院资源分配高效率的特长,贺文明将人员岗位精简到了极限,但是,上上下下包括医生、护士、挂号、收费、行政至少需要10余人的配备,每月单在员工工资支出上最少超过2万元。

“‘一人坐诊’,还可以更大程度上减少中医诊所的经营面积。目前,中医诊所大多以单项或专科性为主,主营针灸科、推拿科、针剌、灸疗、拔火罐、穴位贴敷等等,60—100平方米就足够了。”贺文明称。

“针灸、推拿、针剌、灸疗、拔火罐等,是中医诊所使用率最集中的几种治疗方式,成本一般比较低,而每项的收费可在20—30元之间,回报率相对西医更明显。”

西医与中医机构不同,前者重微观,后者重整体,西医类综合医疗门诊部,往往要配备内、外、妇、儿及中医几个科室,可谓“麻虽小,五脏俱全”。“按规定,像我们这类型的社区综合医疗门诊部,面积要求至少在300平方米以上。”贺文明称,“相对以上场地、人员、设备几个重要的准入条件,中医诊所可以说比西医占尽优势。”

中医师群情踊跃

国家政策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也高调号召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

政策的绿灯令国内广大中医师跃跃欲试,袁志(化名)在广州某三甲大医院针灸科做了10多年医生,他向本报记者表示,近日在同事间就曾为此谋划过创业大计。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科近三十张治疗床,天天爆满,来的大多是腰痛、脚痛、手痛等各种痛症的老年人,大医院场地所限,更多的患者希望以社会性质的医疗机构来满足。”

虽然袁志现在才40岁不到,离退休尚早,但新医改方案令在职医生开诊所这个问题有了出路:将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

“目前,国家对医疗人才是封闭式管理,《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只能在一家医疗机构注册执业,在其他医疗机构从事医疗活动属违法行为。然而,多点执业,也就是行内俗称的“走穴”,多年来由于切合市场的需求,一直禁而不止。合法化后还更有利于行业公开透明管理。”

注册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开放,直接带来的局面是———在职医生开诊所。

北京首都儿研所所长范茂槐日前公开表示:“鼓励在职医生开办诊所,非常可行。”现行的法律是不允许医生多地点执业的,而政策放开后,不仅让医生的从业更富有积极性,也更能将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更多需要的人群中来。

“医生之间一起开办诊所,并相互协调,周一你来坐班,周二我来坐班,利用空闲时间完全可以给更多的人治病。”

袁志说,目前看病难的根结就是专家号难挂,而鼓励医生开办诊所,就是将大医院的专家门诊进一步分化。通常社会性的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空间可以更大,百姓可以在诊所里方便地挂上所需的专家号,在宽松的环境下享受到专家诊疗服务。

中医诊所发展“上热下冷”

“政府对民营医疗机构上层的推动与政策鼓励不少,与此相反,地方的管理层面却出现‘收紧’的趋势,出现明显的‘上热下冷’。”贺文明说。

“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医保系统,审批通道表面上看一直是畅通的,但是进入核心市场却是困难重重。”贺文明谈起这一点有些无奈,他的门诊部上世纪90年代就以中国第一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身份被纳入定点医保,然而,时至今日,他的门诊部只能对“职工医保”“定点”,仍然游离于“居民医保”的市场之外。

“我们所在的是居民为主的社区,享受居民医保的老人、儿童是区内的主要客源。但是民营医疗机构不能进入居民医保定点,这块占营业额大头的市场我们没办法碰。”

贺文明曾就此向负责管理的广州市医保中心反映过,“他们的回复是与医保中心联网的相关电脑软件程序未完全设计出来,在这个技术槛上,民营医疗机构被拦下来了。”

《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医诊所纳入定点社保大开绿灯,然而几年间经历“下海”又“上岸”颇多波折的何峰(化名)称,投资者预期往往比政策方向走得更快。

何峰曾经是广州某三甲大医院针灸科响当当的“一支针”,8年前下海,自己创办了一家社区中医诊所,但是,由于诊所情况未如想象中理想,后来又回不了已经辞职的大医院,现在不得不屈就在规模和名声小得多的中级医院。

何峰说,失败的原因在于民营中医诊所一直进入不了居民医保。“我们所在的社区,老人大多有医保,哪怕只是20元的中医诊疗小项目,他们也不愿意自掏腰包,宁愿上大医院用医保。”何峰认为,中医诊所技术不是问题,但政策带来的市场划分是最大障碍。

国家新医改开始重视医疗人才市场化的问题,新医改方案提出注册医师的多点执业,然而,行内人士称,《执业医师法》一日未改,这个政策还是难以真正实行。

“很多民营资本想进入医疗领域,最下重本是人才引进。假如医师多点执业,民营医院将会开出比公立医院好得多的条件,这会给目前公立大医院的人才资源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因此,在这一块上有关部门的态度一直非常谨慎。”

“由于没有住院项目,我们的平均门诊消费在40—50元,同时药费按规定也只能在进货价上加价15%的幅度内收取。但目前民营诊所的税收达10%。”贺文明指出,税高,微利,也将是困扰民营中医诊所的一个问题。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伍静妍

来源: 南方都市报
-----------这样的政策中医怎么活啊?制定者应该自己享受一下这样的亲身体会。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