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医师
药师
护士
卫生资格
高级职称
住院医师
畜牧兽医
医学考研
医学论文
医学会议
考试宝典
网校
招聘
最新更新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执业兽医 > 养猪 > 养猪问答 > 正文:猪发高烧应及时治疗猪病症状治疗诊断治疗预防
    

猪病症状治疗:猪发高烧应及时治疗

猪发高烧应及时治疗
-----
猪 发高烧要及时治疗  在临床上呈现高热症状的 猪病 有许多,这往往给广大养殖户的鉴别诊断带来很大困难,有时甚至因为误诊延长了治疗时间,造成猪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几种呈现高热症状的猪病鉴别诊断方法综述如下,供广大养猪户参考。  猪 瘟  一、流行病学。本病病原为猪瘟病毒,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近年来由于长期使用猪瘟疫苗,猪体有一定的抗病力,在一些猪瘟流行的猪群中虽然检出猪瘟病毒,但发病率和死亡率很低,症状缓和,病理变化不典型。个别漏免、免疫方法不正确、使用疫苗量不足等因素所导致的散发病例,常出现非典型猪瘟。  二、症状。猪瘟潜伏期约7天,最短2天,最长21天。常见的急性猪瘟一般体温升高至 40.5℃-42.5℃,并呈稽留热,死前体温迅速下降至常温以下。精神委顿,寒战拱背,食欲减退或废绝,行走缓慢,摇摆不定,被毛粗糙,两眼无神;初期粪便干燥呈小球状,后期腹泻,有的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粪内常带有黏液或血液;腹部、外阴、四肢内侧、耳部、下颌等处皮肤有点状或斑状出血。  三、病理变化。胸、腹、四肢等皮肤有紫色斑点;肺、胃、肾、胆囊、心、肝、脾等处浆膜均有针点大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脾脏边缘常有大小不一的出血梗死。  四、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化即可诊断。必要时可进行动物接种试验、血清学检查。  猪蓝耳病  一、流行病学。各种品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高温和低温均可促使本病发生,传播快、发病率高。受感染的 种猪 场,母猪流产早产及死胎率达20%以上,新生仔猪和断奶前仔猪病死率高达80%,育肥猪发病率高而病死率低。  二、症状。潜伏期2-37天,以母猪体温升高、厌食、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等繁殖障碍以及仔猪呼吸症状和高病死率为特征。保育期及育肥猪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沉郁,厌食、昏迷,呼吸次数增加,咳嗽,有的猪耳、腹发蓝。  三、病理变化。胎儿及死产仔无特征性眼观变化;流产及早产弱仔,有的皮肤呈棕色,腹腔及心包腔内有淡黄色积液,有的胎儿脾下水肿。仔猪、育成猪及育肥猪眼睑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  四、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及症状可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查等。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一、流行病学。病原为猪副溶血嗜血杆菌。各种品种及年龄的猪都可以感染,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达100%,育成猪发病率为5%-10%、死亡率为0.5%-25%。冬、春季多发,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常散发。  二、症状。急性经过常表现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以上,食欲废绝,呼吸高度困难,常站立或呈犬坐姿势,张口伸舌,腹式呼吸,若治疗不及时,常在1-2天内死亡。  三、病理变化。急性型肺炎多为两侧性,肺呈紫红色。1天内死亡者,胸腔有淡血色渗出物。1天以上死亡者,肺炎区出现纤维素物质附着于表面,并有黄色渗出液。  四、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  猪附红体病  一、流行病学。病原为猪附红细胞体。蜱、虱、跳蚤等节肢动物是本病的传播媒介,夏季多发,多呈散发。猪、牛、羊等哺乳动物均可感染。  二、症状。潜伏期7天左右,体温升高达40℃-41.7℃,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可视黏膜黄染,呼吸急促,心悸亢进,血尿。  三、病理变化。主要变化为贫血和黄疸,皮肤及黏膜苍白,血液稀薄,肝脏、脾脏肿大。  四、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及症状,可初步诊断。确诊可在耳尖处采血涂片,姬姆萨氏染色后镜检,见有附红细胞体即可确诊。
-----

做好防疫
-----

加强管理,及时治疗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
 猪品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 实名网站 360认证 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