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非洲猪瘟—常见猪病防治养猪疾病问答诊断治疗预防
    

养猪疾病问答:非洲猪瘟—常见猪病防治

非洲猪瘟—常见猪病防治
-----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又称为东非猪瘟或猪病,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仅感染猪,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与猪瘟很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绀和淋巴结、肾脏、胃肠道黏膜出血等。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在流行期间可高达100%。目前非洲猪瘟已在30多个国家发生流行,并有继续扩大蔓延的趋势,但我国目前尚无此病。非洲猪瘟图1-2-1 非洲猪瘟的病毒粒子非洲猪瘟图1-2-1 非洲猪瘟的病毒粒子[非洲猪瘟病原特性]非洲猪瘟病毒是虹彩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一种二十面体DNA病毒。病毒粒子直径为172~220纳米,似六角形,成熟的颗粒具有两层衣壳和在发芽装配时通过细胞膜所获得的外层囊膜(图1-2-1)。病毒的基因组为双股线状DNA,大小为170~190kb,末端有颠倒重复。本病毒的结构很复杂,结构蛋白有28种,在感染的细胞内可检测到100种以上的病毒诱导蛋白。本病毒主要感染猪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也能在内皮细胞、肝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增殖。本病毒对腐败、热力、干燥和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抵抗力。例如,在室温中保存了1 8个月的血液或血清中仍能分离出病毒;在用病猪肉制作的火腿中能存活5~6个月;在60℃经30分钟才可灭活病毒;一般常用消毒剂的普通溶液很难将之杀死,但许多脂溶性剂却能将之杀灭。[非洲猪瘟流行特点]猪是本病惟一自然感染的家畜。在非洲,本病往往是由呈隐性感染的野猪传染给家猪而引起暴发性流行。据报道,在非洲和西班牙半岛有几种软蜱能贮藏和传播本病毒;这些蜱与一些野猪之间形成循环感染,成为家猪感染的最重要的传染来源。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即猪采食了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或接触到被污染的用具等而感染;另外,呼吸道也有可能成为本病感染的另一条途径。据称,本病一旦在家猪中建立感染,感染猪就是病毒进一步传播的最主要来源;而且大多数康复的猪都是带毒者。一般认为,本病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主要与来自国际机场和港口的未经煮熟的感染猪肉的制品有关;在无病地区的暴发与病猪及其制品传入或野猪的侵入有关。非洲猪瘟图1-2-2 病猪运动困难,皮肤淤血和出血生出血性腹泻非洲猪瘟图1-2-2 病猪运动困难,皮肤淤血和出血生出血性腹泻[非洲猪瘟临床症状]非洲猪瘟的潜伏期差异很大,短者仅4~6天发病,长者可达1 5~19天。其临床表现与猪瘟很相似,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病例主要发生于感染的初期或新发生本病的地区,即新疫区,以高热达40~41℃,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白细胞减少,皮肤出血和死亡率极高为特点。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多见于流行地区的猪,多呈散发性出现,病猪有呼吸困难、流鼻液、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皮肤淤血,有陈旧性的出血灶及结痂;部分病猪喜卧地,运动困难,并排出混有血液的稀便(图1-2-2)。慢性病例的皮肤除上述变化外还常见有风疹样结节(图1-2-3),但死亡率较低。怀孕母猪可发生流产
-----

加强免疫
-----

销毁淘汰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