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伪本《本草纲目》考证
    

中医资料:伪本《本草纲目》考证

赵怀舟

(030012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电话:0351-4668069)

摘要 明·蒿莱野人姚可成编辑的《食物本草》有着较高的本草学术和临床实用价值,但在成书时作者项已被伪托为元·李杲编,明·李时珍参订。既便如此,本书的流传脉络也一直较为清晰,然而这种情况从1994年以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不但其作者项被人为地正式归属于李时珍,而且连书名也径直变为《本草纲目》了。更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怪现象被人为地放大了许多倍,这种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食物本草》和《本草纲目》研究的误区,因此有必要指出这种特殊的《食物本草》现代刊传系统或者称之为伪本《本草纲目》的存在,提醒人们慎重引用,合理归类。否则不但会以讹传讹,而且还容易引起图书情报分类工作的混乱。

说明 本文欢迎它处转载,如果考证有误,也欢迎读者提出修改意见,以便做到实事求是。如果还有哪位先生发现文中未提及的,可能亦系同类型的伪本《本草纲目》者,也欢迎您按署名项的地址给我寄过来样书,让我看一看,以确定其身份之真伪(用毕一定完璧归赵)。谢谢!也可以通过以下个人电邮来联系(lcldtl@sina。com。cn)。以后如有新的发现,我将把进一步完善后的文稿再重发表于贵网站。前文格式有误故不全,今重新发过,请编辑同志删却上文不全者。有劳。

关键词 蒿莱野人 姚可成 《食物本草》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精译系统 精编系统 精华系统 伪书考证 伪本“竹林寺女科”

《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著录有:“02752  食物本草二十二卷  1621  原题(元)李杲(明之、东垣)编 (明)李时珍(东璧、濒湖)参订”一书,《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提供的版本约略有:明天启九年辛酉(1621)刻本;明崇祯十一年戊寅(1638)吴门书林刻本(十一卷,附急救蛊毒良方);明崇祯十六年癸未(1643)刻本及明刻本等。
今天《食物本草》容易见到的版本主要有:⑴1985年9月中医古籍出版社据南京中医学院图书馆藏明天启刻清修22卷的线装影印本《食物本草》[ ];⑵1990年2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郑金生、刘晖桢、王立、张同君校点的《食物本草》[ ];⑶1994年1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达美君、楼绍来点校的《食物本草》[ ]点校本等。这三个版本中用功较勤、内容较全的当属1990年郑金生校点本。《食物本草·卷首救荒辟谷诸方引》之末有“崇祯壬午(1642年)清明日蒿莱野人姚可成识”一语,此时李时珍已过世49年,由此观之《食物本草》是属托名李氏之作盖无疑义。姚可成生平未详,仅知其为明末江苏吴县人,别号蒿莱野人。
《食物本草》共22卷,卷首为《救荒野谱》及《补遗》各60种并附图;卷1~卷21是其主体,载药1706味(原书未附药图),共分16部58类;卷22乃“摄生诸要”如五味五藏、谷果畜菜、相反忌食、诸物有毒、治食方法、孙真人逐月调养事宜并“治蛊论方”等。此书的16部58类分别是:水部(天水、地水、名水、毒水、名泉类)、谷部(稻、稷粟、麦、麻、菽豆、酓造、炊蒸类)、菜部(荤辛、柔滑、蓏菜、水菜、芝栭类)、果部(五果、山果、夷果、异果、蓏果、水果类)、鳞部(鱼、无鳞鱼类)、介部(鳖、蚌蛤类)、蛇虫部(蛇、虫类)、禽部(原禽、水禽、林禽、山禽类)、兽部(豢畜、野兽、鼠、猴类)、味部(造酿、芬香、调饪、杂类)、草部(山草、隰草、芳草、蔓草、水草、苔草、石草、毒草类)、木部(香木、乔木、灌木、寓木、苞木类)、火部(火类)、金部(金类)、玉石部(玉石类)、土部(土类)。与《本草纲目》的16部相比,不论宏观结构或排列顺序均有较大差别。其特点是删去“服器”、“人部”,拆分“金石”、新增“味部”,以及草、木、火、金、玉石、土部等的后置。
按:《食物本草》中“海藻”、“昆布”两味,在卷7“水菜类”中首见之;卷19“水草类”再见之。《食物本草》卷8“五果类”中已有“杏”;卷16“杂类”中又收载“杏仁”。类似这样的一药两见的情况在一般本草书中是罕见的。
清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沈李龙(字云将)在此书基础上增删精简为《食物本草会纂》8卷。有清一代,《食物本草会纂》远较《食物本草》流传广泛。其书自序中说:“明李时珍集诸家之长,撰为《本草纲目》,复于《纲目》内择其切于日用者另为一编,曰《食物本草》,美备精详,有功于世不小……但苦《纲目》太繁,而他本太简,因广辑群书……一一穷蒐,摘其精要,益以见闻,著为是编。”[ ]
除此之外,当今之世《食物本草》尚有不为普通读者熟知,或者是一般读者不能一眼识别的几种特殊的现代刊传系统(从表现形式上看,亦可称之为伪本《本草纲目》),现仅就目力所及做出如实描述:

一 、重庆大学“精译”系统:

第一部分:该系统主要指《本草纲目(白话精译)》[ ] ( 1994.12 )
《本草纲目(白话精译)》1994年12月第1版,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原题:明·李时珍原著,俞炽阳、倪泰一、张纯勇、李彤等译。此书流传较广,今以该书的1998年11月第6次印刷的所谓“白话全图本”进行讨论。
(一)《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的组织结构:
本书是收药810种的17卷本,虽然名涉时珍《纲目》但与通行的载药1897种的52卷本《本草纲目》有较大的区别,其篇章结构如下:
第1卷“本草纲目序例”载文9篇。第2卷“水部”分天水类;地水类(收第001~045种药)。第3卷“火部”(收第046~049种药)。第4卷“金石部”分金玉类;石类(收第050~083种药)。第5卷“草部”分山草类;隰草类;芳草类;蔓草类;水草类;苔草类;石草类;毒草类(收第084~222种药)。第6卷“谷部”分稻类;稷粟类;麦类;麻类;菽豆类;腌造类;炊蒸类(收第223~281种药)。第7卷“菜部”分荤辛类;柔滑类;瓜菜类;水菜类;芝栭类(收第282~391种药)。第8卷“果部”分五果类;山果类;夷果类;瓜果类;水果类(收第392~474种药)。第9卷“木部”分香木类;乔木类;灌木类;寓木类(收第475~515种药)。第10卷“虫部”(收第516~533种药)。第11卷“鳞部”分蛇类;鱼类;无鳞鱼类(收第534~589种药)。第12卷“介部”分龟鳖类;蚌蛤类(收第590~623种药)。第13卷“禽部”分原禽类;水禽类;林禽类;山禽类(收第624~679种药)。第14卷“兽部”分畜类;兽类;鼠类;寓类(收第680~736种药)。第15卷“人部”(收第737~751种药)。
第16卷“味部”分造酿类;芬香类;调饪类;杂类(收第752~810种药)。第17卷“本草百病主治”分83病略论其分证主治之法。
《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的15部与《本草纲目》的16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引自《本草纲目·凡例》[ ])在宏观结构和排列顺序上是基本一致的。主要的区别是删去了“土部”、“服器部”而新增“味部”。但《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的“李时珍·序”及“总论”均不知所从出;并且该书将“百病主治”由开始移至末尾的做法也令人略觉不妥,于是仔细阅读其正文,发现其书的组织结构从大的分部上考察虽与《本草纲目》约略相同,但具体的药物排列分类顺序却与原书差别甚大。
(二)《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的内容实质:
《本草纲目(白话精译)》原本脱胎于明·姚可成汇辑的《食物本草》一书。《本草纲目(白话精译)》部(“人部”除外)下的每一类中药物的排列顺序几乎与《食物本草》全同。虽然《食物本草》也因托名李氏而大量引用时珍之言,而《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的行文更加类似《食物本草》而不是《本草纲目》,因此《本草纲目(白话精译)》实非《本草纲目》的白话精译本,而是《食物本草》的白话改编精译本。其所选药物仅占《食物本草》原书的 47.5%,如果考虑到有部分药物源于《本草纲目》这个比例还将下降2.6个百分点。
在细类和具体药物的水平上考察,《本草纲目(白话精译)》源于《食物本草》(确切一点说是1990年郑金生等校点本《食物本草》)而非《本草纲目》,这便是它的内容实质。在具体药物方面可以举一两个简单的例子:《食物本草》卷12“鸜鹆”下有“昔有禅师,堂下偶蓄八哥,每夜随僧念fo,后死,僧埋之,莲花出自鸟口,僧为偈曰:有一飞禽八八儿,夜随僧口念阿弥,死埋平地莲花发,我辈为人反不如”此文《本草纲目》未见。但《本草纲目(白话精译)》13卷的译文中却加以引用;前以提及《食物本草》中“海藻”一味在水草、水菜类中两见之,《本草纲目(白话精译)》158页(水草类)和283页(水菜类)两见海藻;《本草纲目(白话精译)》卷8“五果类”294页有“杏”,卷16“杂类” 625页有“杏仁”也体现了《食物本草》的局部特征。
(三)《本草纲目(白话精译)》产生的背景:
《本草纲目(白话精译)》乃近人有意作伪,其理由如下:
1.书前《李时珍·序》实即《食物本草序》,《食物本草》原序中有3句涉及书的名称或结构的话被有意删去了:
这3句话是“是则《食物本草》视诸药性本草,尤为先务也”、“为书二十二卷,卷分一十五部,部分六十二类,附以《治蛊论方》,备以《救荒野谱》”和“别其目曰《食物本草》,一仍前哲之旧,而不敢苟异,以自外于古今著述之林。后之君子,获我同心,必有进焉,以扩上帝好生之意,则生民幸甚”。
2.内容是《食物本草》却力图在形式上不断向《本草纲目》靠拢的做法也说明作者是明知其伪而为之的:
除了前已论及的“部”的设置向《本草纲目》看齐之外,此书此版还选用了《本草纲目》中的 576 幅药图(药图源于刘衡如本《本草纲目》,因为在越瓜 P277 页、榆 P368 页二图的图边文字中还保留了三、七注释号),并在个别篇卷或药物中吸收《本草纲目》的内容以求完整,虽然这样做费时费力,但操作者不遗余力,现举其大端如下:
(1)《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第1卷“饮食禁忌”源自《本草纲目》卷2之“饮食禁忌”只是由63条减为55条;“妊娠禁忌”宋体的前半部分源自《本草纲目》卷2之“妊娠禁忌”只是由84种减为57种。
(2)《本草纲目(白话精译)》全书810味药物中有不到6%的药物(约45味),源自《本草纲目》而非《食物本草》,它们是:碧海水、青铜(当依《本草纲目》作“铜青”)、铁锈、石炭、石灰瑞香、茉莉、郁金香、薰草、兰草、石韦酢浆草、仙人草、杉、桂、月桂、木兰、沉香丁香檀香、楠、蚯蚓蜗牛、蜜蜂、土蜂、大黄蜂、蚕、蜻蛉、蝮蛇真珠、爪甲、牙齿、人尿、淋石、乳汁、妇人月水、人血、人精、口津唾、人汗、眼泪、人气、人胞、胞衣水、初生脐带等。
(3)《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第17卷“本草百病主治”源自《本草纲目》卷3、卷4之“百病主治药”只是病由113种减为83种,具体内容也大加节略。
十分特殊的是作为该书书封装帧设计内容的“莲”之文的确源于真正的《本草纲目》却独与其正文部分两不相同。
《本草纲目(白话精译)》中的极个别地方留有原题“元·李杲编辑,明·李时珍参订”的《食物本草》的一些蛛丝马迹。比如:
(1)8页出现“孙真人逐月调养事宜”;622页“附中郎先生《茶谱》”等皆非《本草纲目》所固有,而显系姚可成编辑《食物本草》之内容;
(2)26页、36页、57页等处更直接出现“姚可成说”等字样。
(3)7页“妊娠禁忌”楷体的后半部分源自《食物本草》,并出现一个真实的括弧小注“摘自李杲《食物本草》”。这是本书值得肯定的地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的主要内容源自《食物本草》,并且具备了——白话语译、精减调整、杂揉时珍、新增图文等现代特点,还因为它是同类书的典型。因此笔者将其列为《食物本草》现代刊传系统的第一本。

第二部分:“精译”系统的影响

一字不差,直接照录本书而为“子书”的情况尚未见到。但同一所出版机构在1年半之后的1996年6月又出版了署名李若溪、大车编的《本草纲目·全图附方》[ ]一书,不能不令人深思。此书不分卷,但列诸部,节录《本草纲目》中的1096味药物而成书。此书从表面上看分了15部,仅比《本草纲目》的16部少1部,其实不然。此书删去《本草纲目》的服器部及人部,凡2部,其实保留了14部。只是由于编者不明《本草纲目》之体例,在金石部外妄增石部(第8页是金石部,第18页是石部,显然是个逻辑错误。)才给人以15部的错觉。此书错误虽多,但底本尚是《本草纲目》,值得肯定。其药起于“雨水”终于“猬”。其书后记时间为1996年6月18日,在重庆大学出版社《本草纲目(白话精译)》1994年12月1版之后。按:《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的辅助标题极不统一,书眉作“白话精译”;书封及扉页又冠以“中国古代养生疗疾精典藏本”;版权页作“白话全图本”;书脊、书封上又多出“白话全图·附方藏本”的标志。虽然《本草纲目·全图附方》虽不是《食物本草》的变体,但其书亦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且同样用了“全图附方”的提法,因此不能排除它或多或少是受了前书的某些“启发”。需要顺便指出的一点是,本书节略收载的《本草纲目》诸药中只有石炭的位置误提于石脑之前,其余药物基本能遵守李时珍原书顺序,只是错字误字较多,尤其是此书1999年8月的第二版[ ],以至于让人怀疑是盗版。

二、中医古籍“精编”系统:

第一部分:该系统主要指《精编本草纲目》[ ](1999.11)

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的《精编本草纲目》(标价26.80元)原题崔述生、张浩主编。编委有金丽杰、史青、王桂平、李翔等4人。
此书是在《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的基础上增损调整而成,所以笔者亦将其列入《食物本草》的现代刊传系统。十分奇怪并且与《本草纲目(白话精译)》极力显示其与《本草纲目》的亲缘关系正好相反的是《精编本草纲目》为了掩饰其与《本草纲目(白话精译)》承袭关系,宁可在章节结构、药物次序及详略等不同水平上大为调整,并且有多幅药图、多味药物引自《本草纲目》以外的书籍。本书将前书的“十七卷”改作“十七篇”。2002年10月1日笔者在太原万卷书店购得此书的2001年9月的第3次印刷本,书前新增了32页彩色药图,封页上括起“彩色图集”4字,印数增加到1万8千册(标价36.80元)。其篇章结构如下:第一篇本草纲目序例;第二篇本草百病主治;第三篇菜部;第四篇果部;第五篇谷部;第六篇人部;第七篇兽部;第八篇禽部;第九篇介部;第十篇鳞部;第十一篇虫部;第十二篇水部;第十三篇火部;第十四篇草部;第十五篇木部;第十六篇金石部;第十七篇味部。这种人在谷兽之间,虫在水火之前,草木十四十五,金石味部殿底的编排方式,完全失去了《本草纲目》原书先无机后有机,先低等后高等的进化理念,显得极其杂乱无章。现对比《本草纲目(白话精译)》对本书做一简要分析:
第一篇“本草纲目序例”:较《本草纲目(白话精译)》多出五味宜忌、五味偏胜、相反诸药、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5节内容。这5部分内容均节选自刘衡如本《本草纲目》,并且节选的随意性较大,比如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原书80条,此处节引14条;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原书30条,此处节引6条。需要说明的是:《食物本草》中虽无相反诸药、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等内容,但其书卷22有五味所补所伤、所走所禁、所忌所宜等内容。《精编本草纲目》未引《食物本草》关于五味的论述而是直接取材于《本草纲目》相关部分的操作方法,似乎可以证明此书主编并不知道《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的正真源头,可以说他也是受蒙蔽者。
第二篇“本草百病主治”: 与《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第十七卷相比较是同样的83个病种,但排列顺序不同。
第三篇至第十七篇:共十五篇,它的内容多数是粗略地照搬《本草纲目(白话精译)》而来。虽然也有少数化裁,但显得十分随意。至于新增的[释名][采集加工][性味][功效主治][发明与传说]等项目标志,则不是《食物本草》更非《本草纲目》。
应当客观地承认,出版物中个别地方的误排误印,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此书中有一处偶然的误排有必要指出来,因为它涉及其“子书”的错误来源问题。本书326页“猕猴”之上的类的名称本当依目录9页所示作“寓类”才对,但因字形相近而误作“禽类”。
此外,本书还任意妄增了一些新的药物和处方,诸如:菁菜(按:“菁”当作“”或“蓴”)、地瓜儿、睡菜、阳火阴火、艾火、灯火、火针、烛烬、甘草黄连胡黄连黄芩秦艽独活龙胆升麻知母远志丹参三七紫花地丁木贼、灯心草白芷芍药、郁金、五味子石斛大戟甘遂附子半夏、“常用草药治疗癌症方”、苦楝子、黄檗、巴豆没药阿魏芦荟水银等约40余处。其中除了菁菜、地瓜儿、睡菜、阳火阴火、艾火、灯火、火针、烛烬、苦楝子、黄檗、巴豆、水银等10余味确曾依照《本草纲目》约略言之以外,其余皆录自近代本草著作。这10几味中的“地瓜儿”摘自《本草纲目》中的草石蚕,只是将其别名提为正名。但是加工者没有意识到《本草纲目(白话精译)》中已有此味,而在其《精编本草纲目》本身稍后的93页再次节录《本草纲目(白话精译)》中的草石蚕,造成一味两出的奇怪现象。当然,更为明显的一味两出的例子是承袭《本草纲目(白话精译)》和《食物本草》而来的“海藻”一味在112页水菜类和528页水草类雷同并见,以及122页有“杏”而649页有“杏仁”的情况。
《精编本草纲目》共有440幅药图,大多源于《本草纲目》。但羊、牛黄、牦牛、野猪、羚羊、鹿、麝、狗獾(此处的药名当作“猪獾”或“猯”,是因袭《本草纲目》药图之误而误)、水獭、鼠、黄鼠、猬等14幅药图并非《本草纲目》所固有。

第二部分:“精编”系统的子书。

——《精编本草纲目彩色图集》[ ](2002.3)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的《精编本草纲目彩色图集》(标价98.00元)呼岩主编。基本承袭崔述生主编的《精编本草纲目》而来,主要不同点是书前的彩色药图不同,并且正文中也增配了彩色药图,并且用了质量相当好的纸张,显得厚实沉重。但从书的内容来看与崔本相比仅仅是将第16篇“金石部”前调至第8篇而已。并且其书第7篇兽部的“寓类”(包括猕猴、、果然、猩猩、狒狒等)的类名误作“禽类”(347页正文与10页目录皆误),此误直接承自《精编本草纲目》。应当承认此处之所以犯两个错误而不是像《精编本草纲目》那样只犯一个错误,是由于编者还是做了一定的全书前后统一的工作。十分可惜的是统一在了错误的一方。

——《传世经典藏书·本草纲目》[ ](2002.5)

伊梨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的《传世经典藏书·本草纲目》(标价36.00元)彩塑封面上标有“俞炽阳、倪泰一、张纯能、李彤等译”字样。此书亦抄袭《精编本草纲目》而来,“前言”中删去了“故名《精编本草纲目》”8字。全书亦分17篇,其篇章先后,以及药物顺序基本因袭《精编本草纲目》而少有更改。但最后一篇“味部”的最后一类“杂类”凡16种物品(麻油、菜油、豆油食盐戎盐光明盐卤盐、酥、醍醐、乳腐、蜂蜜、茶、杏仁、青盐陈皮、梅苏等)被完整删去。此书不但删减了所据底本的药味,而且将原书的440幅药图删节为138幅。从操作手法的粗劣来看完全是书商所为。其“传世经典藏书”的标志出现在书封而不是版权页。
我们知道《精编本草纲目》的主编是崔述生、张浩;《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的译者是:俞炽阳、倪泰一、张纯勇、李彤等。此书版权页不写主编或译者姓名,但封面上却明确标出《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版权页上的4位译者的名字:俞炽阳、倪泰一、张纯能(“能”为“勇”之误)、李彤等译。其中“勇”误作“能”,是由于误将五笔字型输入法的三级简码字“勇”(cel),当作二级简码字“能”(ce)录入了。这个奇奇怪怪的署名也实实在在地说明:个别书商对于《精编》是抄自《精译》的内情是知晓的,虽然他们不一定知道《本草纲目(白话精译)》源于《食物本草》。另外,此书彩塑封面将“李时珍”误作“李明珍”,亦恶事也。
(此书2003年2月5日购于原平教育书店。)

——《食用本草纲目》[ ](2003.8)、《医用本草纲目》[ ](2003.11)

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8月和11月分别出版了由呼岩编著的《食用本草纲目》和《医用本草纲目》,其书前言(由本书策划人王雷芳、田洪江撰写)中说:“今编《本草纲目》撷取各版本中的医学精华,将人们日常食用的五谷杂粮、水果蔬菜、鸡鸭鱼肉及医学使用的各类药材重新加以整理归类,并命名为《食用本草纲目》和《医用本草纲目》。”《食用本草纲目》分作11篇,依次为:果部;谷部;菜部;鳞部;兽部;禽部;味部;介部;水部;草部和本草纲目序例等。《医用本草纲目》分作9篇,依次为:草部;木部;虫部;人部;畜部;禽部;水部;火部;金石部。很容易看出此书实由《精编本草纲目》剖解而来。

——《精编本草纲目·中国民间本草偏方大全(一)》[ ](2004.1)

线装书局2004年1月出版了王维主编的该书,责任编辑系王长林。此书亦分17篇,分别是:本草纲目序例、本草百病主治、草部、谷部、菜部、味部、果部、木部、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水部、火部和金石部。虽然此书亦系中医古籍出版社的“精编”系统,然而较之原书还是有些新的特色。其一,本书篇次排列略有规律,不似其底本中医古籍出版社之《精编》本那般凌乱。正如此书“前言”中提到的第三个特点:“在形式上遵循《本草纲目》顺序,使次序清晰,便于查询。”当然编者自述的“遵循《本草纲目》顺序”一语是相对而言的,严格一点来说是不足取信的,因为此书源于中医古籍出版社的同名书籍而略作调整是不言而喻的。即便抛开这一点水、火、金石置于全书之末,也决非李时珍“首以水、火……水、火为万物之先……次之以金石”的原始排序理念;其二,此书删减了古籍社“精编”本中部分药物,体现出一种浮躁。同时又改正了原本的一些错误,体现出一定的严谨。比如:底本“铜青”误作“青铜”,此书予以纠正。此外底本大戟、甘遂、附子、半夏等直接出现现代“科属”概念的明显错误,此书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掩饰。并且删掉了显系后加的“常用草药治疗癌症方”一节;其三,本书尚有一些原创的东西,而不完全是抄来的。如该书篇前的“引子”,即不同于中医古籍出版社的“引子”,当是王维先生的劳动成果。也许是因为粗心或者考虑到药味较少,第12篇“禽部”和第16篇“火部”忘记自己重写“引子”了。其实,中医古籍出版社的“精编本”第8篇“禽部”(P329)和第13篇“火部”(P440)是有“引子”的,照录一下,会使体例完善一些。
(此书2004年5月5日购于太原市迎泽公园书市)

三、时代文艺“精华”系统:

第一部分:该系统主要指《中国古典文化精华·本草纲目》[ ](2001.11)
长春的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CIP数据中记作2001.10)出版的《本草纲目》上、下册(隶属于吴兆基、武春华主编的《中国古典文化精华》丛书之一,该丛书全套标价450.00元)署题[明]李时珍原著。责任编辑:刘德来。
由于这类书是在参考《精编本草纲目》的情况下抄袭《本草纲目(白话精译)》。同时掺和了“精编本”和“精译本”两书的一些特点,因此可以单独称作“精华本”系统。这些特点有许多例子可以证明,比如:
第1卷“序例”:前9篇内容与《本草纲目(白话精译)》一致,其余五味宜忌、五味偏胜、相反诸药、李东垣随证用药凡例、陈藏器诸虚用药凡例等却又径直挪自《精编本草纲目》。
第2卷至第16卷:章卷框架与《本草纲目(白话精译)》一致,许多药物也没有像《精编本草纲目》节略得那么多,但《精编本草纲目》所草率新增、妄增的40余药味中此书有一半予以保留。它们是:艾火、灯火、火针、烛烬、紫花地丁、木贼、灯心草、石斛、大戟、甘遂、附子、半夏、菁菜(按:“菁”当作“莼”或“蓴”)、地瓜儿、睡菜、黄檗、巴豆、没药、阿魏、芦荟等。令人困惑不解的是前书误排、误收之药,本书也一概照录。比如:221页有地瓜儿,234~235页有草石蚕,仍然犯一药再出之误。更为突出的例子仍然是“海藻”在128页水草类和252页水菜类两见之,以及261页有“杏”600页有“杏仁”的情形。如此明显的前后重复,几个本子都未能加以删并也是比较难得的。
第17卷“本草百病主治”:其位置与《本草纲目(白话精译)》一致,其内容与《精编本草纲目》相似。
总之,“精华本”体现出了在整体结构上承袭《本草纲目(白话精译)》的框架,在个别细节上遵循《精编本草纲目》的行文的特点,这表明该书编者有意避开雷同之嫌的主观愿望。
需要指出的是2003年1月北京的中国文史出版社也出了一套同名的《中国古典文化精华》的丛书,其中也包含了《本草纲目》(上、下册)。这个本子的《本草纲目》并非剪裁于《食物本草》而正如其书出版前言中所说:“《本草纲目》成书于明代万历六年,是医药学家李时珍耗时三十年完成的中药学经典,现据胡成龙金陵刻本,按原书部类择要辑成。”

第二部分:“精华”系统的子书。
——《(图文本)本草纲目》[ ](2001.12)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的《(图文本)本草纲目》上下册(标价39.60元)原题李时珍原著,赵机、其宗编选。责编:史原朋。
此书纸墨素雅,装帧精良,封面设计大方得体,但观其内容实亦《本草纲目(白话精译)》之翻版,只是去掉了所谓“李时珍·序”、“总论”及姚可成云云之文。并在药物数目、内容和顺序上做了删略和调整,且错字、误排有增无减。比如《本草纲目(白话精译)》误铜青为青铜,《(图文本)本草纲目》亦沿之。《本草纲目·饮食禁忌》中原文是“鸡子忌同鸡”(刘衡如校点本,118页)而《本草纲目(白话精译)》和《(图文本)本草纲目》均误译作“鸡蛋忌鸡”少一“同”字。再细审之,此书实即时代文艺出版出版的所谓“中国古典文化精华丛书本”《本草纲目》新增药图而成。

小结:1994年12月“精译”系统的第一本出现;大约5年后1999年11月“精编”系统的第一本出现;此后仅仅2年集二者之长的“精华”系统便已出笼。呈加速发展之趋势。此后“精译”、“精编”本一次次地加印(精译6次;精编3次)。而“精编”、“精华”本更是分别出现了各自的不同“克隆子代”,并且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重庆大学“精译”系统的代表作在内容上基本是《食物本草》,形式上趋近于《本草纲目》。此书能够基本把握纲药、目药的章法,总体质量较高;中医古籍“精编”系统将“精译”系统的篇章次序任意打乱,且有妄增新增之处,同时开始出现目药混为纲药的现象;时代文艺“精华”系统源于“精译”、“精编”,别于“精译”、“精编”。虽有后出转精的良好愿望,然事成仓促,总体质量偏低。
笔者给出一些鉴别这类图书的几个简单办法:
1、17卷本,首卷“序例”中出现“孙真人逐月调养事宜”者,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伪本;
2、书前有“李时珍·序”并且“本草百病主治”放在全书最末一篇的是“精译”系统;
3、首篇“序例”中多出李东垣、陈藏器用药凡例,“本草百病主治”移至第二卷或第二篇,并且“毒草类”之后增附治癌方的是“精编”系统。
4、书分上下两册,初看像“精译”:水火金石,草谷菜果,部类整齐;再看像“精编”:序例中孙与李、陈并存,“毒草类”虽无治癌诸方却也有现代版的戟、遂、附、夏诸药的是“精华”系统。
由于以上列举诸书大都有合法的身份和出版机构,因此不但有一定的迷惑性而且流传较广。有些还被其他科技书籍所正式引用。比如:朱保华、徐利华先生主编的《名医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一书首篇“建国以来纪念李时珍活动大事记”一文中提到“1994年 12月:《白话精译本草纲目》出版,明·李时珍原著,俞炽阳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就是误认误录的例子。《李时珍研究集成》第一篇,有关《本草纲目》及李时珍其他著作版本的研究,第一节李时珍主要著作版本目录的第87种也错误地著录了此书,其文如下“87.1994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俞炽阳等译注的白话全图本”[ ]更为严重的是个别公共图书馆也未能认清这类书籍当依《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 ]的规定入“R281.5 食物本草”类,而仅依其书名归之为“R281.3 综合本草”类。这必将为进一步的图书分类及索引上架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假冒他人著作以谋利的现象是有先例的,不妨也同时作一回顾,以起到警醒后人的作用。如马继兴先生《中医文献学》第二篇第六章第三节妇产科学著作229页所指出的那样有“假冒‘竹林寺女科’的著作”其文曰:“此类的特点是由于某些书商的造伪,将原非竹林寺所传的女科著作改名更替充作竹林寺女科书,以牟利者,属于此类的主要有以下二种。
一种是以清初叶叶其蓁氏的《女科指掌》5卷,更改书名为《精校竹林女科》,(刻书首行又名《新编女科指掌》),约清末民初时由上海锦章书局石印发行(无年月)。著者曾将此本与叶氏的《女科指掌》(按,此书自清初以后有多种刊本均存)加以对照,内容完全相同,而删去原书的自序。
另一种是题名《竹林女科》(又名《竹林寺女科》)4卷的书。此书内容以方剂为主,很少论述。同时掺有若干封建迷信的糟粕成分。卷1调经,卷2安胎,卷3保产,卷4求嗣。其内容与体例均与一般的竹林寺女科书有很大不同。也是托名竹林寺的。据该书首各序,其流传过程大略是:
1817年(嘉庆丁丑)汪致中氏于台湾购得原本并付印——1873年(光绪癸未)石英氏于书肆购得刊本——1887年(光绪13)重刊——1891年(光绪辛卯)重刊——1915年重刊。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托名的竹林寺女科4卷本,到了1913年以后由鸿文书局石印刊行,但更改书名为《叶氏女科证治》(又名《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并托名清·叶桂撰(石印本)。而在此书名下,其后的各种复刊本(有石印、印等)竟多达十种之多(名称从略),而内容则只字未动。”[ ]

参考文献
中国中医研究院编.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97.
原题元·李杲编,明·李时珍参订.食物本草.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
郑金生、刘晖桢、王立、张同君校点.食物本草.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
达美君、楼绍来点校.食物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4.
清·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清嘉庆八年癸亥(1803)金陵致和堂刻本.
明·李时珍著,俞炽阳、倪泰一、张纯勇、李彤等译.本草纲目(白话精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
明·李时珍著,刘衡如校点.本草纲目(校点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33.
明·李时珍著,李若溪、大车编.本草纲目·全图附方.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第1版.
明·李时珍著,李若溪、大车编.本草纲目·全图附方.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第2版.
崔述生、张浩主编 . 精编本草纲目.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呼岩主编.精编本草纲目彩色图集.内蒙: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2.
原题明·李时珍著,俞炽阳、倪泰一、张纯能、李彤等译 . 传世经典藏书·本草纲目 . 伊梨:伊梨人民出版社,2002 .
呼岩编著.食用本草纲目.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
呼岩(李哲)编著.医用本草纲目.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
王维主编.精编本草纲目@中国民间本草偏方大全(一).北京:线装书局,2004.
吴兆基、武春华主编.中国古典文化精华 ·本草纲目. 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 .
明·李时珍原著,赵机、其宗编选.(图文本)本草纲目 .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
朱保华、徐利华主编.名医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5.
钱超尘、温长路主编.李时珍研究集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1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434.
马继兴著.中医文献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29-230.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