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绦虫病的防治方法猪病症状治疗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症状治疗:猪绦虫病的防治方法

绦虫病的防治方法
-----
猪带绦虫病和猪囊尾蚴病是由链状带绦虫(Taenia solium linnaeus,1758)寄生人体引起。链状带绦虫又称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或有钩绦虫,是我国主要的人体寄生绦虫。古代医籍中称之为寸白虫或白虫。人是猪带绦虫的终宿主,但也可成为中间宿,分别可引起猪带绦虫病和猪囊尾病。 【病原形态】  成虫 乳白色,扁长如带,薄而透明,长约2~4m,前端较细,向后渐扁阔。头节近似球形,直径0.6~1mm, 除有4个吸盘外,顶端还具顶突,其上有两圈小钩共22~36个。颈部纤细,直径仅约头节之半。链体上的节片数约700~1000片,近颈部的幼节,节片短而宽,中部的成节近方形,末端的孕节则为长方形。每一节片的侧面有一生殖孔,略突出,不规则地分布于链体两侧。每一成节具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睾丸约150~200个。卵巢在节片后1/3的中央,分为三叶,除左右两大叶外,另有一中央小叶。卵黄腺位于卵巢之后。孕节中充满虫卵的子宫向两侧分支,每侧约7~13支,每一支又继续分支,呈现不规则的树枝状。每一孕节中约含4万个虫卵。【流行病学】  该病流行因素主要由于猪饲养方法不当、猪感染囊尾蚴和人食肉的习惯和方法不当。有的地方不用猪圈,或是厕所直接建造于猪圈之上(连茅圈),猪可吞食粪便,造成了猪受染的机会。各地猪的囊尾蚴感染率高低不一。  在猪带绦虫病严重的流行区,当地居民有爱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的习惯,对本病的传播起着决定的作用。如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节庆日菜肴:白族的“生皮”、傣族的“剁生”、哈尼族的“噢嚅”,均系用生猪肉制作。还有熏食或腌肉不再经火蒸煮。另外,如西南地区的“生片火锅”,云南的“过桥米线”,福建的“沙茶面”等,都是将生肉片在热汤中稍烫后,蘸佐料或拌米粉或面条食用。有时因食含囊尾蚴猪肉包子或饺子,如蒸煮时间过短,未将囊尾蚴杀死。有的生熟砧板不分,均易造成交叉污染,而致人感染。【病理变化】  肠绦虫病(猪带绦虫病)的临床症状一般轻微。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粪便中发现节片是患者求医最常见的原因。少数患者有上腹或全腹隐痛,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偶有因头节固着肠壁而致局部损伤者,少数穿破肠壁或引起肠梗阻。国内曾报告大腿皮下和甲状腺组织内成虫异位寄生的病例。
-----

是一种寄生虫
-----

定期驱虫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