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论坛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中医理论中医临床诊治中医药术语标准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医疾病数据库OCT说明书不良反应中草药图谱药物数据药学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医理论 > 民间中医 > 正文:从《伤寒论》少阴病探讨卧寐异常病机
    

伤寒杂病:从《伤寒论》少阴病探讨卧寐异常病机

中医书籍下载 更新:2013-12-16 医学论坛
在《伤寒论》少阴病篇45条原文中,明确言及卧寐者有10条,若除去非少阴病的内容,再加上少阴寒化证应当出现的提纲证见证,以及虽不言卧寐,但却可能出现卧寐异常的相关条文,如“心烦”、“欲死”等,则篇中相关条文超过半数以上。提示卧寐异常是少阴病的重要见症。
  卧寐反应少阴心肾阴阳的状态
  卧寐是形神安宁的状态,形神安宁是以阴血之静用事为特征的阴阳协调状态。阴阳协调,根在少阴。阳主动,阴主静。卧寐无论是指睡眠,还是躺卧、安静状态,都是以静为特征的,其发生的主要机理是:静由阴主,其中睡眠则是阳入于阴,阳用藏而不彰。阳在外,阴在内,阴阳水火的升降、转化、协调,是卧寐发生的关键。少阴在脏为心肾,心主火,火属阳主动;肾主水,水属阴,阴主静,入夜之安静、睡眠皆由少阴肾水所主。精藏于肾居下而内守,神舍于心位居于上。上为阳,阳主明,故神以彰明为常;下为阴,阴主藏,故精以隐含不露为宜。精、神皆为人体之所贵,宜藏而不泄,二者协调,又互为其根。阴阳水火的协调平衡是精神内守的前提,故《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水火为阴阳之征兆,人身之水火主于心肾,精神分藏于心肾,故卧寐主于心肾。《冯氏锦囊》指出:“夫人之神,寤则栖心,寐则归肾,故寐者,心神归于肾舍也……故不寐、健忘两证,虽似心病,实由于肾虚也。”同时,天人相应,人身阴阳随天阳变化,而有卧起寤寐,正如《灵枢·邪客》所说:“天有昼夜,人有卧起。”阴阳之根在少阴,水火阴阳之升降主持于少阴心肾,神彰于外为昼日之兴奋,精藏于内则为夜间之卧寐。《临证指南医案》说:“寐之由乎心,必赖肾之交,精形合神,阴能包阳,水火既济,自然熟寐。”
  总之,少阴心肾主持水火阴阳的升降变化,从而决定着卧寐的正常与否。诚如《古今医案按·不寐》所说:“寐虽由心,必赖肾之上交,精以合神。”
  卧寐异常是少阴病的重要见症
  《伤寒论》对少阴病卧寐异常的记载主要有:“但欲寐”、“但欲卧”、“不得眠”、“不得卧”。少阴病病机有寒化、热化之分,均可导致卧寐异常。少阴热化证卧寐异常主要表现为“心中烦,不得卧”(303),“心烦不得眠”(319);少阴寒化证之卧寐异常常见“但欲寐”(281)、“但欲卧”(300);此外,阴盛阳衰,阴阳离决,还可出现“不得卧寐”(300)。分析其病机,心肾失调,火水未济,精不养神是少阴病卧寐异常发生的根本,责之于心肾二脏。
  1.少阳热化证以肾水亏虚,心火不降为病机
  《医理真传》:“凡阴虚之人,阳气自然必盛。阳气二字指火旺,火旺则水亏,此阴虚之所由来也……阴虚病,其人必面目、唇口红色,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音响亮……”其病机主要是阴亏阳旺,阴阳不交,关键在阳不交阴。
  2.少阴寒化证以阳气虚衰,神用不彰为病机
  由阴寒盛于下,阳气虚而不能返其宅。《医理真传》:“凡阳虚之人,阴气自然必盛……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倦卧……”
  阴阳失调是少阴病卧寐异常的基本病机。阴虚阳旺,扰乱心神,神不安宁则为少阴热化证;阳气不振,阴寒内盛,阳不入阴,神失温养,不得内藏,则为少阴寒化证。正如《医理真传·少阴经证解》所说:“病人真阳素旺,客邪入而附之,即从阳化而为热,热甚则血液必亏,故病见心烦不眠……病人真阳素弱,客邪入于其中,即从阴化,阴气太盛,阳光欲绝,故病见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四肢逆冷……”故少阴病卧寐异常总缘心肾失交,火水未济。
  《伤寒论》少阴病有关论述为失眠研究奠定基础
  1.继承和发扬《内经》睡眠理论
  阴阳消长出入是《内经》论述卧寐的基本理论。该理论强调阴阳出入消长是卧起发生的根本所在。《灵枢·口问》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邪客》:“天有昼夜,人有卧起。”《灵枢·口问》说:“黄帝曰:人之欠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主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伤寒论》在此基础上记述了阴阳失调,特别是阳盛火扰导致失眠、阳衰阴盛引起“但欲寐”的证治。从少阴病心肾失调,火水未济的病机变化认识卧寐异常,对论治睡眠障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从两大睡眠学说看少阴病卧寐异常
  (1)阴阳睡眠说
  睡眠的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消长、交感是睡眠发生的机理。阴阳的消长、交感离不开阴阳升降,因此,阴阳消长、升降、交感是阴阳睡眠说的核心内容。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既是阴阳睡眠说发生的脏腑,同时也体现了“形与神俱”的特点。阳能入阴是睡眠发生的关键,故《临证指南医案》曰“不寐之故,虽非一种,总是阳不交阴所致。”
  《灵枢·大惑论》说:“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此即后世所说的营卫睡眠说的基本观点。营卫分属阴阳,故营卫睡眠说,实际上应归属于阴阳睡眠学说之中。
  (2)睡眠的神主学说
   睡眠的神主说认为,神彰于外为寤,神舍于阴为寐。这是睡眠神主说的核心。《灵枢·天年》有“神气舍心”的论述。心主神明,昼日彰而为寤,夜则藏而为寐,神主于心而藏于肾。神安于夜,夜主于肾。故夜寐而神安者,赖少阴肾之收藏。反之,肾不闭藏,则神难安舍,神不安舍,则不得眠。正如《景岳全书》所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就少阴病失眠而言,虽可责之心肾二藏,但卧、寐主静总属于阴,则其司权者重在于肾。无论是睡眠的阴阳学说,还是神主学说,所涉及的内容不外阴阳、水火、精神,凡此皆由心肾所分藏、主持。《伤寒论》少阴病篇的有关卧寐异常的论述,为从少阴心肾来研究卧寐及其病变奠定了坚实理论的基础,积累了可靠的临床经验。
...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6007007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