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改善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
夏季如何改善猪群的饲养管理水平?
-----
规模化养猪还是要讲究科学方法,夏天养猪要注意事项及五个必须,夏季温度高、湿度大、气温变化大,加上猪是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自我调节体温能力差,导致猪体采食量下降,生产性能、抵抗力下降,容易被病原微生物侵害而发病。另外,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各种病原微生物及传播媒介的繁殖,更增加了猪感染疾病的几率。因此,夏季要加强猪的饲养管理,改善猪的饲养环境,科学合理搭配饲料,积极作好疫病防治,以增强抗病力,提高生产能力,成为夏季成功养猪的关键。 暑降温灭蚊虫 (一)加强饲养管理:1.采取遮阳与绿化措施,降低猪舍内的温度。2.在猪舍内安装空调、电扇、换气扇等通风设备,保持猪舍内通风,而使猪舍降温。另外,通风还可减少猪舍内的氨气、硫化氢、
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3.可采用屋顶喷水、湿帘等方式用水降温。4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一个能饲养10头的猪栏,夏季可减少到8头。5.改变饲喂方式。夏季白天气温高,猪食欲下降,采食减少,可采取早、晚喂食,避开中午高温时候。喂湿拌料,每次不宜太多,以吃尽为准,若有剩料应清除干净。白天可投喂青绿多汁饲料 (如菜叶、鲜
西瓜皮)和0.9%
食盐水。但是,调节喂食时间应循序渐进,随着温度的变化逐渐调整,不能突然改变。6.仔猪转群或出售,应安排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气候凉爽时进行;适当调整母猪分娩时间,尽量避开在温度较高的季节产仔;母猪产仔舍尽量不要用过多冷水冲圈,防止湿度过大。 (二)调整饲料配方:高温季节饲料容易发生霉变,猪群采食量减少。因此,一方面要杜绝用霉变饲料,另一方面还要调整饲料配方,保证适宜的营养水平,确保猪群摄入足量的营养。具体措施:1.选择新鲜优质、适口性好的原料,适度提高日粮的蛋白质水平,降低配合日粮中粗纤维的比例,以减少体热的产生。2.高温环境下机体内维生素的代谢加强,适度增加日粮中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以缓解热应激对猪的影响。建议配合日粮中按每100公斤饲料添加30克
维生素C、20克
维生素E、25克
碳酸氢钠。3.在日粮中添加
中草药,如
山楂、
苍术、
陈皮、
槟榔、
黄芩、
神曲等,这些中药可以缓解炎热环境对商品猪的影响,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三)加强卫生管理:1.清洁圈舍。2.驱杀蚊蝇,夏季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是由蚊蝇引起。可通过打扫、清洗等方法保持猪舍清洁卫生,降低臭味;在猪舍周围种植
蓖麻或夜来香,驱灭蚊蝇;在猪舍或其周围喷洒驱蚊蝇的药物;以及培养发酵产生蚊蝇的天敌或分解有害物质的菌群净化环境,减少蚊蝇的滋生。 夏季常见病防治 (一)
中暑:多见于膘情较好的育肥猪和肥猪,白天12:00至14:00气温高时易发。病猪发病突然,口吐白沫或
呕吐,呼吸急促,脉搏快速,体温高达40℃以上,出现倒地不起,四肢痉挛等症,若不及时治疗易死亡。治疗先把病猪转移到阴凉安静处,用盐酸
氯丙嗪2~3毫克/公斤体重,肌注,每日3次。同时用清洁冷水擦洗颈部、背部及全身。忌用
安乃近,安痛定等退烧药。预防可在饲料中添加0.5%碳酸氢钠和0.04%维生素C,缓解热应激;或饲喂新鲜
西瓜皮和适量白糖;中药用
茯苓30克,
薄荷20克,
连翘20克,
菊花25克,
金银花25克,黄芩20克,淡
竹叶40克,共研细末,拌水或拌料喂服,每日1剂,连用3天。 (二)猪乙脑:又称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猪主要表现妊娠母猪
流产、产死胎,公猪睾丸肿大,少数猪有神经症状。主要通过蚊虫的叮咬经皮肤传播。蚊虫不仅是传染媒介,也是病毒的贮存宿主。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流行高峰期主要在夏季至初秋,80%的病例发生在7~9月份。本病感染率高,发病率较低(20%~30%),病死率也低,死亡常由并发症引起。感染母猪分娩时,其典型特征为母猪产出大小不等的死胎。在大多数公猪中,损伤是暂时的,随后完全康复,但偶尔感染严重的公猪成为永久性不育。流行地区,定期注射猪乙脑疫苗,提高猪的抗病能力。一般对后备公母猪在本病流行期前一个月(五月初)注射猪乙型脑炎弱毒疫苗免疫,第二年加强一次,免疫期可达3年。阳性猪场后备母猪、种公猪,可在配种前20~30天加强免疫1次。 (三)猪附红体病:以
发热、贫血、
黄疸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夏季,传播与吸血昆虫有关。病猪表现全身发红,耳尖、尾尖、四肢内侧发紫,体温升至40℃以上,尿少而浓,粪便干燥,可视粘膜苍白或黄染。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可见许多形状各异的附红细胞体附着于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呈菠萝状、齿轮状。治疗用血虫净 (贝尼尔)3~7毫克/公斤体重,每日1次,连用5天。长效土霉素20~30毫克/公斤体重,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群体猪预防用土霉素2克/公斤料拌喂,连用2周。也可用氟苯尼考等防治。 (四)猪链球菌病:春、夏两季多发,主要通过创伤或咬伤感染。败血型危害最大,病猪体温升至41℃~43℃,减食或停食,
结膜潮红,流鼻涕,部分病猪发生关节炎跛行、爬行,不能站立,有的表现共济失调,空口磨牙等神经症状,有的颈、背等处皮肤广泛充血或有出血斑点,病公猪可见包皮内积尿,积压流出白色混浊恶臭的液体,病猪先
便秘后
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后期出现呼吸困难,常见于1~3天死亡。治疗可交替用以下药物:
红霉素5~10毫克/公斤体重;或
环丙沙星5毫克/公斤;或
庆大霉素3000IU(国际单位)/公斤体重;肌注,每日2次,连用5天。预防用灭活苗,4~6个月后二免。 (五)猪弓形体病:多见于3月龄仔猪,6月龄以上的猪发病较少。夏、秋季节多发,通过胎盘、消化道、呼吸道及吸血昆虫传播。以流感症状为主,体温升高40.5℃~42℃,呼吸困难,
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四肢内侧及腹部皮下大面积呈红紫色,个别猪只还有僵直现象等,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的下痢或便秘并带有粘液或血液,怀孕母猪感染后可引起流产或死胎。磺胺类药物治疗,连用3~5天,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夏季气候炎热、湿度大,容易给养猪业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3℃—35℃,当猪舍内温度在连续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2—3天时,猪通常可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具体表现是: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公猪性欲减退,空怀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异常,妊娠母猪胚胎死亡率高,临产母猪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死亡。 1.必须加强猪舍通风透气。一般来说,对于东西走向建设的猪舍,可充分利用前后窗户的气流,起到降低猪舍内温度的作用。窗户较小的,可在夏季到来之前,进行适当的改造,将窗户做大一些。有条件的可安装电风扇或者排气扇,在温度过高时,促进空气流通。 2.必须采取遮阳喷淋措施。在猪舍周围要种植一定量的树木或者藤蔓等,除了起到绿化作用外,还能起到遮阳作用。此外,要在猪舍里面按照喷淋系统,细小的水雾能降低猪舍内部的温度。 3.必须保证充足用水。夏季猪对水需求量比较大,因此,以喂稀食为宜,现拌现喂,防止变馊。同时,水槽内必须保证清洁饮用水供应充足。也可以在猪舍周围定时喷洒一些水,可起到一定降温作用,切忌将凉水直接泼到猪身上降温,防止猪
感冒。 4.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整喂食时间,以夜间喂食最佳,一般情况下以早晨4时至5时和晚上8时至9时为宜,尽量避开正午时间饲喂。但是,调节喂食时间应循序渐进,随着温度的变化逐渐调整,不能突然改变;仔猪转群或出售,应安排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气候凉爽时进行;适当调整母猪分娩时间,尽量避开在温度较高的季节产仔;母猪产仔猪舍也不用冷水冲圈,防止湿度过大,产床上的粪便痕迹要用带有消毒液的抹布擦净;降低饲养密度,要保持圈舍健康卫生,每天至少掩埋粪便两次,每月消毒4次,建议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来养猪,并做好消灭蚊蝇工作。 5.必须合理调整饲料配方。自己配制全价饲料每吨可添加小苏打2—3公斤、维生素C150—200克和维生素E80—100克;哺乳母猪的饲料,每吨可添加食用油5—8公斤,并适当提高粗蛋白含量。 具体信息请到养猪信息网
畜牧导航:
养猪资讯 猪价格行情 养猪技术 猪病防治 饲养管理 养猪问答 养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