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中医在进步吗?
    

医家荟萃:中医在进步吗?

  作者: 罗大伦
这两天在拍摄我以前说过的望诊王老师的节目,我也跟着学习了不少内容,最后的体会是:其实他说的内容,在中医的诊断书中都有,但是我们就是不会用,为什么人家会出神入化呢?原因就是用的熟悉了,每天都看,我仔细的想了一下,其实他每天都看人,每天都看在医院拍摄的人脸的照片,这就和我每天都看舌头一样,最后特别的熟悉了,我看舌头可以看出大致的气血阴阳的状态,王老师他是天天看脸色,时间长了,就会对每个人的脸色特别的关注和敏感,一看,基本上这个人的情况就八九不离十了,然后在结合其他的诊断,这样就是一个高手了。我以前没有说过王老师是谁,其实他不是民间医生,他是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的王鸿谟教授,他的具体资料如下:王鸿谟(1944-)男,北京人,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教授。196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1980年北京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分会委员。主要进行中医诊法的客观化与规范化研究,重点研究中医望诊与脉诊,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法合作项目等研究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二十多部,创建中医色诊学,研制了面部气色检测系统、脉象检测系统、经络检测系统,获多项科研成果,为知名的中医诊断学专家。如果是学术界的人,一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这个头衔,就知道这位老师的份量了。我和王老师认识是在一次国际体检会议上,王老师当时介绍了他们的科研情况,他们是用仪器拍摄患者的脸部,然后用颜色科学的理论进行分析,最终通过数据,校正了很多古代的色诊理论。色诊自古就有,但是都是医家们自己体会,然后写一点心得,写得都不多,而且理论说法不一,中医发展到今天,如果还是这样一家家的秘传,恐怕以后就永远无法发展了,王鸿谟老师他们用具体的数据来说话,验证了很多古代的色诊理论的准确性,同时也用数据校正了一些模糊的观点。这就是对中医的发展啊。只有这样,中医才能越来越有生命力,才能让大家信服。我这些天准备拍摄完节目后,好好的和王老师学习一下,认真的学习人家的经验。王鸿谟老师的书马上就要出版了,等出版的时候,我会把书名告诉大家的,我现在还不知道呢。其实我搞的工作和王老师的类似,我们是在医院用仪器拍摄患者的舌头照片,然后和中医舌诊理论进行对照,最终找出舌诊的客观化诊断标准,也是用颜色科学的理论,只不过我们是用lab颜色体系,王老是用RGB体系,我们所用的体系是设备不相关的,可以用计算机进一步分析。很多中医的专家都在做着卓越的努力,为发展中医出力,其实成绩是斐然的,我觉得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变成产品这里,好像很弱,似乎研究了很久,成果都有了,学者们就是不会把它变成产品,一般都是在实验室里睡觉,我很想让每个医院的中医师面前都是一个拍摄舌诊的设备,让患者的病例上有舌诊的分析,但是似乎这事儿难于上青天。过些天要拍摄王晨霞了,这位是手诊的专家,这更厉害,完全是自己搞出来的路子,她是每天对照B超,然后看人家的手掌,结果总结出了很多的手纹秘密,这也是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做出的医学上的贡献,现在有一些人说这不是科学,其实,这就是科学,科学就是这么努力出来的,中医圈派别林立,所以有时难免互相说些不好的话,但是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手诊的理论会越来越成熟的。曾经有人提出,野生防风和种植防风的差异能搞清楚,就很了不起了,其实中药领域的人早就对此做了很多研究了,几十篇论文都写出来了,具体到两种防风的药理指标差异,微量元素差异都有,还有各个产地之间的产品差异,都通过试验测试的很精确了,我们校的硕士同学的论文就有写这个的。在这些领域,大家已经做了很多的努力了,如果不是这些人在努力,那么中医就真的不会发展了。我一直在写古代的中医,其实现代的人对中医的发展也很关键,比如中医的诊断都客观化和标准化了,那么出现庸医的几率就会少很多,那么患者的健康的保证就会更多一些。真希望有那么一天。至少在舌诊方面希望这天早日到来。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