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脉诊前准备
    

王光宇脉学:脉诊前准备

脉诊,是一项极为精细、劳神伤力的诊疗方法。脉诊前、脉诊中、脉诊后都有一些事项需要我们严格的执行,马虎不得。稍有差错将严重的影响到脉诊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我们对病人病情的准确诊断,影响对患者的治疗。 因此必须树立病人第一的思想。没有病人就没有医生的存在,没有精细的诊断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病人就不会需要你。我们不是病人的救世主,医患双方是一个互为依存的共同体,是病人在不断丰富我们的医疗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讲,病人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在望闻切讲问的过程中,每说出一个病人可能的症状,病人的点头应允就像是在给我们评分。有了病人的肯定,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脉诊活动就有了一个比较充实的可行的可加以肯定的结果。医患之间的良性互动,将为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治疗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这是建立新型和谐的医患关系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准确定准关位。濒湖脉学言:“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后人翻译似乎很清楚明白,实际上并不明确。众弟子初期按此持脉往往导致摸出结果差别迥异,病情及轻重判断也发生很大差误,因而脉诊各部定位问题必须要加以注意。

中医脉诊技术在现实中医临床中越来越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个人认为可能与下述原因有关:

1,中医脉诊对脉象的阐述通常采用的是取象类比,虽然各位先人+分过细的将各种脉象,形态尽力用生活的语言力求描述清晣,例如涩脉“如轻力刮竹,如雨沾沙,如病蚕食叶,参伍不调。”但现代的生活实践已使我们很难统一感受这些描述,从而使脉象难以清楚的定性,导致“心中了了,指下难明,10人摸脉,感受各异。”

2,先人实际上非常追求通过四诊,尤其是切诊明确病情,望、闻、问、切无一不探定病情,例其芤脉的分部主病诗:"左寸芤,主心血,妄行,为吐衄:关芤,主胁间血气痛,肝虚不能藏血,亦为吐血目暗:尺芤,小便血,女人月事为病。右寸芤,肺家失血,为衄为呕:关芤,肠下脓血,及呕血不食:尺芤,大便血。"而很多同仁摸脉大多只感受“浮、沉、迟、数。。。。。。”认为这才是传统,搞方症对应,而对古人力求通过切诊明确病情弃之不用,个人认为他们这是掌握了传统的一部份,只不过是中医几千年发展过程中的粗象的早期传统,导致脉诊技术的粗象化,更难与现实接轨,很难与广大患者交流。持强烈的这种观点的同仁必将阻滞现代中医事业全面继承与发展中医传统。

3,现代科学仪器不断研制与临床使用,使很多的病症有了明确的诊断。也导致很多中医同仁放弃中医四诊搞所谓”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他们在门诊或住院纪录上的"弦滑、弦浮......"等脉诊描述大多简单,有的就是伪造、想象的对付上级检查手法。导致中医传统诊断技术的边缘化,没有了中医四诊的”中医治疗”成了无源之水,致使中医药疗效日渐衰落,原与中医药密切相关的中医住院病床相继被陶汰。


有鉴于此,在脉诊时本人强调在继承传统中医脉诊技朮的前提下,必须尽力严格定诊断程序、定位、定标准、定手法、定脉度。并将现代科学仪器为我所用,在明确诊断使患者依从性大为提高的同时,并不丧失中医开方治疗疾病的思维模式,如:脉浮者必用解表药,弱脉在较弱沉之下用附子以壮肾阳,恶寒腿脚乏力等症状改善很快,有涩脉者不认何病活血化瘀原则不能丢,依涩之脉度不同在使用中药及剂量方面有所不同。我从不反对经方的使用,但更坚持突出主题,不忘症状及其它需要的辅助用药。使中医药能更好,更贴切的服务于人民。


-----------学习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