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全在线
卫生部直属 | 浙江 | 河南 | 广东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上海 | 江苏 | 山东 | 山西 | 湖南 | 安徽 | 江西 | 福建 | 湖北 | 广西
贵州 | 云南 | 四川 | 陕西 | 重庆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新疆兵团 | 辽宁 | 吉林 | 海南 | 西藏 | 黑龙江 |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 医学全在线 > 中国卫生人才网 > 甘肃卫生人才网 > 定西 > 正文:庆阳国家卫生人才网:反应灵敏措施得力救灾工作科学有力有序有效——岷县卫生系统抗震救灾纪实
    

反应灵敏措施得力救灾工作科学有力有序有效——岷县卫生系统抗震救灾纪实

来源:庆阳市卫生局 更新:2013/8/9 中国卫生人才网
庆阳国家卫生人才网:反应灵敏措施得力救灾工作科学有力有序有效——岷县卫生系统抗震救灾纪实:反应灵敏 措施得力 救灾工作科学有力有序有效 ——岷县卫生系统抗震救灾纪实“7·22”地震灾害给岷县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蒲麻、梅川、禾驮、中寨等多个乡镇受灾严重。灾情发生后,岷县卫生局在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及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与来自全国各地和省市及兄弟市州县救援队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全力以赴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为确保伤病员的有效治疗和灾后防疫,做出了应有贡献。 组织协调到位,
 

反应灵敏  措施得力 

救灾工作科学有力有序有效

——岷县卫生系统抗震救灾纪实

“7·22”地震灾害给岷县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蒲麻、梅川、禾驮、中寨等多个乡镇受灾严重。灾情发生后,岷县卫生局在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及省、市卫生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与来自全国各地和省市及兄弟市州县救援队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全力以赴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为确保伤病员的有效治疗和灾后防疫,做出了应有贡献。
    组织协调到位,紧急救援科学。为全面做好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在救灾现场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工作机制,省卫生厅指导县卫生局、党工委连夜研究制定了《岷县“7·22”地震灾害医疗救治防疫组工作方案》,成立了由省卫生厅王晓明副厅长任组长,相关部门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和成员的岷县“7·22”地震灾害医疗救治防疫组,全面负责对全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健康教育、信息报道、后勤综合五个工作组,各组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全力开展伤员救治、灾后防疫、健康教育、饮用水监测、心理疏导等工作。

应急反应迅速,资源调度有力。灾情发生后,县卫生局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动用一切医疗资源,要求全县卫生系统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当中。但由于本地资源有限,灾害发生后,县乡医疗机构纷纷向卫生局申请救护车、申请派专家、申请紧急供血,灾害突发,情况不明。县卫生局主要领导马上意识到灾情严重,在第一时间向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主要领导做了汇报,明确提出调派救护车辆、调派省市专家、调拨血液三项紧急要求。同时,由党工委副书记张玉茂紧急协调安排清水、西寨等西南川灾情较轻地区的卫生院组织救护车辆人员奔赴中寨、梅川、禾驮等重灾乡镇,搜救转运伤员。在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紧急协调下,7月22日下午2时多,定西市人民医院及兄弟县区医疗卫生救援队6支151人,带救护车30辆,已经赶到了岷县,进入以梅川、文斗、禾驮为主的重灾区,进行伤员搜救和转运工作。兰州军区卫生部带领军区总医院和解放军第一医院的专家一行65人,也于当天下午4时多,赶到了岷县灾区展开了救治工作。截止7月22日下午2时,全国各地奔赴岷县参与医疗救援的各级医疗救援队共21支558人,救护车辆87台。其中,北京、青海、陕西及华西、二炮536医院等外省救援队6支125人,带救护车8辆,主要协助兰州军区总院和省中医院救援队开展重症伤员救治工作;省级各医院救援队7支173人,带救护车22辆,主要负责对重症伤员的救治工作。这些医疗救援队伍的及时赶到,使一些危重急诊伤员得了及时转运救治,缓解了救护车辆、医务人员严重不足的实际。

抢救及时规范,伤员救治有序。接到灾情报告后,县卫生局一方面及时向上级汇报,一方面抽调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及部分乡镇卫生院的64名医务人员和16辆救护车组成16支医疗救援队,迅速赶赴灾区开展伤员搜救和医疗救治工作。受灾当日,转运伤病员276人,安置在县医院、中医院接受治疗。次日早上,卫生局号召卫生系统全体医务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拼搏精神,在做好伤病员正常治疗的情况下,全部奔赴灾区一线工作。同时,为加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机动性,县卫生局临时组建了10个流动医院,抽调县中医院和中寨、岷阳、梅川等9所卫生院的44名技术骨干和10辆救护车,深入受灾乡镇救治伤病员、安抚伤者,掌握伤情,并将伤势比较严重的伤员紧急送往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进行治疗,同时搜寻运送遇难者遗体。

为确保所有伤病员得到合理有效治疗,在各医疗队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医疗救治组首先对分布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和6个乡镇卫生院的697名伤病员的伤势进行了详细会诊筛选,并根据病情及时将115名伤势比较严重的伤员分别转往兰州军区总医院、省人民医院、兰大一院、兰大二院、省二院、省中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市人民医院治疗。由于安排及时、措施得力,参与救援的所有医疗队尽职尽责, 加上省级心理干预专家的不懈努力,734名伤病员全部得到有效治疗,伤势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和好转。截止7月31日16时,参与卫生救援的医护人员累计达1819人次,全县各医疗点接诊3757人,其中住院734人。已治愈出院392人。目前,所有伤病员得到了及时有效救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诸多措施并举,灾后防疫有效。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随着伤员救治工作逐步转入正常,卫生局组织防疫队全面展开消杀工作。根据灾害面积大,消杀工作线长、量大、面宽、分散的特点,针对防疫消杀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防疫小组将在岷县省疾控中心的25名专家和2辆大型消杀车以及518名市、县、乡、村防疫人员进行了科学分布,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卫生防疫消杀工作体系。印制了防疫消杀工作手册1500份,举办了由省市县83名卫生防疫人员参加的培训班。在9个重点乡镇设立了45个中药汤剂投服点,为灾区所有群众免费熬制发放中药汤,预防腹泻感冒抑郁症等灾区常见病。截至7月31日16时,累计投放中药饮片458公斤、熬制中药汤剂8650公斤、53600人次服用;同时,向省卫生厅求援调运大蒜44吨。各项综合防疫措施发挥了良好的效果,整个灾后防疫工作得到了省上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面开展防疫消杀的同时,防疫人员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悬挂横幅等形式普及健康教育,增强灾区群众的疫病防范意识。

截至7月31日16时,累计出动省市县乡村防疫、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人员1380人次, 累计开展环境消杀面积61.4万平方米;消杀厕所689个、垃圾点232处,牲畜圈舍299个,水井消毒14172口,泉水1189眼,集中供水点573处,处理遇难者遗体8具,禽畜尸体6835具;检测饮用水样本414份。健康咨询16.7万人次,心理咨询5625人次,心理疏导338人次,开展健康讲座781场,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材料6.93万册(页),悬挂横幅1237条,插放消毒标识1.5万个。目前,未监测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异常。

中医积极参与,特色优势凸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段,开展伤病员救治和灾后防疫,减少不必要的输液和手术,利用针灸、中药等中医药技术手段治疗伤病员,提高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在伤病员集中的岷县人民医院、中医院,专家组拟定中医药诊疗方案,对骨折伤员多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办法救治,还采用中药、针灸、熏蒸、理疗、食疗、推拿按摩、心理疏导干预等方法开展综合性中医治疗。软组织挫伤患者外敷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特色膏药,配合口服院内制剂损伤胶囊。对伤情危重的人员,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救治,确保了伤员都能接受最佳治疗方案,将痛苦减小到最低,将因伤致残率减少到最低。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共有500余名伤员采用中医药保守疗法进行了治疗,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在岷县人民医院及中医院,医务人员精心炖制黄芪猪蹄汤给伤员服用,提高治疗康复效果。同时还为心理创伤较重,有抑郁倾向的患者,在开展心理疏导的同时,辅以黄花菜汤等药膳食疗方法,消除心理恐惧障碍。

在灾害救援工作中,岷县广大医务人员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大局意识全力开展伤员救治和灾后防疫工作,他们与军队和省市医疗救援队无间配合,克服了诸多困难,不怕疲劳,连续奋战了数个白昼和黑夜,有时甚至彻夜不休。在此次抗震救灾中,他们为挽救生命,维护灾区人民健康付出了辛勤劳动,发挥了巨大能量,为赢取抗震救灾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党工委工作部)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版权申明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 网络课程 - 帮助
医学全在线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2017320号
百度大联盟认证绿色会员可信网站 中网验证