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中医如何预防过劳死
    

医患杂谈:中医如何预防过劳死

当前,过劳死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中国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过劳死第一大国,面对过度疲劳的威胁,中医有办法吗?中医如何预防过劳死呢?请诸位道友支招。
-----------《老子》: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 本帖最后由 灶心土 于 2013/6/14 00:29 编辑 www.med126.com

年轻的时候用健康换钱,老了再用钱来换健康。
年轻的时候喜欢扮成熟稳重,老了又喜欢装嫩。
没病的时候总想着吃点什么药补一补,有病了真的需要吃药的时候又不想吃药了,希望能有什么食疗或者其他不需要吃药的治病方法。

人就是喜欢瞎折腾!充满矛盾!

-----------这个问题很可笑,中医不是有五老吗?黄帝内经不也是有吗?

-----------
abh777 发表于 2013/6/14 08:09
这个问题很可笑,中医不是有五老吗?黄帝内经不也是有吗?

现代的过劳与中医五劳六极七伤中的五劳并不是太一样,请不要断章取义。
-----------论五劳七伤六极
五劳者∶一曰肺劳,短气面浮,鼻不闻香臭;二曰肝劳,面目干黑,口苦精神不守,能独卧,目视不明;三曰心劳,忽忽喜忘,大便苦难,或时鸭溏,口内生疮;四曰脾劳,舌本苦直,不得咽唾;五曰肾劳,背难俯仰,小便不利,色赤黄而有余沥,茎内痛,阴囊湿生疮,小腹满急。六极者∶一曰气极,令人内虚,五脏不足,邪气多,正气少,不欲言;二曰血极,令人无颜色,眉发落,忽忽喜忘;三曰筋极,令人数转筋,十指爪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四曰骨极,令人瘦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动;五曰肌极,令人羸瘦无润泽,饮食不生肌肉;六曰精极,令人少气,吸吸然内虚,五脏气不足,毛发落,悲伤喜忘。七伤者∶一曰大饱伤脾,善噫欲卧,面黄;二曰大怒逆气伤肝,少气目暗;三曰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四曰形寒寒饮伤肺,少气咳嗽,鼻塞,五曰忧愁思虑伤心,苦惊喜忘喜怒;六曰风雨寒暑伤形,发肤枯夭;七曰恐惧不节伤志,恍惚不乐。又有志劳、思劳、心劳、忧劳、瘦劳,亦名五劳。阴寒、阴痿、里急精寒精少、阴下湿、精清、小便苦数、临事不举,亦名七伤。种种区别,愈繁愈乱,按图索骥,贻误实多,皆非求本之论也。要之,五脏不可不分,轻重不可不辨,气血阴阳水火,不可不知,虚症之治,无余蕴矣。若其强作解人,硬派名目,几何而不至杀人于反掌间也哉?
-----------“过劳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使血压升高、动脉硬化加剧,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过劳死死者多在30—50岁之间,死因是急性心肌梗塞、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病。近期报道的28岁青年摸头死既是过劳死。
-----------《黄帝内经》中对疲劳就有较充分的论述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丰富,使中医疲劳理论不断完善。内因、外因均可导致疲劳,但以内伤尤其过劳主要病因。疲劳为害,涉及五脏六腑,主要为脾、肝、肾,首当推脾。疲劳属于中医学的"虚劳"范畴。

  疲劳是机体在定环境条件下,由于过长时间或过于繁重、紧张的体力或脑力劳动而引起的作业效率明显的暂时降低的一生理现象,主观上一般伴有疲倦感,甚至筋疲力尽的感觉。但主观疲倦感并不一定是机体疲劳,有时无疲倦感觉,而机体却已进入疲劳状态。

  疲劳的表现是种多样的,体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①别器官疲劳,常发生在仅需个别器官或肢体参与的紧张作业,如打键盘等。

  ②全身性疲劳,繁重体力劳动所致,常有特殊的感觉与行为,如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疲乏和嗜睡等。

  ③智力性疲劳,持续而紧张的脑力劳动引起,其特点为头昏脑胀、全身无力、嗜睡或失眠、易激动、肌肉松弛。

  ④技术性疲劳,多见于脑体并重,且神经精神相当紧张的作业,如驾驶。疲劳还可以分为精神疲劳和神经疲劳,也可分为肌肉的、代谢的、情感的、环绕的疲劳以及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还有所谓心脏疲劳、视疲劳等。

  中医学很早以就非常重视人身体的疲劳现象,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称谓。如:疲乏、无力、倦怠、脱力、解亦、五劳、七绝等等。对于不同的人和不同情况,疲劳可以表现在不同的部位上,除全身乏力外,有四肢怠惰、腰腿酸软、精神不振、视力疲劳、阳痿早泄、反应迟钝等等,疲劳既可出现在健康人身上,也是很多疾病中出现的某一个症状。因此,长久的疲劳既是一些疾患的原因,其本身也可能是某种疾患的一种情况,换言之,疲劳可能蕴藏着某种疾患。

  疲劳如长期得不到完全恢复,如频繁的过度紧张训练、不适当的提高训练要求和劳逸安排不当等,使大脑皮层机能受到破坏,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紊乱,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态发生异常变化,从而使疲劳转入过度疲劳,即从心理状态转入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训练成绩下降、食欲不良、体重减轻、困倦而失眠、头昏脑胀,久之则可引起神经衰弱、安静时心率加快,甚至出现心脏扩大、病理杂音等。

  中医认为,疲劳现象的出现,与五脏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识,如四肢无力多与脾胃有关,腰酸腿软多与肾脏有关,气力不足多与肺脏有关,头脑不清多与心脏有关,不耐疲劳多与肝脏有关。同时,中医又认为,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全赖于“元气”,元气禀赋于先天而滋养于后天,是人体能量的源泉,与不同的脏器结合就产生不同的功用,所以元气虚弱,就会使人体的各个功能处于低迷抑制状态,也就构成了产生疲劳的根本原因。如前所述,人之初元气来自于父母之精,既生以后,主要来自于饮食水谷精微的滋养和补充,同时还要借助自然界的清气(氧气),而水谷精微的化生主要依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在这里,脾胃功能包括消化、吸收、转输、提供造血原料、参与水液代谢等多方面,因此,古人把脾胃称之为后天之本。脾胃强壮则元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耳聪目明,精力旺盛,防病抗病能力提高,抗疲劳能力增强。

  保持良好心态,做到“形神合一”,合理组织训练和劳动也是预防过度疲劳的重要因素,注意劳逸结合,恰当安排工间暂歇和工间休息。其他措施如改善训练或劳动环境卫生,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宣传训练、劳动、运动生理卫生知识,加强医学监督,改善伙食,搞好卫生保障。

  中医药很早就认识到人体的疲劳问题,现在仅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

  概念及致病因素 中医称疲劳为“懈怠”、“劳倦”、“疲乏”,属“虚劳”、“虚损”范畴,认为疲劳是身体虚弱的表现,“有以劳倦,形气衰少”。虚指人体脏腑气血亏损,“精气夺则虚”。

  疲劳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明代医学家张介宾在《景岳全书·论虚损病源》中分析到:“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或劳于名利……或劳于色欲……或劳于疾病。”但最常见的原由还是“过劳”,即过度劳累。《济生方·诸虚门》认为:“五劳六伤之证……多由不能摄生,始于过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劳伤是因为不能保养好身体,过度消耗体能引起的。

  分类:中医将疲劳分为“五劳”、“六极”、“七伤”

  1.五劳

   五劳就是五种劳损,包括肝劳、心劳、脾劳、肺劳、肾劳。《素问·宣明五气篇》对体力性疲劳归纳为五劳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过度用眼会引起视疲劳;过分懒散会使精神不振;坐的时间太长或是保持静态的时间太长而不运动,肌肉就会松软而不坚实;持续站立、行走而得不到休息,就会引起筋骨肌肉疲乏、酸软。

  2.六极

  六极指疲劳引起的六种较为严重的机体病理变化,包括筋极、脉极、肉极、气极、骨极、精极。严用和《济生方·论五劳六极证治》称:“盖劳力谋虑成肝劳,应乎筋极;曲运神机成心劳,应乎脉极;意外过思成脾劳,应乎肉极;预事而忧成肺劳,应乎气极;持志节成肾劳,应乎骨极。”

  3.七伤

  七伤指七种对身心伤害的因素,包括大饱伤脾、大怒伤肝、强力受湿伤肾、形寒伤肺、忧思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伤志。

  发生过程 中医认为疲劳损害身体是按以下过程进行变化的:“积虚成损,积损成劳,积劳成疾”。过劳、情志、外邪等致病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不足引起的疲劳,多以肝、脾、肾三脏的损伤为主。肝主疏泄,有疏通气血、条达情绪的作用。肝郁气滞则引起脾胃失和。脾主运化,主肌肉,脾运失常则不能生化营养精微物质,可使肌肉四肢无力。肝主筋,肝的精气衰则筋不能动。肾藏精,主骨,肾气伤则精力不济,筋骨酸软,未老先衰,特别易引起性功能阻碍。

  1.劳伤肌筋 张介宾说:“人之运动,由乎筋力,运动过劳,筋必疲极。”从事体力劳动过度,容易劳损肌肉筋骨,肝主筋,间接地影响肝气,使气机郁滞,脾气虚,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精神疲乏。

  2.忧思伤脾 《灵枢·大惑论》认为过度用脑会引起精神心理方面的疲劳:“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情绪变化无常,则易损及脾胃功能,使水谷精华失运,中气升降失常,食欲差。

  宋代李杲在《脾胃论》中也说:“少气,不足以息,倦怠无力,默默不语,寝不寐,食不知味,恶热,动则烦扰……”

  3.精气劳损 肾藏精,房事太过,肾气受损,则出现腰膝酸软,遗精

  4.疾病引发 中医对疾病导致的疲劳也有认识,《黄帝内经》认为“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肾所生病,嗜卧”。

  总之,由长期疲劳而演变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个多组织器官虚损、功能紊乱的病理状态,由多种原因引起,仅靠单一的治法难以奏效,中医药介入疲劳的调养,独具优势。近年来,国内外采用中医药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